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永超(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吉林长春130022)
优秀射箭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能力研究
□曲永超(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吉林长春130022)
射箭比赛的成绩可以说是三分技术、七分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运动员在场上的正常发挥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个优秀射箭运动员所要具备的心理能力,希望能够通过训练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控制能力、心理感知和反应能力,以及动作节奏感,从而间接地推动其项目成绩的提高。
射箭运动运动员心理素质能力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飞提高,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射箭作为一种间接性对抗性项目,以静力性和动作单一性为基本特点,这使得射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决定了其在比赛中的表现及其竞技的成绩。因而相比其他项目的运动员来说,他们承受着更加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能力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运动员的竞技成就与其对自我心理的控制能力的强弱在某种层面上说成正比关系,这种能力也可称为心理控制点,是指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对自己将要取得的成绩(成功或失败)的认知能力。面对失败,有的人选择逃避,而一名优秀的射箭运动员应该是敢于承担这份责任的,他们不仅能够正确地面对失败,并且能在以后的训练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完善自己。
心理控制能力的强弱具体表现在射箭运动员在训练或竞技中的动作协调性与稳定性,控制力强的人一般瞄准、撒放的配合度比较高。但心理控制能力是运动员在长年累月的练习磨合下才形成的一种能力,与年龄、训练年限及自身态度等都息息相关,要想具备较强的心理控制力,运动员就必须要在日常训练中接受相应的训练,比如意志训练和集中注意力训练。
1.1、意志训练
射箭项目本身就决定了运动员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因为只有在坚强意志力的指引下,运动员才能无所畏惧、越挫越勇、勇往直前,取得优异的成绩。射箭项目枯燥的训练、残酷的比赛、比赛成绩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等等,都使得一些年轻运动员难以适应,产生畏难情绪。因而在日常的射箭训练中,教练员应安排一些意志力的训练,让运动员明确好自己每一次发射的目标,明确每一次比赛的成就动机,反复地加强思想上的引导。尤其是在比赛前,要根据比赛场地的具体条件进行反复的模拟训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强化耐力和技术的稳定性。
1.2、集中注意力训练
高度的竞技专注度对于射箭运动员来说极其重要,这可以使他们在比赛时免受外界的干扰,有效提高比赛成绩。因而在日常训练中我们还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注意力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时心无旁骛。对注意力集中度的训练主要可以采取意念法,即让运动员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完成的技术动作和技术要领上,并闭目感知,凝神记忆;还有干扰法,即在训练时安排各种外在干扰因素,或跺脚或吹口哨,模拟比赛时嘈杂的环境和可能的恶劣天气状况,从而使得运动员习惯在有干扰的环境中进行实射,在比赛时能够迅速调整到最佳状态,将外物杂念的影响降到最低。排除外在的干扰因素,射手自身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他们比赛的成绩。比如,在比赛的压力、家庭的责任、训练过程中的不愉快等等,消极情绪的堆积使得射手心理负担过重,自己难以调整过来。这时如果恰好遇上比赛,射手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起来,其比赛的成绩自然而然也会受到负面影响。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教练员就要在平常的训练中时时注意运动员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况,及时地对他们进行疏导,能帮的地方尽量帮忙,使他们在射箭的过程思想不跑偏。
射箭运动需要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最高的运动成绩,要求运动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反应,因而对运动员在短时间内的负荷能力要求较高。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讲,大脑皮层需要在极紧张的状态下才会快速达到兴奋的状态,从而使得其做出反应并传达到相应神经中枢的传输时间从一般水平的6秒快速转换到3秒甚至更短,致使各神经肌肉能够协调配合,动作技术更为迅速和准确,形成自动化过程。所以,在射箭项目的技术训练中,我们应将培养运动员的心理反应能力和感知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2.1、“举弓、瞄准、发射”一体式训练
射箭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运动素质和心理素质,而我们训练的最终目标也是这三者的高度自动化和效率化。这不仅需要运动员的心理感知和身体感受表现一致,能够迅速且有效地完成各种专项技术动作,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感知能力。一名优秀的射箭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完成动作的速度和节奏,撒放力量的大小等来提高自己的命中率,因而我们在训练时要将心理感知能力与人体的感知能力相结合,促使运动员根据静力平衡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运动强度反应,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设定相应的心理技能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感知能力,促使运动员形成较强的对于举、瞄、射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
2.2、条件反射的进阶训练
技能自动化与动力定型是优秀运动员的最佳表现,这需要运动员具有超强的心理反应能力和长期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在日常训练中我们可增加念动训练和冥想训练,即让运动员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可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调暗光线、语言引导等方式)进行积极的有意识的想象和回忆:想象自己正在训练或是比赛,回忆自己当时在整个射箭过程中的所有细微环节,包括正确动作和失误,以期重复唤起运动员的心理反应、身体神经和肌肉的感知等。这利用了大脑的模拟技术,这样的冥想可以引起运动员相应神经肌肉的反射,帮助运动员加强肌肉的动力定型并达到训练心理反应的目的,把运动技能训练成条件反射或潜意识行为。
此项训练可以在正常训练期间任意时间进行,每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为佳。
动作节奏感就是运动员在长期训练中所自然形成的一种对于自身运动的节奏把握,它包括身体的稳定、动作的完成时间、持续时间、撒放间隔等等,射箭运动员的动作节奏感对运动员在竞技中的表现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动作节奏感有利于运动员的举弓、瞄准、发射的一气呵成,以及保持动作的稳定从而形成动力定型,提高命中率。
正确的动作节奏感辅助训练首先应增加运动员较多的日常训练比赛及交流比赛经验,因而我们对动作节奏感的培养主要可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在正式比赛前,要多模拟几次比赛环境让队员们进行训练,以消除运动员的负面情绪并增加他们对正式比赛的适应性,以达到正常比赛状态;其次,和老队员交流比赛经验,让他用实际的例子来教导年轻队员要沉得住气、懂得掌控场上节奏,以及传授一些平时训练中学不到的心理战术,从心理上压制对手,以提高运动员的临场心理素质。最后,是要帮助运动员调整自己的动机水平。因为如果动机水平过高,就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使运动员容易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从而难以控制自己的动作,使得动作的完成质量下降;但是如果动机水平过低,运动员又不能充分调动射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动员所导致的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就会造成运动水平的降低。射箭运动以精细动作为主,需要较低的动机水平,因而射箭运动员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始终把自己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并对自己每一支箭的成绩能够正确预计,把控好场上节奏、制定好作战计划,并随时调整,不被他人影响而去尽量对他人造成影响。相信只要我们的运动员能够正确地对待失误与成功,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稳定的动作节奏感,就一定能高水平地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比赛刚开始时,由于精力的高度集中和肌肉的紧绷,射手容易陷入到紧张的情绪之中。而当比赛正在进行时或者临近结尾时,由于体力消耗、求胜心切、对手影响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又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问题。以上这些都是在射箭比赛过程中射手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这不仅会制约射手体能、战术和技术水平等的正常发挥,同时还会影响到射手的知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等方面,甚至会影响到运动员之后一段时间的训练计划,对他们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射箭运动员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寻找途径排遣自己的紧张感和负面情绪,即将注意力转移到与比赛和训练无关的事情上去,确保其良好的精神状态。所以射箭运动员除了平常的训练以外,也应该培养一些个人兴趣,在训练间隙作为娱乐活动怡怡情、放放松,以保持一个持续良好的精神状态。训练场地附近也可以放一些书架,书架上放一些报刊、杂志之类的,供队员们浏览。另外,交谈也是一种帮助运动员转移注意力的有效方法。由于赛间运动员的心理波动比较大,教员和他们的谈话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讲大道理,可以用喝茶的时间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下和他们谈谈自己以往的经历,平时的爱好,时下的新闻等等,用关心和体谅让运动员消除紧张感。在射手遇到问题或瓶颈时要和他们一起找出问题所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训练目标,促进个人的良性发展。
他人的话语会对个人起作用,本人的自我暗示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的作用力会更大。因而赛间的心理调控自然也可以通过运动员的自我对话来完成。只有射手本人才最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状况,更知道自己所关心的是什么、期待的是什么、担心的是什么,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我们自己真正认识到了负面情绪的严重性和影响恶劣性,下定决心要把其驱赶出去,我们才能真正从阴霾中走出来。所以射手自身的心理暗示对于比赛中心理情绪的调控异常重要,有时候只要换个思维就可以窗明几净、海阔天空。运动员要经常鼓励自己、肯定自己,为自己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射击目标,切忌好高骛远。且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不灰心,不气馁,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循序渐进。
当一个人思想到达一定的高度,就会变得处乱不惊用,这种“恒定的心理”对于射箭项目来说时十分的难能可贵。运动员的每一次的心理调整,都是他们对于个人状态的高要求和比赛负责任的表现。当射手具备了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才能对临场情况的变化做到应对自如,在射箭场上展现出自己的个人风采,把技术和战术都发挥得游刃有余。射箭比赛比的不仅是技术,还要比反应、比耐力、比心理素质等。具备良好的心理能力能够让运动员在场上神采奕奕、宠辱不惊,这对于一名射箭运动员来说尤其重要。所以,教练员要深刻认识到心理能力对于射箭运动员的重要性,重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辅导训练,积极实施到日常训练过程中,生理、心理两手抓,为提高射箭运动成绩做出贡献。
[1]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金春植.韩国射箭队选拔及训练特点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4(30).
[3]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甄玥.优秀射击运动员瞄准技术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D].北京体育大学,2011.
[5]吴伊静.吉林省射击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构成与评价[D].吉林体育学院,2011.
G804
:A
:1006-8902-(2017)-1-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