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毅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系,辽宁 盘锦 124000)
凄美情切切,生死两想望
——谈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与陆游《钗头凤》的相似处
杨 毅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系,辽宁 盘锦 124000)
苏轼和陆游两位都是宋代著名的文人,以往有大量论文从多种角度进行研究——有诗有词有文。陆游的爱国诗、婉约词;苏轼的豪放词、婉约词、散文……很少有人把这两位文人的诗词作品做比较研究。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从他们为数不多的婉约词入手,从内容、表现手法、用词特点几个方面论述了两位词人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两位词人虽然生活在一个朝代,却相差近90年,有相同的情愫与表达,可谓跨世知音。
苏轼《江城子》;陆游《钗头凤》;相似处
苏轼和陆游都是我国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人[1]。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闻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的词有的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赤壁怀古》)有的直抒胸臆,自由奔放。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 密州出猎》)有的潇洒从容,旷达超脱。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在苏轼和陆游的大多数作品中给我们展示的都是铮铮铁骨的热血男儿形象。而《江城子》(十年生死)和《钗头凤》一改往日的词风,本文通过对比两首词的相似处,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苏轼和陆游的侠骨柔情[2]。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写于1075年,陆游《钗头凤》写于1155年。两首词的写作时间虽然相差80年,但两位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却如出一辙。以下从内容、表现手法、语言几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词的相似处。
《江城子》(十年生死)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王弗十六岁时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她聪明沉静,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写这首词时王弗去世整整十年。故词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长久郁结在心的深长的悲叹,从心底迸发而出,凄哀至极。十年,岁月流逝,生活变迁,也没有冲淡词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历时越久而愈深愈浓。怀想深切却生死相隔。想着亡妻的坟茔在眉州,与自己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个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凉![3]而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心境悲愤、压抑,到密州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有多少话要与妻子说!怎能不思念自己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啊!这首词情意绵绵,字字血泪,长长的相思之苦,无法再见的离别之意,凄凄惨惨戚戚。凄婉哀绝之情荡气回肠,痛彻心扉!
陆游《钗头凤》虽不是生死别离,却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他们都擅长诗词歌赋,常借诗词倾诉衷肠。他们吟诗作对,琴瑟相合,花前月下,丽影成双。但因陆母不喜欢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在沈园春游时与唐婉不期而遇,唐婉以酒肴款待。陆游感伤万分,怅然不已,随即于沈园墙壁写下此词,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词中下片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看着心爱的前妻在美丽的春景中消瘦、憔悴,还有那多年相思悲苦的泪啊……词人把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全都表现出来。相思的折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寥寥八字表现出词人内心的痛苦之情,虽说自己情如磐石,痴心不改,但明明在爱,却不能爱,明明不能爱,却又割舍不断这情丝,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穿心[4]。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次破喉而出“莫、莫、莫!”罢了!罢了!罢了!长长的哀叹,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只能不了了之。极其沉痛的哀伤!
《钗头凤》和《江城子》(十年生死)虽一个写给前妻一个写给亡妻,一个生离一个死别,但所表达的情愫是相同的,同样感人至深。
《钗头凤》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比如上片的描写“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与下片的描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的对比。你光滑细腻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如此美丽的春景与佳人是何等的美妙!那为什么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人却如此的消瘦、憔悴,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手帕都湿透了,……放眼望去,沈园也因与唐婉的重逢满园的桃花凋零,幽雅的池塘也已干涸,到处都是萧条的景象,无比的凄凉。无论从景色还是形象的对比上都充分表现了多年分离给唐婉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又如上片的“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与下片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对比。往昔夫妻情越笃厚,共同生活的时光越美好,越使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越深切可感,“东风”无情越可憎可恨。因为多年离索的愁绪,才有那么多的相思和悲愤。虽相隔多年却不忘曾经的海誓山盟和那心心相印的旧时光。明明两情相悦,明明痴心难改却无法诉说。如今尽在咫尺,却恍如隔世,一切都物是人非。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更突出了分离的痛,相思的苦,重逢的彻骨哀伤。
《江城子》(十年生死)中运用的是时空对比的手法。比如:十年前美好的往昔和十年后的凄凉境遇相对比。回想往昔爱妻王弗贤淑可人,聪慧知礼,每当词人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偶有遗忘,便及时提醒。这一幕幕就在眼前。如今,佳人已去,留下孤单的自己面对不看的困境。妻子王弗去世十年,苏轼时任密州知州,距离家乡眉州千里之遥,苏轼不满自己的外迁,很是失意,又身在异乡,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想起亡妻,美好的回忆历历在目。于是词人巧妙地运用时间对比,真切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然而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眉州又能怎么样呢?亡妻身置荒冢之中,又怎么重拾昔日的美好时光?于是词人只能借梦中相逢表达对亡妻的追忆和想念。相思成苦,因思成梦[5]。词中运用空间对比分别描写梦前思念、梦中相逢、梦醒后的悲凉三个阶段,表现了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借梦,使被阻的时空瞬间重回往昔。特别是梦中相逢一幕,感人至深。“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在梦里看到爱妻在窗前梳妆,那么亲切如昨,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幸福时光。相逢的喜悦无法表达,不用说话所有的情感都在不言中、热泪里。于是写梦醒后“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梦醒后忽觉也只在梦中短暂相见罢了,实际上与亡妻相见是无期、无望了。让人痛断肠。
《钗头凤》和《江城子》虽然运用对比的角度不同,但同样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收到好的效果。
白描手法的运用是《江城子》最大的语言特色。这首词一字一句都落在实处,看似浅显,却意绪万千。如“不思量,自难忘。”仿佛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似淡而实美,不用想久难忘。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里词人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出语如道家常,却字字发自肺腑。自然平淡中又富寓真情。又如“小轩窗,正梳妆。”不知多少次,爱妻在小轩窗前梳妆,词人在一旁欣赏。词人抓住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段,写出了一对夫妻相亲相爱的幸福生活场景。再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即使我们见了面,看见我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的样子,也一定认不出我了。“尘满面,鬓如霜。”把词人受尽苦痛、煎熬、生活磨难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用白描手法刻画的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唐宋词欣赏》的作者王方俊对此作如下评价“本词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娓娓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梦境,抒发自己对亡妻的深情,情真意切,全不见雕琢痕迹,语言朴素,寓意却十分深刻。”
《钗头凤》也运用了白描写法。词下片“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这十三个字,通过刻画唐婉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不能不哭,不能不泪流满面,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写法“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感人。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这里十三个字,写出了唐婉对词人深情厚意,更写出了两个人内心之中的那种无奈、痛楚、挣扎和悔恨[6]。
前人评价陆游《钗头凤》一词说:“无一字不天成”,所谓天成,是指自然流露,毫不矫饰。陆游本人就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正因为词人亲身经历了这千古伤心之事,所以有这千古绝唱之词。
《江城子》《钗头凤》皆是写给自己爱妻的。运用白描手法,表达自然流露,无需雕琢,情义更真挚更深厚也更打动人心。
陆游《钗头凤》和苏轼《江城子》中不仅善于运用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达缠绵悱恻的深情,而且用词准确、精妙,韵味深长,给人以想象空间。《钗头凤》中首句“红酥手”三个字,不仅描绘唐婉的美丽姿态,同时也展现了她全人的美,只写一双手,就让我们联想到往昔那美好日子。更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昔日的柔情蜜意和他们婚后的美满和幸福。又如:“东风恶”一语双关,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唐婉被迫离异的原因,也在内心控诉了封建礼教对他们造成的悲剧结局。想象着那一对伉俪佳人被生生分开的痛苦。“东风恶”把痛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再如:“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三句从春景写起,更让人觉得凄楚、哀怨,如闻泣声,如见泪眼,人物音容宛然在目。用眼前的景色追忆昔日的欢情,一时之间百感交集。特别是“空”和“透”两个字用的非常准确,一字千金。“人空瘦”“空”字写出了徒唤奈何的相思之情。虽然自知相思无用,消瘦无益,但情之所钟却不能自已。“泪痕红浥鲛绡透”正是多年来终日以泪洗面的真实写照。作者没有写唐婉出声的哭泣,只一个“透”字,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出唐婉多年的相思和哀痛。我们也能想象词人何尝不是多年积情积怨,隐含着同样的哀痛和相思,所以他更懂她的泪她的情。
在《钗头凤》中,最具特色的是两次运用单字重复三次感叹。恸不忍言,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余味无穷。“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几年来,道不尽多少愁绪,诉不尽多少相思。即使离别多年,仍旧难忘当日山盟海誓,情深切切。曾经千回百转;曾经柔肠寸断;曾近情意绵绵。到最后空留一声悲叹,一缕哀思,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是谁的错?难道我们错在不该成婚?留下那些幸福美好的回忆?难道我们错在不该离婚?带给我们无尽的相思与哀怨?难道我们错在不该再相逢?再一次回味美好和痛苦的回忆?寂寥心绪凄凉话,道不尽世情冷暖,怅然情丝。还能说什么呢?罢了!罢了!罢了!词人的感慨和无奈让人肝肠寸断,如蚀骨之痛。
《江城子》中的那种痛也藏在字里行间,字字血泪[7]。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你去世十年了,不想让自己去思念,却难以忘怀。如今你长眠于地下,而我还在世上颠沛流离的活着。这些年来,我仕途潦倒,生活清苦,倍尝艰辛。我们生死相隔,你见不到我,我也见不到你。我无法向你诉说我心中的凄凉。这里“两茫茫”用的妙,不只是讲词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准确的表达了词人与亡妻生与死这个难以逾越的界限。“茫茫”也为下片“入梦”作了铺垫。又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那么长的夜,在梦中能见到你多好!“忽”字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梦境之中。从现实到梦境“忽”是关键字。昨夜做梦重回故乡,小轩窗前,梳妆台边,仍是你最美丽的容颜,一颦一笑宛若生前。“相顾”两句仿佛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一对男女,四目相对,无言想望,只有泪眼和那千行热泪诉说着彼此十年的相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和现实相比,即使无言,也美好许多了。如能就此定格该多好啊!然而梦终归是梦,梦醒后更加凄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使感情达到最高潮。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两句。我们可以想象,词人与亡妻不仅生死相隔,亡妻孤伶伶地在千里之外多么孤单!而且是在那矮小松树的山冈上。这是一幅多么凄冷的画面“月影朦胧,短松冈上,风声阵阵。偌大的的旷野,一座孤坟独立在那里,死者尚且孤苦,而生者又何其哀愁?
一曲悲情情已绝,有声彻天天悲戚,此情此景随意逝,留与后人有所思。人间万事可以消磨殆尽,而情爱的清香却永远会历久弥新。[8]苏轼《江城子》和陆游《钗头凤》都是流传千古的爱情绝唱。两位词人年龄相差88岁,超越时空,也可谓跨世纪的知音。
[1]林语堂.东坡传[M].张振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2]莫砺锋.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J].中国文化研究,2002(5).
[3]李华.宋词三百首详注[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4]李泽厚.美的历程[M].长沙岳麓书社,2000.
[5]房日晰.陆游词“以诗为词”说[J].古典文学知识,2008(3).
[6]高峰.“以诗为词”与“别是一家”——论苏轼、李清照词论的殊途同归[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
Love Throughout Life and Death——On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Jiangchengzi” (Ten Years of Life and Death) by Su Shi and“Chaitoufeng” by Lu You
YANG Yi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Panj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Panjin 124000,China)
Previous research has been Su Shi and Lu You as patriotic poets of South Song Dynasty with both their poems,songs and writings,patriotic poems,love songs by Lu You and the emotional poems,love songs and essays,but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in art creation.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poets with artistic methods,the word choice and its contents in emotion convey.The two poets lived by 90 years afar though they shared similar emotions in art creation.
Jiangchengzi by Su Shi; Chaitoufeng by Lu You; similaritiesimplications
I207.23
A
1008-2395(2017)05-0086-04
2016-01-10
杨毅(1970-),女,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