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宁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领域,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高职院校更要注重对人才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而体育社团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人数较多,活动内容较为丰富的学生社团。在体育社团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文体活动。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多变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不断培养学生探究体育本身的魅力,从而喜欢体育,热爱体育。
1.可以有效推动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
体育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除常规体育课程之外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场所,是推动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是推进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运动的重要途径。[1]体育社团的特点是形式丰富、活动多样,学生参加活动热情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体育社团,不仅丰富了学生体育生活,还有效地弥补了体育课程安排过少的弊病。
2.可以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高职院校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竞技水平的提高,还需要体育文化的兴起。体育文化的进步可以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同时也可以推动高职院校文化的进步,体育教育事业的进步。[2]大力发展体育社团,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吸收广大学生参与其中,进而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发展。
3.可以有效地推进学生体育课程的发展
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弥补体育课程的不足,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掌握相关体育知识,培养学生浓厚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3]一些在体育课程中不能及时掌握的知识点和技术动作,可以在体育社团中二次学习,最终吸收、理解、消化。所以体育社团可有效地推进学生体育课程的发展。
4.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锻炼时间不断增加,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逐渐养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我们不难看出,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快速发展,一些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参与人数较多,种类丰富,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体育社团管理体系不健全
第一,体育社团的外部管理。目前,高职院校党委统一负责社团的管理和领导,由学校团委统一审批和管理。第二,体育社团内部的管理。体育社团大都是由高年级的学生自行管理,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意识,并且缺少相关的监管机制。
2.体育社团活动经费紧缺
每个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对应的资金,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就会受到阻碍。通过调查了解到,体育社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社团会费和学校拨款,以及少量的赞助。资金的短缺抑制了社团的发展。
3.体育社团活动形式单一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大致分为球类、舞蹈类、棋牌类、其他类等项目,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社团的内容过于单一,组织形式较简单,一般以举行内部比赛和训练为主,缺少对体育理论的宣讲和与其他社团学习和交流机会。
4.缺少专业体育教师指导
虽然大多体育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成的,但是离开了专业技术支持,发展也会受到阻碍。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课程原因和其他等因素,教师对社团活动进行的指导次数少之又少。只有个别社团接受过教师的专业指导,合理开展活动,大部分社团还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师指导,社团的组织没得到重视,社团的活动也没有被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1.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
体育社团管理由学校团委统一领导,各系部和体育教研部负责协助管理。体育社团的审批应有申请、考察、评估、批准等程序,待一切手续完善后,方能开展活动。社团每次活动都要报各系部审批,由系部批准后到团委报备,方能开展社团活动。每次社团有重大会议时,如换届、任免等都应有教师和领导出席会议。对于社团内部的管理,通过民主选举出社团的主要负责人。通过试用期考核方式对选出的负责人进行考察,试用期通过后正式聘用。每个社团都要有独立的规章制度,社团成员都应遵守相应的章程。
2.拓展社团经费来源
活动经费的支持在社团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地加强对体育社团活动经费的投入。学校应鼓励体育社团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改变传统的申请经费的方式,大力支持体育社团的发展,使体育社团的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体育社团的经费不能光靠学校的拨款和学生所缴纳的会费,应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在不断寻求新的赞助商的同时,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拓宽社团的知名度,增加活动经费来源渠道,争取社会团体的资金赞助。社团应与周围的社区和地区达成紧密联系,逐渐形成社会、学校、学生三方投入的新局面。[4]
3.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社团活动组织得好坏,影响着社团规模的大小。学生也是通过活动来陪伴社团一同成长。体育社团每次组织活动之前,都应做好前期调查准备,结合实际,满足社团成员的需要,合理地开展丰富的活动。[5]要将创新精神贯穿始终,充分地融入趣味和益智的体育游戏。通过学习和观摩其他兄弟社团的活动,将好的活动和想法应用到自己的社团活动中。要确保每次活动时间,每个月至少进行两次社团活动。
4.激励相关教师的参与性
体育社团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指导,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励教师参与的热情。首先,充分发挥体育教师自身的特长,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与体育社团各项活动中;其次,学校安排适当的奖励制度,将教师指导的体育社团纳入教学工作量计算;再次,各系部主要教师要不断监督社团开展活动情况;最后,将社团的指导纳入个人实践环节,在评职和评优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5.加强考核评价机制
每学期将社团工作进行四个方面的评价考核:一是主管部门对本学期社团工作的评价,二是社团主要负责人对本学期社团工作评价,三是社团成员对本学期社团评价,四是社团与社团之间互评。[6]从多角度对本学期社团的工作加以评价,并进行考核, 评选出优秀社团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丰富的体育社团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优化管理体系,增加资金投入,激发教师参与度,完善考评体系,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发展一定会蒸蒸日上。
[1]董红卫.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策略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11):144-146.
[2]施小丽.苏州市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发展路障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3]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等.体育社团大学生锻炼行为及应该因素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3):375-378.
[4]叶鹰,马莹心,王松涛.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5-97.
[5]郑景东,陈进,刘红宇.当代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发展路障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4(4):244-245.
[6]蒋维.湖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