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道迳口小学 沈敏芳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把朗读的要求贯穿于各教学阶段的目标之中。”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然而,据我近年的 观察,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重讲轻读,重问轻读,听到的是教师们慷慨激昂的讲解,而少了莘莘学子的琅琅读书声,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被弱化,学生朗读水平每况愈下。
古代教育家重视“吟诵”,认为只有拿调去读,才能进入文稿文章的情景之中,体味出其中的妙。当代语文教育家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正是青少年记忆力最好的阶段,抓住这个记忆黄金时期读背积累相当数量的精美的,典范的诗文,就将为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奠定了一个发展的基础,一辈子受用无穷。因此,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常进行朗读,能使学生不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正确地朗读不仅能突现作品的思想、立意,而且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乃至艺术风格,都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朗读对于语文教学是相当重要的。怎么做才能提高学生朗读的效率,增强学生朗读效果?下面结合我语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几点浅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朗读感兴趣,朗读效果才明显。中小学阶段已从童年的幻想期进入了青春的叛逆期,爱说爱动,是发现自我的时代,他们不再单纯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机械的理解作者的原意,停留在为情而动的理解性朗读阶段。我在诵读教学中,采用朗诵录音带范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模仿,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厚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荷塘月色》《春》等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朱自清运用了不少的叠词,朗读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贯穿于文章中,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停顿、重音、及语速等技巧,在反复品读中驱遣想象,感受作品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学生能更好地领悟到朱自清散文所具有的音乐美,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此外,个读、分角色读、赛读、咏读等多样的张扬学生个性的朗读方法,都在课堂内外上演,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感情表达大胆而热烈。通过从学生的实际思维品质出发,由浅入深地教学生领会不同表达技巧的差异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实现与作者的对话,找到文中的自我存在,就能充分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文章不是无情物,蕴含深远的意境、高妙的立意、细致的刻画等,语文教学中,除了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外,更为重要是可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只有将对作品的认识内化为外在的朗读效果,才能够说学生真正的理解了作品的真实内涵。例如,在学习鲁迅《风筝》一课,其中一段:“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教学中我让同学们先品读,“远处有一
二风筝浮动 ”,就感到“ 惊异和悲哀 ”,这是为什么?见风筝,人之常情是愉快的,而“我”却感到惊异和悲哀,这就难懂了,这也引起同学们思考了。继续让大家听听同学读的和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联系语境,学生反复读,从而体会“我”的“惊异”和“悲哀”,大家逐步明白课文表达的是温和的阳春二月是故乡的风筝时节,而北京是严冬,所以惊异于北京的严冬看到风筝。“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这一幕永远无法补救 。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同时,也在读中体会到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魅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出作者所表达的意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朗读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良好的形式,学生能在朗读发现生字、新词;在朗读中了解、感受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在朗读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边读边思,边思边悟,读出感情,读出效果,读出情感的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悟文章的精妙之处。
语文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但是要学好语文,光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是不够的。鲁迅先生曾这样说过:“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要鼓励、强化并指导学生要在课外对那么些多诵读课外的美文,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配乐读,不仅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而且提高学生的修养,充实思想,陶冶情感;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水平,不同的爱好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诵会,讲演比赛,讲故事活动等语文诵读活动。例如,今学期学校组织学习了《第子规》,在适当时间本班安排一次诵读《第子规》的比赛,学生对这场比赛十分兴趣,热情高涨,比赛圆满结束。这样既学习了《第子规》,又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通过大力开展课外朗读活动,既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又创造朗读的气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巩固课内学的知识,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朗读是语文教学固本强基的整体策略,中小学语文教学从朗读开始。文学作品不经过朗读,就永远是没有生命的、死的语言材料。只有靠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去挖掘,体会才能够实现其真正的文本意义。语文课堂不能没有读书声,让琅琅的读书声,带动语文课堂在新课标实践的道路上走出探索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