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丽杰 邹卫东
“尝试教学”思想对作文起步教学阶段的意义
◎燕丽杰 邹卫东
学生刚升到三年级,就有不少家长向我咨询孩子是否需要课外补习作文。望着他们满怀期待又略带焦虑的神情,我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跨入中年段担心孩子写作文毫无头绪而自己又无力指导的那份忧心与无奈。也难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要求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不易。学生刚刚迈入中年段的门槛,而习作要求却比低年写一段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甚至家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尝试,认识到,只要教师正确引导,教给学生恰当的写作方法,运用尝试教学思想激发他们对写作的自信,使其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品尝到成功的快乐,那么家长和孩子的担心就会迎刃而解。
虽然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主要是生字词的教学,但教师还应立足孩子长远发展的立场和角度,在孩子们识字阶段尽早把培养阅读习惯提到议事日程,让孩子们尽早阅读,尽早积累。可要求学生前两年的阅读一定要读给父母或长辈听,读后能与听者简单交流所读内容。我们知道,“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尝试学习的过程”,尝试阅读起步,能在最短的时间提高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程度,培养并提高孩子们的语感,学生在与听者交流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不知不觉中词汇量也悄然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为使学生未来写作时能文思泉涌,笔走如神,厚积薄发,尝试积累是极其必要的,尤其是低年学习入门阶段。有了好的开头,就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一)尝试片断仿写,品尝成功快乐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作文教学应让这个例子物尽其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特点,落实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根据单元的阅读写作任务,以课文为范文,重点讲,讲详细,讲精彩,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精读好词佳句的同时,尝试模仿一些片断的写法来进行训练。如学了《大海的歌》后,我让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模仿《海上的风》写一段话;学了《江畔独步寻花》后,学生还尝试写了《xx独步寻花》,现选择两首:
陵西校园桃树稀,花团锦簇压枝低。流连戏蝶不时舞,蜜蜂忙碌鸟儿啼。
住宅小区杏花多,春光美景我来说。引蜂招蝶来跳舞,居民驻足夸赞多。
或许孩子们的习作暂且不能称之为诗,但这种尝试却激发了孩子们创作的兴趣与愿望,使他们喜欢创作,乐于创作,结果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提高,与邱学华老师“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尝试理论核心相吻合。
(二)精心点拨课文结构,解决文章的架构问题
作文刚刚起步,要不要交给学生构段构篇的方法?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还是给他们一根拐杖、一座攀爬的阶梯?我认为,应遵循学生的学习需要。从低年段过渡到中年段,教师依托课文进行引导十分必要。教学中,教师帮学生总结归纳课文的行文思路、文章的写作方法,然后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学以致用。如《吹泡泡》按照“总起全文点明课题—吹泡泡前的准备—吹泡泡之中的具体描述—吹泡泡后的联想”,即事情发展的顺序回忆了儿时所做的游戏;《富饶的西沙群岛》按“海面—海底—海滩”的方位顺序构段;《美丽的大兴安岭》按季节顺序构段……有了课文的范本,学生对自己的文章也建立起一种立体的思维模式,在习作时也能仿照课文架构的形式尝试构段谋篇。这样,刚上三年级学生才不至于懵懂、迷惘,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三)夯实单元阅读训练要点,尝试从课文中学写法
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文章是怎么写的,知道如何突出单元训练要点。如学《山雀》一文,作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描写山雀的外形特点:“这两只小山雀都是瓦灰色的,白色的两颊鼓鼓的,上面有几个黑斑。”由此让学生明白:写一个动物或其他事物的外形特点(或人的外貌特点),可以学习作者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但并非面面俱到地描写,只要写出这个事物或人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可。另外,由于用心思考,作者与山雀间才有心灵上的默契,知道它们每一个动作、每一次不同的叫声中所蕴含的不同含义。学习课文后,我鼓励孩子们按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用心思考,和作者一样与小动物进行心灵交流。
可以说好文章都是作者亲身经历后有感而发的。做,就是让学生直接参与经历活动,这是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最好途径。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为了让学生掌握第一手材料,根据习作要求,可尝试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活动,引导他们留心观察活动过程,然后再布置习作。如S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和伙伴们喜欢的一项游戏。于是,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领全班学生玩了“贴鼻子”的游戏,要求学生观察参与活动的人在参与前、参与中、参与后的动作、神态,在场的其他同学又有怎样的反应,然后按照“游戏前的准备和游戏规则—游戏中的过程—游戏后的心情”的顺序尝试写作。对游戏过程还要写出其中发生的有趣情节。由于孩子们都亲自尝到了“梨子”,所以写得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沈阳市陵西小学)
(责任编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