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宗强+洪世林+张士雷
(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3)
摘要: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薄弱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信息技术及其积极作用有较高的认同度,认为技术能够有效改进教与学,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并使得学校内部变革成为可能。但不同性别、职称、学历、学段以及学校类别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在学生身心发展、教学质量提升及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作用的看法存在认识差异,这些差异正是当前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薄弱学校变革时尤其需要关注的。建议教育部门提供政策空间,增强经费投入的指向性,加强薄弱学校信息化变革的顶层设计,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为薄弱学校变革提供智力支撑和服务,通过整合多元主体合力,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破解薄弱学校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薄弱学校;教学变革;教师发展;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57-03
一、问题提出
信息技术给教育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共享和使用方式,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间共建共享。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对薄弱学校的辐射,提升城市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缩减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成为共识。但从现实来看,教育信息化不只是为了优质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改造学校管理,重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二、信息技术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现实基础
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信息技术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现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普遍较高,较为认可信息技术的积极意义。91.76%的教师认为自己“懂得多媒体、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的基本操作”,“知道使用信息化手段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以及“熟练运用电脑制作教学需要的课件”的教师超过70%,接近25%的教师“了解信息技术运用的前沿资讯”。一线教师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认为技术“提高了教学效率”的占92.41%,认为技术“提高了管理效率”的占80.69%,而选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则有75.92%。分析可知,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普遍较高,教师们充分认可信息技术在变革教与学的传统模式方面有良好作用,这是信息化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是学校教学的核心,只有他们从意识上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变革作用,才能使信息化促进薄弱学校发展成为一种可能。
2.学生普遍接触过信息技术课程,且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受访学生在学校都接触过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及相关设备,多为每周一节课。在家里,学生有限度地使用信息技术设备,主要用于沟通交流和游戏。如果家庭和学校允许,他们愿意尝试使用在线教育APP辅助学习。受访学生绝大多数对信息化学习工具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绝大多数校长已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学校变革的意义。受访校长所在学校普遍都借助技术公司支持搭建了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用于信息发布、资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学校管理和家校沟通效率大大提高,校长们对信息技术在学校变革方面的促进作用接受度非常高。数据分析显示,通过近些年国家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薄弱学校在信息技术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不管是校长、教师还是学生都对信息技术对学校发展的影响持正面看法,这是薄弱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根基。
三、信息化促进薄弱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信息化在学生身心发展、教学质量提升以及个人能力提升方面存在认知差异
通过SPSS21.0分析发现,不同学历、职称、学段以及学校类别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学生身心发展、教学质量提升以及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促进存在一定差异。
1.学历差异。对于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同学历教师认知的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分心”和“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同伴及家长的距离”。结合当前教师准入门槛逐渐提高的现状,这一系列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也会随着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而逐步缩小。但在当前相当一部分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还是值得重视的。
2.职称差异。处于职称链条底部的年轻教师,有着较大的生存紧迫感和晋升压力,对于信息技术有着一种又爱又恨的态度。这部分教师普遍学历较高,有着较好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较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但是迫于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的要求,经常难以在这一方面持续发力。而已经走上职称高塔的教师,身心压力都不是问题,但却因为思想较难转变,学习新技术比较困难,难以快速吸收新事物、顺应新形势。
3.学段差异。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学段的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和研讨氛围不同,对于电脑基本操作培训的需求不同,对信息手段提升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沟通效率的认识不同,高学段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需求明显高于低学段教师。
4.学校性质差异。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使用信息技术的困惑以及需要的支持等方面。公辦学校教师相对更容易接受信息技术教学,在技术使用方面所受限制也相对较低;民办学校教师受制于硬件条件较大,对技术的使用和接纳程度都较低。但总体上,对资源可用性、课堂管理难度以及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等方面,则普遍反映不高。
在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校管理、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变革时,教师的认知差异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因为教师是学校变革的核心力量。为减少阻力和化解不利因素、有效运用技术,需要根据各自学校教师的构成情况重点关注以上各个因素在变革过程中的影响。
(二)学生在信息化学习实践方面受限较多
1.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实践运用不够主要是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限制。多数家庭对学生使用电子媒介有较严厉的限制,只有少数家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电子媒介。
2.传统学习方式依然占主导,泛在学习方式推行缓慢。泛在学习就是无缝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一般通过创造智能化的环境让学生充分获取学习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问卷分析来看,受访学生平时仍主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复习的方式学习,经常通过信息化工具解决学习问题的学生只占10%;通过家长辅助、课外辅导机构、学科教师指导解决问题的占90%。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与泛在学习的要求还很远。
3.学生对信息化学习工具认识过于依赖学校。接触过微课的学生占100%,绝大多数是在学校接触或者通过学校获得资源。听说过爱考拉、学霸君、作业帮、猿题库等中小学教育类APP的只占30%,使用过其中一项的占20%,多数接受访谈的学生没有听过或使用过类似APP。但受访学生认为,如果家庭和学校允许,自己愿意尝试使用在线教育APP辅助学习。
通过信息化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最终的评价落脚点在学生各项素养的提升上。在学生学习能力异常活跃时期,科学、系统地为学生的信息化学习创设条件,满足学生学习好奇心,是提高薄弱学校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尽管薄弱学校生源质量处于落后位置,但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起跑后追赶上来。
(三)校长对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深层次变革作用认识不足
1.多数校长没有深入思考信息化手段如何进一步促进学校深层次变革,且多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寄托在技术公司身上,缺乏统一的科学设计和长远规划。
2.校长对信息化精准诊断学校内部发展问题认识不足。在诊断学校发展问题时,校长们多采取质性评价方式进行诊断,缺乏借助大数据精准分析的能力。多数校长认为质性评价式是学校问题诊断的主要方式,但也认识到这种方式比较模糊,找不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关联度最高的因素;大数据精准分析学校的问题目前只在学生成绩的分析对比方面得到广泛运用,但在学校管理方面还没有找到新的突破口,固然是受制于管理体制,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缺乏相应的运用管理人才。
3.校长对借助信息化建构学校“内网络”新型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建构学校发展网络方面,多数校长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组成的“外网络”良性互动,但对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组成的“内网络”良性互动不够重视,多数校长依然采用行政管理的思路管理学校,去行政化的学校内部变革依然任重而道远,改变这一传统治校模式将是信息化时代学校内部变革的关键突破口。
受访校长普遍认为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起着提高管理效率的作用,而对信息化平台在重塑学校—教师—学生的新型关系上思考不多。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教育关系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的重塑,它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怎么转变,互利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如何构建,只有始终抓住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本质规律,才能在技术急迫的前进步伐中真正做到教育的创新和发展[1]。可以说,信息技术不是学校对教师、学生加强管控的手段,而是重塑三者关系的重要方式,只有建立起信息时代学校、教师、学生新型的关系才能说是信息化促进了学校的内部变革。
四、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信息化手段不仅仅有助于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布局,更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校深度变革的重要途径,为了更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薄弱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必须自上而下开展相应的变革。
(一)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政策保障和软硬件投入
1.注重面向实践,突出政策针对性。当前,解决薄弱学校问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所在,作为政策制定部门,必须给予薄弱学校发展更多的政策支持,这种支持除了暂时降低各项评估指标,低成本高标准建设信息化基础[2],还应给薄弱学校更多的专项政策和保护,给他们试错和变革的空间。
2.转变投入重点,注重经费使用效率。这里的投入转向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由集中性向经常性、由优质少数向普及大众转变;另一个重要转向则是对教师的投入,注重教师能力提升。从现实来看,怎样将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当中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怎样搭建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特点的学习平台等方面的能力,都需要通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等培训活动得以加强。
3.强化资源建设,丰富在线资源。当前部分教育网站资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加上网站管理者的牟利模式导致资源归类和呈现方式与教育实践符合程度不高,导致一线教师很难找到真正具有借鉴意义的资源。因此,加大对本土卓越教师、高效课堂以及优秀经验的整合推广,建立本区域的学科教学资源网站和教学交流平台,显得尤其迫切。
(二)学校层面注重变革的核心着力点
1.系统设计学校变革。在诸多名校将信息化当作一种工具时,薄弱学校应该将之看作现代学校内部深刻变革的主要方式,一种现代学校新型关系的载体。信息时代主要特征是互动性、交融性、再生性,因此学校的顶层设计不再是静态的、单向的、权力性的,它应该是在学校、教师、学生互动中确定的,而且不断修订、完善、细化,以满足多元利益诉求者。
2.准确定位变革抓手。以技术引领学校变革,要从三个层面出发:第一,学校管理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把建构学校、教师、学生新型关系作为抓手,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变革;第二,教师教学要借助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抓手,实现教学的现代变革;第三,学生学习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借助多种信息化工具,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实现学习方式的现代变革。
(三)教师继续教育机构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撑
作为学校变革的支撑与服务力量,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等应在信息化促进薄弱学校发展过程中提供智力支撑。一方面,要不断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咨询,使薄弱学校的发展在政策上、资金上得到合理而有针对性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帮助薄弱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师资培训,在变革理念、规划实施、管理、反馈与评价等一系列的环节上提供精准的专业服务。
(四)通过市场营造良好的技术服务氛围
在信息时代,学校变革的支援力量不再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越来越需要市场化力量——信息技术公司为学校变革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得学校的顶层设计得以实现。薄弱学校可以通过教育部门的资金支持,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要求信息技术公司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服务来支撑学校的整体变革。能否建立良好的机制,引导主流技术供应商和资源提供商把卖资源产品转化成提供持续的资源服务,才能最終让学校找到合适的资源,同时也能扩展资源应用的覆盖面。[3]
信息化手段促进薄弱学校变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沿命题,我们认为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帮助薄弱学校实现弯道超越。但薄弱学校在变革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薄弱学校、教师教育机构以及技术市场等相互配合,合力解决薄弱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这样才能将可能性变成现实。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薄弱学校发展,有可能使薄弱学校找到一条与传统名校兴起与发展不一样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韦妙.媒介情境论视角下信息技术对师生角色的重塑[J].中国教育学刊.2015,(2):45-49.
[2]魏黎,沈红.教育信息化的弊端及其制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33-36.
[3]陈海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内涵、案例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