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 哈尔滨150090)
中文教学之写作心理分析初探
王丽雪
(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 哈尔滨150090)
写作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极富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只有对写作心理做详细的分析研究,写作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个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认识过程,创作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价心理因素所产生的写作活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写作心理;写作教学
写作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并将用文字状态来体现。而写作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理解学生写作心理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掌握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教学的能力。[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
写作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极富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只有对写作心理作详细地分析研究,写作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1)要有强烈的写作欲望,表现出对写作积极趋向的态度,也就是有事要讲,有情要抒发,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反映了一般的写作心理规律。学生在课堂上情绪振奋,在明确写作题目后就能迅速进入思考的写作状态。
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权力,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写作的内容,给学生更加自主的创作空间和机会,积极调动学生的写作快乐感和写作的欲望,消除学生被动写作的不良情绪,为更好的写作教学打下良好的动机基础。教师要在写作语言、方式、基本规范的模式上,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地行文。
(2)没有写作欲望,但来自特定的心理需要而写作,这是一种被动的态度。虽然谈不上积极的写作欲望,但为了一些特定的要求也写了,因此仍能正确对待并进入写作过程。
教师应在不干涉学生兴趣和自主性的前提下给学生指明阅读和习作的方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社会生活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主的选择。由于现阶段的写作教学多是按照高考要求来进行的,学生必须按照格式化的样式来完成写作,因此也就出现诸多的作文模式,特别是要求学生注重开头和结尾,往往使学生完全在没有自主的前提下统一按照模式化来写作,因此没有了写作的快乐,扼杀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个性。
(3)不想写作,对写作表现出对抗的态度。不想写,甚至没有可写的,无从下手,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
针对此种写作心理因素和状态的分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正确认识写作,并且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写好自己的见解、观点。如通过强化阅读,写作和阅读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大量的阅读吸收各种文章的精华,并积累充分的文章素材才能形成好的文章,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文章,同时通过阅读各式文章让学生在心理上对优秀的文章有一个模式上的认识,因为仿文也是另一个训练学生写作的重要方法,学生把自己通过阅读和了解到的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和心得,再通过一定的模式化的仿照来完成自己的写作。
(1)审题阶段:应用写作所要求的多是规范化的文章,也就是要求的很明确。要对题目做分析,明确要求写什么,及题目对写作的限制,运用两种思维形式,一是分析,对题目(话题)作分析,明确要求。二是联想,根据题目展开联想,丰富写作材料。通过审题,可以全面了解命题的意图,明确写作范围,把握选材重点,顺利进入立意选材阶段。
(2)立意选材阶段:通过观察、联想、概括与立意才能明确写的是什么,观察对直接认识事物有重要意义,观察是立意的基础。联想是拓展思路、丰富材料的关键,而立意与材料本来就是不可分的。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或者说是作者通过材料所要表达的旨意明确下来。立意的高低决定文章的成败。[1]因此在立意的同时,开动大脑运用观察和联想来概括分析、比较、鉴别。
安排结构的过程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理性思维过程。在完成了立意和选材后就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和语言形式来组织材料表达中心,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如何归类和区别主次,认识内在联系,确定安排顺序。
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影视资源积累素材。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语文课程的资源载体越来越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比起传统的课本,影视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很多影视资源都与课本、课外读物中的内容紧密相关,并且更加直观和生动。除此以外,优秀的影视剧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还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更有深度,有思想。写作经历两个转化过程,其一是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要写好文章,必须经历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经历反复的思考,怎样才能把所要表达的事物表达清楚,这是一个使思维趋向于准确和严密的过程,是发展思维和运用语言的统一。
(1)积累素材阶段: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语言文字、方法技巧,通过感悟,内化为表达生活的写作能力。要有效地实施“以读促写”,须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课内阅读的把握,讲解时要详略得当,抓住重点;第二,拓宽课外阅读,生活阅读,丰富学生获取知识和素材的途径;第三,要鼓励学生模仿优秀文章的结构、语言、立意和写作方法;第四,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借助联想展开思路,想出新意。
(2)模糊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转化。呈现在心理的思维过程丰富而活跃,这些都将转化为再现表象和现实生活。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语言来完成转化,因此发展语言能力也就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写作过程充满了活跃的心智活动,文章所表达的也就是这种心智活动的结果。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各种思维训练,除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外,还有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横纵思维等,这对于活跃学生思考,激发创造潜能,是十分有益的[1]。
因此我们说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个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认识过程,创作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价心理因素所产生的写作活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4.
PsychologicalAnalysisofWritinginChineseTeaching
WANG LI- xue
(Heilongjiang Nongken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 Harbin 150090, China)
Writing needs to experience a psychological process and it is a very creativ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nl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an writing teaching have a definite object . Students’ writing process is an emotional thinking and rational thinking, image and abstract , intuitive thinking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and creative process requires continuing evaluation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the writing activities, which can better enhanc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writing; writing psychology; writing teaching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1.014
G420
A
1008-6714(2017)11-0034-02
2017-07-10
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0480456)
王丽雪(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中文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崔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