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家访

2017-03-11 09:56徐化美
辽宁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交流家庭班主任

◎孔 波 徐化美

今天,我们如何家访

◎孔 波 徐化美

案例

刚接新班,为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我决定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进行一次家访。说起这个新班级还真是很特别,留守儿童和外来打工家庭比较多,学生性格各异,学习习惯各有不同。看来想走近学生,必须先走进他们的家庭。

我提前告诉学生我会在周末走访他们的家庭。学生顿时炸了锅:“完了,老师又要来告状了。”这是一群平时喜欢闹事,学习不努力,功课不理想的同学。有的则面露微笑,表情自然,好像在示意:“没问题,欢迎老师来报喜。”这是一批平时关心他人,学习有上进心,各科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同学们的议论声留在了我的身后,也留给我一份担心:家访会怎么样?如果不受欢迎,那又怎么办……

周末刚吃过早饭,我正盘算着什么时候去家访,又该先去哪一家,这时手机响了。“老师,你中午有空吗?如果你愿意,中午你来我家家访吧!我爸妈都在家,你来陪他们聊聊天吧。”什么?我呆住了,这孩子什么意思?教书十几年,我还头一回见学生主动邀请老师去家访的,更新奇的是,被邀请家访的理由是陪她的爸妈聊天。搁下电话,我前思后想,去还是不去?我眼前仿佛又看到小珂平时在校的表现:沉默,不好表现,班级里几乎听不到她的声音;懂事,似乎比同龄的孩子更成熟,在学习上从不给老师添麻烦。但是她的衣服、作业本等总是带有浓浓的涩涩的味道,同学们很嫌弃她,甚至连上课的老师也想不通。一个如此寡言少语的孩子,今天怎么会主动邀请老师去家访呢?为什么她身上总是带有浓浓的涩涩的味道?这样想着,我决定前去家访。

很快,我来到了小珂家,小珂的爸妈一边寒暄,一边热情地拿出水果。小珂则在一旁似笑非笑地远远地看着我,她的身旁还有个弟弟。小珂妈妈招呼着孩子们去堂屋玩。从一点到四点,在整整三个小时的谈话中,我得知他的父母开了一个小型家畜饲料加工厂,每天要打大量饲料,小珂很懂事,经常帮忙,他们居住的屋子满是打好的饲料,孩子的作业本上自然也难以幸免。接下来,我参观了小珂的卧室,小珂则跟在我身后充当解说员,一句,两句……

案例分析

这次家访确实挺成功,一次“零距离”家访,完全打开了小珂的心扉,我特别做了班上其他同学的工作,说明小珂身上、作业上有异味的缘由,要求大家向小珂一样帮助家人,热爱劳动,不要嫌弃她身上的味道,那是一种荣耀的味道。老师和同学们都理解了小珂,并渐渐接受了这种味道。她在学校里开始变得开朗和大方,和同学们有说有笑,和我相处得更是自然,就像好朋友一样。我想这应该归功于那次家访,一次真正意义彼此真诚的交流互动。的确,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教师应该更了解孩子,用最适合他们成长的方式交流。

家访是一门必做的功课

为什么要家访?

为了让我们的教育浸透着真诚的人情味。家庭教育的多样化,才会出现各具特点的学生,有缺点学生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成长。要想孩子健康成长,除了学校的作用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为此,我们要通过和家长的沟通,达到共同培养孩子,教育孩子的目的。

家访能全面了解学生信息。通过家访,班主任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及家长的文化修养素质、家庭人文气氛等。学生的家境如何,父母是在外经商还是在家里做事,孩子平常跟父母还是跟爷爷奶奶还是跟外婆外公,父母的关系如何,是否离异,孩子在家的个性如何,各种信息就全了解了。而这些信息正是教学中最需要的资料,尤其是一些“特殊学生”,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家庭,容易打开学生的心结,进而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一个热爱学生而且高度负责的班主任看来,家访本身就是义不容辞的分内工作。

家访有助于教师与家长进行心灵沟通。现在学生的家长年龄呈年轻化,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高一些,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都说学校教育需要家庭配合,然而在我看来,这种配合不只是让家长每天在学生作业本上签字,而更多的是设法使家长从情感上贴近学校,从心灵深处理解教师,离开了家访,这一切显然是很难达到的。当然,在学习方法、心理沟通上,大部分家长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迫切需要和教师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从而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样,就能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增强对教师的信任度,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所以只要方法得当,无论是对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家访都会被接受和欢迎。重要的是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家访是展示教师队伍形象的窗口。由于种种原因,当今社会教师的形象有所低贬,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受到一些人的质疑,家访可以让社会看到教师的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对于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来说,他之所以去某个学生家里,首先不是因为这个学生没交作业或与同学打架了,而是因为这个学生可能需要老师的特别关怀:比如他是下岗职工的子女,或者他生病躺在家里已经好几天了等等……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是心与心的交流,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牵挂和关心,而且还寄予这么高的厚望,不管怎么样,总有一种欣慰的感觉。特别是平时我们关注不够的学生,更是让他们觉得温暖,备感兴奋——原来我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我在老师的心中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老师在注视和关心着我。

家访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沟通交流、善解人意、做思想工作等教师必备的品质和业务能力都可以在家访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可见,家访是一门必做的功课。

家长如何看待家访

家长1:“坦率地说,对于老师的来访,我还是感觉挺有压力的,我有个小生意摊。接到老师要来家访的通知后,我当天的生意就得停下来,还要把家里收拾一通,提前准备一些糖果、饮料招待老师。老师来也就坐个半小时,也没有谈论实质性的内容,可我却费了好长时间去准备,这样的家访我觉得费时又费力,作用也不大。”

家长2:“每次家访完后,老师在学校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出被访学生的家庭情况,极易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谁的父母干什么,谁家住在哪个小区,谁家的房子面积大,谁家的房子装修好,谁家有豪车,这样的家访有何意义可言?这样的家访不访也罢。”

家长3:“我上班,老师也上班,我下班,老师也下班,我们像两根平行线,没有时间交汇在一起。很多时候对学校组织的活动不是不想参加,而是没有时间参加。真心希望老师能在非工作时间开展各类活动,如:家长会、家访、亲子活动等,但这样就会牺牲老师的休息时间,加重老师的负担。”

家长4:“每次去接学生时总想抓个机会和班主任聊一下,我很想上前与班主任老师交谈,可一看众多的家长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我打消了念头。每当这个时候,接孩子的家长多,班里的学生多,但班主任老师只有一个,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家长5:“上周孩子的班主任来家访,告了孩子一大堆状,还批评我们家长没尽到责任。当时孩子也在,气氛是相当地尴尬,不仅孩子抬不起头,作为家长的我也无颜相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以后再不敢见老师了。”

教师如何看待家访

教师1:“现在老师培训多,工作任务多,兼顾不了家访每个学生,如今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上各自忙碌,本校外来工子女较多,很多学生家长工作很忙,上门家访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教师2:“现在的家长都比较忙,家访前要事先联系好家长空闲的时间,然后安排好走访路线,因为中心小学的学生各辖村都有,一个班级四五十名学生,孩子住得远又分散,一天从8:00开始出发,一直到22:00多,连十几户家庭也走不了,如果每个孩子都家访,哪有那么多时间?”

教师3:“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也是一名班主任。每天5:30起床,7:00到校,晚上6:30离校。家务啊,小孩读书啊,小孩生病啊,别指望了,自己生病了也得扛着,给家人的时间都少得可怜,还有什么心情家访呢?”

家访何以遭遇尴尬

从以上答案不难看出:有的家长认为上门家访给家长压力,生怕招待不好老师,又让孩子心里忐忑不安,所以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上门家访。有的认为,现在的家长工作负担较重,常常加班加点,孩子放学后和周末要带孩子去上特长班,老师和家长很难约定交流时间。还有不少家长担心家访时家庭隐私被老师看见,有的家庭很富裕,不愿意露富,有的家庭比较贫穷,也不希望被老师看见。另外,有些单亲家庭不愿意被老师发现这一隐私。因此,我认为家访前,教师应该尊重家长、尊重学生,先征得他们的同意。有的老师则认为,现在老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比以前大,一天下来,再做家访的精力已不足了。再者,过去学生住得比较集中,老师走访范围较小,对学生家庭情况比较熟悉,便于上门家访。现在学生住得比较分散,加上学生数量多,上门家访比较困难。

那么,怎样的家访才受欢迎呢?

形式多元的家访受青睐

我们常说,在学校,老师就是父母;在家里,父母就是老师;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家庭是学生的第二个学校。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与家长及时沟通。当今我们明显感觉传统模式下的家访已不能满足家校联手教育的需要。在通讯工具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老师和家长也乐于用更多样的形式沟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方便快捷的同时,让老师和家长都少了一分拘束感,更容易畅所欲言。所以,教师可借助网络资源优势,对原有的家校合作模式进行有效拓展和补充,构建网络环境下家校合作的新模式。

电话、短信家访:现在留守儿童或外来工子女较多,很多学生家长工作很忙,传统家访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方式,隔空沟通也不失为一种便捷的渠道。时下,通讯发达,多数家长都有移动电话,因此简便直接的电话联系,成了教师联系家长的最方便、最节省精力的手段之一。为了不影响家长的工作和休息,更好地发挥电话访问的作用,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家长们最不喜欢什么时候接听电话,最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别人通话等讨论话题,电话联系也是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最便捷的方式,这种家访的优势主要是便捷高效、省时省力,也是教师与家长运用最频繁的联系方式。电话家访在处理、通报学生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的作用尤为突出。这种形式一般适合不会使用网络的中老年人,大多数是学生的爷爷奶奶等。

QQ聊天家访:QQ是进行实时互动交流的一种便捷、功能强大的网络聊天工具,这种交流方式既可以维护私人空间,又可以避免面对面交谈的拘谨和尴尬,真正做到无话不谈。与家长相约QQ,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既紧跟时尚,又是一种创新。许多家长能及时看到老师的留言,了解孩子在学校里一天的学习情况。如若同时在线,老师和家长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成功教育孩子等问题,虽未曾见面,但在QQ上畅所欲言,气氛融洽和谐,沟通效果不亚于一次登门家访。这种家访的优势能充分挖掘家长和科任教师的资源,家长可以很方便地与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家长之间也能互相支招。这种形式适合于电脑族的中青年家长,一般是学生的爸爸、妈妈等。

微信即时家访:“孩子的作业记录单忘在学校了,麻烦哪位家长把周末的作业发一下?”这是一位家长在班级微信圈的求助。立刻,就有家长把作业单拍了照片传到群里。“孩子们,暑假过得差不多了,收收心学习吧,下面是暑假实践作业小提示。”这是一位班主任在假期里遥控指挥。现在的年轻家长非常懂潮流,纷纷加入班级微信群的行列。原来很多的家长都不曾与老师联系,也都利用这个机会彼此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表现好的会给予鼓励,存在问题的也会适当进行指导。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孩子的作业写得特别漂亮,我就给他的作业拍了张照,并且发送到了班级微信群里,理所当然地进行了表扬。结果孩子妈妈的一句回复,可把我逗乐了,“谢谢老师,这次孩子可真让我露脸了。”细细想来,这位母亲对她的儿子真是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们会因为孩子出现的学习问题而焦虑,也会因为孩子得到的一句表扬而骄傲不已,或许这就是母爱的一种体现。可见,微信让随时随地交流互动得以实现。

新形势下出现的电话、微信、QQ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大家是否接受,这都是一种进步。不过,正如其他社交方式被电子化带来困扰一样,网络的速度和广度,是传统家访无法做到的;而传统家访的面对面沟通,又是微信、QQ隔空交流所不能及的。或者说,网络可以弥补传统家访随时的不足,而传统面对面的家访,又可以弥补微信、QQ群感情沟通的不足。不可否认的是,家访形式的多元化势不可挡,但登门家访依然不可或缺。登门家访和网络交流的终极目标都是了解学生,达到家校沟通的目的,并不是为家访而家访,因此,新时代下的老师、家长、学生都需要适应这种变化。作为教师,我们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在利用新沟通方式的同时,不要流于形式,最好是点面结合,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做传统家访,其他的进行网络交流。教师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哪些家长和学生愿意接受传统家访,哪些希望网上交流,既让家长和学生有选择权,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随着家长文化水平的提升、观念的不断变化,反过来邀请教师进行家访、谈心、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家长也特别多。因此,目前的家访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教育已经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此外,学校也可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来,聆听专家讲座等,家长教育理念会不断更新,学校经常提供与家长交流的平台,家校教育逐渐形成合力,教育成效定会逐渐显现。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交流家庭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