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飘生
(厦门兴才学院,福建厦门 361024)
后勤管理是我国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福利性的后勤工作中,管理机制滞后,运营效率低下、学校负担较重,严重地制约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社会化改革中,不但能够有效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和科学化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后勤管理体制的进步。相对于传统管理机制,社会化改革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改革不彻底,目前高校后勤管理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自我国推动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以来,许多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诸多的有益尝试。在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后,发现大多数高校都能够因地制宜,但最终结果却大同小异,基本上可以分为独立企业法人模式、甲方乙方模式和社会化模式(是指狭义上的社会化模式)。
独立企业法人模式具体是指高校与后勤部门分离,让后勤部门成立实体企业,具有独立法人的特点。在为高校服务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和资本,最终实现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高校仅保留一个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后勤企业的服务质量。在这种监督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学校既没有放弃监督管理义务,后勤服务质量得到了保障;而且后勤企业也能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降低了高校的后勤压力。
第二种是甲方乙方模式,即高校将后勤工作分离后,后勤服务成立多个乙方。高校只保留后勤管理处(小机关)代表学校履行监督责任,并以合同的形式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种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权责更为分明,同时乙方之间也可以相互竞争,来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
第三种是社会化模式。相对于后勤的社会化改革而言,这种社会化模式属于狭义上的社会化,是社会化改革的一个方面。具体来说是高校后勤工作完全交给社会企业来投资和经营,学校引进社会上具有一定水平的企业为高校师生提供后勤服务。高校从后勤中脱离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上,广泛地吸收社会资源和社会企业力量参与到后勤服务中,以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来选择后勤服务企业,有力的保障了后勤质量。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后勤服务性工作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传统高校后勤普遍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权责不清”等问题都得到改善。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无论是独立出来的后勤部门,还是引入的社会企业,都实现了自主经营,积极性得以提升。不仅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后勤工作的发展;而且高校师生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校园风貌也得到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高校后勤工作的复杂性,传统管理模式的滞后性,在后勤工作改革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随着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
首先是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与消费能力较低之间的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结果,一是要为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二是要降低高校后勤压力。在实际中高校后勤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后勤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企业的逐利性,出现了后勤服务消费过高的现象。尤其是在师生饮食方面,许多学生都反应校内饭菜价格高,质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消费能力有限,消费水平较低。但是后勤服务企业逐利性,加之近年来社会劳动力、物资成本的提升,最终导致服务价格不断上涨。而学校为保证服务的延续性,很难及时、频繁地对企业做出调整。这一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次是后勤服务的多样性与高校管理之间的问题。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了餐饮、校园卫生、校园绿化、校内交通、物业维修等等方面,不同的服务内容都需要引入不同的企业进行。在这些工作社会化改革之后,高效难以对所有的职工进行管理和监督,导致大量社会人员进入校园,对高校后勤的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使原本安静和谐的校园,处处充满了浮躁和吵杂的气息,影响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环境的提升。
第三是高校后勤管理机制改革不彻底,后勤事业编员工依然大量存在。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即是让高校从繁重的后勤服务工作中脱离出来,将更多的资源应用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但是从实际改革效果看,许多学校虽然将后勤工作下放、脱离,但是原有的事业编人员依然存在。例如在笔者调查中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对原有职工提供了内退、待岗、承包三种选择。虽然如此,但是许多员工都保留原有编制,在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这部分员工的身份、待遇等问题成为改革的关键所在。导致后勤工作中原有编制员工与新员工出现“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不仅增加后勤服务企业的运行成本,而且对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新时期面对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在服务水平、校园环境以及人事制度三个关键方面,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进行。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在社会化改革后,既要保持企业经营并取得一定的利润;同时也要突出其“公益”和“教育”属性。因此针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服务质量与学生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一是要完善校园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在校园后勤服务企业的招投标中,要严格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竞标,择优选用。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选择后勤服务企业。另外在监督过程中,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要与后勤服务企业按照法律规范签订相关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协议提供后勤服务。例如针对学生消费能力较低而餐饮价格不断上涨的问题,可以采取听证会的方式,邀请企业、师生代表、学校三方进行讨论,决定是否涨价。二是为了保障后勤服务企业取得一定的利润,在满足师生需求的基础上,高校可以给后勤服务企业一定的补贴,给后勤企业利润空间来更好提供服务,帮助后勤服务企业保持服务质量和产品价格。同时也要督促企业与时俱进,以学生的实际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为导向开展经营活动,适应校园特点。
其次针对后勤服务多样性与高校管理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要从健全后勤管理机制入手,从制度上进行导向和约束,以制度代替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首先在导向机制的建立上,要遵守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制度规范,为后勤服务工作质量和方向提供政策支持。因时、因事的解决后勤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例如针对后勤服务人员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后勤管理部门可以指导企业建立聘任制度,采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式。根据各个岗位的需要明确对人员素质的需求,并以此为指导选用职工。其次在约束制度的建立上,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后勤服务企业、后勤服务人员的行为。具体来说约束制度可以包括监督制度、评估制度等。例如建立监督和评估制度,就是定期对后勤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估,促进其不断规范自身的服务行为;采用不定期的考核监督制度,对后勤服务职工的日常服务质量进行考核,按照制度严格赏罚,优胜劣汰,不断提升后勤服务员工的整体素养。
第三,针对高校后勤工作原有编制的员工,既然进行了社会化改革,就要彻底变革原有人员雍总的人事管理机制,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例如在社会化改革中可以对原有的后勤职工进行登记,将人事档案留在校园之中。虽然职工依然属于高校的人员,但是其岗位调配与聘用则完全交给后勤企业进行。进入后勤企业的职工,在评职称、晋级时则在学校办理。薪资待遇则与后勤企业的相关岗位挂钩。原有编制员工在进入后勤服务企业后,可以施行合同制与考核制度,按照工作绩效决定员工薪酬,避免后勤企业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有利于降低后勤企业的经验成本。后勤服务企业向相应的高校提供的职工年度考核意见作为档案调资的依据,记入该职工档案中,并以此作为这些职工退休时的工资标准基数。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后勤服务企业也要为转岗职工做好培训和再就业服务,科学合理的安排、消化原有编制员工,保障这部分职工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后勤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推进,在解决了管理机制和服务质量的问题之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显现,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后勤工作深化改革的主要瓶颈。因此本文研究中首先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与肯定,但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后勤服务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终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可见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必须要以“服务质量”“育人质量”“科研环境”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来弥补后勤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在社会化改革中努力寻找“临界点”,既满足师生的后勤服务需求,又要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最终满足学校、师生、社会的不同追求。
[1]赵海霞.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2):80-82.
[2]黄莉.浅析我校后勤服务与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J].才智,2015(31):19.
[3]于建永,常跃峰.基于有限市场的高校后勤改革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15(4):25-26.
[4]王晋省.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15(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