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君
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中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论析
张美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得极为重要和迫切。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工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核心要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绿色科技竞争使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迫在眉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任务艰巨,是一场全面而系统的绿色变革,并与经济继续增长的发展任务叠加,风险与挑战并存,老问题与新矛盾交织。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1]。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2017年5月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加深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为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必将促使我国厚植绿色发展优势,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绿色是发展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互融互通。贯彻新发展理念最终目的是,在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的过程中,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促使我国率先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在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是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的必然之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困境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急需破解的难题,环境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原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抛弃,新的发展方式必须要形成,否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难以实现。绿色发展方式是一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美美与共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是对我国原来粗放型发展方式的超越,也是对资本驱动下以追求剩余价值为主导目标发展方式的超越,旨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表征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绿色发展方式为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提供广阔空间。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科技创新最有可能引领世界的领域,是经济增长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科技创新突破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践行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中国在开放发展中展现出生产力水平的先进性和占据道义制高点。最后,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革命,人类社会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到了迈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生产方式的演进决定着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更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础。英国《卫报》曾刊登过一篇评论,它认为:“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要引领21世纪,它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4]近代工业革命始于英国,由此英国人让人类拥有了巨大的生产能力,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由资本主导,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非循环线性生产是其特征,即“原料—产品—废料”,原料来自自然界,废料也抛给自然界,至于自然界是否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料,生态环境是否能够消解废料,则不会成为单个资本家考虑的问题,这样的生产方式已经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能量循环和物质代谢。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会因为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而终结,“社会在它自己的而又无法加以利用的生产力和产品的重压下奄奄一息,面对着生产者没有什么可以消费是因为缺乏消费者这种荒谬的矛盾而束手无策”[6]。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创造出了一种消费主义文化,使消费成为社会的生活方式,“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成为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7]。这种文化暂时缓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却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全球资本主义已经造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生态与人道主义灾难”[8]。出路何在,由于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所以不改变工业文明下的生产方式就无法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改变不可能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于是有学者指出,“这个世界正在要求中国拯救世界两次,这显然对中国不公平。首先,这个世界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中国,希望中国人像美国人和欧洲人那样大量消费来拯救全球经济;随后,世界又要求中国在大量消费的同时避免产生那些会威胁我们所有人的消极后果,我们想让中国将这个世界从过度消费的恶果中拯救出来。”[9]无论是为了回应世界的期盼,还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根本要求。
(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核心要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也是党谋事创业的重要前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伊始就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强调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盼温饱到现在的盼生活质量提升,已经从主要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升级为更多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人民群众需求的升级必然促使我国发展目标做相应调整,进而是发展思路、发展理念的改变,所有这一切的落脚点在于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马克思看来,需要与生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需要决定生产,人的需要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的产生、发展及其满足,将导致人的活动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是生产的前提,对于需要的这种作用,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做了概况性的说明,即“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10]15。新时期人民群众需求水平的提升表明我国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对新的生产方式提出了迫切需求。同时,生产也决定需要,“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10]16。生产创造出需要的对象、材料,人的需要只有与客观对象相结合才能变成现实的需要,即只有生产才能使需要得到满足,从可能变为现实。由此可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通过形成新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就是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产方式是发展水平提升与绿色价值追求的有机融合,它不仅注重发展的效率,还注重发展的质量。另外,生活方式主要指人们满足自身需求的方式,绿色生活方式与绿色生产方式相结合,注重在节约资源和友好环境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迫任务使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从党的十八大召开到2020年才不过短短8年时间,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算起剩下仅仅5年时间,从党的十九大召开算起仅为3年,时间十分紧迫。更重要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相当繁重,不仅仅是在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上完成目标,更主要是发展质量要明显提升。“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总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完成经济总量的翻番和发展质量的提升,且新的发展方式将逐渐固定以便为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在短时间内转变发展方式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基础,也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否则势必走到老路上去,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11]。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是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只有尽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高质量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顺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任务刻不容缓。
(二)绿色发展的全球趋势与绿色科技的激烈竞争使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工业革命始于西方,由它造成的环境公害也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进而世界范围内的绿色思潮大致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形成了席卷全球的绿色发展浪潮。绿色发展被认为是人类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近代历史表明,每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场革命中,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发展的新动力和突破口,以期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全球绿色科技革命成为了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前两次工业革命我们没有赶上,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信息工业革命我们只抓住了一个尾巴,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绿色发展,我们基本上与世界处在同一起跑线。能否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是否牢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12]。从绿色思潮的形成与绿色发展的全球实践来看,我国在绿色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政策推进上并未占得先机。
为顺应绿色发展大趋势,各国纷纷出台促进绿色发展的战略。英国在2009年发布《低碳转型计划》和《可再生战略》等国家战略文件,鼓励低碳绿色产业发展。美国奥巴马政府明确提出“绿色新政”,旨在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将美国传统的制造中心转变为绿色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心。2009年,德国公布了推动德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文件,强调生态工业政策应成为德国经济的指导方针。自2010年,法国先后公布了《绿色法案》及《2010—2013年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试图让法国成为第一大绿色经济体。为保持欧盟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欧盟从2009年起加大对“绿色经济”的资金支持。新兴市场国家也迅速加入了“绿色大军”行列,墨西哥早在1990年就公布了《全球生态保护纲要》,积极实施反污染整体计划,同时,墨西哥也是最早引入绿色GDP核算的国家和地区之一。2010年南非举办国家绿色峰会,指出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途径,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问题。从世界各国的绿色经济和绿色科技竞争态势看,形势非常严峻,对我国来说,机遇变挑战的可能不是没有,由此更显示出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的迫切性。
(三)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使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迫在眉睫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精神状态,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精神状态与生活方式同属上层建筑范畴,是人们在社会经济形态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如在中国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生产不稳定,总的物质财富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们只能选择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勤于劳作俭以养德以保温饱,刻苦读书出仕以求改变生活,勤劳、刻苦、节俭、知足常乐、小富即安也成为表征这一时期精神状态的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法兰克福学派研究认为,19世纪曾被马克思寄予很大希望的工人阶级、无产阶级,在20世纪已然丧失革命斗志。发生变化的原因就是工人阶级以消费作为生活方式了。“实际上,从20世纪初开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游览同样的娱乐场所,打字员打扮得像她雇主的女儿一样花枝招展,黑人也拥有凯迪拉克高级轿车,他们都读同样的报纸。”[13]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是激励个人努力奋斗的动力,也是抵抗抑郁、享受幸福、犒劳自己、维护自尊和逃离枯燥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配合共同维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但这种生活方式正在遭遇严重的危机,首先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难以维系,更不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因为“地球已达其能承受人类过度消费和浪费的极限”[8]6。其次,幸福感并不随着消费水平提高而提升。人们因不满足而消费,但消费之后却又产生新的不满足感,所以,“一方面是消费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却是人们不满足感的攀升。如此,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弥漫着一种焦灼情绪,许多家庭都感到悲观、失落或是进退维谷”[14]。
人类曾经因为生活贫困而努力奋斗,也曾经因为想要的更多而努力奋斗。生活贫困状态下的奋斗精神容易因为衣食无忧后而懈怠,而生活富足状态下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已不适应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需求,那么人类社会应该如何生活、如何保持人们的奋斗精神呢?这是急需解答的问题,答案可能在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26日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今日的中国绝大部分人将不会因为温饱问题而拼搏,需要防止知足常乐而不思进取。想要得更多,那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将会激励人们奋斗不息,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却不能是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要解决消费得更多与生态危机之间矛盾。绿色生活方式提倡节俭生活,节俭不是不消费,而是少消费对环境有危害的产品;少一些私人消费多一些公共消费,单个物品能够让尽可能多的人使用;少一些物质消费多一些文化消费,物质消费总是存在难以满足的情况,而文化消费则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更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绿色生活方式将更加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家国情怀、文明水平与自主奋斗精神。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涉及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其复杂程度和转变的深度决定了完成这样一个历史任务的艰巨性。同时,这一深刻变革发生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继续推动经济发展与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同期进行,使得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为艰巨。
(一)继续推动经济发展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任务叠加使得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仍需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发展视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视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但继续发展却需要改变原来的发展方式。这样的一个转变发生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发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困难是我们没有更广阔的空间和较为充裕的时间来完成新旧发展方式的转变。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使得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产生利润,保证了经济继续发展。同时在国内逐步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并大力支持绿色科技的研发,进而以绿色科技产品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了经济继续发展与国内环境治理的同时推进。而中国已没有了耗能产业转移的国际空间,绿色发展已成全球趋势,大部分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都有严格的禁入制度。因而我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个没有参照物的前行,是世界发展史上的全新命题,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摸索。新老发展方式的交替阶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随时可能出现,而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这就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发展动态,探索思考解决问题与矛盾的方案。新老发展方式的交替阶段,其实也是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期,有些旧的利益必须被舍弃,被舍弃的利益或多或少有一些不情愿,不愿意改变发展方式,甚至会抵制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一场壮士断腕的革命。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上所作政府报告中指出,“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新旧发展方式的交替阶段也是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的阶段,同时也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不可避免存在犯错误的风险,如何试错容错纠错,如何应对风险,从自己的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极为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项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工程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方面面,且各个方面相互影响,组成一个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方面都应有所行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首先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生产方式的转变。原有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能不能顺利开展有赖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力度,这就又与一个国家的政治有关。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种适应有时候并非政治的主动作为,政府或因为不能深刻理解发展方式变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或因政策执行力不够高效而无法推动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方式。由此,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政治与之相协调、相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必然要伴随政治体制的改革。不论是发展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是政治上的改革,其实也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的形成,是人类文化的新发展、人类文明的新进展。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的构建基础,它们的形成也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支撑。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然而,任何经济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赋予经济以深厚的人文价值以及极高的组织效能,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所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还需要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宣传普及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社会主义新文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一项社会民生工作。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人民对于“青山绿水”的需求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在2013年5月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他要求全党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1]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1).
[2]习近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N].人民日报,2017-05-28(1).
[3]习近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N].人民日报,2013-04-11(1).
[4]转引自贾卫列.建美丽中国需打造生态文明[N].环球时报,2012-11-12(1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3.
[7]〔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
[8]〔美〕菲利普·克莱顿,贾斯廷·海因泽克.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M].孟献丽,于桂凤,张丽霞,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
[9]〔英〕葛凯.中国消费的崛起·中文版序[M].曹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58.
[12]习近平.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N].人民日报,2013-10-2(1).
[1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
[14]〔加〕约瑟夫·希斯,安德鲁·波特.叛逆国度——为何反主流文化变成消费文化[M].张世耕,王维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98.
The Green Development Mode and Life Style in the View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HANGMeijun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Xi Jinping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a new stage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lifestyle is its foundation.At present,China is in a new historical stage.The forma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lifestyl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urgent.It'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implemen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o 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It'salsoan important contentof the realization of people'sgood life.But theforma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mode and lifestyle is a very difficult task.It'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change with old problems and new contradiction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green;development mode;lifestyle
翟 祎
F124.5
A
1003-1502(2017)05-0066-06
天津市社科规划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发展理念思想研究”,项目编号:TJZDWT1603-05。
张美君(1978-),女,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邮编:3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