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03-11 22:44赵立红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日语外语国际化

赵立红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赵立红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就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思考,但基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性研究尚为数不多。本文从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国际化师资队伍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日语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行动研究,旨在有效拓宽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其具备跨文化视域下交流、合作与拓宽国际竞争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民办;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不仅资本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流动,人才的跨国流动同样在加速,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了必然。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人才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思考:上海外国语大学庄智象(2011)对比国内外外语人才培养的经验并分析我国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内涵及其对我国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这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1〕。北京外国语大学贾文键(2015)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分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总结了对国际化人才标准与特质的认识,提出了包括全球化思维、多语言能力、专业知识技能、背景经历、精神动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抗挫力、三角校正能力、民族文化定力在内的标准和能力框架〔2〕。孙毅(2015)认为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定制化培养的扩展,国际化的培养理念使得定制化的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发生了变革。高等教育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要求完善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考核方式,促进高校间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校企国际合作,引进国际执业资格,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完善〔3〕。

可以看出上述的研究,大都从理论上集中讨论了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内涵界定、培养意义与目标、培养战略与方法,阐述了国际经验对中国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建构中国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途径和评价。但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性研究尚为数不多。因此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校本的外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就是通过对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科学、系统、深入的梳理、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建设、考核评估、实践体系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与研究,探索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校情的,服务于外语专业学生国际化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专业在建立之初,在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

2.1 外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区域发展特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落后,不利于提升学生具备在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2 国际化管理模式缺乏可操作性,国际化交流机制不具长效性、稳定性,不利于持续有效地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无法满足学生国际职业竞争力的培养要求。

2.3 外语专业考核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缺乏与国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接轨,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单一,不利于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出口国际化比例。

2.4 国际化师资队伍缺乏,打造双师型的国际化教师团队机制不完善,无法支撑支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

3.1 确立Can-do国际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在创办之初,本着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连地区众多国际化企业实际需要的英日语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办学定位,依照《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中提出“3+1”人才培养模式,推行“1+N+M”多证制度,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复合型的英日语专门人才。

3.1.1 制定应用技术型、应用研究型、应用复合型的英日语国际化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外语语言技能、宽广的英日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其它相关专业知识,能运用英日语在教育、科研、外事、商贸、旅游、IT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翻译、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复合型的外语专门人才。

3.1.2 构建“共性教育+个性教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为使国际化人才培养做到“共性”培养与“个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及个性拓展平台。这三者兼顾了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及个性发展的外语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1)构建公共基础课课程群、专业基础课课程群、专业方向课课程群、专业选修课课程群、专业实践课课程群,保证了课程体系与专业知识结构对应的完整性和知识传授的连贯性。

(2)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和专业选修课程,与国际保持一致,满足国际社会的发展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视野需求。

(3)开设国际化公选课程

为了满足外语学生出国留学深造,涉外企事业单位就业的英日语能力、跨文化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需求,开设了“商务英(日)语”“跨文化交际”“市场营销”“职场英(日)语”等国际化公选课程。

3.1.3 实施“1+N+M”多证书制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接轨。

“1+N+M”多证书制度,是指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让学生获得一个文凭,同时获得N个与国际社会实际需求接轨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比赛等获得M个作品,以此来培养学生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3.2 实施“3+1”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3+1”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即大学前三年教学阶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共性培养为主,以保证构建较完整的日语本科学历知识结构,并完成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基本训练,同时也兼顾个性化教学需求,以满足国际化人才成长中所需的专业知识。第四年以个性化教学为主,或赴国外留学深造、或去外企实习、或考取国内高等学府的硕士研究生等进行个性化拓展教育,使其具有相应的国际化职业竞争力。

3.3 科学地设置实践教学平台

3.3.1 按照基础技能—应用技能—职业技能—综合技能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实现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融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尽量安排具有双师型实战背景的教师担当实践教学课程,通过PBL项目及案例驱动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以学生实践训练为主,教师讲授点评为辅,强化实用技能。做到以认证促实践教学的国际化,以项目驱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3.3.2 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和横向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实践交流平台。

(1)开展校企联合,利用本校的“3+1”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学校和公司参加实践,并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从组织上和物质上保证学生有稳定的实践学习场所,通过实践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本专业已拥有大连丽雅达翻译有限公司等10余个签订合作协议的校外实践基地。

(2)开展横向国际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

已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日本神户亲和女子大学开展了单向“3+1”横向联合培养项目,保持长期的师生互派交流机制。

(3)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语言实践环境,通过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开展外语俱乐部、英日语演讲项目组、英日语写作项目组以及邦尼译翻译服务公司、新源地语言教育创新训练中心等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外语热情。

3.4 立足国际发展趋势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新教学内容。

3.4.1 继承与更新并重,体现地方经济特色的人才培养

英日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既要充分继承英日语专业原有基础理论,又要及时更新完善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因此在充分满足国家外语专业教指委的基本要求下,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完善教学内容,满足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需求。

3.4.2 建立立体化教材体系。一方面依据国家外语专业教指委的指导性文件,选择理论性比较强的权威英日语教材,同时基于我校的应用型国际化英日语人才培养目标,组织英日语专业教师编制实用性很强的教辅资料,近五年共计编写了20余部教材,既补充了英日语专业前沿信息,又弥补了权威英日语教材理论性较强的问题。

3.5 打造稳定的国际化师资团队。

3.5.1 打造具有国际化行业背景的国内师资团队。利用大连本地的地缘优势,加强与英特尔、万宝至马达等外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行业背景的外语教师;鼓励教师考取国际化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期到国外院校开展短期的进修学习,收集科研资料,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

3.5.2 打造稳定的外籍教师梯队。英日语专业常年聘用外籍教师各3名,在日常教学安排上,做到大一至大四外教课程不断线,课外活动也积极邀请外教参与,让学生体验原汁原味的英日语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3.6 建立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3.6.1 组织及制度方面的保障

为保证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稳定的师生国际化交流机制。

(1)成立推进国际化业务的部门-招生就业指导部,指定专门人员开展国际化业务。

(2)制定推动国际化业务开展的规章制度。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多元化培养实施办法(试行)》、《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关于学生赴国外进行毕业实践的暂行规定》、《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职工进修学习办法》、《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籍教师教学管理规定》、《外籍教师安全及生活管理规定》。

(3)自2015年起,在学院发展建设规划中,将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到专业建设的重点。

3.6.2 经费方面的保障

为了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快速发展,专门设有各类建设资金项目,为专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

(1) 国际交流经费的保障。每年约20万元,保证对外国际交流业务的正常运转。

(2)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保障。每年学院对多媒体语音室的建设改造投入资金,满足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施,搭建MOOC、微课建设平台。

(3)专业国际化专项经费的保障。除了专项专业建设资金外,还给予配套的国际化资金推动进行专业建设。

4 结语

本文主要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校本行动研究,通过对省内外的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外语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方案进行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构建有效培养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以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地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1〕庄智象.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外语界, 2011.12(6):71

〔2〕贾文键.外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标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5.3:22

〔3〕孙毅.高等教育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路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6 (22):30

〔4〕李明秋. 高等教育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6(2):116

〔5〕邓维娜.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效途径探究〔J〕.学术探究,2014.5:97

1008-3723(2017)04-020-03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4.020

2017-06-10

赵立红(1968-)女,山东济南人,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日语教学法和中日比较语言学.

G642;F230-4

:A

项目课题: 2015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重点课题 (WYZD 150080);2015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重点课题(WYZD150031)。

猜你喜欢
日语外语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