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诺刘身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部 上海 060;.上海延安中学 上海 00336)
浅析优化教学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
□ 刘诺1刘身强2(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部 上海 201620;2.上海延安中学 上海 200336)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落实新课程目标,如何着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等依然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中优化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探寻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寻找有效对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 优化教学环节 有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关注学生主体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教学环节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设新型师生关系,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习体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克服教学中的“满堂灌”、“一刀切”、“吃不饱”、“吃不了”等现象,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程方案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期刊网查阅了解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
(2)专家访谈法:通过走访、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就本文研究问题咨询相关专家教授30人,对本文的研究重点问题进行访谈和咨询。
3.1、优化教学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实施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有效性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组成,处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动态状态中。但目前存在教师对备课不重视、有些教师没有教案就上课,上完课后再补教案,还有一些教师一份教案用多年等现象;在教案制定中教学目标大而全,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上课中部分教师随意改变教学内容,组织教法以“教”为主;在小学体育课中采用的教法在高中体育课上照搬运用;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造成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教学的现象。由于学生可支配时间少,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意识不强,学生在课外参加体育活动时间少,主动性不高。体育教师对课外作业不重视,学生长期被动学习的习惯使教师对学生的辅导缺少。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对过程性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不够重视。学校领导存在不重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观念,对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不承认。其它学科教师对体育教师的看法,认为体育教师不用备课,不用批作业,上课跑两圈,发两个球,学生只要活动的想法还大量存在。
有效教学理论提出教学是有目的的挖掘人的潜力,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愉快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优化教学五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3.2、优化教学环节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1)备课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在专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以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备课是保证正式上课前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备课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脑力劳动,虽然上课时间只有40分钟(或45分钟),但大部分教师备课时间是2小时甚至更长。在备课中需要注意对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熟悉和理解。钻研教材,更新知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当前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兴趣爱好。掌握班级间,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熟悉体育场地器材的情况,考虑不确定因素影响。(如天气影响)。
备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之一,通过备课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学习能力。
教师在备课中的文本表现形式是教案,现在称为教学设计。教案是上课前的预设,可以让教师在上课前心中有数。由于长期教学活动中教师备课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也是以教师如何教为主,较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学法。新课程理念提出必须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操作性。同时要考虑教案的可灵活性,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学生个性发展。对不同教龄的教师有不同要求:新教师由于对教材不熟,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还欠缺,一定要备详案,这样可以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可以重点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式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老教师由于多年教学,对教材比较熟,教学经验丰富,可以提纲式或“腹案”,对自己多年的教学进行总结提炼。
(2)上课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家威廉·多尔认为课程展开过程中需要有“适量”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无效性”、“反常性”、“失平衡性”等。确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都存在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一名教师面对几十名个体差异的学生。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即课堂教学。课程的实施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角色发生了转变。原有的“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要,在课程理念中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由单一传授知识为共同学习结合,引导和帮助学生寻找答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获得体现,教师的角色更多是辅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参与者。
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为特征,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实质上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身体活动上有运动负荷的要求:体育教学中一般全课的心率负荷平均在130次/分以上,全课的练习密度为30%左右。学生在学习中还有思维认识过程,体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这是与其它课程的明显区别之处。因此体育课堂是动态的。上课需注意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接受性学习方式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结合。给学生留有自主思考和活动的时间、空间。
要符合科学体育运动规律。(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运动后要进行整理放松活动)。
教师在课上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表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等主客观指标及时调整练习内容。课后及时反思。
(3)作业是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检查作业是教学有效性的体现,通过教学效果反馈指导学生。教师通过布置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在文化学习中非常重要。体育课的特点是在课上教师通过观察、交流、检查等就可以基本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如知识和技能掌握、运动负荷大小、参与积极性、愉快感等。但是我认为体育课学习也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布置作业,一方面可以弥补课上时间少,练习少产生的身体刺激不强,通过练习获得加深体验。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拥有基本的健身知识。布置作业要注意介绍健身锻炼的原则和方法,通过针对性练习提高效果。单元教材学习完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在新授课前布置预习,寻找相关资料。对作业要及时反馈和督促修改。“体育作业不是一种强制性课业负担,而是一种促进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建设性、愉快性、接受性的健身实践策略”。因此,教师在有效设计体育作业时,应以 服务教学目标为宗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综合考虑学生个体间身体素质、认知结构、个性发展和掌握学习技能发展水平的差异。
(4)辅导是教学有效性的补充。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对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有效的指导或引导。学生先天在体能上有强弱,在掌握技能上有快慢,同一节课学生在学习上会差异很大。教师在课上主要是面对全体学生,辅导的主要对象是有疑虑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及时引导,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学习能力和体能差的学生要由易开始、低起点、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辅导需要注意了解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在课上有层次的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防。课后对个体制定针对性方案,弥补课上练习的不足。及时反馈,注重启发和引导,收集点滴成功,树立自信心。定期检查、督促、鼓励。
(5)评价是教学有效性的动力。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体育评价内容强调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主要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四个方面来评价;评价方法强调由终结性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变,要求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强调主体多元化,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组成。新课程标准中认为课程评价是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在教学评价中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在过程性评价中通过客观记录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重视成功体验。在学生自评和互评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逐渐养成终身体育习惯。通过评价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评价的锻炼方式,检测锻炼效果,使评价成为改进和反思教与学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评价需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运用评价方式。教师要创设一定教学情景,培养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过程。评价的标准制定要可操作性,以激励为主。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对学校教育本质功能的重要定位,它指明在课程的设计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以及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客观评价等诸多方面加以解决。“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表述强调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体育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过去的体育教学是以知识技术的传授为重,教材是中心,体育教师只有教材意识,教学始终是在演“独角戏”,“新体育课”看重的不是竞争,而在乎每个学生的表现。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为那些少数学生另设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让个体差异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发展,只有这样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学五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给不同教龄的教师不同的进修和培训机会,促进教育观念,知识技能的更新。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当前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特点。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在给学生减负的时,也要注意给老师减负,如教案的检查要根据教学经验有所区别。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节,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就要给予鼓励,同时提供资金、设备的支持。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2]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查维克.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教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教学,2007,(6).
[4]王杰尘.谈体育课较案的弹性化设计[J].体育教学,2007,(6).
G807
A
1006-8902-(2017)-11-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