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谊玉
(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中心小学,广东惠州 516025)
中国语文传统文化,是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藏,对其进行了解能够帮助农村高年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实现文化的流传。而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面,诵读式教育就是经典的教学模式,其具有十分强烈的教学意义,因此如何开展有意义、有效率、有效果的传统文化诵读式教育,是我国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诵读式教育模式下,能够使得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学,以此通过不同文章传达出来的思想,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其阅读兴趣、写作能力、价值观念等都会相应的加强,使其在品性与修养方面发生改变,相比于最简单的说教教育方式而言,所起到的效果更好。
基于科学的统计,小学生阶段在机械性记忆能力方面是最强的,特征在于记忆的速度与持久[2]。此时进行诵读式教育,不管是培养了其自身的基础能力,在学生对文章进行记忆、思考的同时,也锻炼了其大脑的运作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智力的开发。同样基于研究结果发现,长期进行诵读的高年级学生,其学习的能力相比普通说教模式下的学生,高出3~5倍,在记忆力、专注力、理解力与创造力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值得代代相传的价值在内,而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基于说教模式的缺陷,容易使得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对学习产生错误的认知,例如枯燥、单调等等,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是无法有效的对文化知识进行记忆的,最终造成了文化的流失。但诵读模式,其教育的方式带有情感色彩,可以使得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在文化知识当中,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正确的认知到学习的快乐,实现完善的文化传承。
基于陈旧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分析,其中存在效率较低、落实不全面、学生接受度低、教学方式古板不科学等等不足,在此前提下面就需要实施诵读式教育,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效率得到提高。基于实际,我们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传统文化诵读式教育的方法,针对古诗词朗诵展开教育,要求学生自行搜集自身喜爱的古诗词进行诵读练习,并在日常的国学课当中,进行古诗词经典诵读,此外,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豪感,还举行了古诗词朗诵比赛,通过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落实教育的目的。
在实施传统文化诵读式教育模式时,并不能要求学生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诵读,而是应当选取部分经典的文章来进行教育,以此才能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合理性与实效性[3]。通过良好的选材,可以使得不同学生的喜好被满足,并同时向学生传递文中的美好思想。具体而言,在实际的诵读式教学选材时,可选择古代诗词或著名作者等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通过文章或作者身上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传统文化的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学习传统,而是提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此才能实现教学的真实目的。学习传统的文化,是为了让学生能理解现代产物的由来,明白民族的思想核心,而过于封闭的教育,只能使学生知道知识,并不能展开思考,因此在诵读式教育当中,需要遵循开放式的原则。
基于上述观点,在诵读式教育当中,其文章主要以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为主,但当此教学模式作用于小学教育时,要注意适用性的原则。部分的传统文学,可能会涉及成人化的因素,例如暴力等段落,对于成年人来说,此类段落可以是渲染情感的因素之一,但对于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其年纪不大思想不成熟,而且此时学生容易产生模仿的行为,基于此前提,如接触到成人化的段落,可能导致其产生错误的理解进而做出模仿,最终使得教学目的出现极大的误差,因此在诵读式教育实施中,要注意适用性原则。
因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存在爱玩的特点,一本正经的教学是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在此前提下,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添加适当地趣味性,进而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优良的教育习惯。趣味性的教学,有助于课堂的学习氛围形成,在氛围的带动下,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如此也可加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诵读属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当中的一种教育方法,因此在运用时要注意合理性,如此就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关于制度的建设方面,首先需要保证诵读时间的合理性,使得诵读不占有过多的正常教育时间。其次,规范诵读后的教育行为,例如引导学生对今日诵读文章进行思考、规划文章中心思想等。此外,制度还应当包括教师的行为管制,避免教师因个人原因,出现体罚等行为,一旦出现必须严格处罚。
在较为传统的教育当中,不少教师习惯采用单纯的说教模式,此类模式简单来说,就好像在 “完成任务”,学生能够学到多少,全凭自身的能力,而对此模式进行分析,其中存在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目的落实不全面等等现象,还会使得学生因为枯燥的教学内容,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态,严重影响了社会未来的发展力度。基于上述前提,就必须加强教师的思想规范,使得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产生转变,不可一味的以说教的模式来完成教学的任务。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如何营造氛围,是当前传统文化诵读式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氛围的营造,主要基于学生内心的状态,当学生认为学习能够对自身产生帮助,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与价值时,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而当每个学生都保持这样的状态时,就会实现氛围的营造,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趣味的测验、情境的模拟等等,使学生认为掌握学习内容,可以使得自身得到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合理的教学模式当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下,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当前的状态进行理解,进而可以针对性的开展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在学生遇到难题时,不会因为关系的疏远而不好开口询问,如此才能够实现教育的全面落实。
诵读式就是经典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其功能在于帮助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学进行理解。通过诵读式教育,能够塑造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侧面加强了我国社会未来的人才发展力。
[1]柳晓燕.经典浸润心灵智慧点亮人生——浅谈引导小学生古诗文吟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1):344.
[2]蒋阳成.小语经典诵读主题式教学探究[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3(5):72-73.
[3]王洪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课堂渗透与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