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渊 张同建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我国科技统计工作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了科技统计年报制度,为国家科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在当前迅猛发展的科技形势下,与国际科技统计潮流相比,我国科技统计仍存在着如下不足,无法有效地满足新时期科技管理的需求:
第一,在部门分散管理的调查制度与调查体系下,统计口径参差不齐,分类标准也不规范。每个部门都构建了自己的统计指标体系、制定了自己的统计制度、实施了自己的上报流程,同时,由于行业特征差异较大,对同一指标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统计部门对统计数据的综合难度较大,原始数据利用率不高,统计报表的统计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我国科技统计所设置的统计对象、科技分类与国际标准差异较大,不利于与国际接轨。在我国所设置的科技分类中,研究与发展(R&D)与非R&D的界限非常模糊、难以把握,导致R&D统计存在着较大的误差。随着科技统计的发展,这种误差越来越大,R&D数据质量也越来越低。
第三,科技统计的范围较窄,未能反映全社会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全貌。在我国科技统计中,仅包含了专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三个部分,未能关注其他各种科技活动。同时,在科技投入统计上,与GDP统计标准与范围差别较大,未能有效地反映科技投入强度。
第四,尚未构建周期性科技统计调查制度,统计调查不具有连续性,可用性不强。我国科技统计在诸多方面也一直跟随国际统计的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统计调查,但至今仍未建立周期性的调查制度,无法为各种科技决策提供系统性的咨询与指导。科技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从资金预算到决算,需要与组织的战略规划相一致。由于科技统计周期性的缺失,导致科技管理的周期性被打乱,科技决策无所适从。
第五,高科技产业统计较为薄弱,无法适应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尽管在我国科技统计中尝试性地开展了一些高科技产业的核算工作,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行业分类及高科技产业分类与国际标准差别较大,对应性较差,同时又由于我国一些行业或部门的科技纯度不高,很难实现清晰的国际比较,也阻碍了高科技产业统计的国际借鉴。虽然从新产品开发的视角来反映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较为可行,但我国也缺乏规范的高科技产品目录,仍旧无法开展。
第六,基层统计工作不扎实,责任心不强。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下,上下级之间很难做到权、责、利的一致,加之分工不合理,使得基层科技统计人员常常超负荷劳动,由于又受到多重领导的约束,在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疲于奔命。同时,基层科技人员的义务素质也参差不齐,对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填补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科技统计的质量控制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七,科技统计存在着严重的时间滞后现象。严格来讲,科技统计是对一个地区、行业或部门科技活动的实时反应,用于科技政策的制定与修正,实现科学的科技决策。如果存在着时滞,这些目标将很难完成,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我国现行的科技年报制度,从基层数据填报开始,逐层汇总,环节繁杂、耗时过长,短则数月、长则一年,等到报表出台,时效性基本丧失,无法对当前的科技活动再起到咨询、引导、决策的作用。解决时滞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提高统计频度、缩短统计时间,但在实施上层峦叠嶂。
第八,科技统计数据采集与处理存在着人为干预的现象。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导致对科技统计存在着人为干扰的后果。个别行业、地区的领导人员为了追求政绩,对科技统计人员进行暗示、诱导、施压,胁迫科技统计人员上报有悖现实的统计信息。科技统计人员为避免工作或生活上的不利后果,只得在科技统计工作上屈从。在现行的制度下,这种情况很难根除。
在当前科技形势下,尽管我国科技统计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障碍,但是,科技统计的发展是硬道理。因为只有打造出一流的科技统计,才能造就一流的科技管理,才能适应科技形势的发展,并为我国培育出一流的科技竞争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科技统计工作的发展策略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科技统计应以推动技术创新为首要目的。一般而言,科技统计是技术创新管理的基础要素之一,其首要功能就是推动技术创新,因此,要以技术创新为导向,采集、存储、分析各种有价值的科技资料,做好相关科技数据的统计工作。科技统计是科技活动过程与结果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技术创新过程与结果的反映。如果使技术创新管理与科技统计相一致,就会促进技术创新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科技统计越有效、合理,技术创新管理就越可靠、科学。反之,技术创新管理的过程也是科技统计的应用过程,即可以利用科技统计的数据和信息来揭示技术创新的现状与规律,发现技术创新的问题与矛盾,实现技术创新的突变。
第二,实施科技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为了逐步提高科技统计的数据质量,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实施科技数据评估制度。为了确保科技数据评估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可以由社会中介机构来担任这一工作。在评估之前,应制定科技数据评估的质量标准,设定误差范围,拟定参展系统。在科技数据评估中,要明确评估的范围与重点,同时也要制定和不断修正数据质量评估的监督程序与方法。21世纪以来,欧美日等国在科技统计中相继实施了科技数据评估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科技统计的数据质量,也屡屡纠正了科技指标设置的偏差。
第三,培育高素质的科技统计队伍。科技统计人员是一种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统计知识,也要具有计算机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科技管理经验与技能。显然,这样的人才是非常紧缺的,很难依赖于现代教育体系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统计机构应进行自我培育、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的复合能力。由于专业性较强,科技统计岗位并不提倡轮岗制度。在培训过程中,要积极跟随国际科技统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向,主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与国际接轨。
第四,构建统一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目前,我国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建设较为滞后,存在着严重的界定不清现象,各个地区的统计口径不一,缺乏规范的科技指标定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统计的发展。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可以对不同地区的科技指标进行统一,可以全面、客观、合理地评价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或科技综合实力。在国际上,科技指标体系主要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合组织所提出的“投入—活动—产出与影响”结构模式。
第五,合理设计科技活动的产出指标。产出指标在科技活动指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衡量科技产出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科技活动产出指标较为单调,科技统计公报上所显示的指标主要是科技投入指标,仅以论文、专利、技术贸易几项指标来涵盖科技产出的全部,远不能反映出科技产出的全貌。在西方国家,科技产出指标不仅包括出版物、专利、技术贸易等,还包括劳动生产率、投资收益率等综合性指标,较为有效地反映了科技投入产出的现状。我国科技产出指标的设计,不仅要借鉴西方的经验,也要注重于物质形态科技产出的统计,包括重大技术设备研制、工艺改造、新产品开发等。
第六,注重科技统计中间过程指标的设计。在科技活动中,中间过程是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的转换过程。随着科技复杂化的升高,中间过程愈加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技活动的成败,因此,中间过程科技统计的重要性应之而起。一般而言,中间过程包括新产品开发阶段、中试阶段、试生产阶段,在每个阶段都产生特定的消耗,存在着特定的测度指标,如在新产品开发阶段含有新产品开发费用、新产品开发周期、核心技术开发费用与周期等指标,在中试阶段含有试生产费用、试生产周期等指标,在试生产阶段含有新产品试销费用、新产品试销周期等指标。
第七,界定科技活动的标准。目前,我国对科技活动界定的标准并不清晰,各个地区或行业对科技活动存在着自己的理解,导致科技统计指标设计随意性较大。在国际上,根据经济合作组织OECD《弗拉斯卡蒂手册》的标准,科技活动(STA)包含科技教育、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研究与发展(R&D)等活动。在我国,一般将科技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实验研究、发展研究、研究与发展、特殊的生产性活动等。可见,我国对科技活动的界定与国际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对科技活动的理解不同,导致对科技统计的认识也不同,认为造成了科技统计的混乱。
第八,构建科技统计网络平台。由于当今科技发展极其迅猛,科技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因此,依靠传统科技调查方式很难完成对原始科技数据的收集工作,只有依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来构建科技统计网络平台,才能为现代科技数据收集创造有利的条件。在网络平台上,不仅可以广泛地获取各类科技数据与信息,也可以密切关注发达国家科技统计的最新发展态势,还可以缩短科技统计的流程,节省相应的人力物力。目前,我国在个别行业仅有分散的数据库查询系统,距离科技网络平台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第九,加大对国际科技统计技术与经验的借鉴。西方国家科技统计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各自的特色优势,同时,各类国际组织也在实施不同类型的科技统计活动,非常值得我国科技统计工作的借鉴。1963年,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意大利弗拉斯卡蒂镇对研究与发展(R&D)指标的内涵与测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著名的《弗拉斯卡蒂手册》,此后,又出台了包括 《奥斯陆手册》、《TBP手册》在内的一系列科技指导手册。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SCO)实施了科技统计工作,主要收集、分析、发布研究与发展(R&D)类数据。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对R&D统计进行了关注,逐渐从R&D领域扩展到技术创新领域及各类高技术领域。日本的科技统计活动也始于20世纪50年代,参与了《弗拉斯卡蒂手册》的编写,每年出版《日本科技白皮书》,数据翔实、分类合理、时效性强,对科技政策的参考价值较大。可见,与国际科技统计的成就与水平相比,我国科技统计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