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波
文化因包容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发展
——“语言传播与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宇波
2017年6月28—29日,武汉大学与牛津大学、利兹大学共同成功举办了“语言传播与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中国文化研究、文化比较研究、语言及语言传播、文化传播与交流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达成了诸多共识,认为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语言传播 文明对话 中国文化 文化市场 国际传播
2017年6月28—29日,语言传播与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会议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英国利兹大学语言文化社会学院主办,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生指导协会承办。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十多个主要国家的一流大学及相关机构的40多位知名专家出席了会议,共同研讨中华文化、不同文化比较、语言传播与文化融合、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与方法、文化市场发展等重要学术话题,以推动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思想碰撞和文明互鉴。
开幕式上,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王永利先生致辞,高度赞赏武汉大学在推进海外中国研究方面的开创和示范意义,并期望武汉大学继续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文明对话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牛津大学国际战略办公室东亚区域负责人Ed Nash先生,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沈壮海教授,利兹大学中文学部主任David Pattinson博士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一致充分肯定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表示对会议的支持和祝愿。
在闭幕式上,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Rana Mitter教授致闭幕词,他指出,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专家对语言传播和文化对话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有不少新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赞扬武汉大学学术积淀深厚,会议组织周密而高效,举办得非常成功。
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罗马大学、麦吉尔大学、大阪大学等20多所世界著名大学的40多位知名专家紧紧围绕“语言传播与文明对话”这一主题,集中于几个重要话题开展了深入而且热烈的讨论。
在中国文化研究方面,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提出了认识中国文化的五个维度,即:生动的文化建设实践、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文化开放;认为由此可以深刻地领略一个有根基、有灵魂、有持守、有创新、有气度的国家文化形象。德国特利尔大学Karl-Heinz Pohl教授阐述了中国儒家“以人为本”“和谐”“天下为公”“小康”等思想资源,比较了中西政治理念的一些异同,提出了借鉴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以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可能性。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涂险峰教授分析了想象域、象征域和真实域里的“中华文化主体性”,认为在想象域、象征域和真实域三者之中,每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影响了第三者的存在并驱动其间的动态变化,这种拉康(Lacanian)式的三元拓扑结构可为理解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中的“中华文化主体性”问题提供一个参考视角。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教授认为,当今人类面临着新的困扰和威胁,重新审视中华文化中凸显人的社会性和存在方式及生命价值的“我”的丰富内涵,如严以律己、爱人及物的德行,舍己为人、和谐利群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命运共同体意识,天下大同的理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具有深刻的世界性现实意义。中央音乐学院常平教授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美学观念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精神内涵,以及如何传承发展和向外传播中国音乐等问题。
在文化比较研究方面,意大利罗马大学教授、《明清研究》杂志主编Paolo Santangelo比较了古代中国晚期与欧洲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对爱人形象建构的异同,分析了其相似现象背后的不同因素的影响。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欧洲汉语教学学会会长、法国国民教育部原汉语总督学Jo⊇l Bellassen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辩证地分析了中法文化的许多相似点和不同之处,探讨了语言与民族特征之间的关系。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生指导学会主席、英国利兹大学杨岚博士从与西方文学和西方音乐相比较的角度,考察了中国文学和中国音乐的国际意义,讨论了西方文学和音乐对中国文学和音乐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学和中国音乐在中外文化对话中传播的意义和实践。
在语言及语言传播方面,全美中文教师学会原会长、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储诚志教授认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态度可区分为“通、容、融、同” 四个层次。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遵循现实性原则,服务于培养学生跨文化的实用交际能力和适切的观念认知,以帮助学生达成与目的语社群的“文化融通”为主要目标。全美东亚语文资源中心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Galal Walker教授和简小滨教授提出,要通过“体演文化”营造一个有助于“自我”与“他者”沟通、了解、理解与共处的“第三空间”。牛津大学汉语中心主任干晓允介绍了牛津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做法,重点探讨了汉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日本中国语教育学会会长、大阪大学教授古川裕,法国巴黎七大副教授齐冲则从汉语汉字本体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角度,研究了汉语理解和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挪威卑尔根大学赵守辉教授从新加坡语言政策与语言实践的不一致性,探讨了华人社区汉语保持的重要问题。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Elisabeth HSu通过对一个多元文化环境的诊所语言使用情况的个案分析,深入探讨了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交融的若干重要问题。日本神户学院大学教授、亚太汉语教学研究会主席胡士云以日本汉语学习者为例,深入剖析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问题。
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文化软实力研究》杂志主编骆郁廷认为,在不同国家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传播,不仅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存在和共生性发展,极大地增强了跨文化传播中的“软实力”,而且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的合作共赢和“硬实力”的提升。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梳理了中国的“谦虚”价值观念在西方心理学领域被发现、被争论、被理解又被误解的过程,认为由于跨越传统、跨越语际之难,那些文化心理学家也仍然停留在远方的眺望,而未能达到“视界的融合”。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原主任Wilt L. Idema教授介绍了晚清时期北京俗文学的收集、整理、翻译和再创作的有关情况,探究了这些作品所具有的极高文化价值。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研究员Lena Springer探讨了欧洲的汉语教育与科技文献及医药术语的翻译问题,认为不断加强科学和文化学习,对提高中文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马义德副教授通过对该校东方系图书馆收藏的中国清代画册的研究,探讨了中国文化作品对外传播的问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华教授、利兹大学Frances Weightman教授等也从各自角度深入探讨了文化著作翻译中的重要问题。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马海丽等深入探讨了国家文化政策、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新课题。加拿大中文教师学会主席、麦吉尔大学王仁忠教授,以中加两国交往与文化交流中的两个关键人物为例,探讨了国际文化交流中个人的重要作用。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王宇波博士认为,新媒体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改变了传播形式单一、吸引力缺乏等难题。
与会学者认为,应该共同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大家一致高度肯定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效,深信此次会议必将在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文化包容和文明互鉴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CultureFlourishesviaToleranceandCivilizationIntegratesviaMutualLearning—Summary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LanguageCommunicationandCivilizationDialogue
WangYubo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han University,Wuhan,China)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Civilization Dialogue” was held successfully at Oxford University on June 28-29,2017.Such issues as Chinese culture study,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language a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were discussed widely and deeply by experts and scholars,and reached much consensus. They believe that we should furtherance mutual respect and harmony between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so that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of civilization can be a bridge to promote the friendship among people of all countries,a motive force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and a link to maintain the world peace.
Language Communication;Civilization Dialogue;Chinese Culture;Culture Market;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王绍霞,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11JBG011)。
10.19468/j.cnki.2096-1987.2017.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