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兰(喀什财贸学校新疆图木舒克844000)
我国高校健美操运动的现状及发展态势
□吴兰(喀什财贸学校新疆图木舒克844000)
现代竞技健美操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传到中国的,因为自身独特的魅力和作用,很快便在中国传播开来,深受群众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运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高校体育教学已成为影响人们体育兴趣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就高校健美操运动进行相关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分析高校健美操运动现状,并且分析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态势。
高校健美操运动现状发展态势
1.1、国际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
健美操起源于二千年以前。古希腊人非常重视人体美。他们热衷于奔跑、跳跃、投掷和健美操等体育运动。人体的美同古印度瑜伽结合起来,这构成了一定的潜力和当前流行的健美操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所以,古代人的健美运动为现代健美操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健美操运动形成和发展。
在第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初期,欧洲的体操学校非常多,他们创新了理论和实践,推动了健美操的快速发展。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健身及休闲体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给健美操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美国对全球健美操的发展影响非常大,人的代表——电影明星简·方达结合健身和自己的经验体会,写“简·方达·健康艺术”一本书,此书自1981出版,引起了非常大的共鸣。结合自身的经验,推动了全球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此外,从1985年初开始,美国每年都会组织进行一次健美操锦标赛,确定好事件及规则,使得健美操变成竞技体育的一种竞技运动形式。
健美操不但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地快速发展,而且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也得到了发展。苏联曾将健美操列入有氧运动,加入到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亚洲的菲律宾、日本、新加坡等逐步设立了很多健美操活动中心及健身俱乐部,大家开始重视健美操,进而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热健美操”。
1.2、我国健美操的兴起与发展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竞技健美操进入我国。这一时期,北京、广州、上海等地设置了相应的健美操课,之后逐渐扩张开来。
1984,原北京体育学院设立了健美操研究组,而且设立了上海体育学院健美操系,第一次设立了健美操课程。部分高校结合国家教委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陆续设置了健美操或者选修课。
健美操属于有氧运动,有着中等强度活动的特征,能够很好的控制体重,进而提升心肺功能,有助于提升人体的耐力水平。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其他运动的学生也可以用于健身,因此,大学生喜欢健美操的主要原因是其自己独特的优点。
健美操的艺术性比较强,有助于大家的健康和美丽。健美操艺术在“健康、美丽、实力”的项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健美操运动有着协调、流畅、灵活等特点,使得练习者不但能够锻炼身体,提升体质,并且能够得到欣赏的美感,提升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健美操通过音乐来伴奏。健美操的这个特征是其同别的体育项目有所区别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学生喜爱健美操的重要原因。健美操的音乐有着节奏强劲有力、旋律优美的特点,能够烘托出气氛、激发出大学生的热情。健美操音乐所具有明显的韵律,使健美操更具有感染力,给健美操带来了活力,有助于练习者在愉快中运动。和谐的音乐以及优美的动作结合到一起为健美操带来了非常大的吸引力,进而吸引较多的大学生喜欢这个项目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健美操中。
健美操比较随意。编排的动作比较随意、音乐选择比较随意、练习方式比较随意、场地比较随意,这是别的运动项目所不具备的,不会同时具有这么多特点。练习者能够根据需要,在满足我们生理和解剖特点的基础上,随意组合和编排动作,可以通过徒手练习也可以通过器械练习;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健美操的音乐、节奏和风格;此外,健美操的练习方式比较随意和方便,能够单独或者集体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健美操的练习场地比较好解决,练习的时间非常的灵活,有助于练习者自行安排。
健美操内容非常的全面、比较安全、并且有针对性。健美操不但能够锻炼练习者的全身,而且能够满足练习者的需要来局部锻炼,例如,腰腹部、颈部、四肢的运动。健美操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群设计出相应的动作及强度,进而满足各个年龄段人群对健身的需求。为了保证健身者的运动安全以及健身的效果,健身研究协会特意规定了有氧健美操课的等级以及安全范围,例如,无冲击动作、低冲击动作、高冲击动作等适合各种的训练水平、各种的健康状况。并且提供健身者科学的健身指标区域,也就是运动时心律在(220-年龄)×65%-80%的范围。
(1)研究对象。选取参加全国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一百八十名运动员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根据现场录像以及最终成绩来分析;
(3)比赛概况以及分析。健美操比赛主要包括女子单打、男子单打、混合双人打、三人组以及六人组五种,参赛有十八个队,比赛耗时四天。主要是中部地区的球队,西北地区比较少,只有陕西一个团队,这充分说明高校健美操教学没有在西北地区得到充分的传播。而且结果发现大部分是老玩家,新成员的性能相对较差,不但由于缺少足够的大赛经验,主要是由于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教师通常非常的年轻,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
4.1、课程体系多层化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水平。结合培训的要求以及目的、选择的课程内容,很容易达到课程的目标,满足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相关内容筛选整合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应该纳入到健美操课程体系。达到科学性以及实用性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大众健美操套路和实用、娱乐等内容健美操相结合的特点,而特点是主线,增加心理拓展训练和体育健身理论等知识内容。在结合新《纲要》五个领域的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把健美操课程分成健身技能、知识、方法以及健康健身、文化发展几大类。内容不局限在学科的界限,以跨学科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形成一个熔解剖学、生理学、运动机能学、运动医学等学科的知识,有着新的课程相关的课程体系的特征,以及多层次的健美操教学的建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课、俱乐部、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和终身体育。
4.2、课程内容多元化
以前的健美操运动比较单调,基本要通过有节奏的音乐伴奏,并且单脚持续的跳跃。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健美操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健美操,例如,拉丁舞健美操、大众健美操、拳击健美操、健身舞、健身球、哑铃操、健美操、瑜伽、普拉提等。这些练习融入体育、舞蹈、音乐形成了一个整体,简单、活泼的形式,是一组时尚、健身、表演、观赏、运动、社会兴起的健身活动的一种普遍形式。健美操作为一种时尚,每一种健美操的风格和功能都不一样。时尚健身操课程比较动态、时尚、健康、美丽以及激情,展现出个性,满足如今大学生的体育项目的需求,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质,是一个社会交往、健身娱乐、情感交流、提供信息交流综合性平台。进而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极大地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时尚健美操有助于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学校的体育改革,能够为大学生开展生活创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氛围以及比较现代的空间。
4.3、教学过程系统化
新《纲要》中提到:高校体育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具备至少两种的运动技能,重点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终身锻炼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感知及理解体育运动,并且有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能力,例如,体育锻炼、娱乐、休闲、欣赏及组织各种体育能力的培养等。课程内容应该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满足教育质量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运动技能的健美操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习健美操,以及测量让学生学会健康状况自我评价,自我分析和生物反馈的信息判断,能够自己训练,在特点的条件下,例如,自我生成的能力。所以,安排学生的健美操课程必须“掌握自身的需求来参与运动,锻炼身体以及监督的作用,进而体验学习情感”的良性循环链的乐趣,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以及终身体育能力发展的有效性。根据相关的调查,高校的健美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及实践两方面。
首先在理论教学质量,单断料、旧状况的内容,运用新教材。在以往教学理论,主要是概述健美操的锻炼价值以及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健美操以及健美操音乐的创作方法及原则,逐步加上营养与健康、健身原理、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加强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及逻辑组织。并且要注重训练方法来提升学生的相应技能,选择恰当的音乐,巧妙的编排,科学的训练方法掌握知识。并在保持健美操发展的“新”、“快”、“高”、“新趋势”、最新的信息和技术的增加,例如,最新的舞蹈、音乐、动作组合技术、套路。所以,能够全面系统地完善课程理论。在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其次,在实践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健美操的主要步骤,提供出成套的动作,结合创建动作和体能训练为主要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具有通用性、移动性、健身健美操的技术动作,熟练掌握健美操的主要技术及技能,提升学习知识及技能,进而能够掌握及运用,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他们的有氧运动水平。此外,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加上项目的实际需要,锻炼价值高,充满了新的元素,比较受欢迎的项目,例如:搏击操、健身舞、瑜伽、拉丁健美操以及其他的学科。以上这些新颖的具有许多健身运动的元素,吸收了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健美操,极大的丰富了之前的课程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设计时,要尽量灵活的激励学生进行实践,逐步满足实践的需求,加强练习的难度,进而使得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及内容比较系统、科学、合理。
根据比赛我们掌握了国内高校健美操的状况及发展态势,应该加强组织和管理,完善教学及科研培训,完全发挥出东部的带头作用,引领别的区域发展,进而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推动高校健美操迈入新时期。
[1]蒋丽君,张芳丽.我国高校健美操运动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刘龙庆,成梦.全国高校健美操比赛状况[J].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9.
[3]陈倩倩,谢芳华.我国高校健美操运动的现状和解决的措施[J].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
[4]廖磊,沈达飞.我国高校健美操运动的不足以及解决措施的探讨[J].新疆:新疆出版社,2012,1.
G831
:A
:1006-8902-(2017)-01-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