“通督温阳”法针刺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观察

2017-03-13 05:40孟斌田靖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通督硬化症肌萎缩

孟斌,田靖



“通督温阳”法针刺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观察

孟斌,田靖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6医院,大连 116024)

目的 观察“通督温阳”法针刺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以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例,口服西药利鲁唑片;治疗组15例,在口服西药利鲁唑片基础上给予“通督温阳”法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用痿病中医证候评分、Appel功能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痿病中医证候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证候评分减少分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Appel功能量表评分均下降, 对照组下降幅度小于治疗组(<0.05)。结论 “通督温阳”法针刺联合利鲁唑片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疗效优于单用药物。

肌萎缩侧索硬化;针刺;Appel功能量表评分;痿病中医证候评分;针药并用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以脑与脊髓上、下运动神经元功能丧失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言语、吞咽、呼吸功能障碍[1]。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2-4]。笔者自2013年以来将“通督温阳”法针刺治疗运用到ALS治疗中,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门诊和住院部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ALS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中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52±14)岁;平均病程(20.62±12.81)个月。对照组中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50±16)岁;平均病程(19.25±11.91)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标准(草案)》[5]。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70岁;③生命体征平稳,凝血功能正常;④依从性好,自愿接受针刺并配合治疗,完成观察,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及纳入标准者;②合并有呼吸、内分泌和血液系统严重病变,精神心理疾病、恶性肿瘤及有肝、肾严重功能损害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口服西药利鲁唑片(法国安万特制药公司产品,批号为6487455743),每次50 mg,每日2次。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督温阳”法针刺治疗。

取督脉穴腰俞、腰阳关、命门、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百会、神庭。命门、腰阳关直刺1.0~1.5寸,针刺得气后行小幅度捻转针法1 min;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筋缩、中枢、脊中、腰俞穴,针尖与皮肤呈80°角左右稍向上斜刺约0.8~1.0寸,针刺得气后各穴分别行小幅度捻转针法10 s;百会针尖与皮肤呈15~20°角向前神聪方向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层约0.5~1.0寸,得气后行小幅度捻转手法1 min;神庭穴针尖与头皮呈15°角向印堂方向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层约0.3~0.5寸,得气后行小幅度捻转手法1 min;各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由专门医生负责,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痿病中医证候评分、Appel功能量表评分评定患者临床疗效,前后测评数据分别进行对比。

3.1.1 痿病中医证候评分[6]

主要症状包括肢体痿软、肌肉瘦削、吞咽困难、语言謇塞,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0、2、4、6分;次要症状包括气短乏力、自汗、口渴咽干、心烦、腰膝酸软、耳鸣,按每一症状的出现频度分为无、偶有(≤2次/星期)、常有(≥3次/星期且≤7次/星期)、总是(持续存在或每天均发生)4级,分别计0、1、2、3分。

3.1.2 Appel功能量表评分[7]

Appel功能评分量表由贝勒医学院神经病学系教授Appel等设计,将临床检查和评分方法相结合,能够敏感地反映病情变化,预测生存时间,是临床常用的ALS观测指标。其包括延髓功能、呼吸、肌力、上肢肌肉功能、下肢肌肉功能共5部分,共19项,每项评分从正常至功能完全丧失,分值30~164分,分值越高,表明神经功能受损越重。

3.2 疗效标准

3.2.1 痿病中医证候疗效

根据痿病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进行评定,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显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

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

3.2.2 Appel功能量表评分改善疗效

根据治疗前后Appel功能量表评分的变化进行评定,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70%。

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30%且<70%。

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30%。

3.3 统计学方法

全部统计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用配对检验,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有效率比较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分析。以a=0.05为检验水准。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痿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9.2%,治疗组在改善痿病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详见表1。

3.4.2 两组Appel功能量表评分改善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详见表2。

3.4.3 两组治疗前后痿病中医证候评分与Appel功能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痿病中医证候评分、Appel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基线情况均衡,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痿病中医证候评分减少(5.53±3.14)分,对照组减少(1.08±3.04)分,治疗组证候减少分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Appel功能量表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下降(7.08±2.43),对照组下降(5.27±2.09),对照组下降幅度小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痿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Appel功能量表评分改善疗效比较 (例)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痿病中医证候评分与Appel功能量表评分比较

4 讨论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神经退化性疾病,发病初期影响上、下肢的运动神经元,进而引起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侧索中的运动神经元变性或退化,最后导致进行性瘫痪和死亡[8]。该病全球的发病率约为4~6/10万人,终生发病风险约为1:400,发病风险伴随年龄而增加,大多数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9]。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均不明确,一般认为与慢性病毒感染、中毒、基因、环境因素等有关[10-13]。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仅以支持及对症治疗为主,利鲁唑片是目前唯一经FDA批准用于治疗本病的新药[14]。经临床试验证明,其只能延长患者平均大约3个月的生命,且价格昂贵,难以在临床中推广。

根据ALS早期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及萎缩,中医学将其归于“痿证”范畴。历代医家治疗痿证,多从“脾主肌肉”出发,概以“治痿独取阳明”为指导[15-19]。这种观点仅仅强调水谷精微对肌肉的营养作用,却常常忽视脾胃之外独立于脏腑正经的奇经――督脉对水谷精微分布的调节作用,结合临床经验,笔者提出“从督治痿”既突破了“治痿独取阳明”的局限,又囊括了“脾主肌肉”的内涵,为治疗ALS提供了新的途径。

根据ALS的病理变化可将其归属于督脉病。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记载:“督之为言都也,行背部中行,为阳脉之都纲。”它既依赖十二正经经气濡养,又促使脏腑气血灌注正经,荣养经筋,从而调节正经经气。四肢为诸阳之本,与总督阳经的督脉密切相关,只有通过督脉的调节,脏腑气血才能通过正经荣养四肢[20-23]。一旦六淫外邪乘虚侵入督脉,留着不去,致生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迁延日久,终致正虚邪盛。督脉阻滞,制约了督脉的调节作用,脏腑气血无法濡养四肢肌肉而逐现枯萎;最终督脉闭塞,调节作用丧失,四肢乃至全身肌肉便完全萎缩。这从中医学理论上阐发了ALS的病理机制,为“通督温阳”针刺法治疗ALS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督温阳”针刺法通过选取督脉穴位进行刺激,一方面调整脏腑气血,加强正经对督脉的濡养[24-26]。另 一方面通过鼓舞阳气剔除督脉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恢复督脉对正经经筋营养的调节。通过疏通督脉、激发阳气,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最终依靠督脉调节改善萎缩肌肉的营养。“通督温阳”针刺法可有效地控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展,控制肌肉的进行性萎缩,从而起到延缓疾病发展的目的。

本试验结果表明,“通督温阳”针刺法联合利鲁唑片治疗ALS 6个月后,患者痿病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显著,提示“通督温阳”针刺法联合利鲁唑片治疗ALS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势明显;并且两组Appel功能量表评分在治疗6个月后均下降,提示患者病情趋于缓解,但对照组的下降幅度小于治疗组,提示“通督温阳”针刺法联合利鲁唑片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ALS的病情进展速度,提高生存质量。故西药配合中医药传统疗法治疗ALS,疗效好于单纯西药治疗。

[1] 黄晶.脊髓侧索硬化症遗传学研究方法综述[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6):139-141.

[2] 杨云英,朱爱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20例的中医辨证施护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66-3567.

[3] 王骏,高俊鹏,郭咏梅,等.复元生肌颗粒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医证侯临床疗效观察[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9,6(3):173-175.

[4] 裘昌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医诊治现状与展望[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3):133-135.

[5] 吕传真,蒋雨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标准(草案) [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3):190.

[6] 许文杰,任洪丽,支惠萍.补肾健脾疏肝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25(5):46-49.

[7] 王继明,周顺林,陈金亮,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常用4种评分方法的一致性与协同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9):24-26.

[8] 孙丽霞,杜宝新.健脾益肺汤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25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5):19-21.

[9] Ludolph AC, Meyer T, Riepe MW. Antiglutamate therapy of ALS--which is the next step?[J]., 1999,55:79-95.

[10] 金培强.龟鹿二仙胶加减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4):28-30.

[11] 姚晓黎,张成,盛文利,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及病因分析(附238例病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3):218-220.

[12] 李兆祥.肌萎缩侧索硬化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125-126.

[13] 姚晓黎,张成.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病因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3):177-179.

[14] Chéramy A, BarBeito L, Godeheu G,. Riluzole inhibits the release of glutamate in the caudate nucleus of the cat in vivo[J]., 1992,147(2):209- 212.

[15] 张邵青,邱美榕,吴追乐.“治痿独取阳明”的古今研究及临床应用[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2):9- 12.

[16] 侯天舒,封敏,吴巧凤.“治痿独取阳明”浅析及针灸临床应用[J].甘肃中医,2011,24(5):3-4.

[17] 刘玥,张允岭.浅论“治痿独取阳明”[J].环球中医药, 2014,7(9):713-715.

[18] 马腾,黄银兰,李玲,等.基于“治痿独取阳明”治疗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 (2):294-295.

[19] 李玲,黄银兰,马腾.“治痿独取阳明”对4例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临床表现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4):883-885.

[20] 郝晓慧,张建斌,刘海蓉,等.从督脉探讨扶阳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3,33(1):1198- 1201.

[21] 罗亚男,赵征宇,王伟臣,等.赵征宇应用督脉十三针论治颈椎病的思路探讨[J].四川中医,2015,33(9):7-8.

[22] 李保良.针刺督脉经为主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1):13-15.

[23] 武峻艳,王杰,张俊龙,等.从督脉的循行和作用谈“脑为元神之府”[J].中医杂志,2015,56(8):636-639.

[24] 谢曜联,吴旭.针灸“通督温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11):209-210.

[25] 王进东,张春华,胡世平.通督温阳灸法治疗阳虚质亚健康状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5,47(2):187-189.

[26] 张红岩,李佩芳.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2,30(9): 123-12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Needling for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406,116024,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unblocking the Governor Vessel and warming yang) in treating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Method Twenty-eight eligible ALS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by following the visiting sequence. Thirtee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ntervened by orally taking Riluzole tablets; 15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yneedling in addition to oral administration of Riluzole tablets.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6-month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icacies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and sign scoring for Wei-flaccidity diseases and Appel function scale. Result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hinese syndrome and sign scoring scores for Wei-flaccidity dropped in both groups, and the decrea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 The Appel scores dropped in both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while the decrea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ess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 Conclusionneedling plus orally taking Riluzole tablets can produce a more significant efficacy than using Western medication alone in treating ALS.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cupuncture; Appel function sca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and sign scoring for Wei-flaccidity diseases; Acupuncture medication combined

1005-0957(2017)02-0134-04

R246.6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7.02.0134

2016-04-25

孟斌(1964—),男,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通督硬化症肌萎缩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张世卿运用益气通督法治疗小儿腹泻验案1则
“通督启神”法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耳硬化症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肌电图诊断特点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自主呼叫装置的设计和实现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重复电刺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