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月星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新郑451152)
中华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食盐的记载
彭月星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新郑451152)
食盐是人类的重要生活内容,古人早就认识到盐为五味之首,所谓“五味之中,唯此(盐)不可缺”。人类选择居住环境时,也要选择“沃饶近盐”之处,才能保持种族的健康,人类的兴旺发达。考古证明,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已学会了酿酒煮盐。因此,中华民族的食盐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将会被先民编入神话传说之中,并在早于盐文化史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所留存。
古代神话传说食盐人类文明
I207.7
A
2017-06-17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国的神话传说起源于旧石器晚期,距今已有数万年的历史。神话传说是关于远古先民生活的口传记录,属于民间文学范畴。远古的先民幻想出神、鬼、仙、妖、魔等人物,又由此编造出来关于他们的种种传说。神话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的古代神话传说主要记载于《山海经》、《淮南子》、《世本》、《鲁连子》、《述异记》、《太平御览》等古代典籍中,另外《列子》、《国语》、《战国策》、《史记》、《通典》等重要典籍中也有神话传说的记载,形成了中华神话传说的完整体系。神话传说的内容涉及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远古先民的口头文学作品既反映了当时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自然的愿望,也成为研究民族起源、文学艺术的起源、史前科技的起源的重要文献资料。
食盐是人类的重要生活内容,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原生动物,无不需要一定的盐分供给来维持生命。古人早就认识到,盐为五味之首,人类如果在十几天里不食用盐分的话,就会产生倦怠无力的症候,甚至手无缚鸡之力。所以“五味之中,唯此(盐)不可缺”,人类选择居住环境时,也要选择“沃饶近盐”之处,才能保持种族的健康,人类的兴旺发达。考古证明,在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至4000年左右)中华先民已学会了酿酒煮盐,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泰安县大汶口一带古人类遗址(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发掘出酒器644件,说明先民已开始酿酒。据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小组编印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要成就表》记载,中华先民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开始用海水煮盐。因此,中华民族的食盐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将会被先民编入神话传说之中,并在早于盐文化史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所留存。
《山海经》是中外专家公认的一部世界奇书,系古代地理类史书。《山海经》记录着大小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座,河流大泽三百余条,动物一百二十七种,异国九十五,所载神话传说极为丰富。《山海经》所描绘的世界,似乎是以《中山经》所在区域为中心,四周漫延至南、西、北、东山经所在区域构成的大陆,大陆被海包围着,四海之外又有大陆,再外还有荒远之地。《山海经》里无数的奥秘和许多解不开的谜之中,就透露出先民食盐的习俗。
如《山海经·西山经》中云:“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这里所说的“玉膏”指的就是一座“其原沸沸汤汤”的天然盐池,黄帝得到了这座盐池的盐,就如同得到了最珍贵的佳肴,所以“是食是飨”。“食”指的是自己食用,“飨”指的是供奉众神。据说黄帝轩辕氏时期开始教民“蒸谷为饭,烹谷为粥”,教民众最简单的烹饪五谷技术,再加上这“玉膏”的调味,先民自然会身体健康,智力发达,中华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才会大量地产生于黄帝时期。
又如《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璇瑰、甘柤、瑶碧、白木、白柳、视肉、琅玕、白丹、青丹、多银铁。鸾凤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据此记载,说明在大荒山里有一座丰沮山,这是日月出入的地方,也是神仙们前来采药的地方,是一个莺歌燕舞、物产丰饶的美好地方。先民以凤鸟蛋为食,以甘露为饮,生活得自在快乐。这里所说的地名“丰沮玉门”,据专家考证在三峡的巫山一带,而三峡巫山正是古代最早食用盐的地区。因为这里有天然的巫溪盐泉和宝源山盐泉,为先民提供着天然的食盐资源,使民众有了与外界交换的生活资源,所以这里的先民才会生活富足,也有了“巫咸”这样的地名。
列子名御寇,战国中期郑国圃田人,道家著名的思想家与文学家。其所著《列子》包含着许多古代寓言与神话,现存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因为列子身居黄河流域,对黄河地区的生活情景很熟悉,所以在《列子》的寓言中,存在着关于黄河流域古代先民的食盐传说。
如《列子·汤问》篇有云:“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甀。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臭过兰椒,味过醪醴。”这个神话传说中记载的是大禹治水时,迷失了道路,误入一个叫佟北的国家。该国濒临北海的北边,不知道距离中国有几千万里。在国土正中有一座山,山名叫壶岭,样子像只口小腹大的陶罐。山顶有个洞口,形状像个圆环,名叫滋穴。洞口有水喷涌而出,气味清香胜过兰椒和美酒。考古专家考证,《列子》中所记的这个国家的地貌与当今的山西运城盐池很相似,山西运城盐池地处黄河之滨,运城的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神瀵”,食之气味绝佳。由于食盐的存在,这个国家先民的烹饪要比其他地方丰富得多,美妙得多,就连周穆王在北方巡游时经过此地,也会“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然自失。不进酒肉,不召嫔御者,数月乃复”。又据《通典》、《晋地理志》、《太康地道记》记载,尧舜禹等帝建都都本着“沃饶近盐”的原则,将都城选在距离盐池不远之地,特别是大禹,把国都安排在了运城安邑盐池。靠近盐池不但给先民提供了食盐,也提供了盐水浴的治疗方法,可使人皮肤白皙,容颜美丽,肤有芬芳,“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所以战国时期的列子一定曾亲往盐池之地进行实地考察,见证了盐池给先民带来的种种优越,才挥笔写下了《汤问》篇。
《说文解字》云:“盐,鹹也。从卤盐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凡盐之属皆从咸。”“宿沙”也作“夙沙”,又称夙沙氏、质沙氏、宿沙瞿子,是神话传说中神农时代的大臣,古代煮盐之神,故又称盐宗。宿沙煮海盐的传说见于《世本》。《世本》是一部先秦的文献,原作者不见于史籍,书中所记载的年代始于黄帝时期,止于春秋;也有人认为是楚汉之际好事者所作,录自先古帝王公卿大夫之世,终于秦末。现代有学者认为此书是由战国末年的赵国人所作,成书年代大约为秦始皇十三年至十九年(前234—前228),比《竹书纪年》要晚上六七十年。《世本》在《汉书》中记载为十五篇,但可考的只有《帝系》、《王侯》、《卿大夫》、《纪》、《世家》、《传》、《氏姓》、《居》、《作》和《谥法》这十篇。其中,《世本·作篇》记载云:“夙沙作煮盐。”《竹书纪年》亦记载:“时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帝命,其臣箕文谏而被杀。炎帝益修厥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来归其地。”《吕氏春秋·用民》云:“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高诱注:“夙沙,大庭氏之末世。”大庭氏,即神农氏。可见这个盐神宿沙就是神农炎帝时期的人物,其主要事迹为煮海盐。《水经注》记载了煮盐的具体做法,云:“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成盐。”可见,当时的宿沙就是直接采用了海边的天然资源熬煮成石块状的盐块,而这些盐块却成了神农氏族先民的财富和饮食特征。
又如《世本·氏姓》篇有云:“(廪君)乃乘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女神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正是在这个廪君与盐女神的爱情故事中,让后人看到了当地丰富的盐资源。廪君是巴人最早的部族首领,在《世本》、《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水经注》和《晋书李特李流载记》等史籍中均有对廪君的记载。其中《世本》记载云:“廪君之先,故出巫诞。………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廪君名曰务相,姓巴氏,与樊氏、晖氏、相氏、郑氏凡五姓,俱出皆争神。乃共掷剑于石,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因共立之,是为廪君。”由此可知,廪君源出于巴地巫诞部族的一支,新石器时期居住在陕东南、鄂西、四川盆地东部山区,民风淳朴而强悍。四川盆地正好是古代重要的产盐区,所以才会产生关于盐神的传说。传说中爱上廪君的盐女神为留下廪君,每天清早变成小虫来遮挡廪君的视线,把太阳光也给遮住了,廪君要带领部族的军队启程时辨不清方向。廪君就用让盐女神“佩带青丝”的方法,一箭射死了盐女神,这种彪悍狠毒的做法也与巴人的性格相同。
四川盐源县的《盐源县志》记载云:“盐井开于西汉……历五代而终宋,夷疆久已荒芜。……乃有牧羊夷女,蓑笠而习饮池之故,既知齐水,乃事牢盆,至今祀之,如玉女神焉。”盐源县纳西族的盐神庙里供奉着一位少女盐神,身边还有一头羊或牛,相传这位少女在牧羊时发现了盐水,后来在此开凿了盐井,先民有了食盐,便建庙纪念少女。
在四川长芦地区一带还流传着“盐姥”的故事。相传一位农妇在山中打柴时无意间发现一块色白如玉的石头,晶莹剔透,于是当成宝物搬回家中,放在灶台之上。自此以后,这位农妇做出的饭菜分外有味。后来经过观察,发现正是因为这块石头在灶台上,每当锅中水汽蒸腾,就会有少量津液溶解进锅中。于是,这位农妇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乡邻,大家纷纷仿效,称她为“盐姥”。上述传说中盐姥发现的白石头,就是一种裸露在地表之上的矿盐石,很容易被人发现。在中国其他很多地区,都有中国古代流传的“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记载,内容大同小异。这说明中国古代关于盐的发现与动物有关。动物有着奇特的嗅觉与味觉,会在泥土里、泉水里发现稀缺的盐分,先民在打猎时,观察到动物的“舔地”等奇怪举动,通过品尝,发现其中含有咸味,自此开始使用盐。
20世纪50年代,于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煮盐器具,证明了最晚在仰韶时期中华先民就已掌握了制盐技术。2010年在锡山遗址双塔寺工地,采集到一片坩埚状的夹粗砂厚陶底。该器形似坩埚而小得多,后确定为煮盐杯。专家据此认定,江南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普遍存在的小型、厚壁、无宽沿无鋬、坩埚状的夹粗砂类陶器,有可能是最早的煮盐杯,西周时期的应公鼎、毛公鼎上的“簟”字,应当是“盐”字的初文。2012年,专家对在山东寿光田柳镇刘家桥村“瓦子铺”出土的大量盔形器残片进行考证,确信此处为商周时期双王城盐业遗址群落里煮盐盔形器的生产作坊遗址。这些考古实物都说明,中华先民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开始食用食盐,这一点,与神话传说里关于盐的记载是大致相同的。
[1] 陈成.山海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 潜明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3] 张银河.中国盐文化史[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4] 王仁湘.中国滋味:盐与文明[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
彭月星,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讲师,学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