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玉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西汉长安城与汉魏洛阳城城墙比较研究
石中玉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城墙, 是古代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在现代社会依然可以看到的保留在地面之上的城墙, 在地下也存留着大量的都城城墙的遗址。 作为都城, 西汉长安城和汉魏洛阳城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这两座都城的城墙均埋藏于地下。 比较两城城墙的各自特点, 研究长安城和洛阳城的形制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 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西汉长安城; 汉魏洛阳城; 城墙; 比较
近些年来, 有关古代城墙的研究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 许多学者对各个时期的城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其中, 既有对各个时期城墙进行的总体性研究, 也有对城墙的功能、 结构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
在对城墙进行总体性的研究方面, 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将城墙附着于城市史研究和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之中, 如曲英杰的《古代城市》、 张驭寰的《中国城池史》等。 另一种则是以城墙为研究对象的专题著作, 比如罗哲生、 赵所生所编著的《中国城墙》, 刘叙生的《中国古代城墙》等。
在对城墙的功能、 结构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中, 杭侃的《中国古代城墙的用砖问题》主要分析了影响古代城墙用砖的因素, 张玉石的《中国古代版筑技术研究》则是通过分析城墙内部结构, 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筑方法。
综合来看, 对于古代城墙的研究, 成果是相当丰富的。 但是有关不同时期、 不同都城的城墙的比较研究还是较少的,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周俊玲的《明南京城墙与西安城墙的比较研究》。 周俊玲的文章回顾了明代南京城墙和西安城墙的兴建和发展历程, 继而进一步从两城的城墙布局和结构形制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内容较为丰富。
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周俊玲文章的启发, 但也有所不同。 周俊玲的文章主要着眼于地面之上的城墙比较, 而本文着眼于存于地下的古代城墙。 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汉长安城城墙和汉魏洛阳城城墙的比较研究, 分析两座都城城墙的各自特点及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
西汉长安城和东汉洛阳城, 两者一西一东, 处在不同的地域之中, 这两者的城墙, 也会相应地因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展现出不同的形态; 同时, 因为两城的修建时间有先后的差异, 建城思想的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墙的布局。
(一)所处地理环境的比较
古代都城的修建, 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 都会对城墙的修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西汉长安城的平面呈不规则形, 其中东城墙平直, 西、 南、 北三面城墙多曲折, 其中尤以南、 北两面的城墙曲折最为突出。
南面的城墙, 即使是在曲折处也是凹凸分明的, 并非如北面的宫墙那样完全无规则, 那么原因何在?汉高祖时期, 秦代的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 并在长乐宫的西面(稍偏南)兴建起未央宫。 而长安城城墙的建造时间, 据史料记载:“(惠帝)三年春, 发长安六百里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 三十日罢……六月, 发诸侯王、 列侯徒隶二万人城长安。”[1]89可见, 西汉长安城城墙主要是修建于汉惠帝时期, 而该时间是晚于未央宫和长乐宫的修建时间的。 这就使得南面城墙在修建时, 由于两大宫殿的存在, 不得不绕过宫殿, 从而出现曲折。 刘庆柱先生指出,长乐宫西南有高庙建筑, 为了将其包容于城内, 故南城墙既不平直, 中部又向外凸出, 呈现出所谓南斗之形。[2]20
从洛城门开始, 整个北面的城墙的走向由东西向变为东北—西南走向, 这一段也产生了许多弯折。 马正林先生认为:“渭河以南地势低平, 水源丰富……城市供水困难可能是秦咸阳逐渐移向渭南的重要原因。”[3]33西汉应该就是借鉴了秦朝的经验, 将长安城建在渭河南岸的龙首原, 其西北部靠近渭河及其支流皂水, 以方便长安城的用水。 根据考古钻探资料, 西汉时代长安城距渭河不远, 二者南北相距约500米至1200米。两者既然相距如此之近, 又渭河、 皂水基本上均为东北—西南走向, 因此北面的城墙无法再继续沿东西走向修建, 乃修建成同皂水及渭河流向基本平行的城墙。
根据考古发掘, 整个汉魏洛阳城呈不规则的南北长方形, 其中南城墙已被洛河水冲毁, 不复存在。 根据段鹏琦先生的研究:按古地貌, 城区南北端地势较高, 中部地势较低, 当属古亳坂的组成部分。[4]此外洛阳城北靠邙山, 南临洛河, 属于盆地地区, 地形相对比较平坦。 整体上, 东面和西面的城墙因为地处盆地中部, 总体上走向无大的变化, 较为平直; 南面的城墙, 虽被洛河水冲毁, 但是可以推测, 城墙应该是沿着河流的走向修建; 而北面的城墙, 在大夏门和广莫门之间, 有一段城墙变呈南北走向, 而并非径直向西。 有关这一段城墙的变化, 阎文儒先生认为, 该段城墙应该是史料中所记载的“谷水径洛阳小城北, 因阿旧城, 凭结金墉”的洛阳小城的南垣, 真正的城墙实际上也是由广莫门向西修建的。[5]4而在刘曙光先生看来:洛阳小城尽管存在, 但可能并没有四面夯土城墙, 而是位于北垣之内。[6]516这两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 除此之外, 这一地区靠近邙山地区, 地势起伏相对较大, 再加之城的西北角有“阿斗坟”的存在, 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城墙走向发生改变。 因此, 从整体上看, 洛阳城处于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 这使得城墙总体走向较为平直, 而北面城墙西段的变化, 还是有一些争论的, 但是总体上应该也是受到地形和人文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西汉长安城, 还是汉魏洛阳城, 在城墙的修建上, 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但是, 由于西汉长安城处于龙首原之上, 地势由南向北缓缓倾斜, 加之渭河及其支流的存在, 使得该城城墙走向发生较大变化, 城池布局出现不规则的特征; 而汉魏洛阳城主体位于谷地, 因此城墙走向变化较小, 显得更为规整, 呈现出长方形布局的特点。
(二)建城指导思想的比较
一座都城的修建, 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 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建城指导思想后, 才可以动工修建。 在这方面, 西汉长安城和汉魏洛阳城有着不同之处。
西汉长安城的建城指导思想, 在汉朝初年应该是比较复杂的。 在汉高祖时期, 主要修建了兴乐宫和未央宫这两大宫殿, 以及武库、 太仓、 北宫等建筑, 但是这些建筑的分布并不是十分整齐有序, 反而是错落分布的, 间距比较大, 也不存在类似紫禁城的所谓中轴线。 更为重要的是, 这一时期并未修建长安城的城墙, 这是难以让人理解的, 因为城墙的修建才能确定都城的范围。 换句话说, 城墙可使都城更完整, 树立起王朝的权威和尊严。 佐原康夫认为:“长安城墙的修建, 不正是在这一政治危机中, 所选择的显示汉王朝的连续性和威信的事业吗?”[7]因此, 建设城墙也是有着现实政治的考量。 在西汉初期, 除了财力不足的原因, 或许在布衣出身的汉高祖看来, 皇宫便是都城, 有宫墙就足够了, 不必再建城墙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刘邦缺乏“礼”的观念, 使得在建造都城时出现了宫殿布局与“礼”不太符合的情况。 李孝聪先生则认为:“高祖刘邦居住在长安, 军政天下, 但不知长安城的城墙为何物。 几年后, 因匈奴威胁日近, 北部的白羊、 楼烦两个匈奴王距离长安仅七百里, 轻骑兵一日一夜可到, 为安全计, 汉惠帝时才形成汉长安城的轮廓。”[8]93根据李孝聪先生的看法, 高祖是不知长安城城墙为何物, 这个推测略有些勉强, 毕竟高祖也是经历了诸多战役, 特别是和项羽在荥阳的攻防战, 对于城墙的作用应该是有深刻认识的。 因此来看, 未修建城墙可能还是由于财力不足和礼制观念的淡薄。
汉魏洛阳城的修建与西汉长安城还是有较大不同的。 首先, 在该城的修建上, 总体上来讲是遵循了一定的礼制的。 根据许宏先生的看法:东汉洛阳城的都城朝向无疑已坐北朝南, 规划性比扩建而成的汉长安城稍强。[9]67的确, 东汉洛阳城中轴线的规划思想虽然依旧不太清晰, 但是相对来讲, 中心建筑南宫和北宫已经开始接近了城池的中轴线, 而这样的规划也使得城墙在修建时, 走向更为平直, 形制也更为合理, 形成比较严整的长方形, 更显王朝地位之尊贵。
西汉长安城修建之初, 由于缺乏“礼”指导下的宫殿建造布局观念, 又缺乏防御外敌入侵的城防理念, 再加之财力不足, 并未构筑城墙, 只是修建了宫墙。 后来迫于外敌的威胁和树立国家威信的需要, 才修建了城墙。 这种指导思想的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汉长安城的城墙走向和布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使都城整体呈现出不规则的特点。
反观汉魏时期的洛阳城, 则是具有比较清晰的规划性, 都城的修建更为符合礼制, 也有了初步的中轴线的概念, 因此城墙在修建的时候更为严整, 呈现出长方形的特点。 事实上, 由于汉魏洛阳城是在东周时期的成周城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 而成周城又经过秦和西汉的扩建, 已经形成了汉魏洛阳城的规模, 而且整体基础比较完备, 因此东汉洛阳城并未对该城进行过大的改动, 直到北魏时期, 才又增修了金墉城和外郭城。
(一)墙体结构
根据考古发掘和实测, 西汉长安城的城墙全部是用黄土夯筑而成, 没有使用砖和石料, 夯层厚7—8厘米, 城墙高度在12米以上, 下部宽度为12—16米。 城墙的纵剖面为梯形, 上窄下宽。 城墙内外向下均有收分, 倾斜度各为11度。 同时, 虽然城墙是以黄土夯筑而成, 但是土质纯净, 坚固程度可与砖墙相媲美。 此外, 根据考古发掘,墙面上涂了一层和有麦秸的草泥, 草泥外再涂一层坚硬的朱红色细沙泥, 这种朱红色, 从一些墙皮残片上尚可以看到。[10]可见, 虽为黄土夯筑, 但是外表似乎还是进行了一定的加工粉刷。 朱红色细沙泥所起的作用, 应该有两个:第一, 具有一定的美化作用; 第二, 避免土城墙直接遭受雨水的冲刷, 减轻城墙黄土的松动和流失, 起到保护城墙的作用。
汉魏洛阳城城墙也为版筑夯土墙, 但是各面城墙的宽度却有所不同。 北面城墙较宽, 25—30米, 东面城墙约14米, 西面城墙约20米, 城墙高度不详, 但是根据部分残留城墙的遗迹尚可达到7米以上, 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城墙大致会在10米以上。 之所以会产生西、 北面城墙较厚的情形, 王仲殊先生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魏晋时期为加强防御, 增加了西墙和北墙的厚度。[11]45这种说法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在魏晋时期, 主要的敌人是来自西部和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 南部城墙临河, 进攻不易; 而北部和西部则进攻相对便利, 特别是北部地势较高, 进攻时还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因此才使得城墙厚度不断增加以抵御攻击。 城墙加厚的另一种原因是, 洛阳城北部多山, 在多雨时节可能出现山洪, 加大北部城墙的厚度, 可以增强都城防洪的能力。 公元328年八月, 刘曜“攻石生于金墉, 决千金堨以灌之”[12]2700。吴庆洲研究发现:“城未毁, 经受住了这场人为洪水的考验。”[13]可见, 汉魏洛阳城的城墙加厚, 与防洪具有极大的关系。
可见, 西汉长安城的城墙厚度整体上是比较均匀的, 而且呈现出上窄下宽的特征, 这主要是出于对城墙的坚固性和稳定性的考虑, 同时还对城墙有所粉刷, 这自然同当时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关; 而汉魏洛阳城的城墙, 其厚度不一则是出于对军事和防灾的需要, 使整体显得不够均匀, 加之社会秩序的混乱, 更谈不上对城墙进行粉刷了。
(二)防御体系
1.城门
(1)城门分布及形制
西汉长安城全城共有12座城门, 每面城墙各开3座。 东面, 由北向南是宣平门、 清明门和霸城门; 南面, 由东向西是复盎门、 安门和西安门; 西面, 由南向北是章城门、 直城门和雍门; 北面, 由西向东是横门、 厨城门和洛城门。
每座城门中部均有两条并列的隔墙, 将城门分成3个门道。 城门隔墙宽窄不同, 宽者14米, 窄者4米, 使得城门的规模有所区别。 根据对西汉长安城直城门的考古发掘:中门道地面保存较好, 结构为夯土上抹一层3厘米厚的泥皮, 表面平整, 少有使用痕迹。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何在呢?徐龙国先生分析认为:“中门道亦称驰道, 专供皇帝使用, 没有特许, 虽贵为太子、 公主亦不得擅行; 两侧的门道供一般人左右出入。”[14]可见, 中门道之所以表面平整, 大概是因为皇帝使用驰道较少; 之所以抹了泥皮, 应该由于是皇帝所用, 更显尊贵。 事实上, 在一定程度上中门道的象征意义远比其实用意义更为重大。
同时, 长安城的城门规模不但因位置的不同而大小不一, 各个城门的形制也有所区别。 东面城门之外两侧置阙, 而南、 北、 西三面城门之外则无阙, 为普通城门; 长安城城门门道结构基本相同, 在门道两边发现了大量柱础石与壁柱遗迹, 木柱之上架设城门楼, 城门门道长约16米, 与城墙厚度相同。 城门门道之前平铺一列方石, 作为门槛石, 两端的两块方石为门臼石, 臼穴尚在, 城门枢安置其上。 刘庆柱先生认为长安城城门门道两壁是垂直的, 城门门道之上没有圆弧形券顶, 应属于骑楼式建筑, 不同于后代的拱券式城门。[2]24除此之外, 在城门遗址或门道两旁内侧, 还发现了一些房屋建筑遗迹, 据推测可能是供守卫城门的门卫和官兵使用的。
根据史料的记载, 汉魏洛阳城在东汉和曹魏时期, 有城门12座, 而在北魏定都后, 又在大城西北开辟承明门, 共13座城门。 但是, 这些城门并非像西汉长安城一样均匀地分布于四面城墙。 汉魏洛阳城的城门, 东面3座,自北而南为“上东门”“中东门”“旄门”; 西面3座,自南而北为“广阳门”“雍门”“上西门”; 北面2座,自西而东为“夏门”“谷门”; 南面4座,自东而西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津门”; 还有南面城墙最北端的承明门, 一共13座。 而事实上, 根据考古发掘, 在雍门以北500米处, 还有一座城门遗址, 这应该是北魏修建的西阳门, 因为“太和中以故门(雍门)邪出, 故徙是门, 东对东阳门”[15]399。因此也有人认为汉魏洛阳城曾有14座城门。 根据汉魏洛阳城实测图, 汉魏洛阳城城门的规划明显要好于西汉长安城, 王仲殊先生指出:东面的上东门和旄门分别与西面的上西门和广阳门对直, 南面的开阳门、 平城门、 小苑门和津门位置也相当匀称。[11]47如果再加上北魏时的西阳门与东阳门(东汉称中东门)对直, 则可以看到, 当时城墙的建筑和城门的修建, 必定是经过了仔细的测量和规划, 才使得整体的修建比较整齐和匀称。
汉魏洛阳城的每座城门都置有2个城阙, 门道数量则是3个。 关于这些城门的具体形制并不太清晰, 根据对北魏建春门的考古发掘, 该城门门洞正中为车道, 车道两侧, 依门洞壁设础石以立柱; 城门安装在门洞中部稍偏东处。 显然, 这座城门的门洞, 采用了靠夯土墙及排查柱支撑的大过梁式建筑形制。 同时, 在该城门两侧城垣侧壁上, 尚存许多排列有序的小方洞。 根据考古勘测, 在城门南侧城垣基部的砖基沟内, 有一块长方形砖平铺于沟底, 而其一端恰好插进城垣上的小方洞内。 段鹏琦等学者认为:“它有力地证明, 城门两侧的城墙头, 原先曾包砌青砖, 城墙夯土上的小方洞, 正是为了使包砖与墙体夯土结合牢固而凿成的, 所谓砖基沟, 事实上只是城墙包砖的基槽。”[16]同时在城门二门洞里发现了大片灰白墙皮, 这可能来自城门洞的内壁或侧壁, 可见当时的城门洞至少是进行过白灰粉饰的。 段鹏琦等学者则是更为大胆地推测:“不仅在壁表面精心粉饰白灰膏, 而且在白灰墙皮上加施红彩绘成的简单线条图案。”[16]从建春门中出现的一系列发现中, 可以窥探到汉魏洛阳城城门的大致特点。
可见, 西汉长安城和汉魏洛阳城的城门的形制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西汉长安城的城门是均匀分布, 但是城阙仅限东门; 而汉魏洛阳城的城门则是分布不均, 而城阙则是无差别分布。 此外, 两城的城门楼的架构也是不同的, 西汉长安城是骑楼式建筑, 而汉魏洛阳城则是大横梁式建筑。 更为重要的是, 汉魏洛阳城城墙已经出现了包砖的痕迹。 这一系列的差别变化无不体现着城墙、 城门修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2)正门问题
正常情况下, 每一座都城都应该有一个正门, 但是西汉长安城却可能是个例外。 一般情况下, 正门的确定要依据都城的朝向决定, 正如紫禁城, 因为坐北朝南, 因此南门为正门, 但是西汉长安城的朝向问题, 众多学者意见不一。 杨宽先生认为, “西汉长安是东向与北向的”, “无论宫门、 城门和郭门, 都以东门与北门为正门”;[17]600徐为民先生认为西汉长安城应该是坐北朝南; 周长山先生则认为是坐南朝北,没有明显的中轴线;[18]80刘庆柱先生则支持杨宽先生南北中轴线理论:“未央宫轴线向北连接横门大街……向南至西安门, 出西安门, 宗庙在其左, 社稷在其右。 这条由横门至西安门的南北线应为长安城的轴线。”[19]因为难以确定中轴线的位置和朝向, 因此西汉长安城的正门在什么位置依旧难以确定。
东汉时期, 洛阳城应该是以南门为正门, 因为整个都城整体上是坐北朝南的, 杨宽先生指出:“东汉洛阳主要宫室是南宫和北宫, 南北纵列, 以南门为正门。”[20]122而在南面的几座城门之中, 最主要的城门是南面偏东的平城门。 蔡邕曾说:“平城门, 正阳之门, 与宫连, 郊祀法驾所由从出, 门之最尊者也。”可见, 平城门, 与宫城相连, 乃是皇帝进行祭祀的时候才使用。 而杨宽先生指出:“在十二城门中, 只有平城门作为宫门看待, 属卫尉管理, 设有司马主管, 秩千石。”[20]125这里所设官员的级别和待遇均高于其他城门, 足见其地位的重要, 更凸显出了该城门的尊贵, 因此成为正门也就不足为奇了。
2.护城河、 角楼、 墙垛
在西汉长安城的东南、 西南、 西北和东北原有角楼建筑, 而现在保存比较完好的乃是东南和西南的角楼。 根据考古勘测:西南角楼遗址, 东西67.4米, 南北31.5米, 现存高0.3—0.6米, 外侧呈半圆形, 而东北角楼基址平面, 东西36米, 南北27.7米。[2]21-22可见这两处角楼的面积还是比较大的, 应该可以屯驻士兵, 在当时发挥着瞭望和防御的作用。 同时, 西汉长安城外还有城壕环绕, 城壕宽40—50米, 深3米, 而且城墙和城壕之间, 一般相距3米左右, 这为进行城市防御提供了比较大的缓冲空间。 城壕又被称为御沟, 据史料记载:“长安御沟, 谓之杨沟, 谓植高杨于其上。”[21]453可见当时的城壕边还种植参天白杨, 可能具有防御作用, 或者是为了遮蔽风沙, 减轻对城墙的侵蚀, 当然也具有美化和保护河渠的作用。
根据考古勘测, 在汉魏洛阳城的西、 北两面城墙发现了墙垛, 这属于城墙上的附属性建筑, 它突出于大城墙外, 被称作“炮台”, 根据这个称呼, 可以推断墙垛应该具有防御作用。 在汉魏洛阳城上, 一共发现了七座墙垛。 西墙有四座, 面积分别为18.3×8.3平方米、 14.2×11.8平方米、 30×8平方米、 17.2×13.5平方米。 这四座墙垛底部乃是用绳纹小砖铺砌而成; 北墙有三座, 形制与面积相仿, 夯土面积为19.5×13.5平方米。[22]每一个墙垛的面积都是比较大的, 可以驻扎较多士兵。 同时在大城之外, 还有护城河环绕而流, 其中在北面城墙, 护城河宽20—24米; 在西面城墙, 护城河宽18—28米; 在东面城墙, 则是宽18—40米, 而且护城河都深达3米以上, 足见这护城河有着极强的防御能力。
(三)排水设施
西汉长安城的排水主要是依靠路沟, 即街道两边的排水沟。 排水沟有很大一部分是同城外壕沟相通, 使城内积水排至城壕。 根据考古发掘, 在城门底部发现构筑有排水渠涵道, 在西安门和直城门的遗址中均发现了这类遗存。 其中, 在西安门遗址中发现的城门之下埋筑的排水涵道, 以砖石砌筑, 宽1.2米至1.6米, 高1.4米左右, 同时用砖券顶。 根据这些涵道的宽度和高度, 可以很直观地感觉到, 排水涵道的排水量是十分巨大的, 而且排水的效率也是极高的。 除此之外, 王仲殊先生指出:“在建筑城墙时, 还预先有计划地将一些断面成五角形或圆形的陶制水管埋入墙基, 也起了排水的作用。”[11]9可见, 当时在修建城墙时, 就已经有了排水设施的构想, 而且修建的排水设施也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汉魏洛阳城的建春门遗址中, 该城门的北门洞下部分路段有下陷迹象。 经过钻探发现, 在厚25—30厘米的路土下, 埋着一条宽约1.8米的暗沟。 暗沟挖在路土下红褐色夯土和生土中, 沟底铺石, 石面低于门洞车道路约2.8米, 沟内填满碎砖瓦及脏土, 接近石面处, 土质湿软且普遍存在一层含石子细沙, 段鹏琦先生等人认为“与习见之水沟底部砂石沉积层相似”[16]。 可见, 这个沟渠应该是有水流通过的, 可能就是暗沟, 其主要功能就是将城内的积水排至城外。 从建春门下发掘出来的暗沟, 我们可以推测, 在其他的城门洞下应也设置有相应的暗沟, 从而共同构成了汉魏洛阳城的排水系统。 而且从暗沟的高度和宽度上看, 这种暗沟的排水量应该也是十分巨大的。
可见无论是西汉长安城还是汉魏洛阳城, 都修建了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而且这些排水系统多从城门之下通过, 从而同城外的护城河相连接, 而且总体上这些排水系统的排水效果应该也是比较显著的。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 所处的时代有差异, 西汉长安城与汉魏洛阳城的城墙也出现了一些差异。 在城墙的整体布局和形制上, 由于西汉长安城的建城指导思想的动态变化, 影响了城墙的布局与形制, 而汉魏洛阳城的城墙则更为严整。 在城门的设置、 城阙的分布上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城门楼的形制也随时间的变化, 由西汉长安城的骑楼式建筑发展为大横梁式建筑。 两城城墙的厚度、 形态则由于政治、 军事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不同的特征。 城墙的修筑材料则由完全的夯土向包砖的样式过渡。 当然, 除了差异, 两城的城墙还有一些共性:在修建城墙时都考虑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墙上及四周都设置了比较完备的防御工事, 有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 都有较为完善的排水设施同城外的护城河相连接。
综合来看, 通过对两城的城墙的比较研究, 对于两城城墙的特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展现, 也反映了造成两城城墙差异的诸多因素, 这对于进一步了解两个城市的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等历史状况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刘庆柱.地下长安[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 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4] 段鹏琦.洛阳古代都城城址迁移现象试析[J].考古与文物,1999(4).
[5] 阎文儒.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查记[J].考古学报,1955(1).
[6] 洛阳市文物局,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汉魏洛阳故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 佐原康夫.汉长安城再考[J].考古与文物,2001(4).
[8] 李孝聪.历史城市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9] 许宏.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10] 步履.汉代的长安[J].人文杂志,1979(1).
[11] 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12] 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 吴庆洲.汉魏洛阳城防洪的历史经验[J].中国名城,2012(1).
[14] 徐龙国.中国古代都城门道研究[J].考古学报,2015(4).
[15] 陈桥驿.水经注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6] 段鹏琦,杜玉生,肖淮燕,等.汉魏洛阳城北魏建春门遗址的发掘[J].考古,1988(9).
[17]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8] 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9] 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J].考古,1996(10).
[20]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1]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J].考古,1973(4).
[责任编辑 伍纯初]
Comparison of Circumvallation of Chang’an in West Han and That of Luoyang in Han-wei Period
SHI Zhong-yu
(SchoolofHistory,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Circumvall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cient capital city. Besides those remaining today, many circumvalltion relics are buried underground. West Han Chang’an and Han-wei Luoyang were both important capital cities and they are today both buried underground. It is important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ircumvalltions to discover their differences and historical evidences.
West Han Chang’an; Han-wei Luoyang; circumvallation; comparison
2017-02-03
石中玉(1994—), 男, 河南洛阳人, 硕士研究生。
K878
A
1009-4970(2017)06-0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