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主体协同策略研究

2017-03-12 17:09王环付永生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体系

王环,付永生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 111000)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主体协同策略研究

王环,付永生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 111000)

开展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既要从院校层面对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与内容等进行深入改革,也需要在政府层面开展法律环境供给、标准与证书体系供给、人才需求信息供给、经费供给等方面开展全面系列的改革,更需要企业以供求双重身份在人才储备意识、需求信息披露、教学资源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提供等方面开展改革。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职教系统科学的发展。

职业教育;教育改革;供给侧改革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另一方面是丰富教育供给结构的问题[1],同时也是教育主体与教育资源供给方相互协同的问题。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由数量增长、规模扩张阶段向以内涵发展阶段的转换时期。要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各方。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施主体,职业院校和企业都具有双重属性。就职业院校来看,相对于行业、企业和社会来说,职业院校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方;而相对于政府、行业企业来说,是教育资源的需求方。就职业教育的另一个实施主体——行业企业来看,相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行业企业在职业岗位提供、实习资源提供和需求信息提供方面,是供给方;相对于政府和社会来说,行业企业在人力资源法律政策体系和社会舆论方面,是需求方。因此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一方面要求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和社会对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公平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行业企业进行改革,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与环境。

一、职业院校侧改革策略

1.积极构建有利于企业主体作用发挥的合作平台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都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环境,离不开校企“双主体”办学体制。“双主体”办学,一方面承认学校主体和企业主体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另一方面它更强调学校主体和企业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与统一[2]。当前,受我国人力资源开发观念、劳动力供需平衡现状、区域行业企业规模和构成等因素的影响,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缺少真实感。因缺少对企业的有效控制,缺乏标准,企业利用学生实习使用廉价劳动力,学生虚假实习等现象普遍存在。所谓的真实感,就是校企双方都能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统一的目标指导下,主动承担并不折不扣地完成各自的教育教学任务。真实的合作需要校企双方建立起合作的平台,就是要在政府法律政策范围内,为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寻找双方能够正确履行职责的载体。职业教育集团、订单培养、共享工作室、协同创新中心、实训就业基地等等,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职业院校或企业发起,建立起较为详细的教育教学标准和流程,并在双方认定的契约框架内有效实施。

2.设置能够有效满足需求的专业体系

专业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领域。一所职业院校的专业体系设置受制于所处地域行业企业的集中度、发展度和社会对专业的认识度、认可度,有时还受政府产业和职业教育专业负面清单的影响。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体系选择是职业教育“市场”细分的结果,而不是办学特色所在。一所院校的办学特色,来自于长期的专业、课程、管理、师资等方面的集中积累,并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格相较同类院校的优势和院校独特烙印上,而不是政府人为划分行业背景的院校办学领域。职业院校要在全面分析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趋势、社会观念转换与认知成长程度以及当地政府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有利于自身办学优势的发挥,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专业作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的主要领域,并以优势专业为核心跟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调整、扩展,积累优势教育资源、技术经验,形成良性互动。

3.科学设计、高质量提供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科学设计,需要事先取得政府专业教学标准、行业企业技术和管理流程变化、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基本要求以及生源群体及个体特征多方面的信息,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来及时取得这些信息。方案制定和课程开发也不是学校中几名教育工作者和聘请几位企业专家就能够确保科学合理的。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开发必须基于政府提供的足够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才需求信息。职业院校构建科学、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还需要一个方法体系作为指导,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专业通用需求开发专业群通用课程体系;依据行业企业具体需求和自身优势选择职业岗位开发岗位课程体系;依据技术发展和专业方向修正要求开发专业发展课程体系:三个体系可以构成较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有效分类,依据学生学习目标模糊的特点,应合理地将课程体系进行划分阶段,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差别的特点,应合理地对某一阶段的课程进行分层次;依据社会对人才公共素质要求和学生职业基础素质普遍不高的特点,应合理嵌入人文课程和关键职业能力课程。这样,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才能得以有效建立和实施。

4.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职业院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既有一般大学的共性特征,也有与其自身办学目标相适应的个性特征,其内涵应该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属性[3]。当前,中等专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在这种治理体系下,学术治理经常会出现偏差,以至于涉及学术的一些决策诸如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开发等经常出现失误,给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加快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的作用,在职业院校管理中显得尤为迫切。建立学术委员会、理事会制度,并不仅仅是成立一个组织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依法“分权”问题,将重要的学术事务交由学术委员会、理事会来决策、审议和咨询,以提高决策的专业性和科学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组织院校管理的有效途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要涵盖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覆盖全体人员,重点在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发管理目标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和考核评价与反馈改进体系,并设置体系运行的控制节点,有效实施控制。

5.建设高质量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与服务队伍

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基础,健全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应该包括:完善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严格的教师任职资格要求和完备的教师培训体系[4]。首先,作为职业院校必须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认真分析学生成长需求和各专业校企合作程度,定义哪些领域是需要院校自身承担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其次,要建立师资继续教育体系,建立规范的师资培训基地,根据教师个体经历差异、技术进步要求等,合理定位每位教师的职业成长路径,分类开展有效的教学技能提升、技术技能提升、知识更新等培训活动以及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最后,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师资队伍业绩考核体系,规划好教师成长晋升路径,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体系,激发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活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和服务水平。

二、政府侧改革策略

1.保证职业教育有效的法律与政策供给

要保证并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将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相应的经济社会法律之中。依据关键教育资源聚集程度选择招生主体,改变当前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体系,由职业院校主导招生变为企业主导招生,委托职业院校培养的招生方式,使学生的第一身份变为企业准员工,改变职业教育招生主体也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先决条件。建立起由行业协会主导的职业准入制度,将技术技能性较强的职业纳入证书体系。建立健全学生实习安全法律体系,使施教主体和客体均受到法律保护,规避相关风险。

2.科学提供职业教育的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缺乏科学的标准,既缺乏职业标准,又缺乏教学标准[5]。国家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通力合作,建立起符合人才市场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专业标准体系,并将其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有效衔接;区域教育和劳动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据国家专业标准,制定相关课程标准,并监督国家专业标准和地区课程标准有效落实;区域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就职业院校通用的组织管理提出框架性的意见,并颁布重要的管理标准,监督职业教育实施主体的管理规范性,促进职业教育得以有效运行。

3.确保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应保证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应与普通高等教育保持相对公平,并应保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比例增长,要改变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建立健全常态化职业教育绩效考评机制,采取有力措施考核职业教育实施主体绩效,并将教育经费分配与绩效挂钩,确保投入产出效率。缩小职业教育经费项目预算管理范围,促进职业教育实施主体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资助选择经费投入领域,减少无效经费支出,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4.建立人才供求信息发布制度

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应建立行业企业需求和院校人力资源供给数据采集、发布制度,定期收集、分析市场各类人才供求结构,及时发布不同类别的人才供求信息,供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人才供需双方、适龄学习者和社会相关部门及人员决策参考。

5.提供公正的第三方评价服务

要加快推进管办评分离制度体系和环境体系建设,建立起适合第三方公正评价的环境,保证第三方评价机构独立行使评价职能。要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公正性实施有效的监督,发挥其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对职业教育进行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评价,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信息参考。

三、行业企业侧改革策略

1.增强人才储备意识

建立人才预警系统和接续计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课题[6]。企业要充分意识到在科技日新月异、老龄化越发严重、创新活动日益活跃的今天储备人才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生产方式下的供大于求时代的思维,按照行业企业当前和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以及人员流动规律,合理提出中长期需求计划,建立人才需求信息披露制度,并及时组织招聘,送入相关职业院校学习。

2.依法承担职业院校师生实习义务

企业要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校企双方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安排所招聘的准员工进行岗位实习,保证实习内容、时间、岗位与所招聘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同时,企业应本着校企共赢原则,主动接受合作院校教师来企业顶岗培训,提升合作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应选用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担当实习学生的师傅,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每一阶段的实习任务。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实习学生安全管理,构建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按照相关法规为学生购买安全责任险。

3.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与考核过程

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应全程控制教育教学过程。在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模式设计、考核模式和内容设计等方面加强与合作院校沟通,形成完备的、双方认可的教学方案。企业还要加强对实习中准员工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发送给合作院校。企业应在合作院校设立奖学金制度,鼓励准员工努力学习和工作,促进其尽快成长。

4.主动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就业质量不仅是企业能否持续获得准员工的判定标准,更是企业不可推卸的法律义务。企业应该科学规划各岗位人才结构,合理确定人才培养周期,确保按招工(招生)承诺履行接收义务。企业应当对接收的毕业生岗位进行科学设置,设计出不同的上升路线,激发准员工(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社会侧改革策略

1.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要发挥好行业指导和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大力弘扬尊重劳动、鼓励创造的价值观。要提高各类媒体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宣传“崇尚一技之长”的现代人才成长理念,宣传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果,吸引全社会关注职业教育、关心职业教育、推崇职业教育,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

2.积极引导家庭教育科学化

免费开设社区家长培训班,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要作用的正确理解,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辅导,教会家长对孩子日常行为等家庭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把控,提高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和质量。

3.建立有效的社区文化体系

科学规划社区文化体系,正确把握社区文化的思想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优秀企业文化、优秀生活文化等以恰当的载体展现出来,引导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体系。

[1]李弈.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N].人民日报,2016-01-14(03).

[2]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0-72.

[3]王纪安.试论高等职业院校的章程建设与内部治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61-63.

[4]徐英俊.国外职教教师队伍建设主要特点研究概述[J].成人教育,2010(11):94-96.

[5]何文明.职业教育应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摇篮[J].江苏教育,2016(20):30-31.

[6]李恩平,仝汶灵.企业人才储备风险及其控制机制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8):1-4.

[责任编辑,辽建职院:付永生]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Strategy of Supply Front Reform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Huan,FU Yong-sheng
(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University,Liaoyang 111000,China)

To carry out the supply front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it should start from the aspect of colleges,and reform the school-running mode,talent training mode,teaching mode and content.It also needs to carry out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from the government level in the legal environment supply,standard and certificate system supply,talent demand information supply,money supply and so on,and enterprises w ith the double identity of supply and demand need to reform in talent pool consciousness,the disclosure of demand and supply information,the teaching resources supply,and employment supply.Only in this way can it really promote the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voc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reform;reform of the supply front

G710

A

1009—7600(2017)01—0001—03

2016-12-14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JG14EA03)

王环(1972—),女,辽宁沈阳人,讲师;付永生(1966—),男,辽宁铁岭人,教授。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体系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