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媛
(吕梁学院 中文系,山西 离石 033001)
随着DV等影像工具的普及化、网络等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中国民间影像开始与当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行动结合,正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
迄今为止,国内对于民间影像的理论研究不在少数,周显鸿的《对民间影像的再认识》,宋方圆《解析DV时代》,冷冶夫的《中国DV的多元发展态势》等,各类学术论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对民间影像的定位和发展进行了分析。但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学术界鲜有对民间影像与主流媒体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
本文将从民间影像和主流媒体定位和两者原有不足之处等问题入手,着重探讨两者在互相遥望之后进而开始呈现相辅相成的隐约状态。通过民间影像和主流媒体的形式、内容元素等进行个案分析, 思考民间影像与主流媒体之间的博弈,同时对今后民间影像和主流媒体的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
民间影像和主流媒体两个看似民众与官方的产物,至今都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要分析两者的关系,界定两者各自的概念必然是首要前提。
随着民间影像的发展,各种新的作品、新的概念不断推出,民间影像已经作为当下流行词汇之一,但对于民间影像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韩鸿在《民间的书写——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中写到,所谓“民间”,一是指人民之间,(《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王怀王孙心于民间。”)二是指民众,与官方相对。至于“民间影像”,则应从两个层面上理解:从广义上讲,是指区别于体制内的国营电影厂、电视台,主要由民间影视机构和个人生产的影像,包括商业性影像与非商业性影像;从狭义上讲,是指非商业的由民众生产的个人影像。
如上所述,广义的民间影像包括所有非官方直接或间接操作下而自发产生于民间的各类影像产品。它既包括民间性质的影视制作单位生产的各种以实现商业利润为目的的影视(片)(如《鬼子进村》、《太平天国》等),一般以娱乐片、贺岁片或其他不以政治宣传为目的并能真实地反映民间生活、思想的影像制品;也包括社会团体或个人根据需要、兴趣等自发制作的不以商业利润为目的各类影像产品。
狭义的民间影像是指非职业影像主体拍摄、制作的,没有任何官方宣传意味和谋取经济利益的影像作品。它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并以传播为目的。民间影像主要创作群体包括独立制作人、其他门类的青年艺术家以及其他DV爱好者。
中国民间影像的发展从早期的新纪录运动到后来的大众影像生产,从以纪录片的生产为特征转变为多样化, 其现阶段主要类型包括:非法人性质的团体或个人制作的家庭、校园录像、个人MTV、个人形象展示、电视专题、短剧、电视电影、电影、FLASH、摄影作品、3DS卡通、电视电脑游戏动画、民间传统的皮影戏等。另外在电视台播出的民间制作的MTV、实验小剧场电影等类型的节目。由于播放的节目是以民间力量为主体制作的,因此也属于民间影像的范畴。 团体或个人制作的FLASH、3DS、电视电脑游戏动画等影像作品,即使实现了商业价值,也属于民间影像的范畴。
“主流媒体”的提法,实际上是“舶来品”。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主流媒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但到目前为止,对于“主流媒体”的提法,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尽管如此,学者对主流媒体的特征还是有一些共通的认识:
首先从政治的角度出发,主流媒体“代表的是当权派或既得利益者的看法,往往忽略了他们认为不重要,但对其他人很重要的一些题材”[1]。
其次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主流传媒就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传媒”,也就是以质取胜的传媒[2]。
最后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媒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成为主流媒体,即有较大的发行量、收视率;有较多的广告营业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3]。
由此可知,主流媒体的内涵是由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
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认为目前中国的主流媒体主要有:
1、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新闻媒体;
2、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为代表的区域性媒体;
3、以各大中城市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为代表的城市媒体;
4、以新华网、人民网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新闻网站。
由以上分析可知,主流媒体主要是指那些综合类党报和完全由国家控制的电台、电视台。它们代表了现行制度下的意识形态,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在宣传和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方面,它们具有“垄断”优势,有着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它们主导着社会舆论,具有权威性、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虽然民间影像以蓬勃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但是问题也层出不穷,这也与它本身的特殊性有关。
1.创作选材
由于民间影像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民化、个性化,要求用平民视点观察和拍摄平民生活。这种纪录片理念要求创作者的视点全部集中在百姓生活当中,并要求创作者用平等的态度进行真实的纪录。但是平民化、个性化绝不等于随意化和边缘化。
笔者发现,民间影像选材误区有两种:一是选材过于自由化,把平民化和自由化划上了等号。尽管有些创作者深入百姓生活,还原了真实的生存状态,打破了主流媒体关注国家大事、英雄事迹等条条框框的限制,但这种极度的自由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很多作品往往是随意地选择题材,大部分影像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思想的单薄,有些都不能归类为创作,甚至是没有意义没有主题的影像素材。
二是创作者趋于一种“伪边缘化”的状态,醉心于所谓的“地下”状态,刻意体现出对边缘化题材的嗜好。就如冷冶夫所说,当有些民间影像创作者把流浪汉、三陪女、乞丐一族甚至是同性恋者作为题材拍摄的时候,这些题材是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4]另外,一些作品无病呻吟,故意地模仿出千篇一律的边缘感,怪异、荒诞、愤青等成为这类创作者选择题材的热门类目,似乎不做到边缘化就背离了民间影像的独立性。于是这些作品很容易畸形地反应中国的社会,对大众影像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力和破坏力。长期如此,会形成大众影像发展的毒瘤。另外,网络上流传的不文明不健康的民间影像等也在逐步败坏社会风气。
所以笔者认为, 要符合“平民视点,个性化创作”的初衷,就要避免选择题材的误区,民间影像只有经过正确的引导和长期的发展,才能不断涌现出优秀的作品,表达出民众最真实、最心底的声音。
2.技艺粗糙
由于民间影像的创作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使用非专业的摄录设备进行拍摄和后期编辑,使得影像缺乏正确的操作技术和运用画面语言的能力。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强调作者的风格和个人化的立场,也局限了影像的突破力。
纵观多数民间影像,大部分作品和专业的影像相比两者的差距很大。民间影像画面会有虚焦、大量晃动的近景或者特写镜头,大量长镜头不恰当的运用,画面的摄影构图问题等。民间纪录片工作者偏爱长镜头。一方面是技术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纪录片理念的引导。
所以,民间影像对于剪辑点的不加修饰,画面编辑上单薄、破碎、无流畅感等一系列的问题表现出作者的调度能力和叙事能力都存在问题,而这也是影响民间影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流媒体能够引领社会舆论并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功能障碍。
1.主流媒体在关心弱势群体上不足
主流媒体关注弱势群体的话题一直在讨论,但是普遍体现在内容偏少、问题讨论得不够深入。有些主流媒体的工作人员还存在严重的误区,认为主流媒体就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引领的是高端信息产业文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部分媒体人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主流”的第一步就是抛下底层社会,报道“已经富裕和正在富裕”的人们,和弱势群体彻底划清界限。自以为是地认为,报纸当中没有这些人,就会显得高端。温铁军教授曾阐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几年前人们过度迷信西方市场经济的“丛林法则”,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强者拥有更多权利,这其中就包括话语权;另外,媒体工作者对非主流群体也常常过于冷漠[5]。所以少数人掌握话语权的属性和市场法则对从业者的误导,造成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过程中的缺失,必将影响主流媒体对信息的优化整合。
2.主流媒体的失语症
媒体每天都要向公众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报道各种各样的新闻,以便让社会公众了解他们的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遗憾的是,当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当社会公众处于信息选择的迷茫时刻,需要媒体出来传输信息、给予指示的时候,媒体却失语了。因为我国对重大灾情疫情发布有着明确的规定。这些通知和规定,限定了主流媒体只能“戴着镣铐去跳舞”,不敢越雷池半步。例如非典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的报道。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媒体的机制逐步健全,在四川地震的时候,主流媒体已经表现出相当成熟的传输能力。
总之,由于体制上的限制,决定了主流媒体弊端的存在。因而非主流媒体与主流媒体挑战的问题不断涌现,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逐渐下降。
笔者认为蓬勃发展的民间影像和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媒体有着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关系。
主流媒体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主流和前进方向,具有较强影响力;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 内容上,主流媒体作为一个专业的媒介信息载体,其定位一定是层次分明、清晰的。从传播技术、传播理念、传播体制上反复地给民间影像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对象,主流媒体无论是在拍摄技术上,还是画面构图上,或者是内容定位上都是民间影像最好的、最直接的参考标准。主流媒体为民间影像提供了展现的平台和渠道,使得民间影像可以更加顺利地传播给大众,并且在主流媒体的督导下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1997年底开始,央视二套就有《生活》栏目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大众自拍的生活情趣类节目,但由于当时的摄像机普及率低下问题只能了了收场。2001 年底,凤凰卫视《DV 新世代》栏目的开播,标志着民间影像与电视媒体的正式联姻。之后,众多电视台相继开办了各种固定DV 栏目,在栏目中展示了大量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具有原创性、实验性、纪实性的DV 作品。把民间影像展现在受众更多的平台上,使得民间影像不再是边缘化的产品。DV 栏目的开办在丰富了电视媒体传播内容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民间影像创作的健康发展。
首先,民间影像因为涉及的人数众多,且人群分布广泛,能成为主流媒体丰富的信息资源库,同时借助自身具有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特点,还可以为主流媒体提供一条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提供多元化的新闻视角,打破主流传媒的单一性格局,从而实现传播过程的循环与互动。 其次,由于拥有地缘优势和新闻获取接近性的便利,民间影像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时效性更强,为主流媒体的报道提供了补充。2009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在成都附近游览的外籍教师秘鲁人约翰·达卡尔用手机拍到的地震发生时的场面,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地震来临时候的可怕……这些来自第一现场的民间影像,以互联网为传输平台,用最快的速度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渴望。最后,电视新闻节目中对民间影像的广泛汲取与运用,为主流媒体提供了更为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以及辽宁电视台的《新北方》等众多新闻栏目,都广泛采用普通百姓拍摄的影像资料并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节目中民间影像内容的不断增加,体现的不仅是电视媒体选择的一种眼光和态度,而且是电视媒体更好地借助专业和品牌优势培养草根记者、拓展信息渠道、扩大自身影响的一种积极进取的方法和行动。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民间影像对主流媒体的补充作用日益重要。
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民间影像在市场的占有率将会越来越多。所以民间影像和主流媒体之间互相碰撞和融合是一个越来越不容忽视的过程。 如何将两者完美的集合起来是现在的关键性问题。正处于上升阶段的民间影像还有不少先天的缺陷,比如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对个人生活隐私的干涉和暴露及内容的低俗性问题、采访报道权限问题等。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且保持互补促进,就要大力兼收并蓄与积极开放并举,实行盘活资源与实施跨媒体合作同行。主流媒体方面,要做好引导和控制的工作,对民间影像的一系列内容进行规整。另一方面,民间影通过播客向社会公众传播的影像,必须对受众和社会承担责任和义务, 传播必须遵纪守法以及固守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这既是民间影像的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主流媒体与之合作发展的基础。双方都在自己的原则范围中掌握自身的规律,就一定能够达到效果最大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传媒事业的不断向前,主流媒体和民间影像两者之间的碰撞和磨合越来越多。中国的主流媒体一定能做到传播常态化、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民间影像和主流媒体共同携手,将把中国传媒事业推上稳健、成熟和兴旺的另一座高峰,造就影像世界辉煌的明天。
[1]张碧华.知识分子与媒体反叛[A].边地发声[M].唐山:唐山出版社,1992.
[2]冷冶夫.和谐社会下民间影像的角色问题和对策[DB/OL].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0421/135435/8140673.html.
[3]喻国明.一个主流媒体的范本——《纽约时报100年》读后感[DB/OL].http://www.86816.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4240.
[4]周胜林.论主流媒体[J].新闻知识,2001(12).
[5]王长潇.电视媒体应对播客挑战的策略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