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民生视角下高校档案工作开展策略探究

2017-03-12 15:55:34闭线林
兰台内外 2017年2期
关键词:民生师生档案管理

文/闭线林

服务民生视角下高校档案工作开展策略探究

文/闭线林

高校档案是民生档案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好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围绕师生提供服务,进而达到服务社会的最终目的,是对党的十八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精神的具体贯彻,更是对民生进行密切关注、合理改善、充分进行保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新的目标和方向。

一、服务民生视角下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已经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性地位,将改善民生摆在了社会建设的重点位置。自此以后,党和国家长期的工作任务将转到大力改善与解决民生问题上来。基于此,高校档案的相关管理人员对档案资源进行大力开发这一举措,对实现当下服务民生的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服务民生视角下的高校档案工作是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国家档案局于2007年12月在《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民生档案及其与之相关的各类专门档案,是党和政府对民生予以充分保障和改善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各级档案部门加强民生档案的相关管理工作,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民生的工作方式并积极探索出最佳途径,为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服务民生视角下的档案工作,其本质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与深入贯彻。对于高校而言,不但需要培养一般人才,还要为国家建设输送大量高精尖的人才,责任重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档案部门,不但是学校重要的职能部门,更关乎着档案事业的长远发展。从这一层面来看,高校档案部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对民生档案资源进行大力开发,进而实现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最终目的。因此,服务民生视角下的高校档案管理不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

2.服务民生视角下的高校档案工作是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需要。民生是和谐之本。在教育领域内的高校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当前广大教职工在工资、津贴、保险,以及学生在生活、学习以及就业等诸多方面问题突出,倘若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不但会对学校教学秩序造成直接影响,还会降低相关的教育产品的质量,最终对国家的未来和建设造成严重影响。高校作为一个小社会的真实缩影,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是确保教育工作顺利稳定进行的前提。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对民生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关系广大师生自身利益的问题予以合理解决,对构建和谐校园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3.服务民生视角下的高校档案工作是其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高校档案作为高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是对广大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以及科研成果方面的真实记载,不但包括教学与科研,还涉及到高校的建设与管理,是其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更是其自身发展的关键性信息资源。广大师生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此外,高校档案若要最大化地发挥其价值也要依赖于广大师生。对于档案价值而言,不但表现为其内容的有用性,更重要的是对其的利用。基于此,档案被充分利用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高校档案若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取之、用之于民,最终实现服务于民的根本目的。再有,广大师生档案意识的高低程度直接决定着档案资源的质量。广大师生只有借助档案取得实际效益或利益时,才能真正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最终提升档案意识,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将有保存利用价值的相关资料上交档案部门进行存档。这在源头上杜绝了遗漏现象,从根本上确保了档案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广大师生对档案的综合利用率。服务民生视角下的高校档案,基于师生档案意识整体性提高的条件下,能够搭建一个和谐校园的新平台,使档案部门形象得以有效提升,使档案事业不断有新的活力注入,是其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4.服务民生视角下的高校档案工作是创建和谐校园环境的要求。全面记载高校发展历程的高校档案,记录了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大量经验与教训。档案工作对创建和谐校园环境建设的意义重大。首先,档案全面且真实地记录着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进而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建设经验。利用档案记录,便于我们总结建设中的得与失,明确自身所处的阶段,最终顺利与稳步地推进和谐校园的相关建设;其次,在高校档案丰富的内容中,具有相当多的和谐因素,蕴含了高校的校园文化及精神。例如,历史传统、校规校训以及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等内容,在对档案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编写的校史,举办相关的校园历史文化展览活动,不但能使广大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得以丰富,还能增强高校师生热爱校园、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凝聚力,进而开创出一个建设和谐校园的大好局面。

二、服务民生视角下高校档案工作开展的策略概述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利用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档案工作角色也实现了从“保管服务”到“利用服务”的转变。在现阶段,如何最大化地利用高校档案并发挥其重要价值,实现对学校和社会的服务,是每一个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正视与思考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将档案资源积极充分地发掘出来,利用其参与和谐校园建设,服务民生,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档案的作用,进而实现档案的重要价值。具体措施如下:

1.改变原有观念,建立全新认识。原有档案管理工作的观念中,档案只限于收贴、剪裱、包扎等基础性操作,最终目的是确保档案资料收集的及时性及完整性。但随着信息社会与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于各种存储形式的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无疑增大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为了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就必须勇于面对挑战,改变原有观念,建立起全新的认识,进而用新的工作方法来解决现有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创新档案管理方法,转变原有的“重政、事与物而轻人”的观念,坚持与时俱进,积极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最终实现服务社会与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

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供和谐化服务。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工作者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秉承爱岗敬业、诚实上进的品质,强化服务民生、师生以及学校发展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其次,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在收集、分类、编目以及著录等方面要积极创新,勇于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最大化地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档案安全,做到业务熟练与精通,利用先进的办公设施与技术条件下,准确地为师生及社会提供服务。再次,具备良好的性格修养,做事严谨认真、充满热情,最大化地发挥高校档案工作在服务师生、学校以及社会方面的重大作用。

3.创新工作方式,优化馆藏。学校的馆藏结构以及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是档案馆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教学以及科研管理的基础,更是服务社会的前提。教育程度的不断深入,对档案馆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优化馆藏,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对口述、电子以及网络档案等相关内容,要重视日常工作的经验累积以及工作方式的创新;其次,要完善高校各级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优化工作,不断丰富馆藏。

4.加强信息化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加快档案建设的信息化步伐,是实现高校现代化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随着高校局域网与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普及,校园网也延伸到学校的各个角落。高校档案部门应把握有利时机,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建立起现代化的数字档案管理平台,以便于师生对档案资源的查阅和利用,在提高档案利用率的同时真正实现服务民生。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

猜你喜欢
民生师生档案管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26
麻辣师生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4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