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菊
(呼和浩特铁路局党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文化建设】
汲取汉字精华 提升领导干部从政修养
王艳菊
(呼和浩特铁路局党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深刻哲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关键在干部。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修身养德的必要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汉字精华,提升领导干部从政修养。
1.领导干部修身养德是中华文化从政修养的要求
为官先修身,是古人对从政者要求的起点,领导干部修身养德契合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华。《礼记·大学》中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面讲了人生的八个不同阶段,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个阶段其实讲的都是一个人的修为。我国古代圣贤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人生目标,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从政者要“正己”,“正己”即要使自己端正,以符合“仁”和“礼”的要求,即任何时候都要符合高尚的道德要求,追求修身养德。
2.领导干部修身养德是传承党优良作风的要求
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修身养德,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而党员领导干部修身养德从价值追求、政治品格、做人准则方面进行的作风建设,融合了我党优良作风建设的根本要义,融合了从严治党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三严三实”要求,把“严以修身”摆在首要位置,说明修身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做官先做人,为政先立德,领导干部的道德境界连接着党风政风,连接着为官从政的价值取向,领导干部修身养德是保证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党性基础,因此,领导干部修身养德是传承党优良传统作风的要求。
3.领导干部修身养德是时代使命提出的要求
当前,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致力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三五”时期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艰巨繁重任务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新的历史方位、历史任务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这些新的标准集中体现了新的实践对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要求,修身养德可以把理想信念、品德作风与工作方法、为人处事结合起来,把做人与做事融为一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应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铁”的性质是时代使命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而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就是“过硬”的基础,“打铁”的铁矿石。
1.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有力载体
传统文化虽从古代走来,但从未远离过我们,就像血液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流淌着。任何现代文化都脱离不了传统文化,理解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传统文化需要载体。母语是祖国的语言,每一个汉字都有其文化内涵,每一个汉字都彰显着祖先们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感知,一横一竖、撇捺之间都蕴藏着中国古代文化思想观念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华文化跨越时空得以源远流长的载体。
2.汉字是领导干部汲取修身精华的有效载体
以汉字传承中华文化不仅触摸到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更直指世道人心,引领社会风气。以汉字传承中华文化,接近它、审视它是领导干部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中修身养德精华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汉字以表意为主,如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曾说:“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因此汉字能够“望文生义”,这些字所表达的语义以及所承载的中华文化通过字形便可以获取,无须刻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研究。“日用而不自知”,汉字,人人都会说、会写、会用,领导干部只需要静下心来,顺着母语汉字找回去,接母语的“地气”,不仅会折服于先人的观念智慧,还会找到人人都应自知的做人态度和为官的原则。鉴于汉字承载的特有文化情结、日用不离的高使用频率加之可以“望文生义”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可以成为领导干部汲取修身精华的有效载体。
1.为官先自知
认识自己,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为。领导干部更应时时提醒自己是谁,认识自己。人的五官中,鼻子居于中间,所以,人们往往指着自己的鼻子,用来指代自己。“自”甲骨文和小篆的字形,就是一只惟妙惟肖的大鼻子。《老子》里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道别人说明你有智慧,但能正确认识自我才是真正的聪明。能够把别人打败说明你有力气,但能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以说,这个鼻子,不是随便指着向别人炫耀的,当你指着它的时候,是要你认清自己是谁。因此,领导干部应当知道指着鼻子的时候不是用来自大的,不是代表你高人一等,拥有很大的权力,而是要好好审视自我,做到自知,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知道手中的权力为民则利,为己则害,有了这种自知才能自画“警戒线”,自设“防火墙”,自套“紧箍咒”。
2.做官需有心
“心”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画得惟妙惟肖的一颗心。《孟子·告子上》中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中国人过去不认为思想是大脑的事,而认为思想、思念、思考就是心里的事。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诗:“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一个干部的作为,外在约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身的约束。领导干部有了公仆心,掌权不迷失,用之为民;有了敬畏心,敬畏党纪国法,坚守底线意识;有了担当之心,才能在关键问题上敢于亮剑。同时也只有心里有党,才不会在党不言党,理想信念上才不会得“软骨病”。
汉字里的字是有道德色彩的,有些汉字,一望便知它造字的原理。比如“忠”,“忠,敬也。”一个人忠诚于他的事业,他对这份事业就会恭敬而尽心。忠诚最大的标杆不在心外,不是别人给你制定的准则,而是内心里的信仰。心里信,自然就会有一份忠诚和敬意,领导干部应从内心里绝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事业,才会在工作时恭敬而尽心。再比如“恶”,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这也是人心中来衡量判断的,正因为心里有了判断,才会产生好恶,影响行为。领导干部如果心里认为手中有了权力,不用就会过期作废,自然不会对滥用职权产生厌恶;如果心里认定当下老百姓最痛恨、反映最强烈的经济腐败和生活腐化是可耻,自然会产生厌恶,自觉抑制。
3.为官必修德
士大夫是中国古代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的统称,是中国传统社会传承儒家文化的核心人群。领导干部不仿从“士大夫”这三个字中汲取为官从政的修身哲理。
第一,从“士”字看,古代有所谓四民之说,即“士农工商”。“士”是指大学士,也就是读书人,所以“士”的字形就像一个人双腿并拢站在大地上,堂堂正正。读书人胸中有治理国家的抱负,为官时叫“士大夫”;不为官司的时候,也是个“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本就是指读书人,《三字经》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则成圣,不学则无以成人,从“士”可知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回忆说:“1969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不妨去感受一下文明在汉字演变上的体现,比如仕途的“仕”,《说文解字》中说:“仕,学也,从人从士”。仕这个字本身意思也是指学习,荀子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是说有学问的人不一定都要去做官,但为官者必须要努力学习。此语令人想到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伴随时光流逝,后来人们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做官,将其曲解为“读书做官论”。其实还有下半句“仕而优则学”,这里的“优”,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优秀、好”的意思,而是“有余力”之意。所以,“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应该是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我们还应注意这里所谓的“学”,不是指简单的知识学问,而是指道德修养。因为在孔子看来,个人的学问修养是“出仕”的基础,因为一个人精神上的空虚,比知识的欠缺更加可怕,他在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负面诱惑时,将缺乏抵挡诱惑的定力。由此可见,成为领导干部后更应潜心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第二,从“大”字看,我们先说最简单的汉字“一”,就是横卧在那里的一横,其中却有着无穷的韵味。《说文解字》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其实都是当一个标杆讲。“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作为万物之尊,给它加一横就是“大”,“大”字就像一个人四肢伸展开,站在大地上。我们常常说,一个有品德的人,他的内心里一定有着恒定的标准,为官者,只有清晰地知道什么是有所为,什么是有所不为,信守基本底线,才可以顶天立地,接天接地。庄子在《逍遥游》里说过一种人生的标准,“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当你内心有了恒定的标准,你就不会跟别人比;当全世界都夸你、劝你,让你再往前走一步,你也不为所动;当全世界都非难你、责怪你,你心中也丝毫不会沮丧。因而,领导干部心里也应该有一个恒定的标准,恒定标准就是老百姓,有了这个恒定的标准,为官从政时才是“大官”。
第三,从“夫”字看,“大”再加一横是“夫”,“夫”字头上的这一横,表示的是成年男子别的簪子,过去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身上就有责任了,要有担当了。古代官员懂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说,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强调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不为,遇事不担责,面对矛盾不敢迎难而上,面对危机不敢挺身而出,面对失误不敢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不敢坚决斗争,不敢担当、不敢作为,怎能称之为“夫”?
总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不仅应率先垂范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还应循着汉字的指事象形,触摸中华文化由来的纹路,从中国浩瀚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从政的营养,从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皆气魄的母语汉字中汲取做人为官的修身精华。
(作者系呼和浩特铁路局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刘凤新〕
C93
A
1006-8279(2017)04-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