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鹏
为“懒汉”正名
◎秦 鹏
“秦老师,咱班的责任区没有打扫,被通报扣分了。”学生小军一早就向我汇报。“值日的小海又偷懒了。”小军抱怨小海懒散成性,难堪大任,嚷着要剥夺小海的劳动资格。
小海家境优越,在卫生打扫等集体劳动时经常偷懒,是班里公认的“懒汉”。一次卫生大扫除,他借着去洗拖把的机会溜跑了,二十几分钟的光景都没等来他的人影。劳动委员小军焦急地跑到水房,看见拖把、水桶撂在一边,独不见小海。久之,每逢集会小海不在场时,同学们就戏称“洗拖把去了”。
对于卫生没打扫被学校通报扣分一事,小海则显得很“淡定”。也许,他只是班级里最普通的一份子,集体荣誉似乎还离他太遥远。对于小海的懒散,小军多次劝说无果。所以,无计可施的他提议要剥夺小海的劳动资格,免得影响班级的卫生考核。
参与劳动实践是每名同学都要承担的义务。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够体验劳动的乐趣,我要求卫生责任区由班级所有学生轮流承担。虽然小海不愿意参与集体劳动,爱耍一点小聪明,但是还不至于无药可救。
恰巧周五下午,学校要组织各班级召开卫生委员会议,通报本周卫生打扫情况并现场颁发“卫生流动红旗”。我决定让小海去参加会议。在找到小海说明情况后,他低着头问:“老师,我去合适吗?”“带好笔,仔细听,认真记,同学们还等着你传达会议精神呢。”我笑着对他说。小海出了办公室,脸上带着疑惑茫然的神情。
开过会议,小海红着脸传达了会议精神。“本周卫生评比,我们班得分89分,扣分理由是周一早晨责任区卫生没有打扫……”听到这里,同学们嘘声一片。小海涨红着脸继续说:“本周获得卫生流动红旗班级是隔壁的七年三班。”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将矛头直指小海,“还有脸站在哪里,还不是你惹的祸。”“大概又去洗拖把了吧。”
小海终于为自己的懒散付出了代价,窘迫地站在那里。我急忙上来打圆场:“同学们,小海同学放弃自己的活动课时间代替小军去参会,也算是将功补过了,希望同学们给他机会。”细声碎语止住了,但不满写在每个同学的脸上。
之后,小海在周记中写到:“班集体因我的懒散遭致扣分,憾失流动红旗,同学的嘘声和批评让我真正看到自己的问题。感谢老师的宽容,今后我一定要改正自己的缺点……”
其实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往往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让这股新鲜劲保持下去,彻底改正错误。回想到小海之前的懒散,我决定试着让小海作小军的副手,一同来管理班级劳动事务。
与小海的谈话很顺利,他乐呵呵地接受了。但是,小军的工作却有些难做。“小海那么懒散,上次的事,同学们还没有完全原谅他呢。”在我的极力保证下,小军最终勉强同意了。
小海之后的就职感言是:“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只有每个同学热情付出,才能换来班级的荣誉。热心于班级劳动是为班集体争取荣誉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委员肩负的责任更大更为艰巨……”
在后来的劳动中,我总会看到那个帅气的大男孩小海冲在最前面。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班级连续两周被授予“卫生流动红旗”,小海也得到了同学的谅解和拥护。
教师面对孩子犯错误,与其苦口婆心批评说教,不如来点“惩罚”。而最好的“惩罚”莫过于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因自己的过错而带来的后果。只有这样,方能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点醒孩子后,教师更要帮助他及时改正缺点,使之内化为一种习惯,而最佳的保鲜方法就是赋予孩子责任,让孩子多一些担当。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班级内部扮演一个重要角色,教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创设一个舞台,让他们都有机会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责任和担当成为驱动他向善的不竭动力。
班级成功“除掉”了一个“懒汉”,小海也迎来了为自己正名的机会。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回民学校)
(责任编辑: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