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丹白裤瑶生态文化发展探析

2017-03-11 21:46王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瑶族民族生态

王丽

广西外国语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2

广西南丹白裤瑶生态文化发展探析

王丽

广西外国语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2

广西南丹县白裤瑶族主要聚居在八圩、里湖瑶族乡一带,白裤瑶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在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撞击下,白裤瑶原始生态的民族习俗文化保存完好,并不断展示出了其独具的魅力。白裤瑶的这种生态方式,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生产方式、精神信仰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

南丹;白裤瑶;生态;文化

1 白裤瑶族生态文化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民族生态文化是中国各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生态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生态观、文化观和宇宙观为指导,以调适生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而形成的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观念文化的总和。”[1]南丹县白裤瑶在探索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形成其民族独特的生态文化,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1 生产方式

白裤瑶大多居住于崇山峻岭之中,居住条件先天不佳,土地贫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在坚硬的大山里,白裤瑶族祖祖辈辈一边适合身处的自然环境,一边想办法改造自然环境,可“山地主宰了白裤瑶人的日子,东一片,西一畦,依山而在,高低错落,即使是如此散碎的可种之地,也因为特殊的岩溶地貌而土力贫瘠。”[2]白裤瑶因土地贫瘠,水源稀少,故极少能有水浸田头,故长久以来,刀耕火种成为了白裤瑶耕种的主要生产形态。白裤瑶长期居住在山林之间,一山一树成为了他们生活的根本,对于开荒垦地,刀耕火种,撷取自然资源,对他们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在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源的同时,白裤瑶并不是肆意纵火烧山、毁林拓荒和无视自然生态,而是进行有规律地开垦,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白裤瑶人种水稻,肯定是在水田里了,这是没有什么变数的;但如果是种小米玉米红薯黄豆之类,所用的地,在历史上就有说法了,那其中,包括了一种叫做‘砍火焰’的耕种法。”[2]这里所述的“砍火焰”耕种法是指由人们在山里寻一块林草茂密,土地厚实的地方,砍伐林草,待其枯黄,纵火一烧,趁着草灰还热乎时撒播种子的耕种法。白裤瑶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服饰就是靠这种方法来种植棉花,自己亲手编织而制成的。“来年再放一回火,烧去小米杆子,这才松土,种上玉米,间种果杉树,第三年拢拢地,就可以种红薯等东西了。”[2]白裤瑶利用此法充分利用贫瘠的土地资源,合理播种,循环利用,不仅保证了这个山地民族人民的资源,更是注重生态保护,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2 民间信仰

人类的精神层面规范着人类的行为活动,“生态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应包括社会环境,还包括人对其自身生命和生态过程的认识。因此,这个生态系统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3]作为真正的“大山子民”的白裤瑶,对于山林有着崇高的敬意与信仰。白裤瑶族有砍牛、打铜鼓、跳老猴舞等祭祀仪式风俗习惯,其中铜鼓是白裤瑶的圣物,一般在葬礼上用铜鼓都会举行一定的仪式“请出”铜鼓,在请出铜鼓前,白裤瑶人还会先说:“铜鼓呀,我们把你来敬,请你开口说话,求你告诉祖先,保佑我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白裤瑶有自己民族的自然崇拜与信仰,如祭拜天地神,白裤瑶会用一头水牛祭天地庙公,一头猪祭守寨神公,一只雌鸡祭守家神婆娘等。在这些祭祀宗教活动中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故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牵制着他们对于自然抱着敬畏的心态,使得他们不会轻易破坏土地山林。白裤瑶鸡形的服饰造型、鸡蛋卜、男女青年确定姻缘关系前的杀鸡看眼、婚礼上送项鸡等还体现出了白裤瑶的“鸡神崇拜”,白裤瑶对树神、山神、天神的崇拜、信任与依赖,对鸡的崇拜,从一方面表现出他们对动物、植物的尊敬与爱护,“这个民族(白裤瑶)热爱自然,崇拜自然,把顺应自然规律引以为自己的生活准则,以能模仿、接近自然为人生的最大乐趣。”[4]千百年来,白裤瑶在原始山林之中生活得如此之安定和谐,源自于他们对自然生态的认可和保护,易于满足的白裤瑶人会因丰收大喜,也不再为更多的私欲滥砍乱伐,破坏养育他们的土地。

1.3 居住文化

白裤瑶族居住在大山之上,因受地形地貌的限制,平坦宽广的地面极其地少,加之经济条件十分贫乏,盖起高楼是几乎不可能的。白裤瑶人大多是将房屋依山而建,于山脚,半山腰,甚至于山顶,且白裤瑶长期以来经济困难,人民居住的房屋大抵都是用木材、茅草建成,为适应周边的自然环境,白裤瑶族建造出适合自己的居住的“叉叉房”,“叉叉房”是属于白裤瑶历史较为悠久的居住建筑,因为山上条件恶劣,加之材料贫乏,故白裤瑶族的“叉叉房”结构简单,也易于修建。同时白裤瑶对“树”深厚的情节,如家中有不停哭闹的小孩,白裤瑶人就作法并从一棵树上牵一根线至家中,以求孩子平安。在白裤瑶文化中,若是久婚无子,还会利用竹筒“架桥求花”,且白裤瑶族的庙宇大多都会建立在村寨里的古树下,这种对“树”深厚情节,也使得他们在建造房屋时,不会过于滥砍乱伐,合理有度地对树林进行砍伐。之外,白裤瑶族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利用天然的树干和树枝作为房屋的支撑,这样不仅减少对土地开荒开垦的破坏,还可以利用天然的优势条件创造人们居住的环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2 白裤瑶族生态文化产生的原因

南丹白裤瑶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因其交通不便,环境封闭,经济也不发达,人们又不得不依靠大山自然生活,加上思想上的封闭,对大自然有诸多无法解释之处,所以多视为神怪之力。所以“历史上,白裤瑶用鬼的名堂比较多,小至驱病、算命、看风水、祭祖等,大至全寨或整个宗族求天下雨,都要请鬼师来用鬼。”[4]自然宗教文化在精神上对白裤瑶有着一定的规范作用,使得白裤瑶在与自然亲密相处过程中,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其二,白裤瑶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其饮食起居都与自然生态密不可分,如果对自然生态过度的开发与利用,也容易导致其逐步走向消亡,故白裤瑶懂得如何合理利用,反复循环自然资源。白裤瑶是居住在大山树林里的一个原始民族,他们世世代代依赖着大山、树林生活,并且世世代代都能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得益于他们对自然生态的开发、崇敬与保护,使得长久地日积月累以来,也形成有本民族的生态文化,且白裤瑶的生态文化依旧保存得很好,与原始画面不差一二。

3 白裤瑶族的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近些年来白裤瑶逐渐走出大山与外界交流,人们也逐渐得以走进大山里一探其民风,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白裤瑶原始的耕种作息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白裤瑶长期受自然环境限制,经济较为贫困,加之其所处之地信息不发达,故其长期以来的民俗习惯与思想也难在短时期内消除,其生态文化还值得人们进一步去挖掘、探索与创新,白裤瑶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我们更应考虑在保存好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的同时,如何与社会进步发展,融合当地旅游业的开发发展,提高本民族的经济水平与生活的进步发展。“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应该是在坚持发展的前提下,以保护生态文化和重建为目标,以制度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齐头并进,顺应时代潮流和坚持民族特色并重的新型文化体系建设。”[5]故对白裤瑶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3.1 优秀传统风俗的继承

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白裤瑶更应传承好本民族的优秀风俗,进而才能保护好民族生态文化。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形成民族特色的核心,在大多数少数民族逐渐被汉化的背景下,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白裤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与外界日渐亲密接触的情况下,信息越来越发达,白裤瑶族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渐被“解放”,人们不再对自然一无所知,盲目崇拜,过度相信怪力乱神,思想上的开放使得曾经冥冥中牵制人们行为规范的某种力量正被弱化,一旦这种无形力量被忽视,人们容易摒弃一些优秀的传统风俗,故而加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保护好白裤瑶生态文化重要的一步,铜鼓乐、打铜鼓、跳老猴舞、织布染布等传统风俗与传统手工艺文化,是白裤瑶民族特色的核心,丢失这些优秀的传统风俗,等同于丢失了内在,已无任何特别可言,优秀的生态文化也同样岌岌可危。

3.2 经济与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

为求本民族的经济增长,生活的进步与发展,白裤瑶族已逐步走出大山,与外界进行生活交流。在南丹县城里的车站、菜市场、工地等地方,已普遍见到白裤瑶族的身影,他们依旧包头卷发,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活跃在各个交易场所。以前深居在大山里,白裤瑶靠刀耕火种、狩猎等方式,获取生产资源,现在白裤瑶族走出大山,与其他民族进行密切的交易往来,难免会对民族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要想保护好白裤瑶生态文化,首先在经济上对白裤瑶进行相应的扶持与帮助,利用白裤瑶民族风俗风情,结合当地旅游业的开展,建设具有白裤瑶特色的旅游文化,给予白裤瑶族人更多的生产岗位,宣传弘扬本民族文化特色,形成在传承、弘扬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生活质量。若无经济的扶持与帮助,外边世界物质文化对民族文化的过度刺激,容易使得一个曾知足常乐的民族,为索取物质需求,逐渐淘汰掉本民族的特色生态文化理念。

3.3 政府的保护与制度的建立完善

在既要保护民族生态文化的同时,又要保证经济生活的进步与发展,仅凭白裤瑶的一己之力依然很难办成。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生态的保护与开发,政府应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另一道力量。如在资源贫瘠的大山里,狩猎也曾是白裤瑶获取生活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白裤瑶区,几乎每名男子都会有枪,俗称“鸟”,白裤瑶族惯于狩猎,即使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的今天,一时也很难改变这种生活习惯,加之祖祖辈辈均生活在同一个地方,长时期的狩猎也容易导致生态的失衡。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难免对生活质量也有所要求,甚至肆意开荒扩林,建造房屋,这就需要政府颁布相关的惩罚制度与环境保护要求,使其成为一种制约、牵制的手段,让白裤瑶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依旧守护生态的平衡,维持与生态的和谐进展。

[1]廖国强,关磊.文化,生态文化,民族生态文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28(4):53-55.

[2]伍永田.原原本本白裤瑶[M].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

[3]银建军.生态美学视域中的巴马长寿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27(4):150-151.

[4]廖明君.石头山上有人家——广西南丹白裤瑶文化考察札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5]李学术.云南省少数民族恒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7(8):105-106.

G12

A

2096-4110(2017)01(c)-0127-02

201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桂西北‘丹文化’文化资源调查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613830010)阶段性成果。

王丽,女,研究方向:民族民间文学。

猜你喜欢
瑶族民族生态
我们的民族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