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与建议

2017-03-12 03:30:08张芳秦净翾王超
辽宁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辽宁省小微

◎张芳 秦净翾 王超

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与建议

◎张芳1秦净翾2王超3

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随着全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辽宁省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斐然成绩。但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需要通过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两方面进行整改。本文结合当今国家经济发展情况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金融实体经济政策建议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不能脱离经济而存在。实体经济在金融体系的配合支持下才能更快并持续发展。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好结合是二者共同发展的最佳途径,如果金融业没能和实体经济充分有机结合,金融体系就会出现自我膨胀等金融问题。因此,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结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创新出更多金融产品,这是金融体系在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结合当今国家经济情况,阐述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势在必行,指出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一、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现状

截至2016年末,辽宁省金融业在服务业中已持续五年处于优先增长的地位,连续三年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金融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持续保持在高水平,为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而且,辽宁省通过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融资担保能力得以增强。在符合基本条件的担保机构中,通过给予业务补助、营业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其为中小企业开展担保业务,担保机构从数量到业务规模均发展迅速,融资担保能力进而得到提升。

二、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

(一)金融体系自身问题

对于金融体系自身而言,融资渠道少、金融总量小、金融产品单一。金融结构的不合理、金融体制改革的不彻底,使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与之并存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二者相互矛盾。大量资金配置效率不高,没能使用到良性发展的企业中去,资金主要聚积在金融体系内部,这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和限制。

(二)金融体制对实体经济的约束

对于实体经济方面来说,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失衡,直接融资比重低。实体经济的金融能力会受到体制的约束。金融体制约束实体经济金融能力体现在信贷规模和融资结构两个方面。其中,在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占比应该是相等的,而现今处在失衡的情形之中。实体经济中间接融资占据绝大部分份额,这种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势必会降低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作用。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问题出现在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两个方面,因此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出对策建议。

三、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金融体系本身

1.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渠道利用效果。金融机构要对金融产品创新,使融资工具更丰富,相互之间综合运用。债权、股权、租赁等金融工具要配合综合使用,使金融服务更具多样,金融工具组合式使用。允许小微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专利权等进行抵押贷款。金融机构要加强外汇管理体制,使企业可以在境外融资,不断扩大跨境融资企业的数量。保持人民币跨境回流渠道的畅通,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鼓励其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并支持企业境外发行债券资金回流使用。融资渠道的拓宽能够帮助企业扩大融资的范围,使实体经济通过更大的融资范围融资。此外,金融体系应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多层次、多样化对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

2.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金融机构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应增强对市场发展前景好但目前遇到资金困难的企业的融资服务。通过融资机构、银行、企业、政府等多方密切合作的服务系统,为不同企业提供形式品种多样的融资服务。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要分层次,针对不同企业类型实行不同的服务方式,力求“群对群”的精准服务。通过对企业的不同分类,化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辽宁省规划为重点企业和标杆企业,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依据这些企业的各自特点,对每一个企业实行不同的融资方案。实体经济服务质量的提高,更需要辅之以适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从而更好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3.开展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主要包括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服务方式的创新。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时,创新尺度要大一些。就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和方式而言,基本已经固定,因此金融创新对于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金融机构要充分了解这部分群体的特点,深入调查研究,创新产品要积极营销并要合理收费。金融机构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时,一方面要考虑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问题。对于符合国家产业环保政策的企业,金融机构应该给予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针对小企业要加强专营工作,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情况,由专门人员单独对企业进行考核,尽快对符合要求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服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需要实体经济的改革创新,同时也需要实体经济自身的调整和平衡。

(二)实体经济方面

1.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优化融资结构。辽宁省装备制造企业具有销售利润率低、银行利息成本负担重的特点。因此,应该积极给装备制造业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资金支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推广直接融资渠道。企业应该加速资产证券化的进程,更多运用直接融资渠道融资。小微企业应重视直接融资,注重集合债的发行。首先,小微企业的企业债券融资渠道要不断拓宽,在目前现有小微企业发行集合债的情况之上,对于一些发展现状及前景好、偿还能力好的小微企业,企业自身应更加关注企业债券的发行;其次,小微企业应注重股票融资,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修订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标准要求,应尽快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相适应。直接融资比例的调整能够使实体经济获得更多融资来源,融资结构更加合理,除此之外,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不容忽视。

2.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比较困难,通过合理有效的渠道,不仅可以使民间资本解决去向问题,同时实体经济也获得资金来源,一举两得。一方面,金融领域加入民间资本元素,能够推进股权多样化;另一方面,垄断行业加入民间资本这一元素,逐步创立有效的体制,是民间资本参与到铁路、能源、医疗等领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间接融资的支持,直接融资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金融体系中,除去银行提供信贷资金外,债券市场也需要为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融资问题承担一定的责任,为金融体系分忧,从而使中小企业尽快转型。

(作者单位:1.3.大连海洋大学;2.沈阳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司斯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W 2015035)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辽宁省小微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小微课大应用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小微企业借款人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