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纪元
课堂视角与课程视角
◎廖纪元
在一次大型教学研讨会上,一教师执教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乞巧》,其目标有四:一是学会“乞”“巧”“霄”“渡”四个生字,体会汉字是表义的文字,学习“看偏旁想字义区别同音字、形近字”的方法;二是理解《乞巧》这首诗诗句的意思,学习“利用注释,抓重点词语,通过故事、背景资料”等读懂诗句的重要方法;三是讲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乞巧节的来历和民风民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蕴含的丰富民间文化的魅力;四是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教学流程大致如下:读题目,学“乞”“巧”;查预习,读背书;抓重点,理解第一行诗,学“霄”字;讲故事,理解第二行诗,学“渡”字;结合“资料袋”,理解三、四行诗;回归全诗,感情朗读;古诗拓展,感受传统文化。
在议课环节,参会教师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堂课扎实有效,是一堂好课,这种观点多以一线教师和区县教研员为主;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堂课没有关注学生终生发展,是散状式的语文知识教学,改进空间还很大,这种观点多以高校教授和区县教研员为主。
对同一堂课,为何有这么大的分歧?这是基于看课的视角有异:课堂视角PK上了课程视角。
从课堂视角看课的教师有强烈的教学意识,即对教学的敏感性与自觉性程度。一位教师熟悉教学,能够站在教学的立场来理解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有教学意识;从课程视角看课的教师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即对课程的敏感性与自觉性程度。一位老师不仅熟悉教学,而且能够站在课程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开始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了。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的区别,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教学意识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技术问题;而课程意识则更多地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人本身,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
从课堂视角来看课的教师,认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年级学生应该做的事,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与展开。再看教学结果,四个生字学生学会了,诗句学生理解了,全诗能被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了,对乞巧的一些习俗文化也有所涉足,学生基本达成了预定目标,因此,这是一堂有效的课。从课程视野来看课的教师,认为本堂课应该围绕乞巧这一传统节日进行文化构建,选择与之密切相关的文本,包括诗文、传说、故事、习俗等,承载与呈现这一文化,对《乞巧》这首诗的教学,只不过是该文化课程中的一个点,不能仅仅满足于学会这首诗本身,而应师生一道共同建构、丰富、探究乞巧习俗文化。两种视角,一种立足课堂本身,是微观视野;一种立足课程,是宏观视野,所以才有了上面的分歧出现。
没有教学意识(即课堂视野)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教学意识,高度关注课堂教学的目标、活动、效度,将每堂课上得有效,做到一课一得;但只有教学意识(课堂视野)而没有课程意识(课程视野)的教师很难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师。因此,要想成为更加优秀的教师,我们就必须从一节节微观的课堂中跳出来,从教材中走出来,站在把握学科本质、学段重点、学生学习等高度,建构属于自己的学科理解,探索适合学生的课程教学。课程视野是教师学科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一个优秀的教师这两种视野(意识)都要具备,从课程着手,从课堂着眼来进行我们的教学;也就是从课程的视角来建构,从课堂的视角来落实。如果有这样的理念,《乞巧》这一课例也许可以作如此思考:以古诗《乞巧》为引子,对《乞巧》的教学不必字字深抠、细品,达到初步理解、诵读、背诵即可,引出乞巧节,然后从关于乞巧的诗词、美文、传说、故事、习俗等感知与了解乞巧习俗文化,最后探究乞巧习俗文化形成的原因及意义。或者还可这样思考: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乞巧”的相关信息,课中学生汇报整理相关信息,教师引导学生从乞巧与诗词、乞巧与美文、乞巧与传说、乞巧与故事、乞巧与习俗等方面展开研讨,并初步感知乞巧文化的成因与意义,《乞巧》这首诗只是镶嵌其中进行学习,课后鼓励学生用简报或手抄报等载体展现乞巧的“前世今生”,课程深处是文化。这样,在是什么、为什么的建构中思考教什么,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乞巧》这首古诗的一些碎片化知识,而是对乞巧文化的整体感知与探究。
第八次课改实效之所以难以让人满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地方仍然在课堂上转圈圈,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技术问题,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没有关注,或者说没有真正关注教什么的问题,即课程问题。一个教师在有强烈的教学意识时,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课程意识,视角从关注课堂转向关注课程,这样才是在真正进行课程教学。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