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腺病毒Ⅰ群的研究现状

2017-03-13 06:09,2*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1期
关键词:腺病毒血清型抗体

,2*

(1.北京天之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94;2.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

禽腺病毒Ⅰ群的研究现状

王亚楠1,韩涛1,李纯玲1,刘中奇1,宋楠1,刘瑞凿1,雷娜1,吴培星1,2*

(1.北京天之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94;2.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暴发禽腺病毒I群疾病,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病毒的分离培养、诊断技术及预防等方面对该病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腺病毒;禽;研究现状

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属于腺病毒 科,根据群特异性抗原的不同,分为三个群,分别是Ⅰ亚群、Ⅱ亚群和Ⅲ亚群。禽腺病毒Ⅰ群(Fowl adenovirus group I,FADV-I)具有共同的群抗原,共12个血清型,普遍存在于鸡、鸭、鹅体内,一些血清型在肉鸡、野鸡、火鸡、鸽子、鹦鹉、长尾鸭、猎鹰中也有发现。临床主要表现为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dy hepatitis,IBH)、心包积液综合症(hydropericardium syndrome,HPS)和肌胃糜烂症(adenoviral gizzard erosion,AGH)。禽腺病毒Ⅱ群可引起火鸡出血热和雉鸡大理石脾病,禽腺病毒Ⅲ群仅引起减蛋综合征。在免疫学上,禽腺病毒I群能够诱导已感染的禽类产生高水平的中和循环抗体,并可在局部黏膜系统长期复制并持续少量排毒。

1 病原学

禽腺病毒I群粒子直径70~90 nm,没有囊膜,呈二十面体对称,病毒粒子具有252个壳粒,240个非顶角壳粒为六邻体(hexon),12个顶角壳粒为五邻体(penton),每个五邻体有2条纤维(fiber)突起(见图1)。病毒粒子在感染细胞核内常呈晶格状排列。

禽腺病毒I群核酸为双股DNA,占整个病毒粒子的11.3%~13.5%,其余部分为蛋白质。hexon、penton和fiber是FADV-I的主要结构蛋白,构成了病毒的核衣壳;非结构蛋白包括E1A、E1B、ADP (E3)、E4、pol、DBP(E2A)、pIVaII、52/55K、EP、100K、33K等。

禽腺病毒I群耐酸,故能通过胃肠道而继续保持活性,许多禽腺病毒I群就是从动物的粪便中获得的。无囊膜,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在丙酮中不稳定,在0.1%的甲醛中可被灭活。在-20℃时可长期存活,对热的稳定性有差异。适宜pH为5-6,pH值在2以下或10以上均不稳定。

图1 禽腺病毒I群的结构示意图

2 流行病学

FADV-I病毒呈世界性分布,各个年龄段家禽均易感。病禽可以同时感染多个血清型,也可以在拥有某个血清型病毒抗体的同时还可以排出另外一个血清型的病毒。FADV-I病毒多数在禽体内复制但不致病,或只是引起较轻微的症状,当有免疫抑制病或发生混合感染时,加剧病情的恶化,影响禽群健康。某些FADV-I本身具有致病性,如鸡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液和肌胃糜烂症等。

2.1 包涵体肝炎(IBH)

该病于1963年首次在美国发生,随后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生,现已流行于亚、非、拉、美世界各国。我国于1976年首先在台湾省发现该病,1980年以后我国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区先后有该病发生的报道。IBH现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发展的传染病。

在禽腺病毒I群的12个血清型中,能引起鸡包涵体肝炎的多见于血清l、2、3、4、5、7、8、10型,中国流行的包涵体肝炎的主要为 FAdV-8b和FAdV-11,以发病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批次发病特点明显为特征。病鸡以贫血和出血性黄肝病为主要病变。在显微镜下,在肝细胞的细胞核中,可检测到嗜碱性或嗜酸性包涵体。

2.2 心包积液综合征(HPS)

该病于1987年在巴基斯坦临近卡拉奇的安哥拉首先报道,因此又称“安卡拉病”(Angrara disease)。我国于2014年江苏省暴发该病,死亡率高达50%,2015年以来,东北、河北、河南等不少地区频繁出现,目前已呈全国性流行趋势,主要集中在在山东、河南、江苏三省。

该病主要有FADV-I中的血清4型引起,以心包积液、肺水肿、肝坏死、胸腺和法氏囊萎缩为主要特征。显微镜观察显示,肝细胞中有嗜碱性包涵体。

2.3 肌胃糜烂症(AGE)

1993年报道了砂囊糜烂是由FADV-I引起的,在日本,AGE在肉鸡中引起了两次暴发,无任何临诊症状,但剖检发现肌胃黏膜坏死,在肌胃变质的上皮细胞核内存在包涵体。到目前为止,报道都来自于日本,且除了确诊一例血清8型的感染外,绝大多数的分离株为血清1型。

FADV-I既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病毒,也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或排泄物特别是粪便而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水平传播,但以垂直传播为主。两种传播方式结合使得病毒可以快速地呈现放射样的传播,特别是养殖模式比较复杂、养殖品种多样、养殖管理粗放等情况下,发病会更严重。

3 病毒的分离培养

3.1 鸡胚培养法

FADV-I可以在鸡胚繁殖。常用的鸡胚接种途径有3种:卵黄囊接种,绒毛尿囊膜接种,尿囊腔接种。通过绒膜尿囊膜途径接种较尿囊腔接种可分离到病毒,通常引起鸡胚充血或出血、胚体潮红、发育不良、甚至出现侏儒胚,胚体蜷曲、肝苍白和脾肿大、绒毛尿囊膜增厚等特征。

3.2 细胞培养法

大多数腺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范围,因此,往往用该病毒宿主动物来源的细胞来分离病毒,因为这种细胞对这种病毒是最敏感。如果是从鸡中分离FADV-I,可以接种原代鸡胚肝细胞、肾细胞、成纤维细胞培养FADV-I,但成纤维细胞不引起细胞病变,鸡胚肝细胞和肾细胞均有病变,如细胞变圆,折光性增强,细胞间隙距离增大,呈拉网状,最后脱落等特征,并且有研究表明对于该病毒鸡胚肝细胞培养法优于鸡肾细胞培养法的。

4 诊断技术

4.1 抗原检测

近年来,随着PCR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临床病原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敏感、高效的检测方法,并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被逐步用于FADV-I的快速诊断,为该病的分子研究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4.1.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2013年,索南卓玛在常规PCR的基础上,根据禽腺病毒I群六邻体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引物,建立了FAVI的通用套式PCR检测方法,提高了常规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4.1.2 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长度多态性(PCR-RELP)PCR与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可作为I群禽腺病毒流行毒株血清型的快速分型工具。

2009年,唐煜等人通过扩增I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A片段和B片段,并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Ⅱ对其进行了酶切,通过对图谱的分析可以对禽腺病毒I群的12个血清型进行鉴定。

4.1.3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 PCR)SYBR Green I荧光PCR方法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荧光化学物质测每次聚合酶链式反应循环后产物总量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08年,文艳玲等根据Genbank中禽腺病毒I群六邻体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禽腺病毒I群12个血清型的SYBR Green I荧光PCR方法,可在5 h左右作出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和鉴定。

4.1.4 斑点杂交诊断法(Dot blot)斑点杂交是指将DNA或RNA样品直接点在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然后与核酸探针分子杂交,以显示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异的DNA或RNA。

2010年,朱后顺建立斑点杂交的方法,该方法有利于病料的批量化检测,并且方便保证各个病料样品处理后核酸的反应条件保持一致,因此结果更加可靠,实验重复性能够得到保证,为实际生产中的检测和实验室诊断提供了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法。

4.1.5 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法(LAMP)环介导等温扩增是一种新颖的核酸扩增技术,只需要在水浴锅恒温条件下便可高效扩增出核酸,具有特异性高、灵敏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

2010年,唐熠等人根据I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了一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建立了一种适用于I群禽腺病毒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

此外,已有研究用系统进化分析法、DNA原位杂交和hexon基因L1区的高通量溶解曲线分析法来检测I群禽腺病毒。

4.2 抗体检测

对于FADV-I抗体的精确检测,能够确切的反映家禽的感染情况。ELISA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并且能够大批量检测等特点,因此成为监测FADV-I抗体的最佳方法,但是由于禽腺病毒I群具有群抗原性,通过包被抗原的方法难以将其进行血清型的鉴定。

2011年,韦悠等人通过包被全病毒建立了两种间接ELISA的方法,经过试验证明这两种方法均可以较好的进行临床应用,但是过滤法-ELISA优于蔗糖法-ELISA。

同年,罗思思通过分别包被两种结构蛋白hexon和penton和非结构蛋白100K和33K构建了两种间接ELISA,这两种方法可以来区分灭活苗免疫鸡与野毒感染鸡,了解该场是否存在FADV-I,为该病毒的净化和消灭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荷兰Biochek公司已有商品化的免疫酶联免疫试剂盒,并且该试剂盒已用于疫苗免疫的评估和临床检测。Biochek提供的数据显示,种鸡在产蛋前抗体转阳,可以终止排毒,从而停止垂直传播。腺病毒感染动力学显示,雏鸡在8周龄进行感染或者免疫,可以保证产蛋期间有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并且使下一代雏鸡获得母源抗体。

2012年,Beatrice Grafl等人用该试剂盒对德国肉种鸡场进行抗体检测显示,开产后第5周急性感染FAdV-1后,鸡群产蛋正常,但是孵化率严重下降。

2014年,Schachner等人用该试剂盒对分别免疫了fiber-1、fiber-2和hexon loop-1三种衣壳蛋白的鸡群进行抗体检测显示,重组的fiber-2蛋白可以作为疫苗的保护性免疫抗原来预防鸡群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HHS)。

同年,Kim等用该试剂盒检测免疫FAdV-4型灭活油苗后的鸡群,显示该疫苗可以对禽腺病毒I群的多种血清型提供交叉保护。

5 疫苗

随着禽腺病毒I群发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严重,在很多国家,相关的疫苗和单克隆抗体已经研发出来。

墨西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商品化禽腺病毒I群灭活疫苗是用血清4型病毒研发的,偶有用血清8型研发的疫苗。到目前为止,只有澳大利亚使用活疫苗,其他国家和地区均使用灭活疫苗。

2015年,Hess等人申请了禽腺病毒的亚单位疫苗专利,该疫苗包含的纤维-2蛋白(FAdV-A和FAdV-C) 和纤维蛋白 (FAdV-B、FAdV-D和FAdV-E),用于预防禽类尤其是肉鸡的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包涵体肝炎和肌胃糜烂症。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制备禽腺病毒I群的灭活疫苗。2016年,青岛易邦研制出的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腺病毒(I群,4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YBF13株+YBAV-4株)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批件”。

6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病毒的水平感染;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及免疫抑制疾病,以提高机体自身抵抗力。

2)注重生物安全:引进的种蛋和种鸡进行该病原检测和净化;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活疫苗产品,杜绝因其引进禽腺病毒I群野毒。

3)对症治疗:给与保肝护肾的药物,同时强心利尿,并应给与抗生素,控制细菌继发感染。

4)生物防控:疫苗预防是对该病最为有效的防控方法。有人用干扰素制剂、卵黄抗体、肝组织制成的组织疫苗等,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The Current Research Atatus of Fowl Adenovirus GroupⅠ

Wang Yanan1,HanTao1,Li Chunling1,Liu Zhongqi1,SongNan1,Liu Ruizao1,LeiNa1,Wu Peixing1,2*(1.Beijing Tian Tech Biotechnology Co.,Ltd,Beijing,100194;2.LanZhou Institute of Husbandry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of CAAS,LanZhou GanSu,730050)

In recent years,Fowl Adenovirus-Ⅰall over the country have outbreaks of for aquaculture caused great economic losses.This article will from the etiology,epidemiology,separation and culture techniques,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virus and so on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disease.

Adenovirus;Chicken;The research status

(略)

10.3969/j.issn.1008-4754.2017.1.037

*通讯作者:吴培星。

猜你喜欢
腺病毒血清型抗体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36616 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某部腺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分析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