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Hyland的学术语篇人际意义研究

2017-03-13 11:15李晶洁侯绘丽
关键词:人际语篇话语

李晶洁, 侯绘丽, 张 曦

(东华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201620)

浅谈Hyland的学术语篇人际意义研究

李晶洁, 侯绘丽, 张 曦

(东华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201620)

学术写作并非完全机械化,全盘避免作者主观情感的介入。学术作者使用多种话语策略来宣传其观点和立场,营造和谐对话空间,引导读者接受所述命题观点。Hyland提出学术写作的元话语模式、立场与介入模型等,仍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人际意义研究模型。本文回顾梳理了Hyland对学术语篇人际意义的系列研究,旨在说明学术语篇的功能不仅在于实现知识的建构,完成信息的传递,同时它也是确认、构建以及协商学科内社会关系的途径,即学术语篇的互动本质。

人际意义; 元话语; 立场与介入; 模糊限制语

传统观念认为,学术语篇是对客观独立的研究事实的报道,其主要目的是陈述研究事实,阐释真理,传递学术信息。学术语篇常被视为一套相对固定的体裁或话语规约,其语言是客观的,与作者的个人情感无关,而学术写作则是一种静态的研究展示行为。但近年来,很多学者意识到学术语篇在对研究进行客观报道、传递学术知识的同时,也是一个构建作者与读者之间有效人际互动的动态过程,更多体现了学术语篇的社会性和交际性。目前,学术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在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均取得了一席之地,而Hyland作为人际意义研究的倡导者,发表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相关文章[1-9],其提出的学术写作元话语模式、立场与介入模型等,均强调学术语篇写作是一种动态的社会构建活动,学术语篇作为一种劝诱性文本,其作者不仅要对研究所得进行客观报道,传达学术信息,还应运用恰当的语言资源,采取合乎学科规范的语言策略,有效表达、推销自己的学术观点,宣传学术立场,从而在特定话语社区构建权威学术身份。本文将对Hyland有关学术语篇人际意义的系列研究进行回顾归纳,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一、 立场与介入模型

随着对学术语篇社会交际性的逐渐认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术语篇的互动本质,认为学术语篇的功能不仅在于实现知识的建构,完成信息的传递,它也是确认、构建以及协商学科内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学术作者的观点能否被所属学科内的读者接受以及接受程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对所述命题的清晰阐释,更在于作者利用有效的语言策略表达自己的观点,宣传自己的立场,在与读者协商的过程中营造互动的语篇空间,从而实现作者与读者间的有效互动。Hyland[6]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语言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为理论基础,基于对240篇研究论文语料库以及对特定学科中有经验的研究者、作者的采访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学术语篇中的互动模型:立场(stance)与介入(engagement),旨在揭示学术语篇作者可以采取何种语言策略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并介入到读者群中对其产生引导和影响,营造对话空间,从而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有效互动。立场是以作者为导向的学术语篇互动特征之一,主要包括模糊语、加强语、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指称四大成分。使用模糊语(如might, possible, perhaps),表示作者对所述命题持谨慎态度,不对阐释的观点作出彻底的允诺,或为读者质疑论点提供空间。加强语(如obviously, clearly)表达作者对所说内容的确定性,增强自身的可信度。态度标记语,一般由态度动词(agree, prefer)、句首副词(如unfortunately, hopefully)和态度形容词(如appropriate, remarkable, logical)构成,表达作者对所述命题的态度。自我指称作为明确指向作者的称谓,主要借助第一人称代词和物主限定词在写作文本中进行作者的自我呈现,表达人际意义。在说服性学术语篇中,作者使用加强语和自我指称来表达观点的确定性并承担对所述命题的责任,建立权威身份,增强可信度。Hyland和Tse认为,学术语篇含有丰富的让读者参与论证过程的影响型资源及介入标记系统[10]。以读者为导向的介入标记语是展示学术写作文本人际意义的重要语言特征,是作者具有读者意识的体现。介入标记系统主要包括读者指称、指令语、共享知识、提问以及插入语等五种语言资源。读者指称指借助人称代词将读者带入文本之中,主要包含三类:(1)直接称呼读者的人称代词you/your;(2)共同代表作者与读者的人称代词we;(3)非限定性人称代词one。指令语由祈使动词(如consider, note, imagine)、义务情态动词(如must, should, ought)、“It is +形容词+动词”构式组成,作者使用指令语指导读者实施某种行为或以作者的视角评判研究事实。作者在学术写作过程中,还应考虑读者的知识背景,利用共享知识构建文本信息,完成知识的传递。介入标记语要求作者在表达自己学术立场的同时要兼顾读者的期望、需求,树立读者意识,采用有效的语言策略与读者结盟,实现学术语篇互动。学术写作不是真空中的语言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作者在进行学术观点论证的过程中,应遵循所在学科、所属话语社区的语言规范,通过立场标记语和介入标记语两大语言资源,在构建学术文本的同时营造与读者互动的语篇空间,从而有效实现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达到学术写作的最终目的。

二、 元话语

元话语(metadiscours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Zellig Harris提出,之后语言学界有关元话语的研究方兴未艾(如Vande Kopple[11], Crismore[12], Hyland[6],Hyland和Tse[10]),但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以及元话语的模糊、复杂性,目前学界对其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Vande Kopple指出,元话语是表达除基本命题信息之外的话语,是引导读者解读文本的一种工具,学术作者透过元话语一直存在于文本中(authorial presence)[11]。受语言三大元功能理论的启发,Vande Kopple[11]将元话语划分为语篇元话语(textual metadiscourse)和人际元话语(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两大范畴。前者指文本中用于连接命题信息、搭建篇章层次、组词成篇的语言成分,后者则是用于表达作者对文本所持态度以及实现作者与读者间交际互动的语言成分。语篇元话语和人际元话语共包含7种标识资源,分别为文本连接词、语码注释语、语篇行为实施语、叙述语、效度标记语、态度标记语以及评注语(上述前四种隶属语篇元话语,后三种为人际元话语)。从功能视角看元话语,它所关注的是作者的文本创建过程和读者的语篇阐释过程,是具有多重功效的语用修辞工具。因此,Crismore将元话语定义为“书面或口语文本中不增加任何命题信息内容,但有助于听者或读者对已给信息进行组织、阐释和评价的一套语言机制”[12],并在Vande Kopple的元话语分类基础上,分别对语篇元话语和人际元话语所涵盖的子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虽然分类视角不同,但Crismore的元话语类别与Vande Kopple的有异曲同工之处,均揭示了元话语作为文本中一种必不可少的修辞成分,既能用于组织连贯语篇,亦可搭建作者与读者间的交互平台,实现信息流的传递。但纵观两位学者对元话语的分类,会发现他们将文本语言可实现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割裂开来,独立看待,这与语篇是社会性的,富含交互意义以及文本、作者与读者是一个综合体的观点有出入。Thompson[13]提出了“引导式资源”(interactive resources)和“互动式资源”(interactional resources)的概念,认为引导式资源是文本中作者用于引导读者的话语信息,而互动式资源则是作者将读者以参与者的角色带入文本中并与之互动的语言资源。Hyland和Tse[10]在完善先前的元话语模型[1-3]时,将 Thompson[13]的观点进行了延伸和扩展,结合立场和介入特征,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元话语模型,即元话语可分为引导式元话语(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和互动式元话语(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引导式元话语主要关注文本中话语的组织方式,包括衔接转换语、框架标记语、内指标记语、证据来源语以及注释说明语,意在通过文本引导读者;互动式元话语传达作者对命题信息以及读者的看法和态度,包括模糊语、强调语、态度标记语、介入标记语以及自我提及语,主要关注作者如何与读者进行互动。前者指作者在文本构建过程中,将特定话语社区内的读者的知识背景、阅读期望、语篇解读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后,所斟酌选用的语言手段,旨在迎合读者的需求,引导其准确领会作者欲传递的语篇信息。后者主要指作者通过文本表达自己的立场,并介入到目标读者群中,与其结盟,实现互动的语言资源。Hyland和Tse[10]构建的元话语模型是近年来研究元话语的主要理论框架。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元话语这一模糊概念,Hyland[6]甚至将其称为自我反省式表达语(self-reflective expressions)。学术写作是一项作者高度参与的社会化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作者采取恰当的语言资源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同时关注读者的需求、期望等,以期营造互动空间,实现信息的更递[14-16]。Hyland所勾勒的元话语人际模式彰显了这一学术主张,认为元话语用于协商构建文本的互动意义,帮助作者或演说者表达对语篇、读者的态度以及实现与读者的互动。元话语人际模式为语篇分析提供了可遵循、可操作的参照系数,为语篇评估作出了重要贡献[17]。

三、 学术语篇的模糊语研究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认为,“模糊语就是使事物变模糊的词汇或短语”[18],模糊语可以对所述信息进行确切性或可能性的评判。Bruffee指出,写作是特定语境下作者与特定读者间进行的一种社交行为[19]。有效的学术写作依赖于互动型语言资源,而模糊限制语便是其重要成分之一。Perkins[20]认为,学术语篇的模糊语主要包括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名词性情态词(如may, might, could, possible, probability)、情态实义动词(如believe, assume)、if条件从句等。Skelton[21]基于语料库对评述类模糊语进行了检验,发现在论文的不同部分,模糊语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Hyland[22]对模糊语进行了更深更广的研究,认为模糊语是当作者对所述观点和欲传递的知识信息的真实程度缺乏信心或不愿对阐释的学术论断承担责任时所采用的一种语言修辞策略。学术写作富含模糊性命题,体现了学术文本中的认知情态特征。通过使用模糊语,作者在学术语篇中表达修辞性立场,对所述命题轻描淡写,调和观点的重要性,期望在学科内部获取尽可能多的认可。在劝说性文本中,模糊语是一重要语言策略,不仅温和地表明作者的立场,同时也拉近了作者和读者间的距离。因此,在表述观点时,使用模糊限制语并不是为避免夸大其词而采取的慎重之举,实际上是一种理智的人际策略。Skelton指出,模糊语允许作者巧妙地处理真实性与写作中可能涉及的个人情感,并邀请读者就其使用模糊语的原因进行合理推断[21],合理使用模糊语有助于发展学术交流能力,更好地建立作者与读者间的关系。因此,充分了解并习得模糊语策略对二语学习者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其在专业话语社团实现学术身份的构建。Hyland[22]基于收录了22本学术英语教材的语料库,对教材文本向学习者提供信息时使用的模糊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学术文本高度使用的模糊情态语在教材中却很少出现。因此,在二语教学中,应给予模糊语更多更系统的关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这一有效人际策略,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在特定学科话语社区构建专业学者身份。

四、 学术词汇与学科差异

学术词汇的学习对非本族语学习者来说,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途径。普遍认为,学术研究只需单一固定词汇,而语料库证据表明,不同学术体裁中出现的高频词汇也存在明显差异。Hyland和Tse[23]对AWL(Academic Word List)中的学术词项的范畴、频数、搭配以及意义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列表中的独立词项在不同学科中的使用分布情况存在差异,词束也具有学科倾向性。AWL是Coxhead[24]基于其学术英语语料库推出的一份含570个词族的学术词汇表,代表了跨学科的高频学术词汇,为词汇教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相当多的语料库证据揭示了学术词汇在学术研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Wang和Nation[25]指出,AWL中的词项在不同领域中的意义本质上是相似的。Hyland和Tse[23]选取其中两个频次最高的词汇process和analyze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学科中,二者的搭配、频数、意义等存在差异。词束最早由Biber等[26]提出,指一个语域中最频繁复现的词语序列。语域对词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不同语域、不同体裁中的词束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Biber等基于口语和书面语语料库,主要关注人际、指示以及指令性的词束。Hyland以此为理论框架,将词束划分为三类:以研究为导向的词束、以文本为导向的词束和以参与者为导向的词束[27]。以研究为导向的词束功能主要用于构建作者的活动以及真实经历;以文本为导向的词束功能体现在文本组织以及论点意义的建构上;以参与者为导向的词束关注文本的作者或者读者,分为立场型词束和介入型词束。语料库分析揭示,词束功能也存在实质性的学科差异。以研究为导向的词束高频出现于科学与工程类文本中,表明作者关注现实世界,关注实验研究;应用语言学和商务贸易等软学科文本主要富含以文本为导向的词束,作者使用评价性的词束引导影响读者,期望能与读者联盟;参与者为导向的词束主要被用于社会科学类文本中,表达作者的学术立场态度或介入到读者群中,引导其参与到语篇之中。学术词汇的学科差异性在学术英语教学与写作中逐渐获得了应有的关注。

与其他任何一种写作相似,在学术写作过程中,只有作者恪守所在话语社区的规范,使用学科内成员熟悉的表达语,学术写作才有说服力,才是有效文本。究其本质,写作过程蕴含着文本创作,在创造文本的过程中,作者应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期望值,兼顾到读者的观点、兴趣等,引导读者对其写作意图进行正确的解读。基于语料库,Hyland[7]对学术文章与教材课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这两种体裁中,语言特征存在巨大差异。比如与课本的权威确定性不同,学术文章多使用模糊语表达作者的谨慎态度,而且所述论点多是开放式的。其次,与文章体裁相比,课本较少使用“引用”这一语言资源。另外,“自我指称”多出现于学术文章中,表明作者在文本中进行显性自我呈现,期许获得学术信誉,而课本多使用过渡语,以便帮助引导学习者有效理解文本信息[9]。不同学术团体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彼此进行学术互动。跨学科语言差异正逐渐成为学术英语研究的新热点。Hyland认为,究其本质,学科便是语言使用社区,在此话语社区中,作者、文本、读者融为一体[7],在特定语境中成员以符合学科规范的方式相互沟通,并逐渐习得参与所属学科的话语能力。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语篇模式,作者应关注所属学科领域的语言范式,进行专业化写作。Hyland[7]指出与硬学科相比,软学科多使用“引用”,凸显作者所述论点的可靠性,有效实现文本的劝说意图。在提及他人作品时,不同学科领域的作者会采用不同报导性动词,如应用语言学作者多使用suggest, argue, explain等,而物理学科作者则使用develop, report, study等较多。硬学科作者一般借助实验过程而非写作文本传递劝说性力量,让事实说话,而软学科类作者多策略性地使用自我指称,表述确信性,强调自身对所属领域的贡献,构建权威学术身份。

五、 结语

近年来,学术语篇研究出现了社会转向,人们开始关注学术语篇展现出的社会性与互动性特征,强调学术语篇不仅体现作者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是作者采用符合话语社区规范的语言策略与读者进行人际互动的方式,是一个动态过程。Hyland指出,学术写作是一项作者高度参与的社会化过程[2]。在这个社会化互动过程中,作者采取恰当的语言策略、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同时关注读者的期望、需求以及兴趣情感等,营造与读者的互动空间,有效实现学术互动。Hyland的学术语篇互动模型借助立场标记语与介入标记语这两种语言策略,能有效引导影响潜在的读者,并与其建立协商,实现学术互动。在特定的学术社区内,作者通过学术语篇对知识进行协商,并对自我身份进行构建[28]。Hyland和Tse将作者用于组织话语、表明对文本内容和读者态度和立场的话语资源定义为元话语。元话语不同于基本命题信息,关注的是文本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部分,是学术文本中人际关系概念化的重要方式。[10]

模糊语是重要的互动式元话语资源,也是学术作者用于说服读者接受其所述观点、赢得所在话语社区认同的常见修辞策略。模糊语帮助作者巧妙处理与话语社团的关系,也是一种合理发表学术观点的人际策略。教师应引导英语学习者多关注模糊语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习得并能正确使用模糊语修辞策略,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在学术写作过程中选用符合所属学科规范的语言形式。另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学术词汇技能。学术词汇存在学科差异,在学术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特定学科的相关学术词汇,帮助学生掌握基于学科的惯用词汇表达,习得符合学科规范的语言形式,尤其对于非英语本族语的新手作者来说,更应掌握所在学科的语篇特点,运用正确的写作策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确保在学术写作过程中,有效表达观点态度,有力发声,构建权威的学术作者身份。

[1] Hyland, K. Disciplinary identity in research writing: Metadiscourse and academic communities[A]. In Lundquist, L., Picht, H. & Qvistgaard, J. (eds.).LSPIdentityandInterface:Research,KnowledgeandSocietyⅡ [C]. Copenhagen: CBS, 1998.

[2] Hyland, K.DisciplinaryDiscourse:SocialInteractionsinAcademicWriting[M]. London: Longman, 2000.

[3] Hyland, K. Bringing in the reader: Addressee features in academic articles[J].WrittenCommunication, 2001, 18(4): 549-574.

[4] Hyland, K. A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 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J].JournalofPragmatics, 2002, 34(8): 1091-1112.

[5] Hyland, K.Disciplinarydiscourses[M].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4.

[6] Hyland, K. Stance and engagement: 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J].DiscourseStudies, 2005, 7(2): 173-192.

[7] Hyland, K. Writing in the disciplines: Research evidence for specificity[J].TaiwanInternationalESPJournal, 2009, 1(1): 15-22.

[8] Hyland, K.Disciplinaryidentiti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9] Hyland, K. & Jiang F. Is academic writing becoming more informal?[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2017, 45: 40-51.

[10] Hyland, K. & Tse, P. 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 A reappraisal[J].AppliedLinguistics, 2004, 25(2): 156-177.

[11] Vande Kopple, W. Some exploratory discourse on metadiscourse[J].CollegeCompositionandCommunication, 1985, 36: 82-93.

[12] Crismore, A., R. Markkanen & M. Steffensen. Metadiscourse in persuasive writing: a study of texts written by American and Finnish University students[J].Writtencommunication, 1993, 10(1): 39-71.

[13] Thompson, G.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writing: Learning to argue with the reader[J].AppliedLinguistics, 2001, 22(1): 58-78.

[14] F. Cao & Hu, G.. 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 in research articl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aradigmatic and disciplinary influences[J].JournalofPragmatics, 2014, 66: 15-31.

[15] Kawase, T. Metadiscourse in the introductions of PhD theses and research articles[J].Journal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 2015, 20: 114-124.

[16] Khedri, M., C. S. Heng & S. F. Ebrahimi. An exploration of 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 markers in academic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 in two disciplines[J].DiscourseStudies, 2013, 15(3): 1-13.

[17] 辛志英. 构建主体间性的投射小句系统——一项基于语料库和语篇类型的研究[J]. 中国外语, 2011,(1): 44-50.

[18] Lakoff, G.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JournalofPhilosophicalLogic, 1973, 2(4):458-508.

[19] Bruffee, K. Social construction, language, and the authority of knowledge: A bibliographical essay[J].CollegeEnglish, 1986, 48(8): 773-779.

[20] Perkins, M.ModalexpressionsinEnglish[M]. London: Frances Pinter, 1983.

[21] Skelton, J. Comments in academic articles[A]. Grunwell, Pamela(ed.).AppliedLinguisticsinSociety[C]. London: CILT/BAAL, 1988.

[22] Hyland, K. Hedging in Academic Writing and EAP Textbook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1994, 13(3): 239-256.

[23] Hyland, K. & Tse, P. Academic Lexis and Disciplinary Practice: Corpus Evidence for Specificity[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glishStudies, 2009, 9(2): 111-129.

[24] Coxhead, A. A New Academic Word List[J].TESOLQuarterly, 2000, 34(2): 213-238.

[25] Wang, K M-T & Nation, P. Word meaning in academic English: homography in the academic word list[J].AppliedLinguistics, 2004, 25(3): 291-314.

[26] Biber, D., Johanson, D., Leech, G.,et al.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English[M].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9.

[27] Hyland, K Academic clusters: text patterning in published and postgraduate writ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 2008, 18(1):41-62.

[28] Ivanic, R.WritingandIdentity:TheDiscoursalConstructionofIdentityinAcademicWriting[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2017-01-18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短语学视域下的学术语篇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4CYY049)的阶段性成果。

李晶洁(1981—),女,吉林通化人,博士,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E-mail:lijingjie@dhu.edu.cn

H03

A

1009-9034(2017)01-0023-05

猜你喜欢
人际语篇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