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影响

2017-03-12 16:52姜姝君
辽宁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美术多媒体艺术

◎姜姝君

试论互联网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影响

◎姜姝君

多媒体艺术形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使当今的中小学课堂更具活力和生气。在运用网络资源提升艺术教育价值的同时,避免先进技术带来的弊端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对比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和多媒体艺术教育的不同之处,有助于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多媒体艺术形式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中小学;艺术教育;传统;多媒体

一、小学艺术教育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通讯方式和信息传播速度,甚至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构架。艺术教育只有紧密追随全球化的进程和技术的发展,才能继续长远发展。互联网主要改变了中国艺术教育的三个方面,分别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以及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虽然互联网已介入当下中国的艺术教育,但蔡元培在一百年前提出的美育思想至今仍未能完全实现。“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是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美育的达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今天,我们能够接收到的艺术教育已经变得更加鲜活和生动,因为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来了解其他国家的艺术作品、教育理念,从而有选择地借鉴或者吸收世界各国艺术作品中出色、独特的地方来完善自己的艺术创作,同时也可以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互联网对艺术教育以及美育思想的促进是可以预见的,所以这也是当下艺术教育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

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基本都开设了美术课程。与艺术中学的考试机制不同,小学的美术课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基本的审美素养,重点在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不会用主题来限定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去把内心想要传达的情绪和感受通过涂鸦的方式展示出来。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进度进行循序渐进的美的引导。包括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剪纸、国画等传统艺术的训练,造型功底的培养、立体空间的搭建等。教师也常常会让学生从身边的细节入手,寻找一些被别人忽视的但却能打动你的物件进行拼贴和组合,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元素的作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亲身体验不同材质的触感和表现力。在小学阶段的美术培养当中,更多的是强调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个人的体验和感受。

网络的普及,使教师的授课形式更加灵活多变,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地向学生展示平面素材,展示空间也由传统的二维静态空间向三维动态空间转变。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营造了一个更加轻松、沉浸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观感和听觉得到极大的享受。同时,网络和科技的普及,让学生可以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其在网络的普及,对绘画的启蒙教育具有颠覆性的意义。深度AI神经网络可以将普通人的随手涂鸦转变为艺术大师的名作,也可以通过图像和人脸识别来模拟大师的名作。谷歌在2016年推出了Painting style transfer(绘画风格转变器),即用户提供一张照片和一副艺术作品,AI就可以学习到艺术作品的风格,从而将照片转化成相同艺术风格的作品。中小学生通过运用这类科技,在玩耍的同时体验了当绘画大师的乐趣。如果教师能够加以正确引导,AI对培养学生兴趣和热爱将发挥积极的作用。AI的学习能力也会在启蒙教育阶段,从根本上影响中小学生认知世界和看待问题的方式。多媒体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培养,不仅限于艺术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艺术学习的同时,也间接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稍有偏差就可能造成教学体系缺失;而如今随时随地的网络搜索,使得学习资源唾手可得,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和再充电的过程。如今作业过程不是枯燥的,而是以游戏的方式让每个同学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将看、做、玩融于一体。

中国当代的小学美术教育仍以普及教育为主,所以很难实现所谓的“因材施教”。实际情况是教师很难顾及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盲目和手足无措的状况,也最终导致了学习结果和预期效果的不匹配。小学的美术课程大多是一门课程,每学期反复讲授,缺乏相应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并在这份纯真的幻想和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他们在用彩笔表现浩瀚宇宙的同时也可以留意到脚下的一草一木。因为多媒体设备的引进,没有脱离教室作为上课空间的局限,应该让同学走出教室,将美术课程多融入一些写生课程,到大自然中去捕捉和感知纯粹质朴的美。从而提升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包容及热爱。美术是对中国传统艺术和情感的传承,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视觉语言,参与文化的传承。因为思维拓展训练,让学生们可以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将不同物件通过意象的连接组合到一起。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美引申到社会、生活、文化中去。通过美术学习,将不断提升和完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及审美素养,学生应该围绕自己的生活环境来将自己的情感转化为创作的源泉。多去尝试不同媒介和材质,在制作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美术传递思想和情感。

二、中学艺术教育现状

近年来,人们对艺术的兴趣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美术培训班归因于不断增加的艺术盈利性。因为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增加,使得很多中国学生涌向美术学习的浪潮中。中学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考试型人才,也就是传授学生考试中如何取得高分。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个性化培养和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呈现,只能去画考试中会出现的题目,“更快的速度画得像”是顺利进入艺术高中及未来进入美院的主要途径。文化课考试之前需要大量的背诵,包括语文的诗句、课文,历史的朝代和人物等。同样,这些考前班的学生通过“背画”的方式,去把他们已经熟记于心的绘画技巧默画出来。

当代艺术家徐冰曾说过:“像我当年一样,去画素描和石膏吧。这种枯燥的训练,可以让你从一个粗燥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你获得的,将是容纳、消化各类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执行的能力,这种态度,不仅能让你们成为艺术家,更重要的是让你成为一个高水平的人。”回看我们当下的中学艺术教育,毋庸置疑,大部分艺术中学一直是兢兢业业,无时无刻不在规范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造型功底。从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更快融入到艺术高中浓厚的氛围中,得益于他们初中三年扎实的绘画基础,他们会很快成为佼佼者。然而,散落在街头巷尾的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考前集训画班如雨后春笋般发芽生长,如何去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健全人格的艺术性人才已然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论语当中讲到的学习心理的三个境界,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所谓“乐之”这一最高境界现已很难实现。带着极强目的性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机械的学习过程,扼杀的也许不仅仅是艺术学生的创造力,更长远地看,扼杀的也是社会生活的活力和乐趣。另外,因为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教师意识形态的转换跟不上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步伐。很少能有老师将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以更加清晰细腻的视角去向学生们加以讲述,这导致学生们在艺术感知力和敏感度方面的缺失。概括起来,不论互联网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学生们依旧要跟从考试要求每天重复相同的课题,因为这是严苛的应试教育体系之下唯一的出路,学生们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画和实物一样贴合。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培养自己的造型基础、空间明暗、色调色相等关系,将三维立体形态画到二维纸质媒介上,所画物体看起来还得是三维立体效果。互联网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多地从互联网上找到绘画技巧、考题资源和教学视频。互联网也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性的同时,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更加平等。但互联网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学艺术的教育体制。教师在教授学生通过娴熟的绘画技巧和扎实的造型基础来取得高分的同时,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训练学生怎样成为具有艺术眼界和思维、拥有高尚品格的人。

三、传统艺术教育和多媒体艺术教育的区别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艺术教育已经不足以配合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传统艺术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育,强调的是单方面的知识输出,认为教室是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提前准备好课程内容然后讲给学生听,教师是演说者而学生是观众。课后,教师留些作业给学生,学生没有机会和教师交流自己的观点,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在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地消化课堂上的知识,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多媒体艺术教育的第一个特点是多元化的教学资料。通过无线网,学生可以扩充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吸收艺术家的创作经验,然后进行有效借鉴、归纳和总结,从而获得多维度的认知视角,为自己的作品吸纳灵感。第二点是扩大了信息交流方式。在网络学习平台中,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更加便捷高效。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讨论组和其它双向沟通的方式来进行交流。距离远近已经不是阻碍交流的障碍,同时通过网络进行的一对一教学形成了一种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

“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多媒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信息与及时反馈之间的交互。”多媒体艺术教育更加强调班级的灵活性,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们参与到教学模式中,作业以学生讲演的方式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之间不同的创作理念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大家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和传统的艺术教育相比,多媒体艺术教育呈现出更多的自由和挑战。

由此可见,多媒体艺术教育提升了教学效率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如果老师过度强调多媒体软件应用和过度规范绘画作品的审美标准,那就容易导致艺术观念和艺术价值的缺失。在多媒体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艺术学校为了让班级类型更加多样化而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学校的重点依旧在训练实用软件的操作技能上,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现如今,传统艺术教育和多媒体艺术教育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显,它们两者相辅相成,一起提升了我们的艺术教育。相信基于坚实的绘画基础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一定可以取得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另一方面,因为有很多网络资源供我们分享和下载,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参考借鉴网上资源而减少了对自身作品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会下降。吸收网站上的精华素材是好事,但网络只是一个打开视野的平台,不能过分依赖它。我们应该通过自身对设计艺术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团队协作的力量去创造艺术。经常到学校以外的环境中去感受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和当下社会所处的状态,从而获得更多的视觉经验来创作有价值的作品。说到底,我们的艺术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修养。既要对艺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同时又要具备国际化视野。让学生们在艺术创作的旅程中勇敢地做自己,大胆尝试和探索,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

[1]张汝伦.蔡元培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376.

[2]徐冰:艺术为人民_藏界人物_新浪收藏_新浪网http∶//collection.sina.com.cn/cjrw/20140324/1018147 009.shtml

[3]Shao,Jie.“Comparisons of Multimedia Art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Art Education.” Lecture Not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6-17(2012),42.

(责任编辑:李晶)

姜姝君,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美术多媒体艺术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