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君子论与现代语文教育

2017-03-11 16:57
林区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论语君子人文精神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论语》君子论与现代语文教育

杜佼谕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孔子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君子”便是他在《论语》中提出的在礼乐崩坏的战乱时期理想人格和“邦有道”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孔子为“君子”形象提出了一系列价值追求。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精神危机却在日益增多。重温经典对教育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君子;现代语文教育;工具性;人文性

孔子生活的时代战争频繁,礼崩乐坏,人们迷茫、彷徨,针对这种现象,孔子十分重视塑造人们共同景仰的人格规范——“君子”,将秩序井然、“邦有道”的社会理想寄托于君子身上。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的趋势使中国迷失了自己。因此,想要维持中国现代社会稳定的秩序,就应该回归传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来滋养干涸的精神土地,孔子提出的“君子”成为治疗现代中国人精神疾病的一味良药。

一、“君子”研究的必要性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分期的问题,这里采用叶苍岑《中国语文教学通论》的观点:中国至今的语文教育可分为古代语文教育、近代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三个阶段[1]。古代语文教育从文字产生开始,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形成了一个以儒家为代表的完整教育体系,而儒家的创始人孔夫子所提倡的“君子”人格规范在几千年的教育历史长河中绽放着迷人的光彩。近代语文教育是从“五四”到新中国建立,“君子”之道在这视读经为洪水猛兽的时代已无力践行,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工具功能性增强,古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之美却渐渐失落。新中国建立至今是现代语文教育阶段,“文革”和改革开放先后冲击着语文教育,人文教育还未找准定位,就被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流中[2]。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精神文明却远远落后,现代人面临着社会价值失落,这是现代社会普遍面临的精神危机。《论语》中孔子生活的时代也普遍存在精神危机,子路等人的“问礼”“问君子”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这样的人等问题存在着困惑[3]。

二、“君子”的价值追求

《论语》中孔子提到的高尚人格,有“圣人”“贤者”“仁者”“大人”“君子”等,虽然孔子没有对“君子”进行轮廓性地描述,但其实这些论述都与它相关。从孔子对其所追求的高尚人格的描述中大略总结出“君子”形象有关于语文教育所应该具备的一系列价值追求,这些价值追求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双重性质分为语言学习能力以及人文精神培养两个方面。

(一)语言学习能力

在语言运用上,孔子崇尚实用精神,“辞,达而已矣”。言词如何能准确地表达意思,孔子对此也作了论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信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二)人文精神培养

语文不仅仅是交际工具,也体现了个人甚至社会的文化价值。孔子很注重学生自我修养,提出“修己以敬”。为了实现人文精神的价值,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成这样的人,《论语》中的“君子”为此提供了参考标准。从人文精神方面解读,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分两个层面:

1.道德精神层面

君子的价值追求可概述为仁、知、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孔子对“仁”的要求很严格。在《公冶长》第八章中,孔子认为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但“不知其仁也”,可见孔子认为“仁”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达到的境界[4]。根据《论语》对“仁”的论述,可以将“仁”归纳为三层含义。(1)“刚、毅、木、讷,近仁”;(2)“仁”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孔子多次强调“爱人”是“仁”的基本含义和关键;(3)“仁”表示出一种最高的价值追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知”通“智”。在《季氏》篇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君子不是天生聪慧,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达到,学习态度是关键。语文和其他学科不一样,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学生端正态度,仔细品味生活,其语文水平就能提高。

“勇”分成“德义之勇”和“违义之勇”两类。小人“好勇疾贫,乱也”,“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无论君子还是小人,“义”和“勇”都不能分开,“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是孔子基于维护社会秩序而提出来的。

2.行为规范层面

孔子一方面用量化的方法对君子的言行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尊五美”即“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有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患”即“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五耻”即“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君子有三畏”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另一方面,孔子要求学生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要恪守自己的信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三、“君子”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但现代语文往往过度重视其应用性,而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现代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回归失落已久的传统儒家文化,要重视对“君子”这种人才的培养。北宋经学家邢昺在《论语注疏》中写道:“君子之道深远,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故不可小了知也。”为了彻底践行此道,国家、地区、学校和教师应该通力合作。

国家对语文教育的性质、内容、任务的掌握是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来实现的,国家课程标准既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评估考试的依据。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习相远。”“习”指学习中的环境因素,是后天形成的,所以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也是国家的义务。第一,应该更加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君子”就非常合适;第二,改善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标准,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发展至今,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所以各地区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本地区的文化,语文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博闻强识,具备多方面才能,不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应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各地区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品德,应该为当地各类学校的语文教育多提供资源。现代语文教育的形式除了课堂教育,还应该多开展课外活动。语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深厚的语文基础不是简单的知识授受就可以养成的,而要培养学生时时刻刻的语文关怀。

教师是国家、地区和学校制定的教育政策的执行者,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怎样培养“君子”,孔子早就给出了参考答案。“君子不重则不威”,孔子重视树立自己的威严;他还善于以礼服人,常常采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希望“举直错诸枉”;孔子欣赏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激励学生要向孔文子学习;孔子认为子产达到了“君子”的四个要求——“行己恭,事上敬,养民毁,使民义”,这四个要求可供学生“见贤思齐”。现代语文教育者应该向孔子学习,在谈说间就引导学生走上正轨,看似毫不经意,实际上是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

《论语》中的“君子”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现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从《论语》中吸取经验,学习孔子为培养“君子”这类人才而提出的一系列价值追求,以“君子”来要求自己和他人,使语文教育中失落已久的人文精神重放光辉,把人文教育与语言教育同等对待,这样语文教育将更加完善。

[1]王松泉.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的分期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4).

[2]魏丹丹.百年检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鲁杰.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思履.论语彩图全解详注[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425.

[5]杨伯峻.论语译注[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4.

[6]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51.

[7]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钱晓玲〕

H19

:A

:1008-6714(2017)09-0029-02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9.013

2017-02-19

杜佼谕(1992—),女,四川南充人,中国古典文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论语君子人文精神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君子无所争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有君子之道四焉
《论语·为政第二》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