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聪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的意义及对策①
胡天聪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群体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和不良的情绪。因此,高校应认真研究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意义,分析影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因素。并通过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作用、多学科渗透助力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调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内在资源、注重家庭在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的作用等途径促进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社会心理;意义与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这充分体现我党十分注重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和发展。积极社会心理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持久、稳定的积极情绪体验。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及不良的情绪,严重者甚至轻生自杀或者危害社会的现象。很多大学生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和融入社会、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和目标,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消极的社会心理。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和生力军,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其思想观念还尚未完全确立,这些消极心理和现象如果持续存在,将会给他们的心理、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发展带来诸多隐患。近年来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等事件频繁发生,都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着诸多消极和不良的情绪。因此,探究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的养成,对于培育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大学生个体而言,积极社会心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积极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健康的、向上的个性品质,体现出大学生个性品质中积极的力量,如乐观、正直、热情、善良、向上、审慎等,这些优秀的品质是保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质。大学生养成积极的社会心理就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认知方式和情绪体验,养成积极的习惯和意志品质等,进而激发他们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能够勇敢战胜人生中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对于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积极的社会心理有助于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广泛的积极社会心理
积极的社会心理是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对某一事件整体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当前,不断加剧的社会竞争使很多社会成员都面临着巨大压力,滋生了一些消极的心理和悲观的情绪,甚至出现极端的反社会行为。大学生群体是正在经历着高等教育的人,每一个大学生都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梦想,他们的思想水平、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其他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因此,大学生群体具有的积极社会心理犹如不断地向全社会传播着积极的正能量,能够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引导周围的社会成员形成广泛、积极的社会心理,从而为国家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
1.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内部的各个方面都不可避免地给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学校是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宏观方面,高校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都会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微观方面,大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也会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趋势。此外,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独立性带给大学生全新的生活体验,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实践的机会,由此带来的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人际交往上的顺利与挫折、恋爱上的顺利与波折等,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大学的心理态度。因此,高校具有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就会传达和释放出积极的正能量,进而影响大学生形成阳光、乐观、向上的心理态势。
2.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于大学生性格、思想、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也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结构是否健全、父母感情是否和谐、家长性格是否良好,都会影响大学生与家庭之间的情感能否正常沟通。家庭是培养大学生情感和爱的场所,大学生情感和爱的需求直接来自家庭。因此,家长具有积极的思想、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性格、豁达的人生态度、向上的发展动力等,都会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的养成产生一定的驱动力和积极影响。反之,家庭的冷漠、溺爱、挑剔以及家庭氛围不和谐、家庭经济水平过低等,都会造成大学生形成恐惧、迷茫、自卑、消沉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对大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大学生心理形成的宏观背景因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等,尤其是当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激烈的社会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复杂的人际关系、新旧生活习惯的矛盾,加之互联网上传播的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使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态势极容易处于矛盾冲突、无所适从、忐忑不安之中。因此,在全社会形成积极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传播代表和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貌的标志性人物和事迹,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心理、行为,就会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心理氛围的影响和感染下,也会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
4.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其心理承受力紧密相关。从一般意义说,人的认知态度、自我意识、气质性格、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会使他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产生不同的评价。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后青春期,其身心发展还有一定的空间,思想观念还处于不断完善之中。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时常表现出独立与依赖、自信与自卑、理智与感性、知与行等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长时期、高强度存在,就会摧毁大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引起大学生心理与生理上的疾病。此外,父母的遗传、性别、年龄、神经活动的类型等生理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应该学会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积极地悦纳自己,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人生的大舞台上经历风雨,形成理性认识问题的人生态度。
1.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重要渠道,要摒弃只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任务,以及大学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有针对性地增加全覆盖式的积极社会心理培养内容,如培养大一学生的自制力、思维力和凝聚力,培养大二学生的自制力、感受力和领导力,培养大三学生的审慎精神、团队精神和自信心,培养大四学生的社交智慧和勇敢坚持的信念等。同时,要发挥教师在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因此从事心理建康教育的教师首先要自身保持积极的心智状态,给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向上的榜样,并把自己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人生的积极感悟和体验等传达给学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积极的心理品质,做到教育的深入浅出、润物无声。
2.多学科渗透助力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心理的形成受多重因素影响,而后天的生活经历对其影响尤为重要。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各种生活、学习、实践的经历等都会对其积极社会心理形成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发生的,这就需要多学科相互渗透,助力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的养成。除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主导作用外,还要发挥专业课程、公共课程等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注重积极社会心理养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其正确的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其次要将积极社会心理培养与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相结合。当前高校各学科的专业课都与现实的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可以了解社会、积累经验、发展意志、丰富情感体验,进而形成现实能力,这些课程的学习都是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的重要方式。此外,积极社会心理品质培养还要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个体积极的行为方式有助于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社会参与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3.调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内在资源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自我的个性、能力、身体、外貌等心理的评价与其心理健康程度紧密关联。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也与其缺乏正确的自我认同、自我接纳、不会自我调节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积极社会心理养成首先要使大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认知,使大学生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做到既不高傲自大也不自卑放弃,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不断积累正向的心理能量和乐观的情绪情感。其次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智商,学会调控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形成乐观情绪,用情绪转移法使自己暂时放下面临的问题和挫折,用情绪宣泄法合理释放不良情绪,用倾诉法快速减轻自己的压力。再次大学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他人,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懂得竞争与共赢,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在与他人和谐相处中提升自信心和幸福感,促进其自身积极社会心理品质的养成。
4.注重家庭对于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在走进大学之前,大多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的早期经验和性格特点主要来源于家庭和父母,家庭对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父母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并教育孩子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予以解决。同时,家庭教育还要靠近并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长要多方了解子女平时在校的表现和心理状态,及时与学校和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也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养成的重要且有效途径之一。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2〕周方遒.东北振兴背景下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构建〔J〕.党政干部学刊,2016,(6):17-19.
〔3〕方鸿志,宫志来.培育理性积极的社会心态〔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06-108.
〔4〕丁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中旬刊):72-73.
〔5〕胡宇南,罗映光.略论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116-119.
(责任编辑 博瀚)
G641
A
1672-5646(2017)02-0080-03
①本文系2016年渤海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辽宁省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胡天聪,编号:201610167014;2016年辽宁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东北振兴背景下的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周方遒,编号:2016lslktzdian-35。
胡天聪(1995-),女,辽宁辽阳人,主要从事社会心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