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爽 (沈阳音乐学院 110000)
论电子管风琴演奏的动态特征
李 爽 (沈阳音乐学院 110000)
电子管风琴表演不同于其它键盘表演专业,不同在于表演的律动性、动态性、强烈的抒情性、象征性等等一系列表演手段。通过躯干和四肢等部位的协调运动,塑造舞蹈化的电子管风琴独特的表现力,内心活动的充分表达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完整体现是体现一个演奏者综合的实力。
电子管风琴;舞台;动态特征
电子管风琴是现代电子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新型乐器的不断更新,时代感特征相对于传统乐器更加突出,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对于演奏者的要求就是要积极的适应电子管风琴的更新换代特点。不断的研究适应新型号的音色特点,继而在演奏方式上也会有不同的调整,本论文以电子管风琴演奏上的舞台表现力为特征作为论点,揭示在舞台表演中一系列的问题,论述演奏中的动态感、表情特征、象征性和造型性四方面的表演特征。
电子管风琴由于乐器的本身具有脚键盘的结构,决定了四肢直接参与演奏,导致身体必然会不自觉的随着四肢的触键技术有目的的摆动。人体有天生就有节律和美的动态感,并不是动作的简单组合,而是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表现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电子管风琴演奏者作为创作形象思维和设计艺术构思的人,有必要去通过这些动态性的语言去充分的体现并创造出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演奏的动态感体现在充分运用和发掘动作的千姿百态,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肢体运动的表现能力。电子管风琴演奏的这种动态感并不是辅助音乐形象的,而是表现音乐形象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1.表达古典风格乐曲的动态特征
在演奏古典乐曲时,根据演奏风格来讲,从肢体上相对的会含蓄些,例如演奏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作品《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中,由下行旋律组成的引子丰满且有力,为全曲的宗教雄伟气势作了渲染和铺垫,乐曲紧跟着出现音响宏大的和弦。在这样一个宗教感仪式感很强的音乐气氛中,动作的设计要庄严,肃穆,有力量且饱满,演奏者无论在头部和腰部上都要保持一种内敛。肢体动作要以大走向为主。托卡塔的主题紧随其后奏出带有戏剧性的起伏乐句,速度较快,节奏紧促。在演奏的律动上会跟着音乐的线条走向逐渐放开,音乐情绪逐步高涨。演奏运动也以小肌肉群为主。最后,整首乐曲再现庄严的托卡塔,以气势雄伟的风格结束全曲。演奏动作也会随之改变成庄严的演奏形象。所有的动作设计都是由内而外的,都不是为了完成动作而做的设计。
另外,巴赫的另一首作品是《管弦乐组曲》仅仅只有一分半的小型组曲,速度在一拍120下。双脚演奏的旋律非常多,大多是16分音符的快速跑动,音域跨度很大,身体的快速移动是难点部分,手指的跑动也是快速的16分音符,从身体动态感来讲,最大化的发挥小肌肉群是重要的,最大化的调动肢体上的每一个细胞,需要演奏者研究自己的身体平衡,在不停的找到重心点的同时,动作上要始终保持一种轻松的摆动。
2.表达流行风格乐曲的动态特征
在演奏流行乐曲时,根据演奏风格,在肢体动作上较之古典音乐要更具有现代感。例如在演奏日本流行大师洼天宏的作品《5000w》,爵士风格一气呵成。动感的爵士鼓,代表性的有电贝斯音色和脚键盘演奏中不断反复的8分音符的衬托下,动态感必须跟随音乐形象设计。充分发掘演奏者本身的一种爵士感,通过腰,手臂,大腿都会参与,如同在椅子上跳爵士舞,表现感十足。
1.肢体动态表情
优秀的电子管风琴演奏者,在设计各种类型的动作时,都特别讲究它们的内在和外在情感的统一体现。哪怕是微妙的抬手,或者一个眼神,也不能放弃和忽视这些表情因素带给别人的艺术魅力。电子管风琴演奏中肢体运动的过程中,每部分都应引起重视。往往有的演奏者只是注意节奏的准确,认真对待演奏前的预备动作,却忽略了其他。尤其是触后这样的电子管风琴独有的手指技术运动,它可以表示音符的时值、弹性、渐快、渐慢、呼吸、乐句的划分等等。所以,在电子管风琴演奏中对整体的运动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2.手指动态表情
手指表情是电子管风琴演奏者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眼神也可以直接说明一个复杂的意思。例如在演奏由山西民歌改编的电子管风琴乐曲中《看秧歌》有一段唢呐的独奏部分,是在山的另一边传过来的声音,那么演奏者演奏这一段就要求手指用很柔的触键方式贴着键盘横向的演奏,手腕轻柔,触键很浅,手指表情直接反应音乐形象,同时传递给观众的是空旷的隐隐的山外来音。在这首乐曲中很鲜明的音乐形象要数打击乐部分,就要学习模仿打鼓的动作,在键盘上进行打鼓的动作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左右手掌自然的在键盘上拍打,向上的扬起和向下的快速击键,抑扬顿挫都要做的身临其境,像是真的在打鼓一样。手的形态要有不同的变化,根据节奏或者乐句等等体现一种内在的情感,具有浓郁的中国风特色。
3.脸部动态表情
在演奏欢快的乐曲时,脸部的表情要配合音乐自然而然的流露欣喜的意愿,悲伤的乐曲,表情要凝重,配合肢体运动诠释乐曲的情感。作为整个的表演来说,脸部表情也是重要的,会带给观众有一种真实感。
电子管风琴演奏具有独特的象征性语言,所谓象征性音响,是用具体的音乐音响表达具有特殊意义的音响,如《动物狂欢节》(圣桑)第一首中,以钢琴低音的半音向上强有力的和弦象征着狮子王的吼叫声,并不是狮子吼叫的真实声音。再如此曲中描写天鹅的部分中,钢琴奏出平静的琶音,象征湖水碧波荡漾,大提琴演奏舒展的旋律象征天鹅的高雅姿态,电子管风琴的演奏者在姿态上也要呈现其优雅的气质。让观众感受到微波的流水和天鹅的形象。再如德彪西的《被淹没的教堂》,改编成电子管风琴的作品后,具有“画面感”的音乐清晰的展露出来。乐曲开始电子管风琴奏出大海崖边的波涛声和伴随的风声,接着传来教堂带有回音的钟声,相继也传来女高音声部,正象征着人们在做祈祷,最后出现了海上的波涛声和风声,音乐在朦胧和减弱声中结束。
形象鲜明的标题音乐作品也是电子管风琴演奏中最有优势的一个种类。如贝多芬的《暴风雨》管弦乐用定音鼓代替雷声,铜管的长音和大嚓的撞击声象征着闪电,弦乐半音之下行象征着暴雨,电子管风琴在音色中有固定的大自然的声音,我们不但可以听到气势磅礴的音乐,还可以听到风雷电闪的声音。音乐最擅长于表现情感,电子管风琴演奏者不仅仅是要模拟自然景色,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在大自然中的心里感受。
在演奏一段流行乐曲时,间奏有时是音色盘事先做好的,在播放时并不需要演奏者演奏,但是作为表演者依照音乐的连续性不能无动于衷,那么优秀的演奏者就会根据播放器做些与音乐形象相符的动作,例如跟着在空中跟着播放器做打鼓的假动作,或者面相观众进行舞台互动,虽然是虚拟的,这种假设性的动作在舞台上有非常好的感染力。也可以站在琴凳前站起来演奏,身体的表情会更加生动,具有强烈的舞台感。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体现音乐形象,透过象征性的演奏方式直接的传递给观众,使观众对音乐形象产生联想,有助于舞台的音乐形象的渲染力。
例如在演奏《黄河》这部作品中,保卫黄河部分,有一段象征战士在拿着猎枪作战时的场景,演奏者在休止符的地方会设计一个拿长枪的姿势,具有更好的直接的说服力,在东方红乐段响起之前,有一个锣鼓的音色,只有一个音符,但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东方红乐段,需要演奏者高举起手臂夸张的做出一个打鼓的动作,然后作出一连串的刮奏,恰如其分的把音乐引向全曲高潮。
这种象征性的音乐语言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依据电子管风琴特有表演方式,更好的诠释音乐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子管风琴的舞台表现力很重要的就是造型性,它并不是对生活中自然形态的模拟,而是遵循电子管风琴演奏艺术的规律进行提炼、加工和美化的艺术语言。演奏者的舞台语言在观众面前瞬间即逝,如果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就不可能发挥电子管风琴的艺术的魅力和功能。音乐形象决定了舞台的感染力电子管风琴是演奏专业中肢体运动比传统乐器运用的更广泛、也是相对比较复杂的一门学问。由于表达音乐形象的外在化,那么舞台的感染力也最直接的。脚键盘决定了特殊的演奏动态、演奏重心的问题、移动重心的关系、脚键盘的不同奏法等等。只有全面的分析电子管风琴演奏动态的轨迹,才能更好的理解电子管风琴独有的音乐舞台形象。
造型性的特点是在舞台上需要演奏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并且适当的停顿和静止中呈现内在的含义和韵味,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乐句都要十分重视造型性,在电子管风琴的重奏表演方面,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在手指力度、身体角度、包括整体的动作幅度上都要认真根据音乐形象去仔细推敲。对作品处理要生动,对演奏处理要细腻。这样会伴随着乐曲有意或无意地创造出许多较形象生动的肢体运动。电子管风琴演奏重点的部分应有适当的手势设计,虽然没必要对整个乐曲的每个动作都做精心设计。因为这样反倒会影响对作品的表现,并妨碍了创作意图的传达。总的来说,动作应该有刚有柔,变化多端,乐曲的高潮处要有相应的强调和必要的夸张。
电子管风琴是一个人的乐队,做为一名电子管风琴的自己的指挥,基本条件要有熟练的指挥电子管风琴演奏技巧。所以要想在演奏中听从自己指挥,发现演奏方面的问题就必须具备一双敏锐的耳朵。较好的音乐记忆。要掌握大量的音乐作品,虽不一定所有声部都背得十分准确,但旋律、主要的和声、配器手法及声部的进入要有事先的分析。只有具备很好的音乐记忆能力,才能做到具备较好的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及综合音乐素养。掌握复调、曲式、配器作曲相关理论。要在一定的文化修养,对哲学、美学、文学及相关艺术门类有一定的造诣。
电子管风琴演奏在舞台上的动态特征方面是培养优秀演奏员最重要的条件,仅仅注重演奏技巧的提高和改进,忽视舞台表现力是违背表演专业的初衷的,以引导演奏者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为基础,以情感表达为核心,培养和提升演奏者舞台表现力是艺术生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内容的情绪的表达是艺术的重要内涵,学习者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的情感体验,扩充情感范围内的细微层次和差别,不断积累经验。总之,数十年如一日,演奏者要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作品,把扎实的基本功和音乐的诠释与观众之间形成情感共鸣,这就是最优秀的电子管风琴演奏者最强大的舞台表现力。
[1]许勇三著.《西方交响音乐发展纲要》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列夫•托尔斯泰,张昕畅,刘岩,赵雪予译《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哈罗尔德•C、勋伯格著,盛韵译《伟大指挥家》.三联书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