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德
(中州大学 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0044)
中国近现代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培养目标演变及其政策脉络
李宏德
(中州大学 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0044)
考察了清末实业学堂尤其是福建船政学堂的办学情况,分析了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起点问题,研究了中国近代几个不同时期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培养目标及其政策演变的脉络。通过研究,得到几点基本经验和启示。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培养目标;政策;演变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是专科层次的工程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工程教育是科学技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教育是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是两者均发展到较高水平并相互融合的产物。国际上,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前,由中世纪大学演变而来的高等学府主要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处于从属地位,工程技术知识则被拒之门外。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19世纪科学革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已离不开科学技术了,科学技术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1]。同时,大学也开始走上教学与科研统一之路。
我国的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机构,在清末学制中为高等工业学堂,民国初期为工业专门学校,1931年改称为工业专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机构称为工业专科学校,1992年改称为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本文主要分析中国近代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培养目标及其政策演变的脉络。
18世纪中后期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完成工业革命并实行对外扩张。清朝末期,清政府在外国列强坚船利炮的胁迫之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救亡图存,一批士大夫精英引领开启了洋务运动,也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他们开办了服务于军事工业的实业,并创办了学堂,中国的工程教育就随着洋务运动而发端。
晚清督抚办学,是中国工程教育史上极其独特的现象。晚清政府在经历一系列重大变故和重大挫折之后,中央权威受损,控制力下降,地方督抚的实力却随之增大。地方督抚不仅在经济、地方治理和军事上受到朝廷倚重,甚至在外交和文化教育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日益增大。部分开明督抚在经办实业的过程中,对“西学”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观念更新,出现了教育观念的多元化现象,对兴办教育具有很高热情。
现有研究表明,自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到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的30余年间,督抚中的洋务派共创办各类学堂近30所。其中,福建船政学堂的办学性质具有特殊的意义,事关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起源。
福建船政学堂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初名“求是堂艺局”,前堂传习法文,教授造船技术;后堂传习英文,教授驾驶技术。福建船政学堂及其历史定位历来备受中国工程教育史研究者的关注。史贵全博士在《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认为,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工程教育机构,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招生条件和课程体系上符合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达到了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标准。但他转而强调,福建船政学堂还不完全具备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主要条件,只能是其雏形。一是招收学生的文化基础尚没达到中等教育程度,二是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偏弱,三是毕业生设计新产品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深造才能取得。靳贵珍博士也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提出,洋务学堂尽管已具备高等工程教育的某些基本特点,也只是高等工程教育的萌芽时期。教育名家潘懋元先生在《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一文中,从创办时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福建船政学堂更符合18—19世纪西欧所形成的近代性质的高等教育的特点。他意味深长地说:“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在这个意义上,福建船政学堂堪称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他同时认为,在培养目标上,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的是应用型专科层次的人才,相当于后来的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他并且强调,清末众多高等学堂,多数大体也属于这一层次[2]。由于福建船政学堂是其中的第一所,而且成绩卓著,因而它的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也为后来的众多高等学堂所仿效。
笔者认为,由于当时没有建立学制,学生入学时的学业年限从根本上还没有统一的条件;同时就当时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而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从福建船政学堂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水平及具有的影响力分析,笔者更倾向于应把福建船政学堂作为中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起点的说法。
研究表明,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新式学堂,高等专科教育起源于清朝末年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宗旨的高等实业学堂。在洋务派设立的工厂和制造局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宗旨的专科层次的工程教育机构。由此可见,中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已有上百年历史。
晚清时期,自1866年创办福建船政学堂起,到1895年甲午战争止,洋务派共创办了10所工程技术学堂。包括福建船政学堂(由左宗棠1866年创办于福州)、操炮学堂(由江南制造局1874年创办于上海)、福州电报学堂(由丁日昌1876年创办于福州)、天津电报学堂(由李鸿章1880年创办于天津)、广东实学馆(由张树生1880年创办于广州)、上海电报学堂(由上海电报局1882年创办于上海)、金陵电报学堂(由左宗棠1883年创办于南京)、两广电报学堂(由张之洞1887年创办于广州)、台湾电报学堂(1890年创办于台湾)、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由张之洞1892年创办于武昌)[3]。从它们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分析,福建船政学堂、操炮学堂和广东实学馆3所学堂开展军械制造或舰船制造类工程教育,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开展矿务类工程教育,其他6所均开展电讯类工程教育。
1902年8月15日,《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经清政府颁布,却未实施。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的由政府颁布并实施的关于学制的制度。对于工程教育制度的规定,反映在高等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列中。《奏定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将普通高等教育系列分八科,为分科大学堂。其中,对于工程专科教育制度的规定主要反映在实业教育系列中,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机构是高等工业学堂。《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规定了高等工业学堂的制度要求,规定招收中等工业学堂毕业生入学,学制3年,“以授高等工业之学理技术,使将来可经理公私工业事务,及各局厂工师,并可充各工业学堂之管理员教员为宗旨”[4]761。毕业生职业定位大体相当于“技术员”[5]56-57。学制的颁布,推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由服务“军事防御”转为“富民强国”。到1911年清朝灭亡,又新建了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等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机构11所。
以福建船政学堂为代表的10所工程技术学堂,在专业设置上,主要为国防和军事制造专业;在培养目标上,主要培养服务于洋务运动的实用型的军事工业技术人才;在培养规格上,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数理等科学基础,掌握某一类装备制造或运用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务实致用,将来可经理工业事务;在教学特点上,强调学堂与工厂的结合,在工厂中强化实践训练。因此,洋务学堂的教育,具有高等工程教育的某些基本特点,应属于培养实用人才的专科层次的技术教育。
研究表明,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这些工程技术学堂极其突出的办学特色。它们一是具有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它们大多具有企业或部门办学的性质,具有厂校一体或学校附属于工厂的特点;二是注重培养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
1912年民国政府建立以后,对清末的高等实业学堂和实业教育进行一定的变革。政府颁布了《专门学校令》(1912年10月22日 教育部公布)和《工业专门学校规程》(1912年11月13日 教育部公布)。《专门学校令》改高等实业学堂为高等工业学校,规定专门学校培养目标是“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工业专门学校规程》具体规定了工业专门学校的教育宗旨、修业年限、学科和课程等,规定“工业专门学校以养成工业专门人才为宗旨”。学生入学时,须中等学校毕业或经考试有同等学力者。教学内容突出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课程,并对学校的设备、设施有规范要求。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新学制”,史称“壬戌学制”。“新学制”放宽了大学的设置条件,升格了一批工业专门学校,被称为“工专改大”。同时,规定“因学科及地方特别情形,得设专门学校”,“修业年限三年以上,年限与大学校同者待遇亦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抗战前十年(1927年8月—1937年7月7日),是民国教育发展较好的时期。1929年7月26日,民国政府颁布《专科学校组织法》,改工业专门学校为工业专科学校,明确专科学校人才培养“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技术人才为宗旨”[6],培养目标在内涵上也更为明确具体。根据《改革教育初步方案》,民国政府大力整顿高等教育,推进“抑文重实”“注重实科”的政策,促进了工程教育的发展,使高等工程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其间,为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确立培养目标和各科类的培养规格,统一课程设置,推行校厂合作制度等。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实施战时教育政策,围绕如何使大学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符合当时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改革了包括工程教育在内的教育制度。1948年1月12日,民国政府颁布《专科学校法》,再次明确专科学校“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技术人才为宗旨”,进一步规范了专科学校的设置、管理和学制。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梳理,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经验和启示:
一是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建立生产实习基地和培养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来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是确立培养目标和各科类的培养规格,统一课程设置,实现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目标上,既要准确定位,又要有所坚持。要准确定位是讲某类教育、某一学校或某一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准确定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与需要相一致的一定规格的人才,是自身所独有的和排他的。要有所坚持,是讲在完成培养目标定位之后,就要对自己的定位有一定的自信,要依据定位进行教学实践,坚持定位不动摇。
三是推行校厂合作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校厂合作,走产教深度融合之路。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工业、工程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关键所在。离开校厂合作,就离开了一线,离开了实践,也就脱离了生产实际。离开“实”,就可能会“虚”。
(责任编辑 杨文忠)
[1] 史贵全.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 潘懋元.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J].中国大学教学,2006(7):14-19.
[3] 靳贵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4]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5] 王孙禺,刘继青.中国工程教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 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G64
A
1008–2093(2017)02–0025–03
2017-01-10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6-2704);中州大学青年创新基金项目
李宏德(1966―),男,河南商丘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及工程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