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引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017-03-11 10:39孙占元
理论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中华民族总书记

孙占元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 济南 25010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引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孙占元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 济南 250103)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根本方向,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追求;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以坚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问题方面成为光辉典范,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精神状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围绕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新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

一、举旗定向与复兴梦想

旗帜就是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等一系列论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追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就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所讲的第一个方面工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1月17日,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的历史进程作了系统回顾;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作了系统概括,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500年历史过程的回顾,联系近代中国各种主义的摸索和尝试,指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9、118页。2017年7月26日,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到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丰富内涵及其相互联系作了系统阐释。他多次引用清代诗人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引用毛泽东“风景这边独好”、“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诗句展示的勇气,他多次作过这样的阐述:“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他进一步指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因此,“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正是聚焦于这个总任务,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11月29日,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深情地说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⑤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5~36、39~40、63页。这一个近代以来、一个更接近、一个更有信心和有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显而易见。随后,他于12月8日和10日在广州战区考察工作时特别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中国梦是“强国梦”的提出,对于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如何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当代中国如何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影响深远。追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世代赓续、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传统,回首近代以来岁月蹉跎但又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历程,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到,自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间,我们伟大的民族虽久经刻骨铭心的磨难却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进行前赴后继的奋斗,迎来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概括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他认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他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⑤,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取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⑥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离不开各国人民的理解、支持、帮助。中国人民圆梦必将给各国创造更多机遇,必将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9页。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强调这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1月19日。

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从党的基本路线与党的基本纲领的联系来看,“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体现在党的基本路线之中,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落脚点。党的基本纲领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重要领域,与此相关的还有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等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③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57、171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关于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8月2日。;关于“‘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7月2日。,关于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倡导“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于“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 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4日。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为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④⑥ 《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8、18、19~20页。

回顾十八大以来的历史进程,从2012年12月7-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习近平:《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2日。,到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到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12月在江苏考察工作期间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到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都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④的战略思维和整体设计。

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和相互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作了系统深入的阐述。他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因此,“一定要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不动摇,紧紧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战略举措不放松,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5~16页。他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建设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我们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们将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高党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对腐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增强执政能力。”⑥

(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

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关键时期,能不能如期实现和怎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关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他强调,“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是相互促进、统筹联动的关系,“要协调贯彻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与“小康”的涵义,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深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同时, “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须 “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⑥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14、38~39页。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之所以决定这次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就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考虑的。”*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求是》2014年第1期。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并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6~27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决定是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车之两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4~5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这既是从“十三五”时期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来考虑的,也是从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来考虑的,目的是“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作了系统阐述,并在论及协调发展时指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⑥;在论及共享发展时认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他强调:“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4~2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发挥好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作用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时也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完成历史使命,战胜风险挑战,必须管好党、治好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党建设好、管理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4~15页。

三、坚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坚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问题方面成为光辉典范;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精神状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一)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所蕴含的最显著特征。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 “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2015年1月25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他在“7·26”讲话中指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正是从这“三个思考”入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的重大理论判断。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他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

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阐明了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他特别强调:“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0、336页。

(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在写下《共产党宣言》后,没有半点固步自封,他们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6页。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是要根据实践的新发展,时代的新变化,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进程,就是基于中国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这种形式,达到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强调“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前的“7·26”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他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就把“四个伟大”有机统一起来,把牢牢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与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有机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这个概念,含义是很深刻的,是全面审视和判断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大势得出的重要判断。”⑤因此“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这大气磅礴、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研究”(项目编号:14AZS013)的阶段性成果。

孙占元,男,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巡视员、教授。

D6

A

1002-3909(2017)05-0010-08

[责任编辑裴传永]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中华民族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