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宇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广东广州510430)
人文论坛
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李 宇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广东广州510430)
在西方哲学史上物质观的发展经历朴素物质观、机械物质观等阶段,直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出现最终实现了物质观发展上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先在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意蕴等丰富的内容,因而在现代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物质;物质观;马克思主义;意蕴;现代意义
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物质是马克思主义的起始点,它也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建立基石。纵观马克思主义各部分内容,物质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应有之义。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物质的唯一本原就是物的本源。泰勒斯强调,单个的物不过是不变的不灭的物质本源——水的变形、产物,各个生物的食料都是含有水分的,各种水果也都含有一定程度的水分,他将水看作具备水分的东西的本质的基础。赫拉克利特则认为火是世界的本源。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不以再分的,也无法察觉,数量不可估,是永久存在的本源。这些都是历史上的朴素的物质观,而朴素的物质观是人们对认识世界的一种大胆的尝试,值得肯定,但朴素的物质观只是对自然存在事物的一种直观的感觉,将世界简单的规定为一种或者几种具体的有形存在。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样的物质观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朴素的物质观在发展到近代逐渐完成了向机械物质观的转变。近代哲学的奠基者笛卡尔认为物质是一种与精神相对的存在,“物体,我是指一切能为某种形状所限定的东西。”〔1〕这被看作是现代意义物质概念的开端。霍布斯将物体看作是唯一的实体,在他那里,物体不会因为人的思维改变而变化,不依赖于人的思想,是一个自己存在的东西。拉美特利指出在整个世界里只有一个实体,它的形式是不确定的,他所说的实体从本质上来看就是物质。费尔巴哈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我所理解的自然界是一切感性的力量、事物和存在物的总和。”〔2〕与朴素的物质观相比,机械的物质观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历史的进步,但其缺陷也相当明显。它将本属于物质的广延性特征看作是成了物质的本质规定,从物质的具体的形态理解物质。物质观理论亟待新的发展思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一)具有先在意蕴的物质
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诞生前夕,物质观在传统的思维下已经很难实现突破,马克思主义者在前人理论上实现了物质观的质变。要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真谛,就必须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式。列宁在谈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时说到,“一切更基本的问题上”“同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差别。”〔3〕列宁一句道破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物质观是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在物质观上马克思主义和之前的理论在具体的观点上有着明显区别,不论是朴素的物质观还是机械的物质观都未脱离具体的物质形态,但这些物质观远远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高度,而列宁所说的没有任何差别主要体现在基本的精神上,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同样以物质的先在性作为其理论支点。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物质先在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人的视角来看是指物质是先于人、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存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虽然不能如自然科学那样用事实说明人是源自自然界,但是通过自然科学的一系列的成果和人的经验,坚定地认为,物质的先在性是不容置疑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马克思在《神圣家族》曾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4〕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谈到物质的先在性时强调,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5〕这些都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承认物质的先在性,也充分地表明了列宁所说的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物质观的问题上与旧唯物主义没有差别的观点是无可辩驳的。另一方面,从意识的视角来看,物质相对意识而言存在,意识是物质的延伸并由物质所决定,这一观点在相关的教科书中都有详细的论述。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是很多,他是一位“物质的先在性”的坚定拥护者。与马克思相比,恩格斯和列宁在这一领域的论述较为系统。恩格斯认为,“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是纯粹的唯物主义。”〔6〕列宁则说,“感觉、思想、意识是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这是一般唯物主义的观点,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7〕
(二)具有实践意蕴的物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实践观有着天然的联系,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实践观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实践观就不存在物质观,没有实践观支撑的物质观是空洞的,在对物质观的把握上需紧紧围绕实践观展开。就物质和实践的关系而言,自然物质、人工物质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三大种类,自然物质是物质的低级形态,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运动形式和规律。人工物质则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这种物质依赖于人。人类社会是建立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通过漫长的历史过程最终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离不开自然物质,也和人工物质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它又有着一套十分复杂的运行体系,其运动的形态和运动规律都自成体系,人类社会出现是物质世界发展的质的改变。
第一,自然物质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在人类社会产生后,虽然其运行的法则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依然保持着客观存在的属性,但通过人的实践,自然物质被社会化了,也让本就丰富的物质世界变得更加的多元化,自然物质与实践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实践和认识世界的能力都在加强,人工物质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它的诞生就具有了自然物质类似的客观性。人工物质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的实践,其在自然界本是不存在的,其出现的原因有:源自作为主体的人本身具有的能力以及为了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并不是任意自为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客观条件的制约,从人类社会的变迁来看,是实践活动在支撑着社会,通过实践,人才得及积极适应和改造世界。
第三,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独特存在,虽然人类社会是由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组成的,但它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都离不开劳动实践,劳动“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8〕实践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关系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社会关系就是物质关系。
(三)具有社会意蕴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是针对社会现实提出的,其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过程,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从一诞生开始就被打上了深刻的社会印记,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则带有厚重的社会意蕴。社会物质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这里指的物质已经不再是实体,它代表着是资本主义的制度。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社会意蕴首先表现在生产力上。资本主义从文艺复兴的萌芽,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后,到十九世纪已经实现了全球的扩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得到推广,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人开始真正意义上成为世界的主宰者,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作用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改造自然界,自然正在由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不断转化。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社会意蕴不仅表现在生产力上,还表现在依托生产力存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资产阶级的财富,但与之相反的是,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工人面临着严重的饥饿和贫穷的问题。虽然劳动工人有了一定自由和生活的资料,但这种自由和生活的资料的获得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实现的。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劳动工人的劳动力,资本家依靠占有劳动工人的自由实现了其资本的增值。马克思在长期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发现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工人对劳动力的占有,在资本的推动下,实现了对剩余价值的控制。在马克思眼中,有资本的地方就必然充满着劳动者的血和汗。趋利性是资本的本质,在国内市场无法满足资本发展的需要,便开始在世界游荡,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从十八世纪开始殖民落后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马克思认为,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愈发直接和严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对于劳动工人的压榨和剥削建立在虚假的自由和平等上,工人在劳动中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反而被产品所制约,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从根本上来说,异化所体现的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性,这种物质性是现实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社会意蕴在未来期许上直指共产主义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只重视生产,是生产决定国家的政治结构和人的意识,从而简单地从生产力出发看待国家制度,持这样的观点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使得现实制度凌驾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上,仅用生产力水平衡量当时的社会制度,这直接导致了经济决定论的出现;另一种则认为国家的上层建筑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只能在生产力获得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这样的改革实质上是对革命的否定,即改良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对现实的否定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批判从本质上看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该批判是对共产主义的期许的体现,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它的实现是建立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是人的本质和自由的实现,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单面化,马克思一直强调社会最终会完成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在必然王国中人受到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而在自由王国中将最终实现对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的超越,共产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臆想出来的,它就蕴含在现实的社会中,需要革命的手段来推动。资本主义社会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也提供了物质基础。共产主义是未来社会对现实的超越,它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更多的是人类不停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人的存在有着积极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共产主义社会将为人这种价值和意义存在开辟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表明了物质具有先在性,先在性就是客观存在性,这种客观存在性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可知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形成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共同努力才最终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这是发展和辩证的认识过程,也是能动的反映过程,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能动的反映论特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的辩证法内容。恩格斯认为物质的共性只有为了共性才有意义,共性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蕴含在物质的个性中。这表明了共性和个性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也就是说,共性和个性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此外,在对共性的把握上也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在对物质的认识上是在通过实践对具体物质形态的认识由低级的感性的积累逐渐上升到高级的理性,由最初的现象的观察到最终实现了本质的透视,这表明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也是相互依存的。从物质的共性和个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对辩证的关系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蕴含的辩证法思想,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还表明了在唯物主义的范畴内自然观和历史观是统一体,这也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将一切的物质都囊括在了其中,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性的存在,定下了自然发展和历史发展的唯物主义的基调,在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融合。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现实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表明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自然界同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不仅体现经济领域,在生态领域更加突出。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下,人不可脱离自然而存在,我们不仅生活在社会中,还生活在广阔的自然界里,自然、人、社会是三位一体的存在,“不同民族之间尽管有生活习俗的不同,但更多的是共同的文明,平等的交往”,〔9〕不论是从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亦或是列宁身上都带着对浓厚的自然主义情感,他们的诸多行动都表明人应与社会和谐相处。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十九世纪,贪婪资本家向大自然不计后果地索取资源,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马克思眼中的人化自然变成了非人的自然。自然界有其特殊的规律,这些规律不可违背的,如果我们无计划任意地改造自然,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为此,在和自然的相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的发展逻辑,用自然的尺度规范人的尺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表明:世界上物质无处不在,就是说,除了物质,其他一切存在的都是物质的延伸。我们在实际行动中应从物质出发,要以现实的物质作为出发点,离开现实的物质条件,要超越现实的物质世界的想法和行为都是难以立足的,为此,我们在生活中要了解群众的需要,倾听群众的声音,依据群众的现实制定方针政策,在政策、方针实施过程中要落实到位。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对前人成果的扬弃,列宁理论进一步丰富了该理论,之后众多马克思主义者继续为其添砖加瓦,发展到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理论趋于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内容丰富,其先在性表明只有承认物质的先在性才能正确地认识物质,认识这个世界;其实践性表明只有通过实践物质才能逃脱虚化的境地,为物质观找到现实基础;其社会性表明物质最终实现了社会化,彻底融入了社会中,也为它的继续发展找到了路径。虽然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创立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但在当今,要继续丰富它的内容,同时发挥理论的作用,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1〕笛卡尔.第一哲学陈述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4-25.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28.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6.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7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7.
〔7〕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374.
〔9〕李桂民.黄帝史实与崇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31.
(责任编辑小糖)
B0-0
A
1672-5646(2017)01-0043-04
李宇(1979-),男,湖南衡阳人,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