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 李威威
摘 要 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本尼迪克特大量引用了田野资料塑造出三个不同的文化:普布罗族、多布族和夸奇乌托族国,并引用尼采的论述,以日神型、酒神型与夸大妄想型这三种人格特质分析三个民族的性格,并认为文化本身其实如同个人,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人格类型,每种类型使文化产生不同的差异,也塑造出民族集体的性格。在这本经典的人类学著作里向我们阐释了每个文化各有自身的特性,不存在谁好谁坏,谁优谁劣的绝对判别。这在当时的人类学界引起相当大的讨论,也对本尼迪克特之后的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文化理论 文化模式 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1《文化模式》全文概述
《文化模式》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写于1934年。该书也可以说是20世紀西方有关文化问题讨论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已被译成14种文字,有着广泛影响。《文化模式》阐发了一种新的文化理论研究——文化模式论,认为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这种独特性决定了各民族特有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并最终影响了民族的风俗礼仪与文化模式。在本书一开始就指明了人类学的目的,“人类学的显著标志在于,它还包括对我们自己的社会之外的别的社会进行严肃的研究”另外,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模式是相对于个体行为来说的,她认为,人类行为的方式有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可能是无穷的。但是一个部族、一种文化在这样的多种多样的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的社会价值趋向。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青春期、人之生死、婚姻的方式,以至在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等领域的各种规矩、习俗,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演成风俗、礼仪,从而组成一个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
2对《文化模式》的人类学评析
关于文化模式的概念。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的贡献在于把心理分析概念引入对于文化的研究这一创举。她的“模式”概念就是一个行动心理学的概念,不同于许多学者所说的“类型”。文化类型与文化模式的区别在于文化类型是把已知的文化按事先规定的若干型加以归纳和分类,而文化模式则是规定文化特征的统一表现形态的特殊性和异质性,而非预先设定的类型分类。她明确指出“我们这里作为‘类型来讨论的这些完型,并不是说它们代表了一种固定的特性的群集分布。”不同文化所展露出的相似性特征和意图是同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特性相联系的,彼此相像的文化也不可能选择同样的文化特性来按它们支配地位的意图去把握。因此,文化在本质上是异质性的,是千差万别的,是不可化约不可类型化的。我们在做文化研究时,必须要把每一个文化视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存在,一个独立的分析单元。
关于文化整合,本尼迪克特认为,整合的首要条件就是选择,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可以被理解的。它们在本身特有的文化意图和主旨的统摄下,不断融合、改变、修正,趋向于具有一致性的行为模式。因而,文化整合也是文化自我完善的一种形式,既体现了文化在历时中的变迁,又使文化在共时中在一定限度内维持稳定秩序成为可能。整合不是文化诸特性、现象的机械组合或总和,而是那些部分的独特排列和内在关系,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的新的有机实体,是多于其各个特质的总和。若只把注意力放在对单个文化元素的研究上,那实际上就只能是在描述一种文化的表层现象。
关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是其理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她所持的这种思想是直接针对种族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她认为,诸种文化模式间差异如此之大,甚至可能是完全对立的,但任何一种文化模式中的行为总有其合理的存在,无所谓等级优劣之别,每种文化模式都是一个独立整体,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都有同所属社会相适应的能力。“文明的任何成分归根结底都是个体的贡献”因此,文化的价值是多元的,对于每种文化,都必须按照它自身的价值和结构来考察,而并非按照某种被当做“绝对价值”的文化来对其他文化进行评判。本尼迪克特的相对主义人类学原则,倡导一种对多种价值体系的尊重。
3结语
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本尼迪克特的理论认为所有的文化都会自然发展出一个类型,这个类型如同个人的人格般,虽然会随时间而变迁,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便逐渐稳定下来,进而形成固定的模式。各文化的模式千奇百种,差异甚大,它们也各有各的长处,分别发展出独树一格的优势。因此,我们不该否定任何文化的价值,而独尊自身文化的优势,虽然形貌论并未解释这些典型如何产生,且描述重于数据与分析,但却确切描绘出多元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在此之外,本尼迪克特引用心理学的概念,认为各文化的适应与人格密切相关:特定的极端人格可能活跃于甲文化,却可能被乙文化视为病态。因此,各方面所谓好坏、是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是一切全赖各文化模式偏好或厌弃的那种类型而已。
《文化模式》一书中文化模式论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尊重不同民族针对自身特点所选择的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把和平共处,以及人类从生存的原料中为自身创造出来的种种同样有效的生活模式作为希望的基地,宽容的基础来接受。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映证了天下“天下大同”的文化观。
参考文献
[1] 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