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高校思政课有效接受问题探讨

2017-03-11 20:1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话语权理论课话语

胡 刚

(1.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2.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高校思政课有效接受问题探讨

胡 刚1,2

(1.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2.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2)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意识形态教育,明确价值观和社会理想,了解世情、社情、国情、民情的重要教学任务,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要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确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场主讲人”的身份,能更好地解决困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接受的问题,更好地达成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效接受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目标,代表着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充分运用意识形态话语阐释基本原则构成青年大学生价值规范体系的话语来源,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需要强调的是,其教学话语语境理所当然,是基于能用当代中国话语准确表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对于高校青年大学生群体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言,有着重要的聚合、统一作用,而意识形态表征性恰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属性。所以,如何通过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话语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更为有效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增强其主流意识形态获得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关键的任务。

一、语境阐释: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有效接受的理论蕴含

关于理论宣传与意识形态专门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11列宁也在《怎么办》一书中强调:“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247这些重要论述都表明了对人民群众进行系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启发群众,使群众真正掌握理论,“为我所用”,转化为自觉外在行为的重要意义。既然是特定思想观念体系的意识形态教育活动,考虑这种教育活动的实际接受效果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一)追求话语“有效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接受的价值内涵

依照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即“05方案”,当前高校本专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经过10余年的发展变化,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公共必修课构成,彼此之间教学目标各有侧重,在教学设计上又有着整体性的逻辑关联。作为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这种重要地位“发挥着一种引导功能,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为中轴,在多元化思潮中形成主流引导话语,使得‘碎片化’群体的各种非主流话语为其所吸引和影响,进而实现对整个社会思潮的引导,通过这种引导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3]。在这里,它体现出鲜明的公民素质教育职能以及为其提供方向指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而且其“功能的实现目前表现为对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展现与认同”[4],因而必须要牢牢掌握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充分体现这一课程蕴含的意识形态属性。

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支持,提供人民立场和党性立场支持,它是由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环境和传授者等要素构成的一个连续、完整、循环反馈往复运动的思想意识认可和自我追求的过程。接受主体是课程的受教育者——青年大学生群体;接受客体为由特定意识形态教学话语构成的课程内容;接受环境则主要与教学方式、理念等客观因素有关;这里的传授者,抑或是接受中介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在这个接受过程中,追求的是接受主体积极参与、能动体验、主动接受影响,强调的是接受主体自觉选择、自愿接受,需要凸显的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自我认知,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实践的现实状态与实现过程,即有效接受的真实程度。通过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出来的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解释结论,由此来衡量接受效果在互动过程中的“有效表现”,突出的是接受认可后“自愿外化”的态度。接受主体依据个体实际思想需求对“有明确意识形态表征意义”的理论认识,主动内化为自我价值观念,并自觉自愿将其适用于主体社会生活。

(二)意识形态话语权“出场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评价的保障

如前文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意识形态要求,它的教学目的是要达成教学活动受教育主体主动认同并内心接受,乐于付诸实际行动的,而主体理性思考的起始点是在教学过程中确立的,需要带有明确意识形态属性的教学话语为接受载体,纯粹依靠“自在自得”是无法进展到“自教自为”的状态。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渠道,厘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这一场域的“出场意义”是十分关键的。

1.充分体现话语权利主体的“在场主导地位”

话语权意味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身份的确立,话语主体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由某种话语体系构成的意识形态的影响。随着社会阶层发展趋向多样化,不同利益诉求也呈现多层次化,意识形态需求也体现出相似的差异性,无论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传统文化基因,还是形形色色、不断改换包装的西方社会思潮,都有可能“先入为主”地在接受主体自我架构的思想认识体系中占据一定的空间。如何体现意识形态话语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现话语内容保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然价值目标与实然状态能否达到真实契合,都需要经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来完成,它决定了传授者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具有怎样的感染力和理论魅力,能否就课程教学设计提出的理性问题提供具有说服力并且令人信服的解释,防止非马克思主义,抑或是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造成“前接受”状态,进而试图去解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青年大学生精神生活中的存在感。所以说,这里体现的是话语表述权力这一话语权的实质,对应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掌握话题主动,避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出现“缺位失语”的现象,保证青年大学生能主动认可和追求主流意识形态核心话语。

2.充分体现意识形态话语权人文价值关怀的现实意义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它不可能完全褪去政治意味,但也并不是其全部功能与传统政治灌输说教趋同。落脚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除了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外,还需要重视的就是对思政课教学活动接受主体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进行正确而理性的引导,就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人和物等社会问题进行“权威发布”,释疑解惑。因此,我们是否真正拥有处于主导地位、引领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决定了是否拥有资格进行理论解读,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使用何种类型、具有公共权力何种程度授权的话语形式,即是“评论性的、描述性的”还是“结论性的”,同时也决定了能否确保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可信度。因此,我们应该着眼于加强用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话语“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意义,以及从现实生活出发说明人生的根据和意义,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变成‘为他们自觉地存在’,变成人们所追求的‘有意义的生活’,坚定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和信心”[5]342,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要坚持使用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的教学话语,意识形态话语应该渗透到接受主体价值世界的建构场域中,以积极主动的参与示范,克服我们将后现代社会信息科技技术的层出不穷,被动地衍生为某种强调控制、服从的拜物教意识,避免在工具理性的思维中陷入迷茫;珍惜在教学过程中话语权的“在场资格”,主动尊重与学生的思维成果共享,主导思维习惯的外化过程,引导学生就社会价值的选择做出理性而适当的反应,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过程,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紧紧围绕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建设,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自为。

二、现实表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场域下影响有效接受的相关因素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权力结合而成的语境,其实质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化的有机结合,即实现用中国话讲中国故事,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诠释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其中也就包括了对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自媒体舆论生态迅速扩张以及给建构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的挑战,存在影响接受主体对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有效接受的风险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传媒生态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境下,自媒体舆论生态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精神生活主要传播媒介形式,如何继续引领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价值导向,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能否继续顺利占据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地位的关键。一方面,我们已然进入了一种意识形态成为理论表现、不是总能直接对青年大学生群体起作用的新媒体时代,自媒体语言的新奇性、碎片化颠覆了传统意识形态“标语口号式”宣讲的固有模式,意识形态话语的历史性、阶级性都在被弱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统话题传播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另一方面,自媒体舆论生态下不同个体都拥有设置话语主题的同等机会和权利,青年大学生传播主体身份可以屏蔽,在一些社会问题上对意识形态话语的批判可能会随着自媒体媒介隐性植入强调“自生、自为”的舆论生态中,甚至可能获得话语优先权,引导青年大学生群体跟随社会舆论走向,对作为交互式思想成果交流的受众对象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接受”所强调的“自觉”与“自愿”都在获得话语“优先权”的“诱惑”下大打折扣,甚至很难达到。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拉大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话语隔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增加了主流价值文化融入社会思想生活语境的困难,无形中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对高校青年大学生主流思想体系的有效掌控。

(二)“交往需要”被忽视,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足够的认知动力

“如果没有主体在心理水平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需要,那么他就不会有那样明确无误的欲求、愿望、主动态势以及特有的自觉选择行为,最后把接受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关系,转化为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6]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我们容易忽略接受主体对话语体系的真实意愿、事实贡献与现实影响;而与此同时,接受主体的话语权诉求日益明确,他们希望能以得到尊重的参与者身份加入这样的意识形态话语场域,能以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接收各种思想价值信息。因此,能否合适考虑接受主体的话语权往往是意识形态话语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接纳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教学活动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我们过往重“刚性约束”、轻“情感互动”。传授者较多地考虑的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知识点,倾向于单向的“政治灌输”,没有主动去寻求知悉、理解、激发接受主体的价值需要,教学过程所使用的意识形态语言与日常生活、现实语境并不接轨,“飘在云端、高高在上”,话语体系也不够生活化、人本化。“思想理论教育者‘说话’的过程变成了与‘心灵隔离的活动’,话语缺乏情感色彩,主体间缺乏真诚的交往意向,导致受教育者缺乏足够的接受动力,教育者的话语信息难以被接受、理解,更难以被认同。”[7]

(三)受工具理性影响,教学话语缺乏必要的“理论自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目的趋向于功利化、现实化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缺少具有足够的“理论自信”的专业话语,就诸多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现象进行自圆其说的解读,难以实现感性共鸣和理性价值认同。这里讲的“理论自信”的专业话语,是指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表述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接受结构中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为地位指代,能够就课程知识涉及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反思内容设置议题,制定话语规则并作出权威的、有说服力的、结论性的解答。如果教学话语的意识形态意味不够浓厚,教师不能真正掌握教学话语主导权,对于话语地位诉求凸显但又缺乏自觉思考习惯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吸引程度也是比较有限的了。

事实上,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接受主体的学习过程以感性认知为主,集中于关注现实利益的增益。缺少“理论战斗性”的话语环境,接受主体很难正确认识接受过程中出现的如自我意识、社会期望与所闻所见的现实反映之间存在一定反差等冲突现象,这些困惑都与价值选择、道德规范密切相关。在无法得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接受主体就会怀疑:“是否认同某种意识形态所传达的理论体系的内容及其所支持的社会制度和所代表的社会价值观念。”[8]264-265“这些怀疑的存在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主导话语权威产生排斥心态,造成教育教学中的沟通出现心理上的隔阂”[9],转而倾向于向更为直观的、“乐见其成”的意识形态或是社会思潮寻求自我归属感,并在日常生活中已然习惯于接受甚至依赖于这种价值异化过程产生的效果,已经在悄然失去内心的价值理性和批判理性,失去理性批判与积极的自我否定欲望,开始产生对个体自身感觉自在的不信任,这不能不说是接受效果异化的表现,也是接受主体在有效接受效果不充分的情况下生活世界的一种“个体贬值”。

三、“主导话语表述”:提升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有效接受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是实现有效接受的关键

在一个强化教学话语意识形态属性的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一元指导与多元的文化发展和谐共存,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来解释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现时代中国的言说规律,适当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和张力,强调一元主导,而不是“唯我独尊”的“话语控制”,建构既有科学性、理论性,又具有时代性、超越性的话语解说体系。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计、教材修订以及教学语言的组织,都应以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为基础,在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估等环节也应以考察青年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为重要考量。

高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为了明确自身主导型“话语在场”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接受主体所认可的思想价值信息,更能体现对各种性质意识形态的科学的、权威的理论解释和现实针对性,更好地展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优势,加强意识形态话语就关键性问题的注解和说服作用,主动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间精神世界的良性互动氛围,积极推进青年大学生群体“真学、真信、真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坚定其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实现接受主体对社会主流价值思想的“自愿选择、主动外化”。

(二)提升思政课教师“在马言马”的理论素质,规范教学话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使用的教学语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于教学大纲对课程内涵理论与知识的科学概括和准确表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如何做到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体系的正确理解,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必然要求。作为高校意识形态的主要话语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将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作为一项“入门级”基本功认真对待,具备敏锐的理论观察力,熟悉并能准确体会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最新表述,重视反映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话语权,充分发挥接受客体传授者有话语主导的优势,鼓励开展专项学术研究,积极主动寻求“出场言说”,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分析方法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到社会现实。

另外,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理解,创新意识形态话语形式,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学理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学术底蕴,做到“以理服人”,才能真正地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接受,努力创造既讲求政治严肃性、又不失通俗与高雅,即既能创新,又可以去庸俗化,顾及接受主体的“合理期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话语。

所以,在教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我们要力求增加更多辩证的思维视角,建构合理的意识形态转换与传播系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学术话语经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演绎,向实现“有效接受”的实用话语的过渡与切换,不断充实意识形态话语生态,努力实现“中国故事特色表达”,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理性的理论解读视域。

(三)确认受教育者接受活动的“主体地位”,合理考虑其交往需求

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教育对象的交往需要是在具有特定话语符号的教学语言环境里能够产生共鸣,受到关注并被接受主体选择成为自己的认知结果,并有可能外化于行的原动力和首要因素。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接受主体与教育主体是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平等交流的交往关系,通常强调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与“话语霸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有适当的区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组织者与接受主体应建立双向互动的意识形态话语交流场域,形成互相尊重的话语格局,在多元多变舆论生态语境下的话语交换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价值认同。而不应该在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过于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控制”。要理解接受主体建构自我精神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其精神发展的需要,主动介绍青年大学生群体希冀接纳的话语信息。当然,这里的主动并不代表无原则的迎合、迁就。

尤其是在多元多变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多样化价值并存、传统社会交往与自媒体大互联网媒介共融并存的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为充分考虑话语主客体多元化、话语参与诉求多样化的特点,促进不同层面话语之间的合理转换和交流,引导公众合理释放个性张力。在符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准则下促进价值共识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以潜移默化的“熏染”与“陶冶”,牢牢掌控和影响青年大学生心理和价值规范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真实地融入其日常生活,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大众意识”。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原则的政治性规定,同时也是对青年大学生价值消费需求与思想道德实际水平进行综合衡量的结果。

(四)拓展话语权的“发声外延”,挖掘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功能

如何使一向以政治话语为载体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层次丰富的话语权力,如何巧妙实现意识形态教育隐形化,话语更加鲜活、形象,实现意识形态向青年大学生日常精神生活的实质回归,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过程延伸至校园文化活动平台,重视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独特载体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校园文化这样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阵地,可以成为实施“教学情境再现”,实现思想认识与行为习惯外化有机结合的重要形式,使教育活动接受主体能在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价值精神为主导的隐性教育氛围中接受熏陶,于思想与感性碰撞中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同时,将自媒体舆论生态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无缝对接”,寓教于人、寓教于境,将符合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所需的理论诠释、与其话语习惯相契合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与连通现实道德生活的主题性校园文化一起融入主体间共通场域,进一步升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形态功能,坚定青年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更好地传承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本质特征,接受主体往往会对这种表现方式更趋多样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着更为积极主动的认可,更加有助于实现青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话语的有效接受,更加有助于延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化于行的教育过程,促成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渗透,牢牢掌握接受主体生活世界价值选择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黎海燕,施萍.大众文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导的价值追寻[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57-59.

[4] 杨礼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话语交往[J].思想教育研究,2013,(8):49-53.

[5] 王庆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 郭绍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57-160.

[7] 谷佳媚.交往行为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有效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0-13.

[8] 李明.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 龚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权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5,(12):67-70.

【责任编辑马俊】

TheCountermeasuresofEffectiveAcceptance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inUniversitiesBasedontheConstructionofDiscursivePowerofMarxistIdeology

HU Gang1, 2

(1. Marxism Colleg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 China; 2. Marxism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burdens Marxist ideolog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clear values and social ideal, the understanding of worldly affairs, social condition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task, are the important part and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ideological work of the universities. The confirmation of Marxist ideological discourse power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esence of the speaker” identity of Marxist ideology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effective accep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o better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Marxist ideology; effective acceptance

2017-04-17

湖北省教育厅全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论体系的改革与实践(13Z042);湖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自媒体环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接受问题研究(2015020)

胡刚(1981—),男,湖北天门人,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1009-5128(2017)18-0050-05

猜你喜欢
话语权理论课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