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珍
(贺州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高校在科普工作的应担之责和履责之策
杨雄珍
(贺州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高校的办学功能决定了高校对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开展科普工作研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在科普工作中仍存在着一定的责任缺失。因此,高等院校应该从推动科普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建设、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科普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开展科普培训和科普项目研究、创新科普工作模式等方面发挥高校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科技传播与普及;科学教育
什么是科普?科普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1]50。从本质上看,科普是一种社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科普工作的主旨,就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树立广大公民的科学思想,使他们崇尚科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技术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加强科普教育,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增强公民获取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的能力,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科技和经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来积极应对科学技术的挑战,分别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相关政策,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科普理念得到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效显著,科普事业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科普内容、科普队伍、科普方式等一系列方面发生了一定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普工作的开展。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要还是有较大差距,科学素养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职业差别。因此,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发挥各社会组织、结构、团体的作用,广泛参与科普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仍是目前需要研究的课题。
科普工作具有社会性的特点,高校作为一个办学机构,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等办学功能。因此,高校对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开展科普工作及研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及国家在2006年11月颁布的《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学校教师这一人才优势和各项有利资源,广泛地组织和开展科普宣传和各项科普活动,发挥高校在科普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文件还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在实现服务社会这一办学功能时,其中一条路径就是广泛地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2]。可见,开展科普工作是高校的社会责任,高校是开展科普工作的主体之一,是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场所,对科普工作应该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普工作具有持续性,科普工作的持续开展有赖于科普人才的培养。构建健全完善的科普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科普人才、提升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科普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性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府、高校和社会相关机构与组织,必须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宽专业的教育结构网络,才能实现系统的、高效的科普人才培养体系。使得实施过程高效。目前,我国培养科普人才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在高等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科普人才,二是采用短期培训或交流合作等方式培养科普人才[3]15。可见,高校在科普人才培养中承担着主要角色,是培养科普专职人才的主要力量,各高校只有构建并完善科普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好其主要角色的功能。
高校完善而有效的科普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确保科普人才资源存量的增加、增量的保证和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而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一就是师资队伍的培养,没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科普人才培养就无从谈起,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科普人才的培养质量[3]13。高校具有丰富学科教育、专业教育资源,是科普人才师资队伍培养的主阵地,在办学过程中,要努力地建设一支科普服务应用能力和科普研究能力较强的实践型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体系,要以培养优秀的科学教育、科技教育的师资为目标,进行科学教育等相关专业的设置和课程的改革[4]75,努力培养科普人才教学骨干教师,打造一批科普教学名师,为科普人才的培养及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高校有着丰富的学术资源,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资源优势、科研优势,可以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科普活动及研究,因此,高校是开展科普工作的有利场所,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其各项资源,承担起科普工作及研究的重任。如:对外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及影响,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观念,对内向师生宣传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要充分利用高校的办学资源,开发出相应的科普资源范例;要合理开放科技教育资源,开展各种科普活动;要积极围绕科普课题开展科普研究,创建高校与地方协同创新的科普工作模式,探索高校科普活动的规律。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己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从科普工作的特点来看,高校承担着科普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高校在开展科普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远不能满足国家赋予高校在科普工作的要求。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在科普工作中仍存在着一定的责任缺失,主要表现在:科普工作没有得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没有独立设置的科普专业本科教育;高校更多地关注学科知识的教育,与科普相关的内容还未进入学科目录,而是分散在各学科门类下;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等课程开设较少,教学中忽视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培养和传授;没有充分利用好高校的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高校还比较少,开放形式单一,科普工作模式缺乏突破性和创新性;科普人才培养与科普事业发展仍有一定的差距,对科普人才的培养认识模糊,培养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把握不了培养主旨和目标,导致培养出的科普人才理论和实践能力欠缺,不能满足社会需求[5]55。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学科、专业结构及布局调整,为主动适应国家对科普事业的发展要求,达到《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到2020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翻一番的目标规划[6],高校必须加快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步伐,积极地推动设立科普学科专业,使设立调整后的科普学科专业建设任务及服务面向更加明确,为科普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学科组织结构基础;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强、能力高、综合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促进科普人才建设工程的发展[5]55;通过设立独立的科普学科专业高等学历教育,积极探索和开展科普本科教育或科技传播本科教育,不断扩大科普人才培养的办学规模,提高科普人才的培养质量,真正地发挥高校作为科普人才培养的主要角色的作用[3]16。
目前,我国科普人才在数量及质量上都有待提高,各高校在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科普作品研发、科普教材建设等方面还比较薄弱,科普基地建设还有待加强,科普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高校是科普人才培养的主要角色,在办学过程中,对科普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要深入地分析与研究,积极探索与构建科普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要强化教师科普意识,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要有效地融入科普知识教育;为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实时启迪学生的科学灵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注重科学过程的规范引导以及科学态度的量化训练。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确保科普人才的培养质量。
科普人才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确保科普学科专业建设和科普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实现科普人才总量持续增加、科普人才质量不断提高,就必须建设一支科学素质高、科普专业技能强、业务精、从事科普实践以及能胜任科普教育的科普人才师资队伍。高校是科普人才师资队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有效地发挥其功能,要努力打造科普人才师资队伍,积极探索科普工作奖励和表彰机制,鼓励在校教师积极投身到科普工作中,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基于自己本专业背景的相关科普活动及科普项目研究;要不断优化科普教育师资队伍,鼓励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融科普教育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构建科普人才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大力发展科普教育,不断地培养既具有科普理论知识、科普研究能力,又具有科普实践指导和科普教学能力的科普人才师资队伍[3]16。
当前,科普培训对于实现“科普人才规划”,对于科普人才数量以及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效果,是科普人才建设工程的一项主体工作之一。高校作为科普工作的主阵地,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势,必须积极开展科普培训。要根据所处区域科普人才培训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培训实施活动的各个环节设计科学有效的科普培训方案,保证科普培训的实施效果。要构建由通识类课程和专门类课程交叉组合构成的课程体系,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的课程培训。要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搭建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平台,开发建设科普专业课程和网络培训课程。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实体培训与网络平台融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项目,如:在职培训、合作交流,实现培训目标,提升科普人员的科普工作能力[5]56。
要积极地开展科普工作课题研究,以项目为引领,实施科普基础理论研究、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研究、科普能力提升研究项目。要深入研究科普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关系、科普和社会文化建设的关系、科研和科普的关系。要把科普政策法规体系化继续完善的问题、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传播普及的问题、关于科普作品创作和科普产品研发的问题、关于科技等相关资源科普化的问题、关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关于科普监测评估的发展问题、国家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的建设等问题作为高校科普研究的重要课题来研究[7]14。要完善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科普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机制,及时将科研内容和成果向大众传播。要积极主动为科普实践服务,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科普研发活动以及科普产品生产推广活动[7]17。
各高校要根据科普工作的需要,精心设计科普活动项目,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实现科学教育与科普培训活动相结合。要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面向公众的专门科普场所,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为增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理解,开放活动要尽可能地体现实践性和参与性,使公众通过观摩、体验、探讨等形式,达到对科学的理解和使用科技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8];在进行科普宣传活动时,可以采用建立宣传网站、举办科普展、发放科普创作图书、与新闻媒体联合制作宣传节目、与地方机构和组织开展科普下乡、科普进社区等多种形式;要注重科普资源的开发,积极开展科普产品研发和科普作品创作;要广泛开展各种科普学术交流活动,及时向公众发布科研成果信息和传播知识,使公众及时了解国内外科技最新进展[8]。
总之,高校在传递文化、服务社会的同时,必须履行其在科普研究、科普推广、科普实践中的职责,从推动科普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建设、科普人才培养体系、科普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开展科普培训和科普项目研究、创新科普工作模式等方面发挥高校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
[1]邵喜梅.微信传播对科普工作的助推作用研究[J].创新科技,201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EB/OL].[2002-06-29].www.most.gov.cn.
[3]任福君,张义忠.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普研究,2012(1).
[4]任嵘嵘,郑念,孙红霞.我国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科普研究,2012(5).
[5]周荣庭,杨舒婷,杨元龙.科普培训创新实践研究——以高端科普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为例[J].科普研究,2013(4).
[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2]http://www.cast.org.cn/n35081/n38213/n38274/n11777469/12445916.html.
[7]任福君,翟杰全.我国科普的新发展和需要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J].科普研究,2011(5).
[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EB/OL].[2007-01-12].www.most.gov.cn.
Th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YANG Xiong-zhe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99)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science knowledge,science theories,science methods and science research studies.However,Chinese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need to take more responsibility due to various complex issues.Thus,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take more duties in promoting personnel training,establishing science popularization,improving consciousnes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tudies.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science education
G315
A
1673—8861(2017)03—0106—04
2017-09-06
杨雄珍(1966-),女,广东信宜人,贺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物理学。
2013年贺州市科技开发项目(贺科能1304022)、2015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5ED31077)。
[责任编辑]张琴芳