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经典剧目渊源流变简述之一

2017-03-12 02:42秦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闽剧碧玉茶花

秦榕

(闽江学院,福建福州 350001)

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末,是福建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四百多年来,先后涌现出众多优秀的闽剧作家,改编传统剧目,编写新戏,使这个古老的剧种依然充满了生机。下面选取几部经典传统剧目,探寻渊源,考证流变,梳理其在现当代的重要改编本及演出情况,并加以点评,以小见大,展现古老的闽剧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概况。

1 女运骸

闽剧传统剧目,儒林班早期三个经典剧目之一。据戏曲史家研究考证,剧本系明末闽侯洪塘人曹学佺依据《孟子·告章》“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一句话敷衍而成。剧情叙春秋时,齐国大夫华周领兵征讨吕国,不幸命丧沙场。其妻姜姬英备金带婢女玉香,前往吕国寻找丈夫尸骨,历尽艰难运骸还乡安葬。归途至九龙山遇强盗张伯虎,幸其夫显灵,方得脱险。此剧原是闽侯县洪塘乡(今属福州市)当地做“普渡”时演唱,角色不多,是一出唱工重头戏,包含逗腔十三个曲牌,是儒林班学徒必修剧目。唱词典雅,清新委婉,情致动人,运用传统诗文的以景托情、情景交融手法,影响了后来的闽剧创作。清末民初,儒林、平讲、江湖合流为闽班后渐少演出。

2 孤儿血

闽剧早期时装戏,十六场。民国4年(1915年),严天铎据《中央日报》一则外国女子因婚恋纠葛持枪击毙其夫的新闻构思成剧。写清末张桃珠与表姐杨昙英春游鼓山,邂逅陆复生、陈子美,心各有属,互生爱恋。杨昙英与陈子美经历波折后终成眷属。但桃珠之叔张介甫得知桃珠婚姻自由,不遵家教,坚决反对。陆复生愤而远渡南洋,临行致书桃珠,病重的张母见其书信,吐血而亡。桃珠安葬其母后出洋寻陆,陆却已与更漂亮更有钱的广东富商之女葛维奇成婚。桃珠责其负心背盟,陆竟然将其毒死。案发后,葛维奇痛恨陆薄情无耻,心术极坏,取枪击毙陆而后自杀。

剧本由闽班善传奇首演,郑奕奏饰演张桃珠,在当时极受欢迎。剧中郑奕奏演唱的“泪透”一段逗腔唱段,相当流行,被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选入益闻书局所印《留声机曲本》,畅销海内外。剧本也收入《福建戏曲传统剧目选集》(闽剧第三集),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福州市文化局均有藏本。

3 新茶花

时装戏。民国七年,严天铎将民初盛演于上海的京剧《新茶花》改编为闽剧《新茶花》。写军阀混战时期,下级军官之女查耐冬父母不幸双亡,被恶舅叶厚庵拐骗,沦为妓女,更名新茶花。其弟查卓然也沦为盗贼,却因此机缘救了被强盗所虏的直隶商人陈济康,被其收为螟蛉之子,此为上半段。据《福建戏曲传统剧目选集》介绍,后半段为陈济康之子“陈少美为新茶花赎身”、“新茶花偷地图”等情节,但已散失无存。《福建戏曲传统剧目索引》亦称存本残缺,断于此处,未完。另据《中国戏曲志·福建卷》和《福建省志·戏曲志》介绍,后新茶花与青年军官陈少美相爱赎身,娶为妻室,但不为陈济康所容,被逐出陈家。新茶花无奈,偶遇旧识‘番使’(外国使者),暂住官署中,得窥作战地图,遂窃之,托乳母转交与陈少美。陈依此图,指挥作战,大获全胜。新茶花因此得与陈少美团圆。

1918年,闽班善传奇首演,大获成功,演出场场爆满,连演两年。年仅16岁的郑奕奏饰演新茶花,动人心弦,由此声名大噪。后郑离开戏班,该剧也因此息响。

4 梅玉配

传统剧目。移植于同名京剧《梅玉配》(又名《柜中缘》),1918年闽班吴善宝授此剧于郑奕奏,旋即红遍榕城。写书生许金梅变卖家产携书童进京应试,不料书童半途卷走行李盘缠。许金梅只身入住王九妈店后,到三官堂求签以寻找书童下落,恰遇礼部侍郎苏元青之妹碧玉,碧玉赏花中遗落诗帕,为金梅所拾,顿生爱慕之情,央王九妈为之撮合。而碧玉已字太常寺正卿周万山之子周球,尚未过门。周球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其父欲为之婚配以让其改邪归正。王九妈让金梅扮挑夫混入苏府与碧玉于闺楼相见,苏元青之妻苏少奶急唤碧玉为父拜寿,金梅只好躲入橱中以避耳目。后被少奶知晓,金梅、碧玉双双跪求少奶帮忙,少奶知周球浪子无赖,遂设计火烧闺楼,伪设骸骨现场,让碧玉避于九妈家中。后金梅考取功名,少奶接碧玉回府,让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1957年,林舒谦根据老艺人晋响亨口述整理,1958年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据此整理本演出,雅俗共赏,深受欢迎,成为该团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之一。曾两次参加全省青年演员会演均获奖。1959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剧本。

5 渔船花烛

传统剧目。原是幕表戏《倚门郎》的一折,20世纪40年代,林飞曾据老艺人黄荫雾、林桢藩的口述改写整理了上下两集,并由福州复兴闽剧社上演。1953年,作者又作整理修改为一本,名为《渔船花烛》。写魏玉珍平日对其父魏尚书所为多有劝诫,其父遂积恨日深。魏尚书寿辰时,魏玉珍又改其父“由天由命不由人”的题诗为“凡事由人不由天”,触发魏尚书雷霆之怒,不念父女之情,逼“千金嫁与穷人子”,将其嫁给穷苦的渔郎王俊。成亲之日,淳朴的渔郎王俊,处处为魏玉珍着想,担心她不惯受苦,劝她回到尚书府。魏玉珍心中愁苦,但心意坚定,“宁愿清贫,不慕浊富”,见王俊体贴真诚,受到感动,“在家千日未曾好,此间一夕见真情”,于是“夜半渔船成花烛”,在热情的渔民帮助下与王俊喜结良缘。修改本对魏玉珍的心理变化描写细腻,渔人的服装和语言都富有地方特色,生动风趣,情节不落俗套,删去了原剧二人的婚后生活,以及其子中状元,耀门庭,魏父亲自前往渔船赔礼,大团圆的结局。仅仅到二人成婚便戛然而止,留下“水涨船高来日好,同心协力苦变甘”的祝福与期盼。

闽侯专区人民闽剧团首演此版本,并以此参加1954年福建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二等奖。为了参加1954年秋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又将剧本精炼为折子戏,由福建省闽剧代表队排演,获大会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演员奖,大会编印的《福建省代表团演出剧本选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选集之六》也收录了该剧本。1955年新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剧照连环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上海唱片社发行了选段唱片,唱词刊登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戏考》上,1958年福建人民出版社《闽剧唱本》也收录本剧。

[1]福建省文化局剧目工作室.福建戏曲传统剧目选集·闽剧[M].福建:福建省文化局剧目工作室,1959-1962.

[2]福建省文化局.福建传统剧目索引[M].福建:福建省文化局,1959.

[3]欧阳予倩.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4]福州闽剧院.闽剧历史资料汇编[M].福建:福州闽剧院,1962.

[5]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福建戏史录[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6]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福建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7]福建省文化厅.新时期福建戏剧文学大系[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8]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戏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闽剧碧玉茶花
碧玉蝶
我眼中的茶花
茶花
美丽的茶花
闽剧新秀
“闽剧王子”陈洪翔
红 火
诗意“碧玉”
碧玉清溪织彩绸
闽剧借地气 开启校园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