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建构主义逻辑

2017-03-11 15:38爽,徐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国外交

梁 爽,徐 雪

(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建构主义逻辑

梁 爽,徐 雪

(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国际体系的观念分配入手,把国家和国际体系的互动结合起来,在体系层面主张行为体之间的文化认同塑造国家身份,进而建构国家利益以及决定国家行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奠定了理论基础。当前,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革,中国对自身在国际社会的身份认知不断发生变化。基于建构主义逻辑,中国不断建构“负责任大国”的国家身份,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走一条和平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之路。在这个全球化不可逆转的时代,中国应该积极展现大国姿态,打造命运共同体,加强文化外交和软实力的建设,致力于自身和平崛起并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与繁荣。

建构主义;身份认同;大国外交;中国特色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战后西方的主流关系理论以权力、利益为研究起点,一直将观念因素排斥在研究内容之外。但是冷战之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革对传统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提出来了新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学派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建构主义揭示了新现实主义理论在解释国际社会所存在的缺陷,开辟了从文化角度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新范式。

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核心命题:首先,重新概化国际体系结构,建构主义否定了新现实主义关于国际体系仅仅是由物质能力的分配(distribution of material capabilities)构成的观点,提倡重视观念的作用,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很大程度上是参与国际体系的国家之间观念分配的结果。尽管物质性因素客观存在于国际体系中,但是它只能通过观念因素产生意义,观念的分配才是体系结构产生作用的关键。其次,建构主义在对国际体系结构进行概化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施动者——结构的关系,施动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结构,结构又建构施动者,二者之间存在一种互构关系(co-constitute)。最后,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塑造国家身份,进而决定国家利益,国家行为体根据国家的身份和利益考虑自身的对外政策行为。体系结构对身份和利益的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构主义是身份政治理论。

从建构主义对国家身份的理论来看,一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行为方式是在实现自身国家利益前提下执行的,但是国家利益并不是既定和预设的,而是作为一个变量,由国家身份决定并且随国家身份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美国学者亚力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曾说过:“利益是以身份为先决条件的,因为行为体在知道自己是谁之前不可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1]身份和利益共同促成了行动(意愿+信念=行动,这里的信念指身份,意愿指利益)。[2]一个国家只有明确了自我相对于国际社会的身份,然后才能以这个身份为依据去追求相应的国家利益,最后践行维护国家利益的对外行为。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建构主义逻辑

(一)依据建构主义对国际体系结构的观点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依据建构主义逻辑对国际体系结构的分析,首先,整个国际社会是一个由各国家行为体构成的体系结构,单纯的物质力量不能独立发挥任何作用,而只能通过观念因素在体系结构中产生意义,国家之间的观念分配结果是建构国际体系的关键因素。建构主义强调在康德文化基础上建立“安全共同体”[3],处于共同体之中的国家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得一国安全建立在另一国不安全基础上的随时可能面临崩塌的这种“安全困境”被打破,国家安全与发展不再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可靠的,而是绝对性的、合作性的。

中国在建国初期对于国际社会进行革命性的挑战,与其他国家形成安全困境,随之观念因素发生变化,直至当前,不断增强与其他国家的利益认同,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也要推动其他国家的发展,建立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与建构主义强调的国际“安全共同体”如出一辙。国际体系的秩序不是依靠强权和霸权来维持的,而是靠共有的观念认同来实现的。在全球化日趋深入的今天,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命运休戚相关。与传统大国相比,中国拥有自身特色理念,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道路的多样化;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利益,坚持互利共赢、互惠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促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推动全世界和谐发展的世界梦相辅相成,是对和平发展共同文化认同的最好诠释。2013年以来,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事务中共同发声,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群整体力量,对于在多边平台上更加合理地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平正义做出了自身的努力。

其次,建构主义是重视实践活动的理论,强调施动者与结构之间的互动,施动者的互动构成了结构,结构又反过来建构了施动者的身份和利益。[4]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外交战略上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构想,为了保证其顺利进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已经出现实质性进展,丝路基金已经设立,中蒙、中泰铁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积极推进,中韩、中澳等自贸谈判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这都体现了中国与体系结构之间的互动,中国与其他国家在体系框架下不断寻求利益契合点,在深化合作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

(二)依据建构主义对国家身份的观点解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从建构主义逻辑对国家身份的论述来看,首先,国家的对外行为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而执行的,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研究的核心问题,它既是制定外交策略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检验外交政策成败的标准。

中国提出大国特色外交体现了自身对国家利益变化的准确认知和把握。当前,中国不只是一味追求自身国内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而是将自身利益不断延伸至全世界,从而改变长期奉行的“韬光养晦”政策,积极发挥在国际社会的创造性塑造作用,探索出一条新型特色大国外交之路。2015年,习主席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谈到,人类拥有共同的梦想:世界和平,社会安宁,生活富足。世界的梦想与中国梦的目标总体是一致的。[5]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尽其所能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新兴发展理念。中国将国家利益延伸至全世界的同时也会受到国际问题的影响,比如说恐怖主义、能源危机、流行疾病不仅会影响地区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中国自身的发展。因此,中国已不能像改革开放阶段那样采取“韬光养晦”,而是要在国际社会中承担一个大国相应的责任,在安全领域,与他国一道阻止地区冲突,预防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在全球治理领域,推动国际生态与环境的改善,促进国际卫生、救灾等国际体系的完善。现阶段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充分反映出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已跨越国界,延伸至全球。

其次,建构主义强调,国家利益不是既定和预设的,而是作为一个变量,由国家身份决定并且随国家身份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现出中国对国家利益认知的变化,正可以看出中国的国家身份发生转变。从中国特色大国的外交姿态、新型大国关系以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可以看出中国对自身身份认识的变化,中国正逐渐由一个独善其身的发展中国家塑造成一个具有全球利益、兼济天下的世界性负责任大国。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包含以大国的姿态对待国际社会其他力量较小的国家的理念,坚持国家不以强弱论高低,主张一律平等,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反对强权、霸权,在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上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作用,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行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推动其他国家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6]

在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联系愈加密切,不只是简单的零和博弈,国家利益关联越来越复杂。英国华威大学著名国际关系学者肖恩·布雷斯林(Shaun Breslin)在分析中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中担当何种角色时提出以下观点: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将不断改变现有的国际规则或规范,但是会竭力避免导致国际社会的不稳定或经济危机,因为作为国际社会一员无法逃避危机给其自身带来的损害。采取和平手段推进国际秩序向前发展既是履行国际责任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自身利益实现的事情。[7]因此,在对待大国关系方面,中国积极推动平等、互利共赢、不干涉内政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也反映出了中国认可自身与其他大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共同利益。

中国正在国际社会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的建设性作用,承担着与自身大国身份相匹配的国际责任,不断推进大国特色外交的构建。据上述建构主义逻辑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分析,由于国际国内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及中国自身深层观念的革新,中国的国家身份经历着全新的再造过程,逐步调整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与国际社会之间进行新的观念互动,有意识地将自身定位为世界性的负责任大国身份,努力实施符合大国身份的外交政策,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繁荣。

三、建构主义逻辑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发展特色大国外交的启示

由以上建构主义从国际体系结构和国家身份理论这两个方面的观点对我国外交政策和行为的深刻剖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基于此逻辑必然走一条和平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之路。在这个全球化不可逆转的时代,中国应该积极展现大国姿态,打造命运共同体,加强文化外交和软实力的建设,使中国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得到其他国家正向积极的反馈,从而实现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推动自身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与繁荣。

(一)积极打造命运共同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迅速席卷以及地区主义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中国必须不断强化亚洲地区大国意识,注重在对外事务中发挥亚太身份的影响力,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信任。在此基础上,打造“求同存异,休戚与共,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新型特色大国外交的建设性作用。[8]

首先,充分发挥亚洲地区建立起来的机制的作用,使得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拥有基本的保障;其次,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作为大国,中国对本地区的发展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进行彼此协商,增强透明度和相互信任,共同维护亚洲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反对干涉别国内政;最后,加强务实合作,力求取得成效。中国应准确把握本地区发展脉搏,找准地区国家的利益契合点,加快实施周边自贸战略,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增强亚洲国家共同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中国应充分发挥特色大国建设性的作用,将打造命运共同体落到实处,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推动整个亚洲地区的稳定繁荣。

(二)注重发展文化外交

温特说过,文化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具有自我再造能力。[1]可见文化对自身的发展以及外交行为的实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中国并未使得传统文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足够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在与世界文化交融的同时,其自身文化也不可避免地与西方大国文化霸权发生矛盾并相对处于劣势,“政治‘民主化’、经济一体化、文化西方化”的世界单一模式都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中国必须增强中国文化的创造力和吸引力,使得强大的文化软实为影响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帮助中国实现大国身份的国际社会认同,推行特色的大国外交政策。

中国要想让文化外交大放异彩,文化现代化就成为必要的现实选择。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博大精深,要注重深刻全面的对其进行重新梳理和审视,坚持与时俱进,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光芒。文化外交的建设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意源泉,加大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树立亲切友好的大国形象。与此同时,中国民族文化应主动地、兼容并蓄地从日渐兴起的全球文化和世界其他优秀文化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和免疫力。

(三)加强软实力建设

首先,中国的国际形象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自身的国际传播力,除了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外,成功的传播策略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全球化、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便利条件,尽量运用多元化手段以提高传播功效。其次,软实力的建设不仅是对外的宣传,更重要的是内治。修炼与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发展自身道德体系。在未来的中国发展建设中,中国要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发展观,还要有自己的建设观。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在增强互动实践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的目标,而完全是共同的行为方式,寻求共同的行为准则,而不是共同的价值观,这样才能超越差异,不断提升我国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

建构主义逻辑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外交发展方向的认知和预测。中国外交已经从“韬光养晦”阶段过渡到创造性塑造阶段,为了有效地维护日益拓展的全球利益以及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中国必须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因此,中国正在努力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大国强权政治的外交之路,也就是致力于自身和平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世界和谐发展的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1]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25-226,233-234.

[2]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98-99.

[3]谢桂娟.建构主义逻辑与中国和谐世界外交[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3-49.

[4]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3-124.

[5]习近平接受 《华尔街日报》采访 [EB/OL].(2015-09-22)[2016-07-29].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22c_1116642032.htm.

[6]李志永,袁正清.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之论[J].太平洋学报,2015(2):20-29.

[7]Breslin,Shaun.China's Emerging Global Role:Dissatisfied Responsible Great Power[J].Politics,2010(s1):52-62.

[8]王帆.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推动 [J].当代世界,2016(6):4-8.

Diplomatic Power of the Constructivism Logic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IANG Shuang,XU Xue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

Constructivism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ak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and combin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At the system level,it is argued that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actors can shape the national identity,and then construct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decide the state behavior.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s lai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great power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t present,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and China's identity cognition is changing constantly.Based on the logic of constructivism,China continues to construct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responsible big country".This also determines that China is bound to take a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diplomatic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 this era of globalization,In order to realize its own peaceful ris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wholeworld,China should actively show the attitude of great power,build a community of destiny,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

constructivism;identity;power diplomacy;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D820

A

1674-2109(2017)10-0024-04

2017-01-09

梁爽(199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研究。

陈 虹)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大国外交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吐槽大国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多想记住你的脸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大国气象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