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冰冰
微量元素中的“生命”兴替史
付冰冰
微量元素是生物维持生命和生产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之一,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体几乎所有生理和生化过程,与动物生长和健康密切相关。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导致动物生物化学的、结构的和功能性的病理学变化。当今社会对微量元素的认识巨大的变革和突破,它对生命尤其是动物的生长、繁殖、免疫、抗病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动物对微量元素利用的高低取决于其吸收状况,而微量元素的形式是影响其吸收和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研究者们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于研究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对鱼类生长、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实验团队经过研究得出,氨基酸微量元素可以改善鱼类的生长性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且其作用效果优于无机微量元素,在生产实践中值得推广。
与此同时,他们发现氨基酸微量元素具有结构稳定、分子量低、易吸收、生物学效价高等特点之后,对于微量元素相关的研究成果就可以广泛地应用到畜禽饲料工业中,通过调配鱼类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的形式及剂量,可以有效提高鱼类的成活率,进而提升水产饲养的经济回报率。
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稻田淡水养鱼模式一步步从田间地头扩展,逐步发展到近海大陆架渔业,从前“靠天”,如今“靠科技”,科技让人们有效认识自然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了与自然共生、和谐相处的新模式。
曾经鼎盛一时的罗马帝国很快衰落,历史学家给出了种种解释,可能是多种原因作用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更直接的和看得见的证据,那就是铅污染和铅中毒。铅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金属,资源分布广泛,冶炼技术也不难,是人类较早利用的金属之一,且在各个早期文明古国或地区都曾被冶炼和广泛使用。
据史料记载,古罗马人喜欢用不易生锈的铅制作各种器皿和饮水的铅管,妇女擦脸的粉也都是铅制品。贵族和帝王甚至将铅加在常吃的葡萄酱中,以除酸味并染色。严重的铅中毒不仅损坏人的健康,使人体能下降,而且破坏人的神经中枢,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发生紊乱。但受自然科学发展的限制,当时的古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重金属铅在体内大量的富集会严重地伤害人的神经系统,正是铅中毒,使得殷商像罗马帝国一样,整个政权的高层变得傻乎乎,殷商后期一些贵族莫名其妙的荒诞行为,或许是重金属铅中毒的症状。
“你可以设想一下,铅中毒使中国青铜时代上层阶级的人数不断减少,贵族子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生下来或年幼便夭折,甚至不孕不育;统治者或早逝,或萎靡不振,或性情狂乱,行为失控。”研究者补充道,然而由于时代局限,他们却把因铅中毒引起的一系列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疾病归咎于“殷降大虐”“风水不好”等。
铅中毒不光对人类的身体产生很大危害,对哺乳类动物同样具有杀伤力。人类对铅和其化合物对人体组织有毒性的认识是近现代的事情。国内外对铅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外周神经、造血及肾脏方面。研究发现,铅及其化合物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干扰血液的合成,损伤神经系统和脑组织。铅中毒还会造成死胎、流产、不育、婴儿畸形和婴儿早死,使人口大减。人类历史中的文化行为,无论是王朝更迭还是艺术创作,无论是礼仪祭祀还是娱乐宴饮,都有其自然科学的底层逻辑,自然科学可以照亮多远的未来,就可以照亮多远的过去。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自然科学的研究表明,正视自然给予人类文明进程的反馈,从中总结出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守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或许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义。
(摘自《人民周刊》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