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西北农科类院校的农作物改良与推广探析

2017-03-11 21:25李守良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泾阳农学院试验场

李守良

(兰州大学 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抗战时期西北农科类院校的农作物改良与推广探析

李守良

(兰州大学 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抗战时期西北农业不得不担当起解决大量难民生活用度与支持抗战的重任。西北农业在恶劣环境下,在薄弱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西北农业的大发展促成了诸如西北农学院等西北农类院校的蓬勃发展。西北农类院校发挥专长,积极建设试验场,培育棉、麦等农作物新品种,并积极进行推广,不仅促进了西北农民的增产增收,改善了生活,也开阔了视野,亦促进了西北农垦事业的发展,为抗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西北地区;农科类院校;农作物改良;农作物推广

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建立了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学院、西北农业专科学校等一批农业类高校。西北农类院校的蓬勃发展与当时国家大片国土沦陷,国民政府日益认识到经营西部的重要性及抗战造成的大量难民涌入西北有关。西北的农林类高校,发挥专长,改良麦、棉等农作物,培育优良新品种并积极进行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改善了当地百姓与难民生活,也支持了抗战。

一、西北农业大发展的契机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尽失。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华北、东南亦沦陷。随着大半个中国沦陷于日本的铁蹄之下,国民政府筹划西北、西南建设是大势所趋。当时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西北建设的重要性。宋子文曾言:“西北建设,是我中华民国的生命线”[1]“东北业已版图变色,西北又岌岌可危,为免使西北为东北之续,故急宜从事开发,巩固西防;即为收回东北失地计,西北之开发,亦为当务之急。”[2]

西北与东南沿海相比,土地贫瘠,但在战时不得不担当起解决大量难民生活用度与支持抗战的重任,因此,发展西北农业必须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此非常时期,前方抗战所需,后方生活所资,均将取给于此”。[3]西北农业开发首要任务为垦荒。据国民政府在《非常时期经济方案》中规定:“抗战以来,凡战区民众之避至后方者,政府当妥为抚辑,不令失所,应当使彼等从事于生产工作,以增加抗战力量。彼等对于生产工作可以用力之处甚多,其最要者,厥为垦荒。”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东部大批百姓沦为难民,其中不少流徙到西北地区。西北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供应,但当时国民政府没有财力大量救济,国民政府遂采取了寓救济于生产的策略,组织难民大规模垦荒自救是当时摆在政府面前的首要策略与目标。

国民政府实施西北农业开发,主要采取了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及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两项措施。兴修农田水利方面,国民政府修筑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在陕西的汉惠渠(勉县、褒城、南郑)灌溉农田11万亩;黑惠渠(周至)灌溉农田16万亩;褒惠渠(褒城、南郑)灌溉农田14万亩。[4]甘肃在战时修筑了涅惠渠、溥济渠、新兰渠等。另外,国民政府计划用十年时间开凿万井灌溉农田。在引进和推广现代新技术方面,陕西省农业改进所、甘肃省农业改进所、西北屯垦团、棉业统制委员会、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场等部门积极进行麦、棉等品种改良、繁殖和推广,取得较好的效益。

二、西北农科类院校的设置概况

西北农业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国民政府的相关部门和民间团体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些部门大多直接引进外来技术在西北推广,缺乏基于西北特殊地貌与气候的新技术的改进研究,从而有些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其实,西北地区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要从西北人口分布、西北气候与土壤等方面全面科学地分析,还要对农区的选择、农区农业发展规模等有科学的了解。只有在全面、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能避免盲目开垦,否则会导致土地沙化、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得不偿失。

随着东部高校迁入西北,为西北农业开发与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抗战以前,西北高校与东部高校相比,不仅数量少,而且学术水平较低。抗战全面爆发后,由于我国的政治重心西移和高校的内迁,我国的文化、教育重心也向西部倾斜。1937 年 8 月 28 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了《设立临时大学计划纲要草案》,规定:“为使抗战期中战区内优良师资不致无处效力,各校学生不致失学,并为非常时期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国家需要起见,特选定适当地点,筹设临时大学若干所; ……临时大学第二区——设在西安。”可见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是重要的高校迁入地区。据统计,抗战时期,迁入西北的高校有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国立北洋工学院(天津)、省立山西大学(太原)、国立东北大学(沈阳)、省立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天津)、省立河南大学(开封)、私立焦作工学院和山西工农专科学校(太谷)等高校。虽然以上院校非西北各地所能管辖,但仍对西北教育事业及西北开发有重要作用。以上学校除山西工农专科学校外多不以农业见长,对国民政府来说,首要进行的农业开发还是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为此,国民政府先后设置了数所农林院校支持西北农业开发。西北农类院校的开设,对改进西北农业、复兴西北农村起到重要作用。兹将所建立的农类院校列举如下:

(一)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为开发西北,在戴季陶、张继、于右任等人的呼吁下设立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于1932年,是在日本侵占东北,国家危亡时,在兴农救国思想指导下国民党当局通过了戴季陶、张继、于右任提出的“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初期计划议案”,成立了由戴季陶、张继、于右任、辛树帜、杨虎城等人为委员的“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1933年委员会决定在陕西武功县张家岗建校。1934年4月20日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于右任为校长。因学校刚刚筹建,设施不完备,故推迟至1936年开始招生。1934年2月,筹委会决定在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没有招生前先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分为农艺与森林两科。同年9月,附设于西安高中的水利专科班并入。农艺学事关农作物的种植、病虫害的防治等内容,对农业有重要指导作用,故此首先设置了农艺学。森林学的设置,与当时戴季陶的认识紧密相关。戴氏认为,许多水旱灾害因森林缺乏有重要关系,所以要设置森林科。设置农林学校,以造林与垦荒为中心,发展农林牧业。[5]1938年6月,西安的北平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并入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9年更名为西北农学院。[6]西北农学院是当时全国唯一独立的农业学府,也是全国农学院规模最大的。学院设置农艺学、森林学、园艺学、农田水利学、畜牧兽医学、农业化学六个系,农艺学包括农艺、植物病虫害、农业经济三组。1940年农业三组扩充为系,1941年增设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农田水利部。

(二)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兰州)

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兰州)的前身是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1929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为了讲授农业科学,培养技术人才及发展西北生产事业,呈请行政院设立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同年在兰州成立并招生开课,设农艺、畜牧、畜医、森林、纺织、农业经济五科,1931年又开设农田水利科。1933年秋季,为了培养中级技术人才,设置了畜牧及林业短期培训班。1934年又增设了凿井人员培训班。1935年将畜医分为畜牧科与兽医科。193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将其改名为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1937年开设牧草科。[7]

(三)农业职校

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农业人才,西北地区各省还专门设置了一些实用型农业职校。在这方面甘肃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设置了兰州农业职校、张掖农业职校、岷县农业职校、临洮农业职校等农业职校,开设了一些农科或畜牧科课程,培养了不少专业实用人才。

(四)西北农垦合作社设垦殖专科

以郑大章、段承泽等所组织的西北实业促进会、马凌甫的西北研究社,西北垦殖协会共同组成西北农垦合作社,在西北农垦合作社所设立的平民学院增设了垦殖专科,分为两级,高级为研究高深学理,所收学生要求较高,学习年限较长,低级为造就技术人才,所招学生为中学毕业生。所学内容主要为农牧业、商业与村治。[8]

此外,有些西北之外诸如金陵大学农学院的院校长期致力于西北农业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并取得骄人的成果。为此,本文将此种情况一并论述。

三、西北农类院校的农业改良实验

西北地域广大,人口稀少,土地肥沃,惜因西北教育落后,农民知识缺乏,墨守旧法,不思改良。农家所用种子混杂,耕作方式落后,栽培方法不科学,导致产量甚低、品质低劣。国民政府及民间机构设置了大量农业改良试验场从事农业改良。这些机构的相关参与人员专业技术不强,大多进行棉、麦等不同品种的试种,从中选择产量高及适应性强的农作物种子引入并进行推广。例如甘肃省小麦选育与试验以引种省外优良品种为主,通过武功27、蓝芒麦、金大泾阳302、金大泾阳129等小麦品种的比较种植,选择产量较高的蓝芒麦、泾阳302大力推广,广泛种植。西北农类院校及在西北设置试验场的其他地区的院校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的选育,在近代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等农业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栽培本地化实验,从中培育出适合本地生长的、产量高的农作物新品种。

(一)试验场的设置

西北农类院校积极设置试验场,此中佼佼者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国防委员会拨付的两万元经费的资助下在陕西设立了五百亩的西北农事试验场。[10]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陕西设置了试验场,还注重在西北的其他地区设置之。1934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甘宁青三省农场筹备特派员安汉等四人在青海选定千余亩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试验场,还在酒泉选择千余亩为试验场。[11]西北农类院校通过试验场进行了多种农作物的栽培与育种实验。

(二)小麦的栽培与育种实验

西北农类院校注重小麦的栽培与育种实验,较突出者为西北农学院与金陵大学农学院。

1. 小麦的育种实验

西北农学院从陕、甘、宁等西北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及国外选择麦种,经过7年的实验,用纯系育种法培育出武功27号麦。此麦为冬小麦,高产,比本地小麦高产15%~35%,有抗旱、抗寒、不易倒伏、耐病及早熟的特性。[12]西北农学院还利用杂交方法培育小麦新品种。1940至1941年,用蚂蚱麦与鹅观草杂交培育了小麦新品种,还将蚂蚱麦与碧玉麦杂交,蚂蚱麦与奈氏麦进行杂交,亦取得较好效果。1942-1949年西北农学院赵洪璋等人首次采用杂交的育成方法,培育成“碧蚂1号”和“碧蚂4号”小麦良种,标志着中国小麦育种科学的一次飞跃性进步。金陵大学农学院在西北农事试验场育成蓝芒麦、金大泾阳6号、金大泾阳129号、金大泾阳60号、金大泾阳302号等良种。这些良种有茎杆坚硬,不易倒伏,抗寒旱能力强,产量高,成熟早等特点。[13]

2. 小麦的栽培实验

西北农类院校积极进行小麦的栽培实验。西北农学院对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栽培,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实验:第一,播种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小麦各品系适当的播种时间及误播的解决办法、播种期的早晚对病虫害的影响等。第二,播种的行间距及密度等。第三,深耕实验。研究耕作深浅对土壤的蓄水能力及小麦生长的影响,找寻旱作小麦栽培的技术。第四,进行因西北气候复杂情况下用人工方法缩短生长期的实验,研究小麦的提早成熟及灾后播种误期的补种。第五,研究氮、磷、钾等肥料施用比例及用量,并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肥料用量,从而可指导农户合理施用肥料,既保证作物营养又避免浪费。[14]金陵大学农学院也进行了大量相关实验。[15]

(三)棉花的培育实验

1.棉花种植调研

西北地区农家棉花的种植,不仅品种混杂,还往往不能根据当地环境来选种,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所以对棉花培育首先要了解西北棉花的种植状况。

关于棉花在西北的种植状况,不同机构进行过调查研究,其中中央大学农学院成效显著。1939年,中央大学农学院接受行政院农产促进会的委托,在西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棉花品质及与手工业纺织的关系。中央大学农学院为此征集了西北各省的棉样,在考虑气候、耕作法、棉种等的基础上,考察西北棉花的品质等内容。中央大学农学院俞启葆负责陕甘的考察。俞启葆考察了解了河西地区的亚洲棉、非洲棉和美洲棉的种植情况及河西与其他地区在棉花栽种方法、灌溉及管理上的不同。俞氏认为,若想种植成功则要根据不同之环境选择不同之棉种,采用适宜之方法管理。[9]

2.棉花的栽培与育种

在棉花的培育上,金陵大学农学院与西北农学院取得较大成绩。金陵大学农学院对棉花进行了种子处理、播种量、播种期、行株距、摘心等栽培实验,还进行了氮磷钾肥料用量实验,灌溉时间、需水量的实验等。金陵大学农学院还育成了金大脱字棉、四号斯字棉。[15]还培养了39-1091、39-157、42-517等棉花良种。这些品种具有早熟、产量高的特点,得到了推广并进行大量的繁殖。西北农学院还培育了“西农32-433号”等棉花良种。

(四)其他作物的培育

西北农类院校还进行了其他作物的培育。金陵大学农学院对粟的播种期、开花习性、出穗时间和颗粒等进行了研究,培育了泾阳牛毛谷和泾宿谷的新品种。[15]西北农学院培育了“西农506号”和“西农509号”大豆,“西农8696号”和“西农33-579号” 谷子,“西农3102号”“西农3120号”“西农31-1153号”“西农31-10177号” 大麦,“西农混选”白玉米,“西农混选大锣锤” 高粱,“西农七百号” 马铃薯,等等。

四、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

农业推广,就其内容而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狭义方面言,仅仅指优良材料之繁殖与推广,广义言则包括农村文化的提高,农民生活的改善乃至整个乡村建设运动。”[16]本文采用狭义概念。抗战时期,西北农业的改良与推广“形成了以省农业改进所为中心,农林部和中央农产促进委员会督导、省农业推广委员会领导和县农业推广所(中心)具体负责,由农会和合作社与农家相联系,比较缜密的农业改良与推广系统”。[17]西北农类院校所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是在这一推广体系下根据院校本身特点进行变通,力求更好地推广新品种并取得实效。

(一)推广区域与方法

西北农类高校多设置于关中地区。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往往以其所设立的试验场为中心向外逐步扩展。在关中地区为推广区,在陕西其他地区及甘、宁、青等地为扩充区。例如金陵大学农学院的西北农事试验场培育的麦、棉等新品种,首先在泾阳、临潼等地推广,后向甘肃等地扩充。

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方法有自力推广与合作推广。例如西北农事试验场设置了良种示范区,种植了斯字棉、蓝芒麦、金大泾阳60号小麦等良种,还种植了农家品种,两者进行比较试验,从而使农家有直观感受。农作物的推广还可选定农家进行特约繁殖,亦可以特约农家牵头,组成某村某庄作物改良会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等形式。[13]在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过程中与地方的保甲长、合作社村老、作物改良会、农会等合作,起到积极效果。除此之外,还组织了棉商等训练班、作物讨论会,讲授棉作生产成本、不同棉种的优点、棉花的运销办法、棉花的分等分级。通过以上推广方法使农民对种植相关作物有科学的了解。

(二)推广实效

西北农类院校设置试验场之初,虽对农民说明试验场的任务为其谋利益而设,但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不愿接近,在农民见到试验场的良种丰收后才获得信任,正式推广良种时争相大量引种种植。

西北农专培育武功27号麦。1937年在大田开始繁殖,到了1938年在各县设置示范点,1939年繁殖了120亩,1940年大面积推广,到1941年推广达到二万亩。[18]金陵大学农学院在西北农事实验场培育的蓝芒麦良种,1936至1941年在泾阳、高陵、三原、临潼、富平等地广泛种植,西北农事实验场培育的金大6号、60号、129号、302号等金大泾阳系列小麦品种在1941至1942年在泾阳、高陵、长安、蒲城、武功等地大量种植。从1934年至1942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在西北农事实验场培育的金大脱字棉、四号斯字棉在泾阳、高陵等地获得广泛种植。以上麦、棉共种植了1569188亩,与农家普通小麦相比,增收8835991元,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13]金陵大学农学院西北农事试验场所培育的39-1091、39-157、42-517等棉花良种在泾阳、三原、高陵、临潼等地推广30万亩。总之,西北农类院校通过作物的推广,指导农民广泛引种良种,增产增收,改善生活。

西北农类高校培育的农作物良种还在西部其他地区得到了试种和推广。甘肃省小麦选育与试验以引种省外优良品种为主,本地品种为辅。甘肃引进了武功27、金大泾阳129、金大泾阳302、金大泾阳60、蓝芒麦等18个品种进行了3年实验。因金大泾阳302具有产量高、抗病虫害和抗冻性能强的特点,甘肃选择了金大泾阳302作为推广品种,并在河西、洮岷、陇东、陇南等实验场进行实验,实验获得成功后在全省得到了广泛种植。

抗战时期西北农类院校设置的试验场培育良种的工作是在当时国家危亡的环境下进行的。西北农类院校基于西北农业现状,积极建设试验场,培育棉、麦等农作物新品种,并积极进行推广,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农作物良种的推广,不仅促进了西北农民的增产增收,改善了生活,也开阔了农民的视野,亦促进了西北农垦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边疆时事纪要:西北:宋子文在兰州论西北建设[J].康藏前锋,1934(9):63.

[2]周宪文.东北与西北[J].新中华,1933(11):6.

[3](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第2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605.

[4]谷苞.西北通史(第五卷)[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467-468.

[5]戴季陶.关于经营西北农林专校办法之意见书[J].西北农林创刊号,1936(创刊号):1.

[6]马凌云.西北农学院的沿革和现状[J].高等农业教育,1985(1):71.

[7]李国枢.跃进中的西北农专[J].西北通讯,1948(1):19.

[8]边事汇录:(四)西北农垦合作社将出现——平民学院拟增设垦殖专科[J].西北研究(北平),1932(4):128.

[9]俞启葆.河西植棉考察记(二)[J].农业推广通讯,1940(10):20.

[10]霍席卿.十年来之西北农事实验场[J].农林新报,1943(10/11/12):3.

[11]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勘定青海及酒泉农场[J].开发西北,1934(4):18.

[12]沈学年,史奇生.西北农学院麦作改进与推广之过去与将来(二)[J].农业推广通讯,1941(7):13.

[13]殷祚长.十年来西北农事试验场之农推工作与效果[J].农林新报,1943(10/11/12):22,18,23.

[14]沈学年,史奇生.西北农学院麦作改进与推广之过去与未来[J].农业推广通讯,1941(8):15-18.

[15]霍席卿.十年来之西北农事实验场[J].农林新报,1943(10/11/12):4.

[16]李俊.抗战时期大后方农业推广的兴起及其影响[J].求索,2013(6):58-61.

[17]黄正林.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J].史学月刊,2014(9):77.

[18]沈学年,史奇生.西北农学院改良麦种之成就—蚂蚱麦(武功27号)之育成与推广[J].农业推广通讯,1941(5):122.

(责任编辑 杨永福)

A Study on the Crop Improvement and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in Northwest During Anti-Japanese War

LI Shouliang
(School of Law,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20, 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burden to meet the needs and necessities of war refugees as well as supplies for the army rested on the shoulders of Northwestern agriculture. Northwestern agriculture developed gradually out of an unfavorable environment and weak foundation, yet its development greatly boosted the thriving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as northwestern Agriculture College. Agricultural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in northwest fully played their specializations by establishing test bases and breeding new varieties of cotton, wheat etc, and actively promoted their skills and new breeds. All these measures effectively increased local famers’ production and income, bettered their lives, enlarged their visions, and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in northwest and the anti-Japanese war as well.

northwestern areas; agricultural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crops improvement; crops promotion

S5

A

1674 - 9200(2017)01 - 0050 - 05

2016 - 10 - 01

李守良,男,山东潍坊人,兰州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法律史研究。

猜你喜欢
泾阳农学院试验场
汽车试验场噪音试验路吸声系数研究
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合作及影响研究
陕西泾阳:深山里办起扶贫车间
陕西泾阳:产业发展 点燃致富希望
泾阳社树姚家体现的陕商社会价值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无人系统试验场开放
中亚轮胎试验场项目完成部分施工
国立西北农学院的农学教育研究
泾阳茯砖茶
孝感汽车试验场获交通部认可汉阳所业务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