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7-03-12 02:56:35曾泽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视域体验式价值观

曾泽栋

(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体验式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曾泽栋

(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本文从体验式教育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体验式教育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并提出了体验式教育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体验式教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青少年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直接关系着青少年的成长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因此,高校在我国教育政策的要求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体验式教育是新课改下,各学校在教学中探索的新兴教育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情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校都采用体验式教育方法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体验式教育能够弥补传统理论教育模式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不足,加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认同感。研究体验式教育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而且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和高校教育模式创新有着深刻意义。本文从体验式教育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体验式教育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并提出了体验式教育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1 体验式教育概述

1.1 体验式教育内涵

体验式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与周围世界进行交往,自觉感知周围世界,反思生活意义,关注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和谐性,强调自身的主体性。体验式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强调学生对生活中的复杂事件进行判断,教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深入学习情境进行情感体验。体验式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体验过程学会学习和思考。

1.2 体验式教育要素

(1)主体。体验式教育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所开展的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参与情感体验、过程体验和审美体验,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重点。

(2)情境。体验式教育的情境主要包括场景、环境、情节、人物等。例如,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教学环境、情感氛围、学生周边环境等都属于体验式教育的情境。

(3)情感。体验式教育的情感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世界的体验和感受而产生的情感。这种情感并不是单一的、瞬时的,而是学生自主的、全方位的、全身心的情感体验。

(4)行动。体验式教育需要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进行情感体验、过程体验和审美体验。行动参与是体验式教育的亲身体验,体验式教育的情感是通过学生的行动参与所实现的,需要学生将内在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外在的行动。

(5)反思。体验式教育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复杂事物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从生活中总结经验教训,提炼个人知识。并且反思能够让学生透过生活表象去观察事物的本质,并充分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6)问题。体验式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本质的体验,让学生通过体验过程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而问题也是学生新旧知识和经验冲突的表现,解决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能力。

1.3 体验式教育的特征

首先,体验式教育能够实现观念与行动的整合,体验式教育强调学生在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过程体验等来认知自己新旧知识的冲突,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行动来解决问题,能够实现观念与行动的整合;其次,体验式教育强调过程与结果的整合,不仅要求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等;最后,体验式教育强调理性和情感的整合,要求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学会理性看待问题,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并要求学生通过体验而获得情感,将理性与情感相结合。

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内容问题

很多高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仅仅为学生讲解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知识,而忽视了现实生中的核心价值观知识,没有将系统的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导致学生在核心价值观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失去了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学生核心价值观学习。

2.2 教育方式问题

很多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仅仅采用理论教育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没有积极采用体验式教育方法。并且,这些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只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认为学生只要将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背诵下来就能够践行核心价值观,忽视了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另外,大多数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只重视学生的被动接受,而忽视了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和学生的思想需求,没有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思想现实相联系。

2.3 教师素质问题

教师素质对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直接影响,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育能力不高,难以满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具体来讲,有些高校教师缺乏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不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没有深入学习核心价值观,也没有将核心价值观预与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背离,严重影响教育效果。另外,还有部分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忽视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育方法单一,教育质量有待提升。

3 体验式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1)尊重学习主体的人性美。体验式教育要求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性,要求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体验式教育将学生视为完整的人,要求尊重大学生的人性,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为此,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方面更加关注学生。并且,体验式视域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尊重学生的现实需要,根据学生的思想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另外,体验式教育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2)坚持教育过程的感性美。体验式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果教育者能够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有效优化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强调对教育者的情感教育和教育者积极情感的培养。而教育过程的情感体验具有较强的感性特征,需要学生全面调动自己的感性思维,强调教学过程的情感性,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深刻感受核心价值观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3)尊重教育活动的内涵美。活动体验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体验式教育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深入体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因此,在体验式教育模式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尊重教育活动的内涵美,强调教育活动中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了解和体验,通过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价值选择能力,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4 体验式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1)生动理性的课程设计。体验式视域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开展生动理性的课程设计,确保课程设计与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需求相结合。为此,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应明确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强调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并且,高校应确保课程内容的连贯性,避免课程内容相互独立。为此,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设置具有连续性的教学内容,去掉原有教学内容中与教学主题不相符的内容,突出强调教学内容的主题性。并且,高校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组织学生对所学的核心价值观知识进行讨论,并对学生的体验过程进行引导。另外,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的男女比例、年龄特征、教育水平、心理特征等群体特点,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来设计体验活动,保证教学体验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符合。

(2)情感催化剂。体验式教育视域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重视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作用,加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体验。为此,高校应积极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来传递精神和情感,从学生的实际价值观现状入手,着重分析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开展针对性教育,通过针对性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发学生的情绪变化,让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内心。同时,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重视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为学生讲解现实生活中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深入了解核心价值观,实现学生价值观对学生的教育和规范作用。另外,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用教师的良好行为和观念来引导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为此,高校教师应学会尊重和倾听,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倾听学生的思想,并及时鼓励学生改变自己。教师还需要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摒弃利益主义和权势主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榜样。

(3)优化人际关系。体验式教育视域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积极优化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学校氛围。为此,高校应积极优化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开展核心价值观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了解。并且,学校应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教师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核心价值观体验活动,缩短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同时,高校教师应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核心价值观,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情感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确保学生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4)开展多样化体验活动。体验式教育视域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积极优化开展多样化的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验机会。为此,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根据教育内容设置体验活动,将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开展社会化和生活化的体验活动,加强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体验。例如,高校可以开展观赏革命基地的活动,让学生通过革命基地的人物雕塑、建筑、革命历史介绍等了解我国革命历史,深入体会革命的艰辛和伟大。又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调查和体验,了解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现状,找出社会上与核心价值观不符合的思想观念,并引导学生探索这些错误思想的解决方法,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实践能力。

总之,体验式教学强调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要在教师引导与自我参与的双边活动中实现,学习评价也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教师的主导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交互评价以及社会与家庭的参与评价并举;评价客体多元化,即在理论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体悟评价与践行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化,即课堂评价、讨论评价、网络评价、卷面评价同时存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1]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3(7):11-13.

[2]郅秀丽.探索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2013,3(8):76-77.

[3]姚红,郭凤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理论意蕴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1):46-48.

[4]艾政文.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4,3(7):128-129.

[5]林志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成人高等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4,1(2):116-117.

[6]张天涛.新媒体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与实践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5(16):134-135.

[7]谭为跃.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201-202.

[8]谢卉.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9(29):56-57.

[9]孙延辉.结合大学生当前价值观现状,探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J].知识经济,2016,3(6):198-199.

[10]南征.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6,2(4):91-92.

[11]温金英,焦亮瑜,汪行舟.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5):746-748,751.

[12]宋庆喜,赵艳玲,王翠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16,1(4):234-235.

[13]汪行舟,陈小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与路径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4):12-14.

[14]汪行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中的传播路径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8-10.

[15]陈昌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间共鸣:要素、动因与策略[J].求实,2017,1(3):23-25.

G641

A

2096-4110(2017)04(b)-0015-03

2015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式教育研究》(编号:MKS150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视域体验式价值观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46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冰雪运动(2020年1期)2020-08-24 08:10:58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辅导员(2017年9期)2017-06-01 12:10:06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46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