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红
中职学校产教对接的策略研究
◎齐 红
职业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企业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达到企业的岗位要求,才能为企业所用。但是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部分专业仍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虽做到了知晓和会做,却难以满足企业“上岗就好用”的迫切需求。为此,本校向大连市内一些中职学校取经学习,并将产教对接策略和方法总结如下。
(一)校内经营性实训
某校围绕学校经营的一些邻街实训基地,开展了经营性实训。设置的产教对接模式有:实训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勤工俭学、自主创业等。学校打破专业界限,以班级为单位、班级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周轮换制完成实训,并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成上下午弹性教学。学生以现代师徒制方式完成经营性教学活动。由于店铺对周边生活区开放,因此学生能够体验到真实岗位的工作情境与流程。以自营项目美发美容基地为例,店面的岗位经理、店长、美发师、美发助理、美容美体师、美容顾问、前台接待全部由教师和学生担当。
(二)校企深度合作
大连有许多外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技工人才。一些中职学校利用这一特点与外企开展了深度合作。学校除了将设备引入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同时也将企业文化及管理带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岗位培养。企业在学校实行6S管理办法,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项目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详细条款很多,完全为企业文化。工作流程按照企业真实就业环境设置,学生毕业后能够达到直接上岗的水平。
(三)定单招生
一些学校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定单招生”合作,并设置以企业冠名的校内班级。学校在校内设置了公司化和项目化实训室,企业为学校提供设备。在培训过程中,学校对订单培养班的学生实施单独设班和企业化管理方式。培训教师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担当。学生毕业后,80%以上进入订单企业或顶岗实习企业从事相关岗位工作。
(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一些全球知名的外资企业与中职学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项目。中职学校承担企业在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开展面向社会的专业培训。学生在此学习后,可以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技能证书。学生也会在培训中获得大量的学习机会。
(五)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一些学校与企业联合组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在校内实训车间开展工学交替,企业将产品引入车间,并负责技术、生产管理和产品销售,学校分批安排电子类专业学生到车间相关岗位,参与生产实践并取得一定报酬。
纵观大连市中职学校的产教对接的实践,中职学校要进行产教对接,应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一)寻求资金保障与企业设备对接
学生实习的设备与企业设备不对接,会造成学生就业时对所用设备不熟悉,做不出达到企业要求的产品。大连一些中职学校校内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能达到数亿元,而农村中职学校的设备才几百万元,相差悬殊。因此,如何寻求政府投入、企业投入资金来优化学校教学设备,以及实训基地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运营模式进行管理,也是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首要条件。
(二)完善制度保障与企业管理对接
中职学校在和企业建立产教对接前都建立了完善的合作协议,比如说与企业签订完善的用工合同、校企合作协议;与家长签订知情书。所聘用的企业项目经理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责任人的责、权、利。因此,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协议,是校企双方履行义务的前提。学校也应该给予企业一些利益,否则企业会因为得不到实惠而随时终止校企合作。
(三)调整专业实训内容与工作过程对接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训内容都是与书本对接。实训内容都是书本内容,这与工作内容相脱节,与企业需求不对接。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进企业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岗前培训。做不到零对接,达不到企业要求,学生的就业率自然就会打折扣。商业学校的教师编写校本教材、轻工业学校的与企业深度合作、电子学校的与企业共同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都值得学习。
(四)提高教师实训水平与企业师傅对接
企业经营和学校教学捆绑式教学值得学习。在企业,教师与师傅捆绑共同工作,在学校,师傅与教师捆绑共同授课。这样,教师能够不断地与企业师傅学到真本领。一段时间后,即使拆除捆绑,教师也能独立完成企业师傅完成的实训任务。
(五)调整实训时间地点与企业用工需求对接
一些学校利用淡、旺季设置了弹性实习制,不墨守成规。学生对企业文化、工作目标有了感知以后,更加愿意学习专业技能。因此,调研市场需求,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实训计划、延长实训周期,也是我们学习的方向。而将实训地点由学校延伸至企业,让企业也乐于接受学生的实训、给予学生真正的实训,是重中之重。
产教结合能大大提高中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术人才成长周期,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不论对企业还是对学校都能获利。因此,深入研究中职学校产教对接的策略并实施,将对中职学校能否长远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单位:庄河市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