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 临汾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基于大学化学课程的科技伦理教育思考
刘丽珍
(山西师范大学 临汾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福利,但人类同时也在为许多化学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付出巨大代价。化学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伦理规范以及个体道德的形成做适时的改变。如何协调化学发展和科技伦理的关系是人类现如今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将科技伦理教育融入大学课程是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
大学化学;科学技术伦理教育;个体道德形成
化学学科在科学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使得化学科学引起的伦理道德问题更加严重,对于科研教育的影响更加深重。如果现在的大学化学教育还是不能全面介绍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化学家道德和化学伦理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将会使今后的世界关于化学导致的问题更加尖锐。因此,调整化学发展方式,必须依靠规范的化学科学伦理知识以及化学工作者自身的道德素养继续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积极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联,因而也产生了不少社会道德问题。其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格外尖锐,化学物质带来的人类身体机能的破坏以及各类疾病的出现和产生,让人类社会对于化学伦理道德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以至于大学化学课程教育不得不把科学技术伦理方面的知识传播加入到课程中来。其目的也很明确,大学生学习化学只是今后将大部分运用到工作中。若一些科学成果被随意使用,将会给人类甚至整个地球带来灾难。科学领域各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和科研经费的不正确使用问题时常发生,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再忽视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探索宇宙、自然以及生命自身秘密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追求新的发现,但这样势必会对自然和社会带来更加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制定更加严格的科学活动伦理规范标准,消除科技的消极影响,提升科学家自身的道德意识。科学伦理是人类发展中各种伦理道德的关联和调整,大致包含科研、发展、技术运用、伦理知识评价与规范,对于科学领域和其他领域的伦理知识冲突和改变,必须以加强科研人员在科学事业中的道德素养为第一重点。大学化学课程应当加强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提高他们的化学活动规范性,让他们在就业从业后能够正确使用化学的相关知识来造福人类,以减少伦理道德冲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化学的存在为世界增添了许多色彩,尤其在粮食方面、疾病预防方面、能源问题解决方面、生态环境优化方面、新材料新技术开发方面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是数不胜数,如转基因食品、疾病的产生,能源污染等都是化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与伦理道德发生巨大冲突。然而人类虽已经意识到化学药品对生活环境的破坏,但并未有效控制,从而给社会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人类的日常活动均离不开化学,将来从家常用具到医药用品、从能源开发到新型材料合成、从生命的产生到宇宙变迁都将更加依赖化学。人类已经不可以没有化学了,由此导致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改善化学教育结构,来减轻化学对于人类社会的负面作用而导致的反化学主义道德产生。化学家的道德伦理必须要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减少化学对于道德伦理冲击的发生。所以,化学家最重大的任务就是认识世界、改进世界以及守卫世界。所以,我们必须重新看待现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以探究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具体影响因素,来明确现代化学科技与伦理道德平衡发展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进而确定两者和谐发展的方式。现代化学科学技术既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伦理道德的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妥善协调化学伦理与化学家道德的关系,减少化学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及避免化学成果对人类生存性质的挑战,真正使化学成果促进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和壮大。
1.化学伦理道德
化学伦理道德是指从事化学的工作者在进行化学科学技术创新活动时对社会、国家、大自然这三者之间的思维方式和从事原则,该原则详细阐述了从事化学工作的学者以及其他有相同信念的人所必须遵守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处世准则。
2.化学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技术伦理系统中,对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生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种与生命有关的化学活动都是大学化学所重视的问题。化学目前造成的各类问题,以及电视报道等方面的消极效应需要化学教育工作者重视化学伦理道德教育,不能再任由“化学很危险”等片面性言语对于化学开发和研究的阻碍继续发展下去。因此,化学工作者在培养大学生化学知识能力时必须注意同时提升伦理道德教育,让大学生普遍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现阶段我国对于化学科技伦理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规模相对较小,从而导致大学生对于已具备的知识无法付诸实践。由于不清楚伦理道德风险,对于化学技术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并不清楚,因而难免发生化学事故。所以,加强大学生化学伦理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
3.化学伦理道德教育内容
(1)化学武器。众所周知,二战中日本使用了很多化学武器,这是没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会严重损坏战争发生地区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对环境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是对人类伦理道德底线的严重触犯。为自身利益触犯伦理道德是十分无耻的,这是严重的对人类伦理知识的践踏和亵渎。不论是谁,都应该共同抵制利用科学成果毁坏社会和生命的卑鄙行为。大学化学课程应当加入对化学武器的相关危害性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武器对于世界和平的破坏,使他们在进入化学领域后,不研究开发化学武器。
(2)环境污染。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已经不容小觑,很大一部分环境污染是由化学成果的使用带来的,也就是化学污染导致的环境污染。由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农业也在迅猛增长,但农业发展的弊端也日趋明显。由于大范围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各种杀虫剂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的试剂,使得有害物质逐渐在农产品和水体中聚集,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年累月的积累势必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由于化学物质的持续排放使用,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明显,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不断被破坏。我们要知道地球是人类目前唯一的生存空间,我们必须将化学污染对其的损害降到最低,以此来保证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繁衍环境。在这样的前提下,科学家提出了科学的伦理教育概念,旨在加强社会中每个人的责任意识。通过伦理教育,加强社会人特别是大学生和化学研究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进行化学试剂使用时,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尽可能避免严重污染社会的情况发生。
总而言之,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及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融合使得社会行为中对伦理道德和个人自身道德的理解越来越清楚,科学技术行为方式逐渐完整。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技术性学科,对研究者的要求普遍较高,除具备完备的化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度责任意识和较好的社会责任感。此外,提升大学生对于化学技能的科技伦理教育力度,对于提升化学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化学工作者对化学研究的高尚职业道德,还能通过合理积极的方式探索化学科学的难点,从而不断促进化学技术的发展,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最终达到化学科学技术和人类、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大学化学课程对于科技伦理方面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化学的意义,更能减少化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危害,让化学不再是使人觉得会污染环境、使人身体受损的,不再让我们去思考《生化危机》等可怕的未来,而是更好地去接受和理解化学。这将成为化学领域的工作者和人类学家共同面临的话题。
[1]马兰,刘景景.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材料专业《大学化学》课程建设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6):35—37.
[2]娄凤文,朱凤霞,孙小军.基于大学化学课程的科技伦理教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247—249.
[3]冷向宇,张萌萌.高校化学史教育中的德育新论[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4,(2):86—89.
[4]谢学志.高中化学科技教育课程研发的实践和思考[J].天津科技,2014,(5):98—99.
[5]甘平.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树立医学生世界观[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32—34.
〔责任编辑:李海波〕
G641
:A
:1008-6714(2017)09-0011-02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9.005
2017-02-27
刘丽珍(1976—),女,山西临汾人,讲师,硕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从事大学化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