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梅说

2017-03-12 14:51[明]钟
领导月读 2017年6期
关键词:歌咏咏梅风骨

[明]钟 惺

夏梅说

[明]钟 惺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张谓《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意也。

(原文据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古文鉴赏辞典》)

【译文】

梅花冬天开放,是很容易就知道的事情,然而它也有被人们关注的时候。冬春之际,冰雪之中,梅花开得繁多而又灿烂鲜明,雅人俗人纷纷抢着去欣赏,这就是它非常热闹的时候了。三、四、五月时,梅子结实繁多,和风吹,甘霖降,这时候来赏梅的人少了,开始冷清了。当花朵凋零、梅子熟谢时,时间已经进入了炎炎的夏日,只剩树叶与树干相依相守,和烈日相互对抗,而这时来赏梅真是非常冷清了。所以一般人欣赏梅,歌咏梅,从来没有在它不开花的时候。

唐代诗人张谓的诗《官舍早梅》里头所歌咏的梅,是花快要凋谢而梅子才刚要生出来的时候。歌咏梅而能涉及梅子,已经是很难了,更何况梅叶呢?梅树到了叶子茂盛时,已经过开花期很久了。廷尉董崇相在南京当官,目前正在休假,他写了夏梅诗,才开始在诗歌里涉及叶子。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梅叶,那也就不能称其为夏梅了。我替梅感念这份情谊,就吩咐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写诗唱和,并画一幅图画来送给他。

这世间本来就有处在极其受冷落的时期和境地,名利大权却握在手里的人。奸巧的人会利用机会去亲近他们,既能够得到实际的名利,又不会被嘲讽为趋炎附势,这些奸巧的人就像是在冬春之际、冰雪之中跑去欣赏梅花的人,他们才是真正趋炎附势的人。假如真是“热”(权势)所在的地方,即便他处在非常“冷”的时期和境地,也一定要分辨清楚,这就是我歌咏夏梅的真正意思啊!

【简析】

一个作家的性情、风骨,必然或多或少体现在他的作品

中,“托物言志”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的《夏梅说》便是艺术的人化与物化水乳交融的一篇佳作。本篇打破前人几乎一律歌颂寒梅的老套,通过歌颂夏梅而横扫趋炎附势的庸俗世态,表达自己透悟人情冷暖、不与世俗为伍的狷介风骨与高洁人格。在钟惺看来,梅之为物,不仅以花贵,也以叶贵。一般的庸夫俗子,只知赏花,而不知重视梅的树干、树叶在炎炎夏日中抗争性格之可贵。文章的开头峭拔而别开生面,巧妙地掌握了两条构思线索:一是自然范畴的时令冷热,二是社会范畴的人情冷暖。作者对夏梅寄予高度同情,点出了夏梅虽处极热之中而遭遇极冷,表现了作者的孤愤之情。文章的结尾直接撇开夏梅,对趋炎附势的人进行无情鞭挞,表现了作者与攀龙附凤的名利场格格不入,正如陈继儒所言,钟惺是“一肚子不合时宜”。据《安陆府志》所载,钟惺其人“性如冰霜,不喜交接世俗人”。可见,钟惺之“冷”与夏梅之“冷”可谓心心相印而又惺惺相惜,作者的个性风骨与审美追求俨然佳偶天成。

猜你喜欢
歌咏咏梅风骨
高理红
研以一文章,读出千风骨
风骨傲然 英雄当时
浅述“水洗(刻绘咏梅)”的创作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点绛唇·咏梅月
秋的歌咏
直言才见真风骨
「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