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11 13:59:34徐传鑫
绿色财会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信息计量

徐传鑫 张 娟

○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绿色会计又叫做环境会计,是将环境科学理论、现代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传统会计学科四者相结合的综合共同体,以相关的环境、会计法规为基本依据,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核算和评估企业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环境信息,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以自然环境资源与社会环境资源耗用的补偿为中心,确认、计量、披露自然资源的收益和损失,是环境科学与基础会计交叉形成的会计学科。绿色会计的研究方式呈现多样化,除了传统会计所涉及到的领域外,还包括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便于组织领导者对绿色会计研究方向的多样化选择。

一、绿色会计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会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全球经济的国际地位更是日新月异,绿色会计在世界各国赢得了赏识的目光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但就我国的现状而言,实施绿色会计面临着许许多多棘手的难题,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罗列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确认不明确

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较,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绿色会计新增了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会计分析、确认工作,而重中之重是需要准确地确认环境对象。但由于研究对象实然与应然存有差异,使得环境研究对象无法明确,其价值也无法用劳动时间价值确认,这无疑成为科学经济分析的头号难题,给企业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拖后腿,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国自然环境资源的对象几乎占据了自然界的每一个领域,在数量上和种类上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想要准确地确认环境资源对象就让会计人员感到无从下手,而要对海洋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价值做到直接、合理的价值确认更是一项艰难的挑战。对稀缺资源的使用价值、污染防治过程中环保费用支出的确认工作也同样无法做到准确计量,这其中包括因水资源净化、遏制土地荒漠化、种植森林防护带、雾霾防治等环境保护的各种费用支出。

由于无法确认资源对象,企业财务人员就无法计算研究对象的价值,无法计算企业实际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管理层也无法根据企业真实存在的经济损失、环境损坏问题做到对症下药,这无疑间接地阻碍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资源污染指数无法利用货币计量

我国绿色会计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只有在确认方面存在问题,在计量工作上也同样有缺陷,即环境资源污染指数无法利用货币计量的难题。

众所周知,传统会计的计量工作是采取以货币为主的计量方式,即使是在企业之间进行非货币的货物交换也可以将货物换算成货币价值的形式计量。绿色会计在有关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损失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这让会计人员根本无法计量,所以并没有将其计入企业的成本中去,这使得企业各类财务报表的数据没有可信度,丧失了可利用价值,无法确保计量数据的有效性。

(三)信息披露可靠性低

我国的绿色会计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一系列必须要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可靠性比较低,会计信息的可利用价值降低。

现阶段我国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可靠性低,不单单是由于某一种原因所为。首先,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条例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绿色会计缺乏相应的强制性,使之一直在要实施与不必要实施之间徘徊,如我国某些煤炭类企业为了能够使企业报表上的数据好看,或者是为了让企业谋取更多的收益额,不惜忽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作为费用支出的环保费用;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对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体制,让企业在经济收益的计量上有机可乘;再次,会计学者及研究人员还未找到适合我国绿色会计实施的方法策略,绿色会计的工作流程还未统一系统化,在信息披露方面没有具体的统一规章要求;最后,企业会计人员对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过程过于敷衍,环保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环境能够自我修复。

(四)缺少专业绿色会计人员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来看,绿色会计这一科目在我国大多数高等教育学校和相关网络会计教学中并没有做出相关课程的预设,大部分机构还是以培养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为主。目前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始终没有什么重大的进展,使得绿色会计的研究也处于进展缓慢甚至是卡壳、停顿的严峻状态。

二、绿色会计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迎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弥补自身诸多不足的同时要不断充盈自己,做好随时迎接新挑战的准备。

(一)提高企业会计确认对象的准确性

绿色会计的研究对象从总体看是与所有的自然环境资源有关的整体。若细分下来,绿色会计的确认对象包括陆地、海洋、大气。提高准确性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有关环境的会计科目。

1.在绿色会计资产类中设置“旅游资产”、“土地资源”、“环境资源折旧”、“海洋资源”等科目。这样既方便了财务人员的登记工作,也减轻了管理层的负担。在增加新会计科目时要做到简单明了,让企业管理者在看到绿色会计的会计科目后不会感到迷茫。

2.在绿色会计负债类中要设置“应付环保治理费”等类似的会计科目。由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必将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并要为此做出补偿,因此要重点关注环境治理的支出。

3.在绿色会计损益中要设置“新技术开发利用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等科目,使得任何不明确的对象都能找到合适的归类。

此外,像海洋、森林这样的环境资源可以将其先估价入账,然后再分期摊销。

(二)完善货币计量相关工作

1.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应加大在绿色会计货币计量方面的研究力度,并制定一系列对会计计量工作有保障作用的相关制度条例。有了制度条例的制约,企业管理人员就不会为所欲为,就能提高会计在计量方面的数据质量,加强环境资源污染部分货币计量数据的有效性,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我国绿色会计的可持续发展。

2.理论研究是操作实践的前提条件。我国绿色会计在环境污染指数等类似的货币计量方面的会计理论仍需加深研究层次。这就需要会计界的专家学者在会计科目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正确运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学习西方在货币计量上的先进知识、先进技能,使之适应我国绿色会计在计量上的发展。例如国外使用的模糊数学法就非常适合如自然环境资源这样复杂、模糊模块的计量,我们可以进行相关的借鉴。

(三)完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

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与其他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必然的差异性,处理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可靠性差的重点在于,具体部门须要通过网络公布相应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绿色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其他相关各部门在此过程中要做好协助工作。完善的绿色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控制污染的危害。完善绿色会计信息的最终理想目标是使经济利益、环境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

1.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处理绿色会计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首要任务就是改革,建构适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只要我国的绿色会计制度有标准可寻,在信息披露上的漏洞就会无一不被填平,有了制度标准的存在,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即可瞬间增强,这是不容质疑的。如果法律规定财务工作者在年底不只要上交企业本年度的财务报告,另外还要在本年度财务报表的下方附加本年度的绿色会计报告,用以反映和监督企业本年度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状况,那么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就将大大增强。

2.加强社会和政府对环境会计的监督。强化政府和社会其他会计机构的监督工作,使企业不再单纯的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改变企业信息披露所遵循的大事化小的处理方式,这样才能保证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除此之外,应根据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进行全面、真实的审查,这样的信息才能令人信服,进而达到强化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

3.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我国未来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环境的支持,所以要树立人们心中的环保意识,不能只看到眼下的经济利益,要有强烈的环境意识,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那些会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问题,这样才会使得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每个公民都要信守绿色环保理念,为环境保护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弥补专业人才缺失漏洞

1.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想要全面认识绿色会计这一学科,我认为,我国政府、教育机构应积极派遣有关专家学者到国外学习交流先进的绿色会计实施经验。为我国绿色会计的研究发展开拓眼界,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外绿色会计从开始研究到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方能为不远的将来我国绿色会计的实施和发展做好准备,以免在同一个地方犯错误。

2.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绿色会计专业人员,要在大学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中穿插绿色会计的内容,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给同学们讲授一些国外的先进案例。企业在给新员工进行职前培训的过程中,应向新员工们普及绿色会计的相关知识。从被吸引注意力转变为主动学习绿色会计的专业知识,提高会计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素质,在全面实施之前取得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基础的胜利。

3.加强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除了国家、政府给予会计人员出国深造的学习机会以外,自我教育是弥补专业会计人员缺失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人员专业素养提升形式的最高表现。培养企业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意识可以从两方面做起。首先,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会计专业技能,养成定期自我学习的好习惯,以求满足工作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学习,积极参加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使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更上一层楼,尽量减少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发生,为绿色会计的推广营造公开、公正、客观的良好环境。

三、结束语

可以说实行绿色会计,就是要求企业把节约意识、爱惜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者相结合,合理地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使生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会计信息监督方面,将政府的监督、社会大众的监督、个人的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有机体,促进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国策顺利实施;同时我们要扭转原先的旧观点,逐渐形成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我国绿色会计的实施,若纯抄袭外国的先进经验肯定是行不通的,要从中国的生产实践出发,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进行,让绿色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绿色会计这一发展性的改革必将取得优异的成绩!

1.高瑞.浅析绿色会计理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0):125-126.

2.刘湘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浅议[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4):46-48.

3.王晓莉;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J].财经界,2017(3):93-96.

4.李学敏.新环境下绿色会计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7(1):151-153.

5.贾毅博; 绿色会计理论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2017(9):148.

6.伍子卿; 浅谈绿色会计在我国的问题及其对策[J].市场论坛,2017(5):50-52.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会计信息计量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计测技术(2020年6期)2020-06-09 03:27:32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3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9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3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