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中学, 重庆 綦江 401420)
问题式大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教学为例
孙锦传
(重庆市綦江中学, 重庆 綦江 401420)
在初中生物学中采用问题式大课堂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问题式大课堂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学的各环节通过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问题式大课堂;初中生物学;生物教学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1]转变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讲授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问题式大课堂是落实新课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教学实践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将问题式大课堂归纳为:将问题教学法充分地融入到课堂中去,以问题为课堂的导向,在教学的各环节都通过问题或任务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适当融入其他的教学方法,共同构建出问题式大课堂。
经过不断地进行问题式大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开展好问题式大课堂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以设计好的问题情境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要以具有逻辑性的“问题串”为线索展开教学;要用问题或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获得基本的知识;要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或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来调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并对其成果给予合理评价。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教学为例,阐述问题式大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中关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这两部分知识对初一学生来说较难理解,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采用了问题式大课堂进行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式大课堂中的首要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问题情境的创设关系到整个问题式大课堂后续的开展。在本节内容的导入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右手贴在左胸处感受自己的心跳,并问学生:“人在运动的时候心跳速度会有何变化?”此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会心跳加速。”通过该问题的简单热身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被提起来了,紧接着抛出三个深层次的问题,问题一:我们的心脏是怎样搏动的呢?问题二:心脏的具体结构及其功能是怎样的呢?问题三:人体的血液又是怎样循环的呢?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的疑惑被彻底激发,内心急需想要弄明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而此时教师只是抛出问题,问而不答,目的在于让学生借着这股被问题情境所激发出来的强烈疑惑和兴趣去展开学习。以问题为引子的导入,可以让学生迅速地投入到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思考中去,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其效果比平铺直叙式的导入效果要好得多。
在学生有了想要弄明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途径的强烈疑惑和兴趣之后,给学生下达以下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PPT上展示的人体心脏模型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图,并结合教材60—62页的图文资料,厘清以下基本知识:(1)人体心脏的位置和形态;(2)心脏的四个腔及其血流方向;(3)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及其血流方向;(4)心脏的瓣膜。学生带着任务去自主学习,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的自主学习更加有效,让教学目标更好地得到落实,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以后,他们能够获得基本的知识点,此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以顺势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深入探究,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阶段的教学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问题一:心脏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由此可见心脏有什么重要功能?问题二: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何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请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问题三(任务):请您结合教材62页的图4-39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并思考心脏需要休息吗?
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对心脏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接下来提出过渡性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那么心脏左右的血液又是怎样循环起来的呢?通过这一过渡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又一重要内容——“血液循环的途径”上来。学生在弄懂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后又被这一问题吸引到对血液循环途径的思考中来,当学生对这一过渡性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不要直接给出解答,而是抛出新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问题一:假设你是一个满载氧气的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你随着血液流动将负载的氧气传递给身体某部位的组织细胞,然后再回到心脏,在这一过程中你经历了怎样的路径?当红细胞释放氧气并随着血液回到心脏的右心房之后,又通过什么途径重新结合新的氧气呢?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63页的人体血液循环图解用文字和箭头符号在纸上画出整个途径,当学生找到这两大途径之后也自然就明白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接着再提出新的问题:在这两个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及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然后让学生带着该问题观看演示动画,此时由于有了问题的驱动,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思考得也很认真。
在问题式大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串和任务来驱动学生继续深入地探究,并采用问题的方式过渡,让学生由上一个探究主题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主题,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当学生思维遇到阻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换思路,将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问题逐一进行解决,或者采用多媒体等工具来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教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还让他们获得了成就感。
展示交流环节在问题式大课堂中是不可省略的,这既是对学生是否认真解决问题的检验,又是对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将各自小组讨论出的结果展示出来,并让他们相互进行评价、学习交流、取长补短。通过该环节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教学中,学生一共进行了两场展示交流。第一场是在学生解决了基础问题后,让各组的学生代表分别对人体心脏的位置和形态、心脏的四个腔及其血流方向、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及其血流方向以及心脏的瓣膜等基础概念进行归纳,然后让其他同学补充,通过不断地交流总结,学生厘清了有关心脏的基础知识。第二场展示交流是在学生解决了血液循环途径以及物质交换这两大问题以后,抽两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板书出他们小组研讨的血液循环途径并标明物质交换的过程,同时让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接着让学生交换成果并互相评价,并对黑板上的板书结果进行点评。学生在相互点评、取长补短之后,最终归纳出了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并厘清了这两种途径中血液发生的物质交换。
在问题式大课堂中,可以通过问题串对学生当堂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问题串的设置需要结合当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置,旨在通过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串来引导学生回顾本堂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构建出知识网络,这比教师直接将知识网络呈现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节课的回顾总结中,通过以下问题串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问题一:心脏的位置和外形是怎样的?问题二:心脏壁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由此可见心脏有什么作用?问题三:心脏由哪几个腔构成?各腔之间的血流方向有何特点?问题四:与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有哪些?这些血管又通向了哪里呢?问题五:心脏里有哪些瓣膜?有何特点?各自的作用是什么?问题六:某人得了中耳炎,在手背上进行静脉注射,要使药物成分到达耳部的组织细胞,其运输途径是怎样的?分别抽取六名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然后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善,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构建出了本节的知识网络。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对问题式大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1.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导入环节最好提出几个能够统领整节的问题,问题可以先不要求学生作答,只需抛出去引起学生的思考即可,待整节课上完以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另一方面形成了前后呼应,使得课堂结构更加完整。(2)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设计的问题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紧密结合每个知识点。(3)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对于初中生来说,总体上来讲所设置的问题要有趣味性,要贴近生活实际,难度要适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能够基本得出正确的结果。
2.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2)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打断他们,此时教师只需在教室巡视各组的讨论情况并提醒未进入讨论状态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3)在巡视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各组学生的具体讨论情况预先确定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小组来展示交流,这样有利于提高展示交流的效果。
3.在展示交流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时,不论与正确的结果是否相符教师都不要中途打断,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因为很多时候新的思维火花就会在此刻迸发出来。(2)最好让学生先通过黑板板书出他们讨论结果中的要点,再进行语言阐述,这样可以让其他学生避免由于听取的汇报结果过多而遗忘部分信息。(3)在学生代表汇报结束以后,要给其他学生补充的机会,这样既能让结果更趋于完善,又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4)最后要引导学生结合全部的讨论结果归纳总结出最终的结果,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4.在课堂结束之时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课后给学生留下的问题是:某人得了中耳炎,如果服用消炎胶囊,要使药物成分到达耳部的组织细胞,其消化吸收和运输途径是怎样的?是本堂课教学展开环节中一个问题的变式问题,该问题既能检验学生本堂课对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的学习效果,又能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与消化吸收有关的知识。
将问题式大课堂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但有利于学生生物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通过问题式大课堂可以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生物学,去探究生物学问题,让学生从小养成善于思考和探究的科学研究品质,这对于生物学这门科学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还会长期坚持采用问题式大课堂进行生物学教学,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为生物学教学研究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也希望有更多的同人一起交流讨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华凤.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8):117.
[3]王领.问题式大课堂物理学科教学流程[J].新课程(中旬),2013,(5):71.
[4]朱文波.关于“问题式大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J].新课程学习(下),2013,(1):63.
[5]孙锦传.问题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
ApplicationofProblem-basedClassroominJuniorHighSchoolBiologyTeaching;Take Teaching of "Delivery of Blood Pump-Heart" as an Example
SUN Jin-chuan
(Chongqing Qijiang Middle School, Qijiang 401420,China)
The problem teaching is goo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t is also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bi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The problem teaching is a problem- oriented method,in the teaching of all aspects, through problems or tasks to guid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
problem-based classroom;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biology teaching
G633.91
:A
:1008-6714(2017)09-0094-03
〔责任编辑:李海波〕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9.042
2017-02-16
孙锦传(1990—),男,重庆綦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