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英 王士昌
论习近平文化自信观
吴小英 王士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文化自信”的系列论断,标志着其文化自信观的成型与确立。文化自信不是简单的文化口号,它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文化自信观基础上,而本民族的文化自觉、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及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为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的确立注入了重大的时代意义。文化自信观是基于充分的文化自觉的以文化自信为心理表征的本土文化观,是集自主性、特色性、包容性和发展性认知于一体的整体文化观。大力提倡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之路,大力提倡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之路,大力提倡走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的开放之路,是习近平对文化自信观的践行路径。
习近平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重要场合指出、强调和论述文化自信,来传达自己对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尊崇与认同。从2014年2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的自信”,到2015年5月在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上,习近平鼓励青年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的信心与观念,再到2016年5—6月习近平连续提到文化自信,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直至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明确“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提出“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正式将“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体系。至此,经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检验,习近平“文化自信观”逐渐成型,并成为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找到了理论依据和意义建构,拉开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帷幕。
习近平文化自信观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文化观的漫长变迁过程。从文化的外部体系看,由过去单纯地关注政治、经济的重要性到现在越来越强调文化的不可替代性;从文化的自身角度看,由过去对本土文化的忽视疏离到自卑否定,再到自觉自省,直至现在走上自信大道,这中间充满着历史的必然和逻辑,也充满着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习近平文化自信观建立在清醒的文化自觉基础之上。何为文化自觉?20世纪90年代,提倡“文化自觉论”的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论”重在提倡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突出了中华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符合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客观事实,引起理论界的广泛认同,而何谓对文化具有“自知之明”更引起了人们的深刻思考。
正如费孝通所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深陷文化的自负与文化的自卑。数千年来,特别是明朝中期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力,特别是在东亚地区,以中国为圆心,中国文化向四周辐射影响,进而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日本、韩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至今随处可见中国文化的痕迹。国家的强大带来了充分的文化自信,甚至走向了“天朝上国”的文化自负。盲目的自负最终形成灾难,鸦片战争打掉了中国人的自信,随后大国衰落,西风东渐,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民族生死存亡尤告急,更谈不上文化的自信与自强,在中体西用、民主宪政、新文化运动等救亡图存探索的背后,是深切的文化自卑和对传统文化的自暴自弃。新中国建立后,政治上的过度热情和警觉造成了传统文化隔离和自我剥夺的倾向。20世纪80年代后期,资产阶级思潮大肆泛滥,“弃黄崇蓝”“全盘西化”一度甚嚣尘上,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有害的“轰动效应”。回望这一路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要做到对本土文化“自知之明”实属不易,文化的自负与自卑都不是真正的文化自觉。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当代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开始树立一种真正的文化自觉,清楚地知道自身文化的优劣、独特性和发展趋势,对本民族所拥有的文化高度认同、积极传播,同时又对外域文化充分扬弃、包容、融合。文化自觉为当代的文化自信观注入了深厚底气,文化自信观则成为文化自觉成果的最好展示。
在制度选择上,美国学者福山提出过“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已是“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因而已构成“历史的终结”*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全球发展只有西式的现代化这一种模式。这些偏见造成了西方各国的自我沉醉,究其根本,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中心论”之上的,制度深受文化的影响。
然而,事实证明了“历史终结论”的可笑,如今西方政治经济陷于困顿,欧债危机并未消除,英国脱欧,欧盟分裂倾向越发明显,中东“火药库”战乱不断、难民潮不堪重负,恐怖主义的阴影在西方上空笼罩,宗教文化纷争交杂,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愈演愈烈,“西方文化中心论”越来越遭到质疑和批判。与此同时,东方的中国与西方形成强烈对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也升至世界第三,中国自产航母下水、世界第一台量子卫星上天、中华超级计算机跑出世界最高速、中国于全球首次连续稳定试采可燃冰成功等等,中国在这些高精尖领域空间越拓越宽,与此同时,在接地气的民生方面,中国也独领风骚,“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这是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的最想从中国带走的四项“发明”。不管高科技领域的大事还是身边的寻常小事,中国“风景这边独好”,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
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与西方本来就不同,因此不可能按照西方设定的模式走中国现代化之路。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中国人通过不断探索、反思和批判,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在坎坷弯路的摸索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制度,这背后的哲学基础就是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护了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心,文化自信观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必然结果和集中体现。
世界大国的成就取决于多个因素,如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等,但在诸多因素背后,必然有着一个同样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强大的文化国力,形成对自身文化观的认同与尊崇,同时对世界上其他文化的发展乃至对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人类文明的进化、全球意识形态的交流都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贡献力,世界大国应该也必然是一个文化大国、文化强国。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如果对国际社会不能提供一种成熟而且优秀的文化形态,不能提供一种具有引导力的文化观念或价值理念,必定难以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同,甚至其自身文化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都可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是这并不等同于中国就已经是一个文化大国、文化强国。中国文化大国、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就是拥有与一个大国地位相称的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力量,不仅成为自己悠久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再现盛世时代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而且还应当是当今和未来世界文化发展道路的开拓者和创造性文化的提供者、新文化资源的涵育者。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联名发出过倡议:“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份宣言,足以印证中国文化有这份底气与自信,在21世纪,中国文化也定会绽放出本有的精彩。
近年来,中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在世界各国开展的“中华文化交流年”办得如火如荼,孔子学院也逐年增多,中国的国际形象越来越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闭幕;9月,金砖会议胜利闭幕,这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中国综合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再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这种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础,确立文化自信观有助于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去创造属于中华民族的当代辉煌。
习近平文化自信观,是建立在充分的文化自觉基础上的以文化自信为心理表征的本民族文化观,是集对中国文化自主性、特色性、包容性、发展性等基本认识于一体的整体文化观。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基于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坚如磐石的自主意识。放眼世界历史,许多文化随着不同文明的交融而衰亡消失,但中华文明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自己的轨道上,不被外来文化所左右,因而成为世界上唯一完整延续下来的古老文明,确立了自身在世界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可以说,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主的传统和信念。这种文化自主性发展到近代,就是在众多救亡图存的道路中选择了一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之路、建设之路,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与时俱进。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这一论断不仅从理论上阐发了民族和国家文化自主性问题,而且从实践上明确了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主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目标的重要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其根本就在于坚守数千年历史风雨中形成的独立自主的清醒意识、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恢弘开阔的大国风范以及和谐凝聚的磅礴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的特色性也有精确阐述:“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汇报》2014年5月5日。这充分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特色性。
中国文化也因为坚持自主性而造就了特色性。早在商周时期,祖先就创造了独有的礼乐制度,以礼治来构建君民各安居所的理想社会,随后强秦统一,建立第一个封建帝国,始开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制度文化之先河,后经两汉、唐宋等朝代的发展繁荣,直至现在,中华文化仍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不止于此,中国文化也对世界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以汉字为例,两千多年前就写于竹简和丝织品上,后以“象形、会意、形声”等原则不断推广发展,今之汉字数两万,又经日文和韩文采用,无疑已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字之一。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欧洲,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摧毁封建堡垒、开辟新航线发现新世界等世界级标志性事件都做出无可替代的贡献,17—18世纪中国文化通过耶稣会士传到西方,成为欧洲思想启蒙的重要来源。当今,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实践,这也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特色性的成功例证。
文化的包容性是指文化在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吸收借鉴其他优秀与先进文化之长处,并对其他文化采取友好与相容之态度,不是排斥与对立,更不是以侵蚀、吞并、消灭其他民族文化为目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55页。我们对外来文化一直就是采取包容、扬弃的态度,这也是我们自信的表达方式,文化的包容性越大,文化的自信心也就越强。
中国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包容性,是因为首先,中华民族就是多元的,多民族之间不断在交往发展过程中融合,各民族的文化也交融发展,形成多民族的大家庭;其次,中华文明在两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不断与外域文明接触,扬弃的过程便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最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中国的天下观世界观是开放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从最开始的意愿目标到方法路径到结果影响,“天下为公”的价值理念都贯穿了整个价值观,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这种包容的文化理念在今天就演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演变为中国“和平发展、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国际交往”等外交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转引自洪向华、肖纯柏:《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光明日报》2014年6月6日。
马克思说事物都是发展的,文化的生命活力更在于创新和发展。优秀的文化在一代代的传承与弘扬中得到保存,落后的文化则被抛弃或改变,这样文化才能得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当今社会,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愈发凸显,我国当前一项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就是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发展也表现为文化变迁,文化变迁是不可回避的必然规律,然而变迁的主动权却是可以把握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要重点把握三个层面,一是作为中华文化根基与命脉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二是作为不竭的动力与源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发扬;三是作为重要的补充与整合的国外的进步文化需要吸纳。通过把握文化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来把握文化变迁的主动权,传承优秀文化基因,促进优秀文化在发展中得到传承,这种路径逻辑,无疑是我国文化发展、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文化自信观发展到当下,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属于学界的学理性小课题,而是成为事关伟大中国梦的实现的时代大命题。纵观人类发展史,诸多经验早已证明,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文化自信,就不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文化自信,也不会在世界大国的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确立文化自信观,也只有在正确的文化自信观指导下才能树立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自信观出发,开始了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文化辩证关系的思考和实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观的根脉,是自信的源头活水。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髓,是历代筛选扬弃传承下来的珍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7页。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来到孔子研究院,身体力行地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发表讲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需要不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2014年“五四”青年节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说:“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体现这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精髓,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升华。2014年9月,习近平看望北师大教师时又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给炎黄子孙留下的文化瑰宝,要我们好好吸收精华,继承传统,发扬光大,同时,这也是该大会史上举办的最高规格,同样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情。这一系列举动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充分挖掘,他不是为继承而继承,而是以之“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习近平文化自信观不仅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来自于当今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时代潮流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既传承和发展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又是对我国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创造。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他在会上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懂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的奋斗史,就必须理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改造下,形成的中国化的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一步形成的中国化的制度、理论、道路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虽然来自西方,最终却是在中国的热土上开花结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遵循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灵活运用马克思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在文化上同样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文化强国战略提出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更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华文化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必将进一步发展,并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引导力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形态,这是文化自信观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今天,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中流砥柱,我们在继承发扬的同时,也要重视外来文化的滋养。确立正确的文化自信观,绝不是文化自大,也不是文化保守,更不是拒绝文化交流。中国文化本身就具有包容属性,中华民族自古就信奉和而不同,中国文化正是几千年来与外来文化不断地碰撞、交流、融合才成就了自身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汉唐时呈现万国来朝的繁荣盛世,当代也渐露出“一带一路”的繁华景象。近代百年,我们虽落后于西方,但勤奋的中国人民从未放弃努力,毛泽东当年还在陕北延安休养生息时,就以超前的眼光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转引自蒋建农主编:《毛泽东全书》(第6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83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积极与世界诸国建立外交关系,加入WTO注重经济往来,更加注重文化交流。当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抓时代脉搏,“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如火如荼,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是空前紧密,中国前往外国的各类留学生以及各国来华的外国留学生都达到了历史峰值。
在古代,“丝绸之路”记住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灿烂,不仅是贸易、科学技术的交流,更是文化的融合之路。当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吹响了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合作的号角,“一带一路”是一种经济交流、政治交流,更是一种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五通”,最深层、最恒久的是“民心相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的主旨讲话中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而文化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真正能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实现“天涯若比邻”。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文化传统,兼收并蓄,荟英纳萃,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从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OnXiJinping’sConceptofCulturalSelf-confidence
WuXiaoying
(School of Marxism,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China)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assertions abou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which marks the form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hi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oncep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not a simple cultural slogan,it must be based on the right view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and the superiority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the national system and world power responsibility into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Xi Jinping’s view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Moreover,it is a local culture based o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s a 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on the basis of full cultural awareness. It is an overall cultural view of autonomy,characteristic,inclusiveness and developmental cognition.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development,and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culture,Xi Jinping is on the path to fulfill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Xi Jinping;Cultural Self-confidence;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陈兆芬,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列宁文化落后制约俄共(布)执政安全思想研究”(16BKS009);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列宁文化自觉思想研究》(13BZZJ05)。
10.19468/j.cnki.2096-1987.2017.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